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认知翻译假设的英语动物习语隐喻翻译

2020-07-12鲍心怡毛智慧

大众文艺 2020年17期
关键词:概念化习语隐喻

鲍心怡 毛智慧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浙江宁波 315300)

一、引言

自古以来,人们在数千年与动物息息相关的共存过程中,对动物群体非常熟悉,动物的一些特性就得以用于隐喻性的动物习语中,使得语气更加委婉而隐晦,借以表达人类的一些相似性特征,如“A barking dog never bite.” (吠犬不咬人)用于隐喻那些看起来凶猛但也许并不会伤害你的人,汉语中也有类似的说法。如“引狼入室”则是将狼危害于人的特性映射到坏人这一群体,指的是将坏人招来并导致麻烦,在选词上避开了“坏人”而使用“狼”,简洁明了也比较含蓄。

二、认知隐喻和认知翻译假设

隐喻映射可将主体之间的界限打破,达成一种认知共识,异中存同[1]。Mandelbit提出“认知翻译假设”(cognitive translation hypothesis),他将隐喻翻译分为两类: 一是相似映射条件,即两种不同语言中相同隐喻表达相同意义;二是不同映射条件,即源语和目的语各自产生隐喻时的映射条件不同[2]。Al-Hasnawi对此进行了补充,增加了映射相似但选词不同的条件[3]。本文将基于“认知翻译假设”的理论基础,对英语动物习语的隐喻翻译进行分析。因习语中隐喻众多且以反映源语背景文化为特征,在翻译过程中应当注重其历史文化、宗教因素、地理位置等背景知识,并联系源语和目的语中表达习惯的差异加以规范。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英语动物习语的隐喻翻译分为三类:映射条件相似的隐喻;映射条件相似但始源域不同的隐喻;零相似映射条件的隐喻;并据此探讨英语动物习语的相应汉译方法。

三、英语动物习语隐喻翻译方法

1.映射条件相似的隐喻翻译——直译法

此类隐喻是用于表达两种语言中共享的思想,这类情况并不多,表达形式大致相似,这些共享的思想被人类学家称为“文化通用值”[4],在具有相似映射条件的英语动物习语中,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使用民族在与大自然多年共处的经验中,积累了相似或相同的智慧,形成了认知上的共通性,体现了文化的“通用值”,因此尽管语言不同,但在语言思维中借用了相似甚至相同的始源域,形成相似甚至相同的映射条件,这一类英语动物习语在隐喻翻译时可通过直译法进行直接的语码转换。如:

1)Recently I am as busy as a bee with my assignments.

2)Everything is clear now, Bob is 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

例1)中的英语动物习语“as busy as a bee”,其始源域为蜜蜂,目标域是人类。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映射条件是二者所共有的勤劳特性。英汉文化中,蜜蜂都是勤劳的代表,对那些勤恳工作的人,我们会称赞对方如同蜜蜂。蜜蜂这种昆虫内部具有严格的组织管理制度,它们一直在各自的岗位上完成任务。而这一英语动物习语中的隐喻其映射条件也同样存在于汉语中,我们可以采取直译法将其译为“像蜜蜂一样勤劳”。

例2)中的“wolf in sheep’s clothing”不难理解成披着羊皮的狼,在此英语习语中,始源域为狼,目标域为伪君子。狼的狡猾特性映射到人类,隐喻狡猾的伪君子。在中国的传统观念认知中,狼是凶恶的动物,非常狡猾且善于伪装。在共同的认知和相通的“文化通用值”基础上,英语习语“wolf in sheep’s clothing”和汉语“披着羊皮的狼”具有相似的映射条件,都生动地展现了伪君子的形象——外观看起来无害,实质上却是一个衣冠禽兽。因此此处可采用直译法,译为“披着羊皮的狼”。

这类英语动物习语还有“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一石两鸟),“a dark horse”(黑马),“paper tiger”(纸老虎)等等。

2.映射条件相似但始源域不同的隐喻翻译——代换法

虽然映射条件相似,英语中的隐喻及该汉语对应隐喻与同一目标概念域相关,但不同的历史文化,两种语言中的宗教或道德系统使始源域选择产生了显著差异[4],因此不同的语言会在动物群体中选取不同的始源域并将映射条件指向相同或相似的目标域。在这种映射条件相似但始源域不同的情况在对英语动物习语进行汉译时可以使用代换法,即使用更加符合目的语历史文化、宗教或道德系统,以及目的语表达习惯的始源域进行替换。两者虽然在形式上存在差异,但却在深层的意义上实现了对等,同时也尽量促成风格上的对等[5]。

3)Though there is a lion on the way to success, I will overcome it.

4)The cleaner works like a horse with this hot weather.

