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情感体验的移动游戏交互设计研究

2020-07-12江南大学214122

大众文艺 2020年8期
关键词:移动游戏情感化界面

(江南大学 214122)

一、移动游戏现状

近几年,伴随着互联网和智能设备的迅速普及,移动游戏市场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根据伽马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移动游戏市场规模达到1513.7亿元,速度超越了整个游戏产业的增长速度。时至今日,玩家对移动游戏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款移动游戏只有触动了玩家的真情实感,使其完全沉浸在游戏体验中,才能在品类众多的移动游戏市场里脱颖而出。

二、移动游戏中的情感体验

唐纳德·诺曼在《情感化设计》中提出情感体验的三种层次,分别是本能层、行为层和反思层。本能层次的情感是人对外界环境所做出的自发性的反馈行为所带来的情感,这种情感更多的是在玩家初次打开移动游戏的交互界面时被激发。从移动游戏的发展趋势来看,以往的纯交互界面很难吸引到新的玩家,于是越来越多新兴的移动游戏开始尝试以情景代入的方式,使玩家更好的沉浸在移动游戏塑造的世界观中。行为层次的情感与使用有关,在移动游戏的行为交互中,采取符合玩家日常生活经验的自然交互方式可以更好的建立与玩家之间的情感链接,以此产生情感共鸣。反思层次的情感是意识、情感、情绪和认知的最高水平,需要玩家将游戏中得到的信息进行转化和联想,映射到生活经验之中,反思层次的情感对游戏的情感交互体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移动游戏中的情感化交互设计

(一)情景化交互体验

在移动游戏中“情景化”指的是一定时空纬度中玩家与游戏环境的关系及玩家主观的感知,其能激发玩家来自本能层的情感体验,从而吸引玩家的注意力。情景化意味着叙事性与情感性,叙事性是指移动游戏展开的故事性与情节性;情感性则强调人物主体通过故事的发展产生的情感倾泄。移动游戏中的故事性与情节性的呈现方式都是由移动游戏中所要传达的世界观来决定,世界观将玩家代入到特定的游戏场景中,形成玩家、游戏情节和游戏场景之间的交互关系,玩家通过交互产生情感体验。因此我们可以将移动游戏中的情景化交互界面定义为通过找到玩家的交互行为与游戏世界观、游戏场景、情节发展之间的关联性,用世界观的元素对交互界面进行包装,以此与玩家产生情感共鸣的设计方式。由此在设计情景化交互界面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一是合理性,情景化交互界面需要符合玩家的认知,只有在合理的认知上玩家才能发挥主观和高效的行为,若脱离了认知的合理性,则会让玩家在潜意识中感到违和,便很难对游戏产生情感认同。

二是统一性,在设计交互界面时需要考虑所有界面的整体性与平衡性,才不会使玩家因为界面传达的信息不均衡或是风格差异太大而从故事情节中跳脱。

三是故事性,故事是由一系列事件的叙述展开,故事的核心是和玩家进行交流和沟通,在设计故事性的交互界面时除了向玩家传递信息和数据之外还要传递思想和感情状态。

四是适度性,适度性决定了情景塑造的真实度。在适度性中,我们要考虑交互界面的易用性,如果交互界面所传达的世界观的信息量过多,可能会导致设计出的界面过于杂乱而提高了玩家的学习成本。

在移动游戏《阴阳师》中画符的过程采用了记忆映射的方式,简化了画符的交互界面的流程,画符的方式与玩家对影视作品中的记忆是类似的,因此玩家无需引导便可以操作并且觉得非常有趣,记忆映射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玩家的学习成本。

