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垂直空间的时间映射及其英语对应

2020-09-24王薇薇罗思明

大众文艺 2020年17期
关键词:数词量词计时

王薇薇 罗思明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浙江宁波 315211)

一、引言

时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因而人类无法用视觉、听觉、触觉等感知时间,必须借助具体的概念来表述(杨艳2001;肖燕等 2012;郭卉青 2017)。已有研究表明,时间概念是空间域投射到时间域,即空间-时间隐喻模式(张建理等 2007)。时空映射是当前热点和难点。目前研究垂直空间-时间映射相对较少,深度探索汉英“垂直空间+计时单位”组合模式异同者鲜见。因此,本文旨在研究汉语四对垂直空间词与计时单位词的组合模式及其对应的英语时间词的特性,重点讨论3个问题:1.四对典型垂直空间维度形容词在和计时单位词组合的模式是什么?2.这些英汉组合存在什么对应关系?3.产生对应关系的原因是什么?

二、相关研究及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步骤

(一)相关研究与不足

相关文献显示,国内外空间-时间隐喻研究多集中在多种空间维度的语义分析,较少关注某一维度中空间-时间的隐喻映射关系及其对比规律,仅有少数学者在讨论相关汉语时间词时涉及汉语时间词的组合方式。主要结论如下:1)“上、下”可以与数词、量词有多种组合方式且有严格的限制(张珂 2007;李双 2016);2)“高”的时间映射表达式多为四季,“低”没有时间映射(周芸 2019);3)“深、浅”的时间映射表达式多为四季和夜晚(任永军等 2001;王芳 2017;彭丽 2015;);4)“厚、薄”的时间映射表达式多为夜晚(黄皇 2018)。相关对应时间词的英语对应研究更加稀少,仅王佳敏(2017)探讨过英汉时间词的异同,未见有专门的文章来讨论英汉时间词的组合模式及语义区别。本文基于取自北京大学汉语语料库(CCL)、《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百度、英国国家语料库(BNC)、《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辞典》(2007)和剑桥词典(网页版)语料,对比分析英汉垂直空间时间词的映射模式及其异同。

(二)本文研究方法与步骤

本文基于四对垂直维度形容词和计时单位词的排列组合,考察时间名词的存在性。文中的计时单位词为现代汉语中常见的计算时间的词,如:秒、分(钟)、时(辰)、日、周、星期、礼拜、旬、月、季(度)、年、代、年代、世纪,不考虑春夏秋冬、天、夜等表示时间的词。首先,我们将这些计时单位词与垂直维度时间词一一组合,借助大型语料库对这些时间名词进行检验,观察内在规律。其次,寻求可被接受汉语时间组合的英语对应表达。最后,依据概念隐喻理论定性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

三、四组垂直空间词的时间映射特质考察

(一)汉语时间词的词法特征

1.“上/下+计时单位词”组合模式

检索得到121个“上/下+计时单位词”组合,其组合模式按组合方式可分为十类①,具体如下:

第一、上/下+NP时,如:上/下周,上/下世纪,*上/下秒,*上/下时;

此模式中,上和下单独与计时单位词构成表示时间组合,计时单位在“上/下”之后。

第二、NP时+上/下,如:年上/下,时下,*日上/下,*周上/下。

此时,上和下单独与计时单位构成时间组合,但计时单位词在“上/下”之前。

第三、上上/下下+ NP时,如:上上/下下周,?上上/下下礼拜,*上上/下下旬。

此时,上和下与计时单位组合需要重复上和下,计时单位在“上上、下下”之后。

第四、上/下+一+NP时,如:上/下一秒,上/下一时辰,*上/下一分。

此时,上和下先与数词“一”组合,再和计时单位组合。

第五、上/下+半+NP时,如:上/下半年,?上/下半分钟,*上/下半礼拜。

此时,上和下先与数词“半”组合,再和计时单位组合。

第六、上/下+个+ NP时,如:上/下个月,?上/下个时辰,*上/下个周;

此时,上和下先与量词“个”组合,再和计时单位组合。

第七、上/下+一+个+ NP时,如:上/下一个时辰,*上/下一个季,*上/下一个年;此时,上和下先与数词“一”组合,再和量词“个”组合,最后和计时单位组合。

第八、上/下+个+半+ NP时,如:?上/下个半月,?上/下个半年,*上/下个半秒;此时,上和下先与量词“个”组合,再和数词“半”组合,最后和计时单位组合。

第九、上/下+半+个+ NP时,如:上/下半个月,?上/下半个星期,*上/下半个代;

此时,上和下先与数词“半”组合,再和量词“个”组合,最后和计时单位词组合。

第十、上/下+一+个+半+ N时,如:?上/下一个半月?上/下一个半年,*上/下一个半世纪;(这一类词可以有两种理解方式:第一、上一个|半月,第二、上|一个半月)

