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孤独消费的现状分析和原因探究

2020-07-12贵轶轩贵一琦

消费导刊 2020年15期
关键词:单身受访者社交

贵轶轩 贵一琦

1.杭州师范大学; 2.浙江大学

《2017年孤独经济白皮书》中指出,“22-30岁中感到孤独的人占60.8%。”高彩云研究表明,71.3%的大学生处于中等孤独及以上孤独状态,其中严重孤独者占2.1%。[1]朱自贤将孤独感分为主动孤独和被动孤独两个维度[2],胡坚指出主动孤独是“一种个人选择甚至享受孤独的状态”,而后者是“由独自在外上学、社交能力差等一些客观原因而产生的孤独感觉和状态”。[3]《2017年孤独经济白皮书》显示:“有57.69%的孤独人群表示,会为了排解孤独产生消费”。本文致力于阐明大学生孤独感产生的原因以及消费对孤独感的影响,提出减弱大学生孤独感、合理优化和促进大学生孤独消费的可行性建议。

一、调查方式

本论文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以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200份问卷,回收了175份,有效问卷为159份(90.9%)。问卷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级、单身情况、是否为独生子女、生活费等;第二部分为孤独感和孤独消费调查,调查大学生孤独感现状以及孤独消费的类型;第三部分为孤独消费中时间、价格的弹性分析,调查大学生消费者产生孤独感时,会选择何时进行消费,消费是否会受到价格的制约。

159位受访者中,其中男性占29.56%,女性占70.44%;独生子女占49.06%,非独生子女占50.94%。在孤独感0-10分评级中,受访者孤独感均值为5.99分,表明大学生孤独感基本处于中等水平,其中0-3分占比28.93%;4-6分占比44.03%;7-10分占比27.04%,感到非常孤独的有11人,占6.92%,仅仅有5.66%的受访者感到不孤独。数据表明大学生不同程度的孤独感普遍存在,但感到高度孤独的大学生只占极少数。

二、孤独感产生原因

在性别的等方差假设中Sig为0.757,是否为独身子女的等方差假设中sig为0.924,两者都大于显著性水平0.05。根据两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结论:性别、是否为独身子女与孤独感没有显著相关性。

调查结果显示,大一、大四的孤独感明显高于其他年级,大一的受访者中有15.38%感到非常孤独,大四则更高,感到非常孤独人群占比达到20%,而大二大三中感到非常孤独的只占7%左右。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提出,18-25岁会经历亲密关系对孤独的冲突。每一个阶段有这些阶段应完成的心理社会发展任务,大学期间重新建立亲密关系容易产生孤独感。大一学生脱离原本的人际关系舒适圈,且新的人际关系还未完全建立,面对全然陌生的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则会产生孤独感,而学业方面面对从填鸭式教学转向自主学习的过渡阶段,焦虑感也会凸显孤独感。对于即将跨入社会的大四学生而言,因独自面对实习、考研、找工作等原因,一方面与同学的交流明显减少,关系变得疏远,另一方面考试、面试受挫容易击溃学生的心理防线,直接导致孤独感上升。

此外,孤独感和与大学室友的关系有显著性相关,与大学室友关系非常融洽的受访者孤独感最低,均值为4.15。马斯洛的社会需要理论认为,在得到生理和安全上的满足时,对情感等较高层次的需求将变得旺盛,因而人际关系需求得不到满足是个体产生孤独感的重要因素。情感上的需求包括渴望得到友爱和归属感两个方面,在寝室中获得归属感可以满足情感的需要,而与室友和关系不融洽时归属感难以满足,冲突和隔阂容易产生社交孤独。单身也会使因情感上的需求无法满足而产生孤独感。单身人群的孤独感均值为5.29,非单身人群的孤独感均值为4.08,单身人群的孤独感高于非单身人群。中国年轻人婚恋报告显示,“63%的单身人士在休息日独处超过6小时,其中31.7%的人独处超过10小时。”单身人士习惯了单身的感觉,害怕走出舒适圈,渐渐的封闭自己、养成孤独的情绪。他们倾向主动孤独模式,更习惯过独来独往的生活,向往孤独消费带来的方便快捷生活方式。