例3)中的习语“a lion on the way”以狮子为始源域,西方国家认为狮子是百兽之王,是力量的象征,人们对其非常敬畏,该习语的目标域为做某事途中遇到的苦难险阻。而汉语中则用老虎作为始源域来进行表达。汉语中关于狮子的习语远没有虎多,虎在中国的历史可以回溯到200万年前,但人们并不如熟知老虎一般熟知遥远的狮子,故认为老虎是最凶猛的动物,也有很多关于虎的习语,比如“虎虎生威”,“龙腾虎跃”等等。尽管二者始源域不同但映射条件相似,因此我们可以使用代换法将其译成“拦路虎”,虽然舍弃了形式上的对等,但实现了意义对等和隐喻的风格对等,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例句4)使用了隐喻性的动物习语“work like a horse”,以“horse”为始源域,并将其辛勤工作的行为特征映射到目标域——人类。在数千年文化传承过程中,马匹作为西方社会的主要耕地工具,一直扮演着勤勤恳恳的重要角色,正如在以农业为主的汉民族社会中耕牛的重要作用一样,因此它们勤恳劳作的形象得以作为始源域映射到同样勤恳工作的人类。此处我们与其将该英语动物习语直译为“像马一样辛勤工作”,不如用在汉族社会农耕生活中与西方的“horse”享有同等形象的“牛”进行代换,译为“像老黄牛一样埋头苦干”。虽然舍弃了英语中的始源域及其词汇形式,但如此却能更好地减少文化差异,使源语和目的语之间达到意义上的对等。

此类类似的习语还有like a cat on hot bricks(热锅上的蚂蚁),like a drowned rat(落汤鸡), as dumb as a duck(呆若木鸡)等等。

3.零相似映射条件的隐喻翻译——意译法

隐喻以人类经验为基础,关乎两个不同概念之间的关系和互动[6],因此用于表达人类认知思维的语言其共性说明不同的民族之间存在着共同的认知、经验以及共同的概念化方式,而其个性差异同样也反映了不同的民族在认知思维、经验和概念化方面的个性差异,因为不同的文化中,人们与世界互动的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实践和经验,其概念化方式也会因此有所差异。

在隐喻性的英语动物习语中,有一部分动物习语,在汉语中既找不到相对应的词汇形式,也找不到相似映射条件的隐喻表达,即作为目的语的汉语中缺乏与作为源语的英语相同的认知映射,这时候英语动物习语中概念隐喻的意象便无法通过目的语再现出来,我们在翻译时只能使用意译法,即使用不同认知映射的方法寻求认知对等[4]。因译者有时需对源语的形式和文化进行选择,翻译的最终目的是为读者服务,因此无须强制要求形式对等,而应该侧重表达出原文语义,从而使读者理解。如:

5)Jack is as wise as an owl, so we often ask him for help.

6)I hope my persistence is not a wild goose chase.

例5)的“as wise as an owl”反映了西方文化中人们对猫头鹰“睿智”的概念化认知,他们认为猫头鹰不急不躁,深层内敛,有敏锐的观察能力,是一种智慧的表现,希腊神话中智慧女神雅典娜的标志就是一只猫头鹰的形象。但是在汉民族文化中,猫头鹰作为隐喻的始源域,往往是厄运和死亡的象征,即其昼伏夜出、叫声阴森恐怖、外表古怪的消极意象构成隐喻的映射条件,因此若将英语动物习语“as wise as an owl”直译为“像猫头鹰一样聪明”,则恐为汉民族所不解。译者不妨放弃共同的始源域及其对应的词汇形式“猫头鹰”,甚至舍弃隐喻性的语言风格,将其意译为“很聪明”或者“很睿智”,以达到意义对等。

例6)的“wild goose chase”中,wild goose因其难以捕捉的突显性特征,被用于这一隐喻性动物习语中充当始源域,其所指向的目标域是难以实现的目标,而反映汉民族思维认知的概念化动物域中则缺乏相应的动物意象作为始源域来满足相似的映射条件,源语和目的语之间在动物的概念化上缺乏认知对等的文化通用值,因此在隐喻翻译时无法通过相同的始源域再现出来而为目的语读者所接受,而只能取其意义对等的策略将其意译为“徒劳无益的追求”,“白费力气的追逐”等。

此类零相似映射条件的英语动物习语还有“Has the cat got your tongue?”(“你怎么不吭声?”),in a pig’s eyes(决不)等。

四、结语

英汉两种语言系统都有许多以动物域作为始源域的隐喻性动物习语,基于Mandelbit的认知翻译假设,发现英语动物习语存在三大类隐喻翻译:映射条件相似的隐喻、映射条件相似但始源域不同的隐喻以及零相似映射条件的隐喻,可相对应使用直译法,代换法以及意译法进行翻译。动物习语是语言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手段越来越得到学术界的重视和青睐,将二者结合能够为我们学习英语、理解英汉文化的通性和差异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本研究基于认知翻译假设分析和讨论英语动物习语的隐喻翻译,为英语动物习语的学习者和翻译人员提供新的维度。

猜你喜欢

概念化习语隐喻
风险社会的再概念化及其治理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红楼梦》饮食中的隐喻
《雨中的树》:一场突破“概念化”的主旋律洗礼
认知语言学视域下概念化对俄汉成语互译的影响
创作主体变化与戏曲的单一化走向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日版《午夜凶铃》多模态隐喻的认知研究
实用习语 话“鸟”
话“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