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历史文化景观遗产构成与保护研究*
2020-09-24杨俊
杨 俊
(南京财经大学,江苏南京 210023)
一、江苏历史文化景观遗产概述
江苏位于中国的东南部,北接齐鲁,南连浙沪,东临黄海,西邻安徽。江苏地势平坦,地形地貌以平原、山地和丘陵为主,其中平原面积占比86.9%,丘陵面积占比11.54%,山地面积占比1.56%。平均海拔低,山脉高度多在200米左右,连云港云台山海拔624.4米,为全省之最。江苏境内河网密布,湖泊众多,长江横穿东西而过,拥有全国五大淡水湖中的两个——太湖和洪泽湖。江苏属东亚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全省土地面积10.7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12%[1],土地资源以平原为主,拥有苏北、苏中、江南三大平原。截至2019年末,全省常住人口8070万人,人口密度位于全国前列。
江苏按照地域可以划分为苏北、苏中和苏南三个主要地理区域。从地域文化来看,江苏历史文化总体呈现出南秀北雄、吴楚分明的特征。江苏地域文化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的历史阶段,江苏的史前文化在旧石器时代并不发达,进入新石器时代后才开始出现了新的面貌。先秦时期,中原文化日益对江苏产生影响,自春秋战国时期的吴、越、楚文化,经秦汉至六朝时期达到第一个高峰,形成了一种有别于中原文化的新江南文化。后经隋和唐初的短暂低潮之后,便获得持续快速发展,至明清再次达到高峰,此时江苏地域文化不仅根植于江苏本土,地域特征鲜明,而且还具有开放包容的特征,对全国文化起到推动和引领的作用[2]。
江苏全省共有13个设区市,其中10座城市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另有3座县级市同样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因此成为全国拥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数量最多的省份。此外,江苏还有省级历史文化名城4座。江苏的历史文化名城类型多样,各具特色,主要有历史古都型、传统风貌型、风景名胜型、一般史迹型、近代史迹型和特殊职能型等六种。截至2019年,江苏省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1处(含大运河)[3],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55处。
注:标“*”的为县级市。
二、江苏历史文化景观遗产构成
地域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文化中心的转移,是常见的现象。(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地域文化实际上就是文化的空间分布及其特征,在物质方面表现为地域空间内的历史遗址、遗迹或遗存等,诸如城市、建筑、园林,在非物质方面则表现为文化形态、社会习俗和生产生活方式等。江苏历史文化景观遗产资源具有历史发展脉络清晰完整、地域特色鲜明、遗产数量众多且类型丰富等特征。
1.江苏历史文化景观发展与演变
江苏在史前旧石器时代已有人类活动,至新石器时代晚期已形成了四大不同的文化圈——淮北平原文化圈、沿淮文化圈、太湖地区文化圈和宁镇丘陵沿江文化圈,逐渐孕育出独特的江苏区域文化,随着历史进程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演变[4]。夏商时期,江苏境内主要有三大文化圈——岳石文化圈、马桥文化圈和湖熟文化圈,目前遗存有连云港藤花落古城遗址。先秦时期,江苏境内的城市宏观空间格局已基本确立,三大文化圈逐渐演变成以徐州为城市中心的徐文化、以无锡和苏州为城市中心的吴文化,目前遗存有无锡阖闾城遗址、鸿山越国墓地、苏州木渎东周大型城址和苏州古城等[4]。秦汉时期,江苏在继承的基础上获得了快速发展,至西汉时期,除今南通地区尚未正式成陆以外,其他主要市、县境内都有了城市的分布[4],并且开创了举世闻名的汉文化,在今天的徐州、盱眙、高邮、泗阳等地遗存了多座汉代王陵。三国时期,江苏版图分属吴国和魏国两个国家,这一时期在江苏地区诞生了首座都城——南京,从此开创了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的历史,江苏文化分化为苏南、苏北文化,此后苏南文化超越苏北文化成为地区的主导文化[4]。六朝以来,江苏逐渐成为中国南方的中心,其文化在与中原文化不断激荡交融中逐渐达到第一个高峰,形成了有别于中原文化和以往吴越文化的新江南文化——六朝文化,对整个中国乃至东亚、中亚及东南亚地区文化结构产生重要的影响,在以今天南京为中心的江南地区保存下大量的这一时期历史文化景观遗产,如六朝寺庙、南朝陵墓石刻等。隋唐时期江苏作为政治中心的地位有所下降,但是其在经济上的作用却日益凸显出来,大运河的开通无疑加速了江苏地区城市和经济的发展,形成了沿大运河廊道线状发展的“运河城市带”[4],大运河遗产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一时期,扬州获得较大发展,一跃成为中国重要的国际大都市,并形成了以其为中心的苏中文化圈。北宋时期,江苏市镇繁荣,商品经济趋向发达。南宋时期江苏分属宋、金两个政权统治,苏北地区逐渐衰落,苏南地区社会经济文化持续发展,农村集镇增多,城乡社会组织系统日益复杂。元代江苏文化重心继续南移,海港城市开始兴起。明清的统一为江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江苏在整个国家体系中成为经济、文化先导型区域[4],江苏的历史文化发展再次达到高峰,开创了辉煌灿烂的“明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一时期的历史文化遗产主要有南京明城墙、明代宝船厂遗址、江南古镇、江南私家园林等。在中国近现代化的进程中,江苏始终走在发展的前列,在南京诞生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府——“中华民国”,南京再次成为近代中国的首都,保留了一大批民国时期的历史文化遗产,如中山陵、总统府、民国历史风貌区等。
