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背景下美育工作的困境探析*

2020-07-12

大众文艺 2020年17期
关键词:电子化背景美育

马 畅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徐州 221000)

《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1],审美是数字化背景下的生存方式,美育能够美化生活,净化大众。新形态下人们生活在数字化的文化中,使用着数字化的各类产品,时时处处与数字化相联系;数据处理、运营通讯、程序设计和软件工程等数字化技术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当下美育的相关研究聚焦学校美育工作,在“深化美育课程教学改革,完善美育课程教学体系,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2]方面已取得了一定进展。而数字化背景下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还需深刻把握新变化,深入分析新挑战,以此进一步明确美育工作的新一轮实践方向,使其与数字化背景保持相对良好的关联性。

一、数字化渗透带来的美育困境

数字化的影响复杂多样,数字化的发展不可逆转,其全面渗透给个体带来了更丰富的产品。以互动化、虚拟化、快捷化、程序化为代表的变革方向给个体带来了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上的冲击。在与美育领域相关的范围内,数字化的渗透主要带来了艺术形式的电子化转向、体验方式的沉浸化转向和传播模式的同质化转向。

数字化背景下,艺术的表现形式已由现实化与偏文字化转向当下的虚拟化与偏图像化。在反映创作主体的情感和认识,需要审美主体感知和体验的艺术领域内,这些经过数字化手段处理的便利快捷的电子化产品虽保留了艺术品的形式,却无法将艺术本体的情感内涵及其饱满生命力一并复刻,也就难以挽留创作主体的隐退。电子化的艺术复制品由此弱化了艺术本体的表现力及感染力,淡化了审美主体在欣赏艺术作品时的情感体验。与此同时,电子化转向所特有的动态化也在不断分散人们的注意力。处于这一动态中的个体被艺术复制品所包围,其审美认知在肤浅化的审美体验中渐趋模糊,其审美活动也就愈发流于形式。

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真实场景,运用全息投影技术展现三维图像,这些技术的应用所提供的直观立体的观赏视角为个体带来了沉浸化的体验,弥补了在线观赏的虚拟化、空泛化。而这一越过想象,体验直接刺激的方式也使得技术的应用和操纵取代了个体的体验和感悟,与此相关的能力,如感觉、想象、情感也就无从发展。潜在的美呈现,离不开审美对象在主体的审美经验下所达成的投射。沉浸化体验的代入感阈值提高的背后是数字化对于想象力的损伤,个体的主体性在这一过程中也被逐渐削弱。

大众对于电子化的艺术形式和沉浸化的体验方式的接受与认可,离不开传播的影响。倾向于以受众即信息接收者为驱动的数字化传播,能够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挑选出更加迎合个体口味的信息,以受众喜爱的方式和内容将宣传化为无形。娱乐化、消费化、定制化、个性化的过度宣传与片面宣传塑造了与之相应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态度。被同质化的传播信息所裹挟的认知方式鼓励着人们在无底线的消遣中消解严肃主题,不断放大自我。当对生活的肆意解说取代了对生活的本质追索,同质化传播模式也就成功侵蚀了审美空间。这一模式妨碍了个体的自我认知,使人们在盲目中沦落至审美缺失的危险境地。

数字化的智能化、快捷化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美育规模,而其虚拟化、机械化所带来的美的流动秩序的混乱也使美育工作陷入了困境。电子化、沉浸化、同质化昭显着数字化渗透过程的快餐化倾向。应对这一困境,在关注数字化技术应用的进展及新动向之外,还需及时调整美育工作的实践方向。

二、美育工作发展困境的应对

艺术形式、体验方式、传播模式所带来的观念、态度和行为上的转变,影响着美育工作的内容、模式和实施效果。放任数字化在美育领域的渗透不予干涉会使渗透演化为入侵。为解决潜在的问题,发挥数字化背景的积极影响,美育工作者应在技术红利的热潮中保持警惕,寻求发展范式的优化转换。

艺术教育虽不是审美活动的全部内容,却是审美教育的常规落实途径及主要实践方式,代表了审美活动的大致范围。大众能够从艺术作品中获得审美体验,涵养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损耗了本体感性力量的电子化复制品的泛滥干扰了艺术空间,美育工作不可滥用此类复制品来搪塞、应付审美需要,甚至对其抱以包治百病的过高期待。应明确电子化的艺术形式的任务是将个体引入对于美的本源和生活本质的洞察,即当个体在接触此类电子化复制品之后能够燃起追求美、创造美的冲动和愿望,不时地在生活中留意美的事物并驻足观赏。电子化的艺术形式是撒向个体心灵的美的种子,作为走向美的跳板,仅仅止步于此难以让美在心灵中生根。数字化背景下新一轮美育工作的实践方向,可以通过这一形式,引导大众参与到对美的追求中去。

