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滨水公园设计理念研究

2020-07-12湖北工业大学430068

大众文艺 2020年4期
关键词:滨水公园空间

(湖北工业大学 430068)

中国的大多数城市人口密度较高,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应遵循将城市与景观高度融合的空间发展模式。在我国经济较发达的东南部地区,水网密布,其工业、农业和城市的发展与水文因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了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体和滨水区是城市景观规划中的重要因素。保证城市良好的水资源对城市经济建设与开发具有多元的价值,城市的发展既需要保持安全的水位,又需尽可能地保留足够的、洁净的地表水,以保持生态的平衡。滨水设计的首要作用在于保持尽量多的水体在地表。滨水设计是一个综合复杂的过程,在对重要的资料如水文、土壤、滨水生态状况,交通和各项设施的规划,以及经济发展的可行性等有了充分了解后,还需综合考虑地表水的容量和面积、自然净水的能力生态水岸等各方面因素形成一个综合的设计方案,以实现城市与景观的真正融合。

一、城市滨水公园概述

滨水公园通常是指临近水体的所建造的公共空间,面向公众开放使用开展各项活动空间。它是自身带有生态性的绿色空间,也是人们休憩娱乐的完美地点,更是城市中有机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滨水公园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特殊性。在城市生态文明的建设之下,它对城市环境质量的提高和城市景观的丰富性起到了重要作用的一环。但与此同时,城市滨水公园也是城市的生态脆弱区。前期不合理的规划设计,中期不完善的基础设施,后期不规范的保护均会导致城市滨水公园的环境恶化。从根本上讲是在高速发展的生产活动与人们生活的环境息息相关,关于城市滨水公园的设计值得我们去探讨研究。

二、城市滨水公园功能

在设计城市滨水公园之前,要注意到滨水公园的基础功能是公园,根据公园的资源特点、自身的区位优势以及在城市中的发展目标为基础,将城市生态景观设计为主要特色,集多种功能与一体的城市开放式滨水公园能更有效的解决人们对户外空间需求的多样性要求。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利用滨水公园中的植物生态性的特点,可以有效地调节城市空气湿度、减少污染、维持城市水体良性循环同时保护了城市中的绿地空间。以科学化的设计手法将生态系统延续下去是尊重自然的原本面貌,是我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保护丰富的物种资源和环境才能有效的持续化发展。

三、国内城市滨水公园现状

随着城市滨水公园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部分城市滨水区项目的更新改造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例如成都活水公园,采用人工湿地池塘床系统(王庆安 2001),将净水与美化于一体的典范之作。不仅为人们提供一个休闲娱乐场所,而且通过一个公园将一条河流的受污染水体进行充氧、分解、植物吸收方法有效治理,对未来成都这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作用。再例如中山岐江公园根据当地地形、气候等原因设计出独有的滨水公园,园区内的岸边合理的配置水生植物,营造出不同水位时期的不同景观效果。其次设计中保留了以前旧船厂的部件用来改建和翻新,最终形成极具历史文化特色的景观小品。将传统文化和现代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了生态与文化肩并肩发展的优美环境。总体来说我国滨水公园大多数以单一性较强的设计以及防洪河堤的恢复等。当下,我国滨水公园仍普遍存在一些发展问题:(1)开发方式及景色结构单一,植物群落没有一个合理而又生态化的配置;(2)园区内基础公共基础设施缺乏,无法提供完善的服务;(3)公园设计缺乏人文特色,导致千城一面。缺乏个性的滨水公园,无法表达景观的生命力,与地方文化脱节是文化身份的丧失;(4)忽略了公众利益,与周边环境联系较弱。

四、城市滨水公园设计与探究

1.生态优先

河水孕育了万物,是生命的源泉,充满活力的水中动植物表现出生命的魅力。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可持续性,是重塑城市活力的体现。利用乡土性植被与情景营造无限的自然风光的手段,是河流滨水区最具魅力的关键要素。通过高低错落的植物群落造型变化,结合四季分明的色相景观与别致的小品,在空间上形成生态林带、休憩草地、滨河步道等多元化的绿色空间景观带。在建设滨水公园的过程中,尊重自然的原本面貌,保护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环境。遵循海绵城市思想,有效维持水体的良性循环,注重生态设计。利用透水铺装、在驳岸处理上打造形式多样的生态驳岸,充分利用绿色基础设施实现管理于雨水防洪,实现公园景观的生态性,实现自然景观与生态景观和谐交融。