三、孤独消费特点

(一)孤独感与孤独消费关系

大学生月孤独消费在0-300元区间的占51.57%,11.32%在孤独消费中愿意消费300-500元,13.21%的受访者愿意消费500元以上。根据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得出,孤独感与消费的相关系数为0.203,说明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

线上消费中40.38%的人会选择网购,32.69%选择看直播、短视频。男女生的排遣方式有所不同,女生倾向于网购而男生偏爱看直播短视频。女生购买鞋服配饰、护肤美妆占大多数,书刊影像占比最少。购买服饰、美妆的同学追求时尚潮流,关注新鲜事物,可以借此与同学产生交流。44.8%的男生会通过看直播、短视频来排解孤独,其中休闲搞笑类短视频占91.19%,娱乐类占76.47%,知识类仅占23.53%。男生更喜欢独来独往,在生活中社交需求难以满足,而在看直播短视频时可以隐藏真实自我与人产生互动,获得社交需求。

不论是线上消费还是线下消费,69.81%的受访者认为消费后有孤独感会减弱。数据表明,消费后孤独感均值由5.99降低至2.52。采用两配对样本T检验可以得出:消费确实会降低大学生孤独感。消费时带来的快感以及网上社交带来的情感需求的满足,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孤独感。

在21世纪快节奏的生活中,青年人珍惜自己的时间,追求方便、快捷、高效率,因而有65.41%的受访者会选择线上消费来淡化自己的孤独感。在线上消费时容易与媒介产生准社会交往,准社会交往指的是“将大众传媒中的人物当作真实人物作出反应”,而这恰恰弥补了他们所缺失的社交关系和情感关系,满足社交需求。在真实社会中孤独内敛的人,更愿意通过虚拟账号在社交平台或者在游戏中敞开心扉,从而产生社交快感、减弱孤独感。另外35.59%的受访者选择线下消费,线下消费可以帮助人们放松身心、进行社交。人是属于社会的人而非单独的个体,只有通过社交得以实现心灵的相互沟通,与社会接触少,人际交往频率低,则会引发心理疾病,更容易产生孤独和失落情绪。因此保持与他人社会交往可以降低自身的孤独感。

(二)孤独消费时时间、价格的弹性关系

受访者在晚上产生孤独感的比例远大于白天,晚上产生孤独感的受访者占76.4%,白天仅占23.6%。夜晚一个人独处的时间增加且安静的环境使人放松,从而流露出真情实感,同时安静的夜晚易引发人们思索得与失,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导致孤独感进一步上升。受访者在孤独消费时会受到时间和价格的共同影响,并且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价格起主要影响作用。当有白天消费80元、白天消费100元、晚上消费100元三种选择时,54.55%的人选择在白天消费80元看电影。当白天消费80元调至50元时,81.82%的人会选择在白天消费50元看电影。微观经济学的需求定理指出: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增加。对比白天消费100元和晚上消费100元的数据可得出在价格相等的情况下,选择晚上消费的受访者比例高于白天消费的11%。在不受价格影响下,孤独感较明显的晚上选择消费可更有效地降低孤独感的程度。

四、总结

通过调查分析得出,大学生孤独感普遍存在并出现增强的趋势,孤独感产生与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无相关性,与年级、情感状态显著相关。生活费1000元以下的大学生中有10%花费500元说明仍存在小部分的不理性消费和冲动消费现象。当前孤独经济大多是借鉴国外市场的营销手段,但在缓解消费者孤独情绪上并没有起作用。对此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大学应该重视大学生孤独感增强这一现象,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人际交往课程加以引导并辅助增设理性消费相关课程。2.对于商家而言,不论是线上消费还是线下消费都应该提高服务质量和硬件环境,并且针对孤独消费者的特点提供定制化、个性化的商品或者服务。比如,外卖商家写暖心小纸条、设置单人套餐、配一个玩偶;在硬件环境方面,设置单间、帘子、将灯光调暗等。

猜你喜欢

单身受访者社交
社交之城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社交距离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单身久了会上瘾?
41岁,我单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