APP下载

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党建策略探究

2020-07-12韩静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消费导刊 2020年15期
关键词:国际化办学党组织

韩静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经过了10余年的发展,中外合作办学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在校生总数为83224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018年实际招生60267人,其中本科53488人,硕士6438人,博士241人,其中,国内外整体的读研深造率48.75%,国内深造率为4.94%,国外深造率为43.80%。在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做出了重要指示。2017 年中组部、中共教育部党组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党的建设工作的通知》为确保中外合作办学政治方向提供了依据:加强对中外合作办学党的建设工作的指导和监管,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教育对外开放的全过程。针对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党建是中外合作办学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的新的课题。

一、主要问题分析

1.中外合作办学的意义在于引进境外优质资源,包括师资、教材以及课程体系,学以致用。这也就决定了中外合作办学党建的特点和难点。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教师多为外籍教师,除此之外,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本土教职工也有很多和外交教师交流的机会,更能接触到国外学习和生活的理念和文化,受到了不同文化间的冲击和洗礼,其在具有广阔视野的同时也容易收到某些不良理念的诱导。其教材多为引进的原版教材,课程体系也多体现国外课程特点,难以实现全方位育人。

2.中外合作办学教学模式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相对高昂的收费,因此就读中外合作办学院校或专业的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多较为优渥,大部分家长希望孩子可以在出国学习、工作发展,在思想政治方面的引导较少。此外,现在的“95后”学生,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其民主意识有所增强并形成了较强的自我意识,与西方多元的文化理念碰撞后,影响学生思想成长,缺乏入党积极性,入党后也容易缺乏参加党组织活动和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积极性。

3.虽然中外合作办学这种办学模式存在的终极目标是学习境外优质资源和办学经验,做到学以致用,为我所用,最终不用再引进境外的资源,但在现行阶段中外合作办学还是以“2+2”“3+X”双校园模式为主,学生在国外学习阶段,党组织的建设,党的活动开展都面临着困难,亟待解决和创新。

二、可行策略探究

1.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中外合作办学要按要求,并根据办学规模和党员人数的变化及时调整优化党组织的设置,在海外党员师生比较密集的地方,灵活设置党组织,开展党的活动。中外合作办学发党组织书记或负责人应选用政治过硬、熟悉党务、有海外工作经历,善于与外方沟通的党的干部来担任,党组织其他班子成员应按规定配齐配强。在学生党建方面,坚持规范化管理,突出党的核心地位,加强自身建设,创新管理模式,不断提高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和政治觉悟。

2.创新中外合作办学育人体系。为中外合作办学专业配备既了解党的知识,又有国际化经历和国际化视野的党建与思政工作队伍,在国际化的育人体系中融入党建和思想政治内容,在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党建工作贯穿国际化教育全过程。其次,要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在引进境外优质课程的基础上融入思政教育内容,做到三全育人。

3.利用新媒体手段,创新党建方式。由于大部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仍采取“双校园”人才培养模式,在国外学习期间,应注重党组织的建设,按照要求设立党支部,并定期开展“三会一课”等党的活动,不断吸收成熟的新党员,同时增强党组织形式的多样性以及灵活性,运用新媒体,打造“互联网+党建”平台,丰富党建内容,创新党建形式,实现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在境内外党建的同步开展,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国际化办学党组织
聚焦港口国际化
清华党组织公开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