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生活对于舞蹈创作的重要性

2020-07-12冯盈霖

大众文艺 2020年17期
关键词:舞剧编导舞蹈

冯盈霖

(海南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海南海口 570228)

舞蹈创作的根本之法是向生活伸手。社会科学家告诉我们,舞蹈起源于生活,生活也离不开舞蹈。诗人陆游曾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生活对舞蹈创作亦如此。舞蹈艺术创作的源泉是社会生活,它是能动的审美反映。只有在生活的源泉中去开采、挖掘,汲取营养,创作才会具有生命力。

一、生活是舞蹈艺术的土壤

生活是舞蹈艺术的基石,没有生活实践作支撑的舞蹈,就如同植物没有了土壤,也就没有了生存的物质环境,生活是一切艺术最根本最不可或缺的要素。毛泽东曾说:“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1]他明确指出了艺术创作与社会生活的内在联系。艺术家的“形象仓库”只能在生活中丰富充实,艺术激情要在生活中激发和培养。

舞蹈《中国妈妈》以二战日本战败投降,中国妈妈收养日本遗孤为背景,无论是在灯光,人物形象,动作设计上都直接渗入了艺术的创造之中。这个舞蹈的基本动作来源于东北妇女的劳动生活,舞蹈的情绪反映了生活的艰辛和劳动的欢乐。该舞蹈在肢体语言、服装上的设计追求,质朴而又富有个性,十分贴切生活,人物形象朴实,情感真挚,触动了观众的心,引起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具有很强的情感张力。

舞剧《望穿天涯》是海南省首部以反映海洋文化为题材的大型现代舞剧,该舞剧讲述一位渔家女阿月,在新婚的第二天送夫出海后盼夫归来,从年轻一直盼到老年的感人故事。这是传统“望夫石”故事的现代版延伸,作品在反映海南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同时,更是对传统爱情文化积淀的炫目描绘。《望穿天涯》从头至尾层次清晰,结构严谨,以“海”“望”“盼”贯穿全剧,从序幕到第一场海之恋,第二场海之婚,第三场海之别,第四场海之哮,第五场海之泪,尾声海上生明月,层层递进,色彩凄婉浓烈,勾勒出一幅渔家女望海的凄楚图景。特别是在序幕一场,帷幕一拉开,凄凉悲切的音乐从大海深处传来,舞蹈背景用大海增加了舞台效果,主人公阿月全身收紧于大海之边,用整个身体语言向观众传达出内心对丈夫的思念与盼望,手中的道具渔灯数次高高举起,大跳、奔跑、翻滚、爬行等大幅度动作,借此渲染了望穿天涯盼人归,熬尽残火渔灯灭的主题内容。该舞剧在形式上充分利用集体舞的表现形式,广泛的肢体语言,多维度空间的综合效果,把整个人物情感的发展变化贯穿于结构之中,如第二场的贺亲舞,有椰壳贺亲舞,第三场男人为了多打鱼出深海,女人怀揣着不安送别亲人,魂牵梦萦在海边的舞蹈,阿明舍己救人被汹涌的海浪吞没,这些人物内在情感的抒发和外部强烈动作的设计,使观众感受到了淹没在茫茫大海中的真情和挚爱的凄美故事,令人动容。编导以明察的慧眼抓住生活的点滴,避开了雷同,走自我创作的特殊艺术之路。该舞剧编导非常喜欢海南的大海,他多次有目的地到临高、文昌、琼海等地采风,去体验生活,和那里的渔民同吃同住,看他们出海捕捞,观察渔民出海归来及见到亲人的喜悦和兴奋,听渔民讲述有关海的故事和传说,收集了大量的宝贵素材,才创作出了这部弘扬海洋文化的大型现代舞剧。

因此,我们要做一个有心人,把我们的眼睛变成一架照相机,随时随地对自己周围的事物进行取舍,积累创作素材。如果脱离了生活,丢弃了生活,舞蹈创作就会魂飞魄散。如舞蹈《割木贼》,舞者自以为动态逼真,表演形象生动,但有一天在他跳得兴致勃勃时,有一名观众突然对着他大叫“危险”,舞者非常敏感惊觉地朝观众席望去,原来是一位普通的老年人,他在演出结束后对舞者说,木贼这种植物比普通的草要坚韧得多,割的时候容易被划刀碰伤手,因为担心,不禁叫出声来。听过老人的话,舞者低下了头。舞蹈《割木贼》是个非常写实性表现的作品,但是,即使是抽象性舞蹈作品,也要寻找表现的根据,通过对象的选择,创造出好的动作,将人吸引到广阔无边的艺术世界。反之,脱离生活的舞蹈创作,就如同被放置在空玻璃瓶中的鲜花,无论瓶子有多么华丽,没有了土壤,失去生存环境,再美丽的鲜花最终只会散去芳香,枯萎,逝去。因此,离开生活,只靠主观臆想决定的形态去进行创作,舞蹈作品就仿若是空中楼阁,失去了其内涵和意义,就会失败。