2.亲水原则

当人们在滨水区进行生产、生活、休闲娱乐时,滨水区的魅力从人们愉悦的表情中充分体现出来;人们那种愉悦的表情,各种活动的本身和其他魅力要素构成了滨水带场所精神的全部,也是人们感受到河流魅力的重要原因。当人们靠近水边时,总是希望能与水体更靠近些但并非是落入水中,因此充分利用所在地区位优势,建立水上廊道、沿岸亲水平台、景观浮桥等水上构置物,在保证道路通行和安全性的情况下,实现了步行动线的趣味性和可达性,增加了游园者与水接触的机会。在适当的位置设计出水幕电影的形式,将科技发展与自然结合,打造真正服务于人,以人为本的滨水景观带。

3.滨水公园公共性活力

滨水公园的更新依托于物质空间的载体,吸引着多元化人群的聚集,同时进入空间的免费性为市民提供了可自由出入场所的可能。富有认同感的场所更能使人的活动更加的公平和自由,这也是为人们能使用空间程度的最大化。在滨水公园中可进一步的优化无障碍设施,例如盲道、盲文标识、音响提示等配套服务设施,以便于特殊人群的能够自主、安全、方便地通行和使用所建设的物质环境,实现滨水公园更具有包容性。秉承着空间具有灵活性,多种弹性的设计方法能激发活动场地的多样性,包括了活动与交通空间的混合、静态与动态空间的交互,如休闲草坪与轮滑广场、攀爬场地的结合,可用于日常活动并承接大型节日活动的场地,也可供人们有更多场景变换的选择。多样性的优点使公园更具有活力与激情,让身在情景中的人们心情如白鸽自由地在天空中飞翔。

4.滨水空间文脉相融

在深入了解并利用当地的地域文化,并能提取出文化风格和精华,将地域文化与滨水公园功能相结合。不仅仅局限于节点表现的手法。文脉的传承不仅仅需要具象的雕塑形象、浮雕的文字叙述、长廊的字画表现等,更需要的是以人为本,以创造性的方式主动地维护当地的历史和传统,重新筑起文化空间,在文化自觉的视野之下将地域文化发扬传承。例如:在造景组合时选用乡土树种,即经济、成活率高,更能拉近与人们的亲切感,并赋予地域文化典故含义,让景色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灵魂。在互动场景中,利用能体现文化符号的运动器材,将人们带入至文化场景中,再现了文化精神。在景观设计的小品中,融入当地文化特点,充分利用造景手法和美学原理,营造出步移景异的氛围中感受文化内涵,使人们对当地文化有更深的认识了解,进而发扬传承。

5.实现社会效益

在保护生态自然的同时,打造休闲旅游的滨水公园,满足了城市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追求和向往,使人们能够在繁忙的都市和工作之中找到一片愉悦身心的天地。园区内不乏商业单元,根据前期调研取向和功能分区分布合理的商户,满足游园者需求的同时带动周边经济生产活动。还可以组织有效的科研活动,让学生们能在实践中出真知,实现广泛的科普教育性质。良好的环境能吸引游客慕名前来观光打卡,促进城市的经济效益更是成为了一张来自城市的靓丽名片。

五、结语

滨水公园是公共开放空间中兼具自然景观为核心,营造公众共享的空间,作为城市中景观设计的基础部分,运用特色和文化去装点,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载体,延续城市的历史与文脉,创造与生态融合的多元地域文化。建造出一个源于自然并真正服务于大众的城市滨水公园,使宝贵的水资源发挥作用,其道路必然是漫长而又曲折的,而我们需要学习探索的还很多,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望每个城市都能打造出的属于自己的“美丽客厅”。

猜你喜欢

滨水公园空间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空间是什么?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
创享空间
在公园里玩
城市河道滨水景观设计发展探究
体现地域文化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
浅析滨水景观模式
一见如故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