2.江苏历史文化景观类型
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在不同的部门主管下开展,所涉及的内容既有区别又有交叉,关注的重点、保护的原则和要求等均各有不同。我国目前并没有专门针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的部门,也没有专门针对历史文化景观遗产所进行的保护原则和政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由国务院所属的文物行政部门(国家文物局),对境内不可移动文物开展的保护工作,目前已公布八批,类别主要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五种。中国历史文化街区是在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主管下,对境内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街区和建筑群开展的保护工作,目前公布了首批30个街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是由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国家文物局共同主管,对境内符合条件的城市、镇、村庄开展的保护、规划和管理工作,目前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已公布三批,随后采取增补的形式,共计135座(截至2018年5月);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已公布七批312座;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已公布七批487座[5]。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由国务院主管,对境内具有代表性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开展的保护工作,其中人文景观要求能够反映重大历史文化发展过程和基本保持历史原貌,目前已公布了九批244处。
江苏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景观遗产,按归属于目前的13个设区市来统计,主要有:南京的明城墙、明孝陵、明故宫遗址、阳山碑材、南朝陵墓石刻、甘熙宅第、朝天宫、杨柳村古建筑群、总统府、中山陵、民国历史风貌区等;无锡的大运河、寄畅园、泰伯庙和墓、东林书院旧址、薛福成故居近代建筑群、宜兴古窑址、鸿山墓群、惠山古镇祠堂群、荣氏梅园、阖闾城遗址、大窑路窑群遗址、小娄巷建筑群等;徐州的汉楚王墓群、户部山古建筑群、徐州墓群等;常州的淹城城池遗址、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等;苏州的古典园林、盘门景区、苏州织造署旧址等;南通的盐场遗址、南通博物苑、广教禅寺、如皋水绘园等;连云港的藤花落遗址、曲阳城遗址,淮安的总督漕运公署遗址、板闸遗址、明祖陵、洪泽湖大堤、淮安府衙、泗州城遗址等;盐城的范公堤遗址、草堰古盐运集散地、海盐历史文化景区;扬州的瘦西湖、古典园林、盐商住宅、庙山汉墓、扬州城遗址等;镇江的南朝帝陵区、西津渡、茅山等;泰州的城隍庙、日涉园等;宿迁的龙王庙行宫等。
历史文化景观是人对于自然环境长期利用的结果,反映一种人地关系。江苏山川秀美,有着六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史,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在漫长的历史发展演进过程中遗留下来大量的历史文化景观遗产,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具有较大的影响,类型丰富多样,数量众多,地域特色鲜明,既有有传统的民居、园林、陵墓、寺庙等等。随着全球范围内开展的实践工作不断拓展和深化,对于文化景观遗产的类型研究一直在不断发展。《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中将文化景观遗产分为设计类景观、有机演进景观和关联性景观三大类。单霁翔依据文化景观的空间性和功能性对其进行分类,主要包括城市类、乡村类、山水类、遗址类、宗教类、民俗类、产业类和军事类[6]。束有春根据景观的生态特点、地理环境、历史成因等方面将江苏境内文化景观分为四种类型:(1)钟灵毓秀型,如南京紫金山、苏州虎丘山、常熟虞山等;(2)都市歌谣型,如南京十里秦淮河、无锡清名桥运河、南通濠河等;(3)宗教民俗型,如连云港孔望山、徐州云龙山等;(4)原野牧歌型,如胭脂河与天生桥、兴化垛田等[7]。