此时,上和下先与数词“一”组合,和量词“个”组合,和数词“半”组合,最后和计时单位词组合。

为具体反映所有情况,将上述模式列成表格呈现(见表1-3):

表1.“上/下”或“上上/下下”的单一组合

表2.“上/下”和单一数词或量词的组合

表3 “上/下”和多个数词或量词的组合

根据以上十种组合模式,我们得出“上”和“下”有较高的对称性,即能和“上”组合的计时单位词一般都能和“下”组合,除了上日(无下日)、下下月(可能存在“上上月”)、下一个年代(可能存在“上一个月”)以外。

2.“深/浅+计时单位”组合模式

NP时+深/浅,如:年深

“NP时+深/浅”组合限制较强,语料中只见“深”可与“年”组合,具体见表4。

3.“厚/薄+计时单位”组合模式

厚/薄+N时:薄年

只有“薄”可以与“夜”组合,而“厚”不能,具体见表4。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发现,而“薄”与计时单位组合时,它的读音发生变化,从【báo】变为【bó】。

4.“高/低+计时单位”组合模式

根据组合模式的结果看,“高、低”不能与本文讨论的计时单位组合。

表4.“深/浅、厚/薄”的组合

(二)英语时间词的词法特征

1.“上/下+计时单位”组合的对应英语表达

研究发现:第一,英语时间表达中常用“last”表示“上”,而不是 “up”;用“next”表示“下”,而不用“down”。第二,汉语同时间可有不同表达,如:上周、上星期、上礼拜、上一周、上一星期、上个礼拜等,而英语单一,仅为last week。第三,“下半”的对应英语表达有两种:一是“the last half of”,二是“the second half of”表示。如:“下半年”对应“the last half of the year”和“the second half of the year”。此时的“last”不表“上”。第四,汉语部分对应英语表达的词化程度高,如:“上一日”“下一天”,译为“yesterday”和“tomorrow”。

2.“深/浅+计时单位”组合的对应英语表达

“深夜”对应“late at night”或“deep into night”,表示时间很晚,半夜三更时。

3.“厚/薄+计时单位”组合的对应英语表达。

此组合缺乏英语“thick”和“thin”对应表达。“薄夜”可译为“dusk”“twilight”和“nightfall”。

4.“高/低+计时单位”组合的对应英语表达

“高、低”和“tall”和“low”都不同“计时单位”组合。

四、英汉时间词的对应关系及现象解释

汉语中“上、下”“高、低”“深、浅”和“厚、薄”可表征时间,当其译为英语时,这些垂直时间大多转变为水平时间或逻辑次序。在英语中,和“上、下”组合的时间词一般不用“up/down”,和“深、浅”组合的时间词一般不用“deep/shallow”, 和“厚、薄”组合的时间词一般不用“thick/thin”,和“高、低”组合的时间词一般不用“tall/low”,如“上世纪”具有垂直概念,可用“the previous century”或“last century”。因为,英语水平时间为主导,垂直时间较少(Moore, 2014),究其根本缘由是时间概念空间化的认知机制:隐喻[1](如Clark 1973;Lakoff &Johnson 1999;Evans 2003;Walker & Cooperrider 2016;周榕、黄希庭2000),“上、下”“高、低”“深、浅”和“厚、薄”表征时间,是将空间概念域投射到时间概念域。认知语言学家认为,汉民族对空间的认知具有多维性,因此汉民族对时间的取向呈现为多维性,且在一维状态下,它的垂直性比水平性强[2];英民族对空间的认知具有一维性,因此英民族对时间的取向呈现为一维性,且水平性比垂直性强[3]。空间是多维的,时间是一维的,因此,时间可以被一维的空间映射,汉语的垂直空间向时间的映射较强,英语的垂直空间向时间的映射较弱[4]。

五、结论

本文基于概念隐喻理论和相关语料分析,采用定量、定性和比较的分析方法,从词组合角度,对汉语四组垂直空间形容词“上、下”“高、低”“深、浅”和“厚、薄”与计时单位词组合构成的时间词及其英语时间的对应表达进行分析表明,汉语时间词组合有较高的灵活性,具有垂直维度的汉语时间词转化为英语时间词时往往不具有垂直概念。最后,必须指出,本文讨论仅限于常见“垂直空间+计时单位”组合,而不是与所有的时间单位,如春夏秋冬、天、夜等组合。

猜你喜欢

数词量词计时
畅游计时天地
十二生肖议量词
十二生肖议量词
腕表计时2.0
24时计时法(教案)
我们为爱计时
量词歌
对联中数词的艺术运用(下)
对联中数词的艺术运用(上)
英语数词顺口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