二、生活是舞蹈创作的源泉

舞蹈创作的灵感来自生活,生活中不缺乏艺术,缺少的是发现艺术的眼光,只有在生活中处处留心,用生活去滋润舞蹈创作,才可以编创出好的作品。毛泽东曾说,艺术家“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观察、体验……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2]。这就告诉我们舞蹈编创首先要深入地探索和体验生活,发现生活中可以利用的舞蹈创作元素。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编导李承祥先生就提出舞剧内容的选材至关重要,他认为海南岛上娘子军的英雄斗争事迹十分感人,吴琼花的苦难经历以及从奴隶到一名红军指导员的成长道路能够打动观众的心,会激起每一个观众和舞蹈表演者浓郁的爱国情怀。于是创作者不辞辛劳,千里迢迢到海南采风,收集有关娘子军的故事,感受娘子军当年的生活,在此基础上进行舞剧创作。剧组全体人员也到海南岛娘子军连和战士们共同生活两个多月,不仅学到了军人应具备的素质,也被军人朴实的情感深深感染。为了增强演员的战士气质,创作团队又到山西大同接受更严格的训练,熟悉军事技能,学习军体操和刺杀操,在真枪实弹中去体会火药弥漫的紧张气氛。伴随着一声声清脆的枪响和一声声怒吼的杀声,演员们改变了原来只像娘子不像兵的形象。通过全体剧组人员的努力,这部经典的舞蹈作品终于获得了巨大成功。《红色娘子军》这部舞剧我看了无数遍,几乎每一个动作都有一个潜台词。看到演员们表演投手榴弹,射击,刺杀等动作,觉得就像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不但能理解,而且倍感亲切。这也正是他们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才成就了剧中的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这部舞剧不愧是中国芭蕾舞史上的里程碑,是中国特色的芭蕾典范,国外的芭蕾舞团也曾来中国学习该舞剧的创作艺术。所以,舞剧《红色娘子军》取得的成就不仅只是限于这部舞剧本身,还为芭蕾舞剧的民族化和反映现代生活及抒发爱国情怀树立了一个典范。

海南中学的原创舞蹈《月光·丝路》,结合当前“一带一路”的热点进行选材,用三个孩子的成长去见证海上丝路的发展,让观众去体会这样的美好意境。在编创时,编导多次到海边采风,感受船夫们出海的辛苦,请有关人员讲述海上丝路的故事,体验沿海人民的生活。

由此可见,编导的选材取决于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如果在舞蹈创作时忽视了生活,忽略了时代元素,不关注时代的发展、变迁和背景,不与时俱进,就很难创作出让观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因此,汲取生活养分的舞蹈创作才更具有生命力,更加生动。

三、生活是舞蹈创作的动力

生活给舞蹈创作者以灵感和启迪,它丰富了舞蹈的内涵,引起舞者和观众的情感共鸣,为舞蹈编创者指引了创作的方向。现实生活中并非处处都是美好的事物,还会呈现一些丑恶的现象。

舞蹈《悔》是一部反映现实题材的舞蹈作品,旨在教育人们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珍惜生活。在创作这部舞蹈《悔》时,编导为了取得第一手资料,了解吸毒者毒瘾发作时的真实感受,多次到监狱去采风。采风结束后,编导把从生活中得到的题材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认真的研究,精确的提炼,大胆的取舍后,捏成舞蹈作品搬上了舞台,同时也要求演员在排练过程中也要深入到生活中去观察。演出时幕布一拉开,传出像鬼哭狼嚎一样的恐怖音乐,因为毒品是见不得阳光,见不得人的,所以编导就采用了用烟雾熏的处理方法。为了呈现出真实的环境,舞台上设计了一个下水道的井盖,展现出的环境是污泥浊水的臭水沟,演员躲在阴暗的角落里,随着音乐他从盖子底下偷偷爬了出来,他的毒瘾犯了。此时,他目光呆滞,出现了幻觉,当吸毒者在奇痒难忍时,舞台上方打出了雪花灯,就好像是满地的白粉,演员满地爬着去抓这些白粉,抓不到就去撕身上的衬衣(这件衬衣是特制的,有几处是用胶粘上去的),衬衣被撕得七零八落。接着,演员用手去抠地上的“白粉”,抠得满手是“血”(舞台前面用一张塑料纸钉在地上并涂上红色的油漆,这与撞墙效果是一样的),然后“啊”大叫一声倒了下去。这时警车鸣笛,他又想去戒毒又害怕,接着一件黄囚服盖在了他的身上。这时有一优美的男生合唱传来,吸毒者悔恨交加,眼泪啪啪地落下来,演员动情地真哭了,看演出的警官和犯人也哭了,台上台下引起了共鸣。这就说明在舞蹈创作时编导的创作动力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才能萌发出激情和灵感,这样的作品才能被观众所接受,不仅达到了情感共鸣,也实现了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统一。生活中发现的好题材,创意才是最佳的。

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的开幕式上指出,“不论多么宏大的创作,多么高的立意追求,都必须从最真实的生活出发”[3],创作是从生活中而来,需要从平凡中见证伟大,从质朴中表现崇高,从而从生活当中提取创作素材,从生活动态中创作舞蹈动作,用生动形象的舞蹈语言表达生活,展现生活。知识蕴含在生活之中,它就像是一本百科全书,编导要想创作出优秀的舞蹈作品,首先必须要提高阅读生活的基本能力,在对“百科全书”进行深刻剖析和解读,理解其中真意后,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面对生活之树,我们既要像小鸟一样,在每个枝丫上跳跃鸣叫,也要像雄鹰一样,从高空翱翔俯视”[4],要对生活有全方位的认知,才可以站在创作的高度窥探生活的全貌。

综上所述,舞蹈能够表现生活,最大的功不在舞蹈而在生活,是生活孕育了舞蹈艺术,是生活滋润了舞蹈创作,是生活为舞蹈创作提供了动力并指明方向,因此,生活比舞蹈宽广,博大,精深。也正是如此,生活是舞蹈艺术的土壤,更是舞蹈创作的源泉和动力。

猜你喜欢

舞剧编导舞蹈
百科全书舞剧
舞剧《瑞鹤图》剧照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中央戏剧学院舞剧系首届毕业生毕业演出《向经典舞剧致敬》成功举办
编导:贩卖热情的人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关于艺术编导改革与创新的思考
早春舞动出的“DANCE-OPERA”——现代舞剧《早春二月》观后
想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