(二)自然交互体验

近几年,自然交互作为新兴交互方式在移动游戏中被广泛应用,语音、手势、体感、触控、面部识别等各种新的交互方式被应用到各类游戏中,例如Switch体感控制器、微软的交互桌面等,都运用了手势、语音、多点触控等交互方式,成为自然交互的成功案例,引发行业内的纷纷效仿,于是很多移动游戏花费了高昂的成本,却得不到预期中的反馈。问题在于他们只是效仿了交互行为,而没有考虑如何让交互行为更加自然的融入到游戏设计中。交互行为中的自然来自于用户体验,自然体验来自于用户的经验-对现实生活的经验,我们平时自然的行为,无论是语言、行动、手势都来自于我们积累的经验,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训练。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设计自然交互的方式,一是具体交互方式如语音交互、动作交互、行为控制。二是通过符合用户日常生活经验的技能与习惯的方式,与产品进行自然的交互。以上方式沿用在移动游戏的行为交互中,我们可以从潜意识行为交互、感官简化信息交互的方式来进行移动游戏行为交互设计的优化。

在潜意识行为交互交互方式上,移动游戏《辐射:避难ONLINE》的主界面设计中每一个避难所模块都是一个游戏系统的入口,入口处没有提示按钮,玩家也可以从潜意识中的空间记忆找到相对应的建筑入口。

在感官简化信息交互方式上,移动游戏《Leela》中的平静冥想模块使用了Kinect的摄像头进行人脸检测和深度传感器来监测玩家的呼吸频率,以数据可视化的方式展现玩家的呼吸情况,引导玩家全身心投入到呼吸周期中。

(三)情感交互体验

唐纳德·诺曼在《情感化设计》中提出人们在反思层的情感体验是更高级,更深层次的体验。反思层和本能层、行为层之间产生区别的关键因素是时间,反思层所产生的情感会延续更长的时间,人们通过反思可以回想过去和思考未来。在移动游戏中,能激起玩家反思层次的情感交互体验设计一定是贯穿游戏始终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如何优化交互体验:

一是建立玩家对游戏角色的情感认同。玩家所扮演的游戏角色是玩家主要的移情对象。如何实现玩对角色身份的融入和认同,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四个层面:

(1)本能经验:玩家在现实生活中掌握的经验和行为,会在游戏中的虚拟角色上体现。

(2)自我认知:玩家会基于自我认知,选择游戏中更适合自己的策略、行动和反馈。同时游戏也通过一系列的选择,构成玩家的沉浸式体验,创造了玩家不同的情绪反应。

(3)社会属性:在设计角色时,可以让玩家尝试选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不太可能拥有的社会属性。

(4)启发式体验:将游戏中的所有选择综合起来,让玩家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探索自己更多的可能性。

经过长时间的游戏体验,玩家会将自身的动机与以上四个层面的可能性渐渐融入到游戏角色上,从而获得身份上的认同感。

二是引导玩家进行互动与社交。设计师可以从互动与社交中调动玩家情感反馈的三个模块:协调行动、角色扮演、社交场景进行交互体验的优化,把玩家当作一种媒介来塑造玩家之间的情感链接。另外在设计时需要考虑给玩家之间创造交流的互动方式例如通过交流减少自己的损失或者获取更大的利益。玩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社交团队,在社交团队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从而找到自己在游戏中存在的价值,产生被关注、重视、认同等情感。

四、结语

电子游戏作为第九艺术,其交互性能更好的将我们带入不同的情感世界。优秀的移动游戏中的情感体验不仅能提高玩家黏性,还能使玩家更好的了解游戏内涵和意义,甚至可以让玩家从游戏中思考自身与现实中事物的意义,起到正面情感的传播作用。基于唐纳德·诺曼提的情感化设计理论,文章根据情感体验的三个层次分别从情景交互体验、行为交互体验、情感交互体验上提出了更易于提供情感体验的交互方式设计的方法与建议,为未来移动游戏的交互设计中的情感化表达提供了新的思路。

猜你喜欢

移动游戏情感化界面
面向青年“蚁居族”的交互艺术装置情感化设计研究
不同截面类型钢管RPC界面粘结性能对比研究
微重力下两相控温型储液器内气液界面仿真分析
情感化办公空间
国企党委前置研究的“四个界面”
二季度全球移动游戏平均周下载量同比增长20%
Q1中国移动游戏市场收入超500亿元
时代感·形象性·情感化——周克芹给予中国新时代乡村题材创作的启示
用情感化设计点燃学生设计热情
360亿美元 中国iOS游戏营收排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