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文化发展中心职能发展及与文化馆关系

2020-07-12王丽华

大众文艺 2020年17期
关键词:服务体系文化馆职能

王丽华

(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北京 100034)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文化体制改革及公共文化服务不断深入,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重要性凸显。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发展中心”)作为文化和旅游部直属事业单位,与文化馆同属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发展目标一致,两者的工作内容关联越来越多,关系越来越紧密,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可以代表行业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一、发展中心职能发展情况

发展中心前身为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于2004年5月成立,主要承担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组织实施与协调管理工作;2010年10月,进一步拓展职能,增扩了承担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的组织实施工作。

2012年11月,单位更名为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职能相应增加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政策理论研究、群众文化活动指导等工作。2014年9月,中国文化馆协会成立,协会秘书处挂靠发展中心,协助相关政府部门开展文化馆行业管理。2019年,其职能增加了促进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融合发展以及开展公共文化服务资源与旅游公共服务资源整合等内容。2020年,在促进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融合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主要承担全民艺术普及等公共文化服务相关任务,推动全国文化馆(站)数字化建设,面向基层开展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等相关工作。

二、发展中心职能发展的驱动力

自成立至今15年以来,为适应经济社会和公共文化快速发展的需要,发展中心职能进行了重大的调整。通过梳理这一时期其职能的发展变化,主要体现以下2条发展路径:一是从管理重大惠民工程到承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相关工作转变;二是从重点依托图书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到重点向文化馆转变。以上发展路径不仅体现了其职能的进一步聚焦和明确,更具体体现了政府公共文化改革发展和管理思路。短时间内发展中心职能进行了如此大的调整,究竟是什么原因驱动了发展中心职能的发展?个人认为,主要原因为以下4个方面:

1.政府机构改革驱动。2003年的政府机构改革是以科学发展观为价值导向,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的。2004年建立的原文化部全国文化资源建设管理中心,赋予了统筹指导全国文化资源建设职能,在政府主导下协助开展相关公共文化建设。2012年,原文化部公共文化司调整为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发展中心随之更名,职能相应调整,增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关内容;2018年,政府组建文化和旅游部,发展中心单位名称随之改冠并赋予文化和旅游融合相关职能。

2.事业单位改革驱动。事业单位的改革作为机构改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政事分开和社会化原则展开,其主要目标是建立符合事业单位自身发展规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事业单位改革的重点是做好事业单位的分类管理。2017年,发展中心定位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明确了公益属性。

3.科技发展驱动。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十八大以来,国家精准把握文化科技发展趋势,就文化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方针政策,积极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文化共享工程自启动以来,主要定位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优秀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及整合,通过工程六级服务网络,以多种技术传输手段,实现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1]该工程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借助计算机、网络、数字化等新技术的应用,不断促进工程平台和渠道建设更新换代。此外,通过先进便捷的技术传播手段,大力开展基层服务,逐步提升服务效能。

4.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驱动。2006年,中央文件明确提出“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同时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惠民工程作为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建设项目优先安排。[2]2007年,中央文件提出“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要不断提高信息化、网络化水平,做到资源互联互通。到201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网络”。[3]2017年,“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及“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写入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4]文化惠民工程发展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相辅相依,惠民工程作为服务体系的重要抓手,促进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短短十几年间,一系列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中央文件出台,体现了国家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高度重视,彰显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5]发展中心的职能发展,契合了国家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和要求,并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发展中心与文化馆行业之间的密切关系

文化共享工程启动之初,工程实施方案明确实施主体为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文化共享工程主要依托上述已有文化设施开展数字文化信息资源的传播和利用,丰富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满足基本文化权益。[6]“十一五”期间,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主要依托县级图书馆、文化馆等文化设施,以农村为重点,增强加强县级分中心建设,提高其向乡村配送资源等服务能力。[7]“十二五”期间,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以省级分中心、市县级支中心为建设重点,主要依托省级图书馆和县级图书馆开展文化信息资源建设和传播。近年来,发展中心工作任务中增加了协助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司开展文化馆行业管理,有力推动了文化馆行业发展,发展中心与文化馆行业的发展密不可分,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推动文化馆信息化建设 数字文化馆建设实现行业跨越式发展。从2014年至2019年,发展中心积极发挥引领作用,不断探索“互联网+文化馆”的建设模式,截至2019年,带动全国省市县88家文化馆开展了数字文化馆建设试点工作。数字文化馆建设丰富了文化馆数字资源内容,增强了互动性,从保障基本和提升效能入手,努力推动文化馆公共数字文化标准化均等化取得新突破。

二是推动全民艺术普及,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文件提出将“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积极开展全民艺术普及”作为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驱动力。发展中心积极推进全民艺术普及,相继打造了“百姓大舞台”“欢跃四季广场舞”“乡村村晚”等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以富有时代感的内容形式,吸引更多群众参与文化活动,提升了群众的参与度和公共服务效能。

三是发挥推动文化馆行业引领和凝聚作用。截至2019年12月底,中国文化馆协会已有会员单位758家,涵盖各级文化馆、文化站及相关公共文化机构。近年来,受政府有关部门委托,发展中心及中国文化馆协会组织制定文化馆行业发展规划,开展文化馆(站)评估定级,参与组织专业技术资格认定;加强行业自律,建立健全行业规则、标准和服务规范,推动文化馆行业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从2014年起,以中国文化馆年会为平台,积极构建文化馆行业交流桥梁与纽带,在促进行业发展,加强行业交流,凝聚行业共识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四、发展中心及文化馆行业的发展方向

目前,发展中心承担全民艺术普及等公共文化服务相关任务,推动全国文化馆(站)数字化建设等职能,实际上部分承担国家级文化馆的职能,并为文化馆行业队伍建设、行业实践和水平提升,提供了重要保障,发挥了积极作用。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确定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定位和作用[8],提出了文化馆承担开展文化艺术知识普及和培训的责任与使命,为文化馆改革方向、基本途径和工作重点提供了重要的法律法规依据。

目前,文化馆事业发展的整体水平还不够高,行业建设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文化馆行业急需提升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基础地位。基于共同的责任和使命,发展中心和文化馆有必要共同努力,提升行业的影响力,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同属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职能虽有交叉,但职能各具独特性,不具有可替代性。目前我国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均有国家级馆,只有文化馆体系结构不完善,未设国家级文化馆。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发展中心已具备相关能力和实践经验,能够引领和推动行业转型升级,促进文化馆事业发展。但就客观而论,发展中心现在无论从队伍建设、理论研究、职能作用发挥等方面与国家图书馆、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相关行业的一流的国家代表性机构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在未来,发展中心不仅面临着推动全国文化馆行业发展壮大的艰巨任务,也要不断寻求与文化馆行业指导地位、未来目标相匹配的合适定位。

猜你喜欢

服务体系文化馆职能
督办职能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探讨
建设门诊“老年友好型”服务体系的实践与探讨
基于“互联网+”的汽车养护网点服务体系
千年的回眸
数字化时代政府掌舵职能的再思考
发挥人大职能优势 推动建立社会治理共同体
作品赏析(6)
太阳第一家
作品赏析(2)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