综合国外和国内对于文化景观的分类,并结合江苏历史文化的地域特点和境内遗产现状,本文将江苏历史文化景观遗产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设计景观,如私家园林、陵墓园区和寺庙等;(2)遗址、遗迹景观,如城镇或聚落遗址、农业遗迹、文化线路遗址、产业经济遗址等;(3)建筑群落景观,如建筑群落、历史街区和传统村落等;(4)复合景观,如宗教朝圣景观、风景名胜区等。对于历史文化景观遗产类型的划分,并不是机械的和一成不变的,由于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过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文化景观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也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对于同一文化景观遗产可能同时具备多个类型的特征,存在类型划分上的重叠性和交叉性,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于文化景观遗产类型的研究,对于历史文化景观遗产的分类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认知和保护遗产,实现历史文化景观遗产代际传递的公平和可持续发展[8]。
三、江苏历史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和利用策略
1.对于遗产价值的深度解读和传播
遗产价值的认知一直以来是历史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对于遗产价值的深度解读不仅仅关注遗产本身的价值,而且关注遗产反映出的地域环境中的先民在利用环境、改造环境过程中所获得的“人类经历体验、情感记忆,以及所揭示的人性品格、精神意志”[9],这些经历体验、情感记忆、人性品格、精神意志等成为地域文化的文化内核和精神内涵。江苏历史文化景观所呈现出的遗产价值完整地诠释了在江苏土地上所孕育而生的多元文化生态,共同构筑了江苏“厚德向善、勇于进取、敏于创新的人文精神底蕴”[10]。
历史文化遗产是独特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需要对遗产价值进行深度解读,还需要对遗产价值进行广泛的传播,吸引更多的公众参与。通过参与互动,公众一方面可以准确有效获得遗产价值的信息,一方面又可以通过体验将这些信息转化为自身的感受进行传播。遗产价值的传播需要采取有效的传播方式和良好的传播手段,这就需要在遗产价值呈现的过程中利用多种方式,从而形成价值传播和遗产保护的良性循环。江苏境内目前已有三处世界文化遗产,对于这些文化遗产不仅要保护好,更要宣传好,成为江苏走向全国和世界的“文化名片”。
2.对于遗产资源的评估和活化利用
历史文化景观遗产类型多样、数量众多,对于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遗产保护原则和方法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对遗产的价值、特征、现状等方面作出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构建保护和利用的层级体系。基于不同的遗产价值评估结果进行遗产资源的活化利用,选择与遗产价值相适应的利用功能和利用方式,从而促进遗产可持续发展。活化利用的形式多种多样,通过遗产资源的合理利用,使其更好地融入当代社会生活,为当代社会发展提供驱动力,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物质形态的活化利用,使蕴含其间的文化特质和文化基因在新时代彰显出新的活力,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活”起来,融入新的时代内涵,散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华,不断传承和发展下去。
3.对于遗产“叙事结构”的完整建构
文化景观是人地互动关系的反映,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历史文化景观在所难免的会发生变化。早在1929年美国学者 D.S.惠特尔西 (D.S.Whittlesey)就提出了“相继占用”的概念,人类活动作用于自然环境具有一定的阶段性、时序性和叠加性。历史文化景观是人对于自然环境长期利用的结果,在时间和空间上不断演变和发展。历史文化景观的保护和利用,既要关注遗产自身的形态、构成、特征等,也要关注遗产的演进过程和影响因素,以“叙事结构”为核心组织建构整个遗产的内在逻辑秩序和保护框架。认识和理解历史文化景观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前后关联以及在空间上的变化,能够帮助我们从整体上构建历史文化景观遗产的“叙事结构”,从静态的遗产保护转向关注动态的演进过程,从单体点状保护转向线性、带状和区域综合性遗产环境保护。江苏境内多处历史文化景观遗产虽位于不同的城市,但相互之间存在较强的关联和内在的逻辑,如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大运河遗产,其中江苏境内有三段,流经8个城市,占全长的五分之二,运河沿线文化遗存十分丰富,级别较好,保存状况良好[11]。
这不仅需要我们保护好这些丰富的文化遗产,更需要我们从整体上构建遗产的“叙事结构”,讲好大运河遗产的“江苏故事”。
四、结语
江苏历史悠久,历史文化景观遗产数量众多,呈现出独特地域文化特质。精心保护江苏历史文化景观遗产,充分挖掘和发挥这些遗产资源的优势,不仅可以使遗产在新的时代发展阶段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使江苏的历史文脉和地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而且可以为江苏地方发展增添新的驱动力,成为江苏走向全国和世界的“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