沉浸化对于想象力等感性能力的剥夺是数字化背景下的美育工作不可忽视的另一痛点,长期处于沉浸化的刺激之中难免会使个体的感受力出现偏差,进而使其对现实中的“平淡”体验产生落差之感。审美是一种内在需要、内在省察,沉浸化利用感官刺激所达到的快感难以长久维持,个体也就难以从中获得值得回味的体验和感悟。在数字化背景下,静观的美育价值仍具有典范意义,于物我合一的审美体验中丰富和积累自我的感性经验、治愈想象的失语,也仍需回归静观的审美形式。凝神静观能够隔绝喧嚣的生活,使个体积淀审美经验,舒展精神世界。数字化背景下新一轮美育工作的实践方向,应引导大众通过审美静观,涵养想象空间。

同质化传播的完美链条操控着个体的选择和判断,对传播内容的盲目认同背离了美的范畴。数字化背景下,美育工作的实施与运行仍受大众所接触到的传播内容的制约。为避免不良传播的干扰,防备来自同质化传播的虚假的关心,需引导大众在闲暇时光中主动寻求美的慰藉,将美育与德育、媒介素养的培养有机融合,改造完全以传播内容为导向的错误认知。在督促传媒净化、充实内容的同时也要收集筛选并整合不同来源的美育资源,运用工作中的经验积累与正面的舆论导向来为大众施加正面影响。在央视频直播的“美育云端课堂”利用云端科技实施审美教育,是美育工作在数字化背景下改进美的传播这一环节的有效举措,更是运用数字化技术为美育工作打造坚实基础的成功实践。数字化背景下新一轮美育工作的实践方向,应引导大众积极寻求美的慰藉,摆脱传播陷阱,实现审美的自觉与自主。

美育不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倒退,由美的引申退化为美的隐身。“通过最强烈的机械手段,实现现实中非机械的方面”[3],是数字化的渗透给美育工作带来的复杂考验。点明这些问题并非旨在否定数字化多领域渗透的合理性及其有效性,而是旨在明确其合理有效背后的局限性以改进美育工作。

三、立足美育工作的现实根基

美是一种社会经验、社会存在和社会现象,美育工作的实际效益随社会背景所提供的客观条件而定。不依托时代背景的美育工作会丧失其现实针对性,与社会背景断裂的美育也无法形成规模。人们认识和表现客观世界的能力在数字化背景下有所提高[4],要培养起与这一客观条件相适应的审美意识,需引导具有不同审美素养的个体打破内在尺度或外在尺度的单行化,避免电子化、同质化、沉浸化取代美化。

美育工作应与数字化背景维持必要的互动性。全面发展的人并不仅仅是个人意义上的产物,更是社会意义上的产物。人在面对各类现实的过程中确立自己的精神世界。立足美育工作的现实根基,是分析美育现象、解决美育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外在的尺度规范自我,能够使个体在数字化背景下获得自证的条件,在内外的和谐统一中感受美的洗涤,醒悟生活本质,进而在更全面的视角下到达自我精神的和谐完整之境界。当时代的现实消融在自身,自身的审美也就建立了现实根基。

数字化背景下,美育工作还需保持相对独立性。依赖于电子化的艺术形式和沉浸化的体验方式难以引导具有不同观念、不同取向的个体达到人格的和谐完满,也难以由此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在打造美育空间,培养个体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过程中不可放纵数字化的渗透、过度依赖数字化手段。云南省漭水中学开展的校园诗歌课是数字化背景下美育工作的实践表率,将美写进诗,用诗表达美,在与自然的契合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能够真正滋养个体的精神世界。

四、结语

数字化背景下的美育快餐使美走向大众视野,却又难以给予大众美育中所特有的精神养份。数字化的渗透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在数字化背景下寻求发展的美育工作应将数字化技术和数字化资源作为补充,不可本末倒置,将快餐作为主食。当下的美育工作并非坦途,面对同一个体的审美素养缺失问题的长期存在和不同个体的审美素养缺失问题的持续涌现,美育工作者需提前做好长期工作的思想准备。指引个体在向外求索的过程中朝着美的方向发展,“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5],从凭借盲目本能肆意妄为蜕变为操纵着必然性进行美的创造的个体,需要以现实为根基,保证美育工作的相对独立与综合延展。

猜你喜欢

电子化背景美育
天津高速公路通行费电子化票据上线运行
“以美会友,以美育人”:2022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美育研讨会召开
一种基于RPA的配网电子化移交单自动发布功能研发*
论公民美育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美育教师
基于Modelica的高炉顶压控制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