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策略研究*
2020-07-12徐新洲
徐新洲 郑 伟
(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江苏南京 210037)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九大提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兴,文化强则国强。”②在2020年全面决胜建成小康社会之时、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之际,文化建设已跃然成为我国当前发展的首要任务,乡村振兴成为当下社会环境的首要议题,扶贫必扶志,文化要先行。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完善与改进,对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保证农村居民充实的精神文化生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受城乡二元结构影响,当前农村居民的日常消遣模式主要为闲聊,打牌,打麻将等,黄、赌、毒一度在农村区域泛起,不平衡、不充分的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难以满足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要求。[1]随着党和政府一系列政策出台,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内容与设施逐渐多样化,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主体缺失等问题随之显现出来。
二、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困境
1.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形轻质差
第一,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形式单一。地方农村公共文化都具有其“独一无二”性,不同农村区域文化都各具特色,但是政府在送文化下乡中,往往忽略了农村区域文化的特色性,采取“一刀切”文化供给模式,供给内容、形式单一。如文化输送模式仍为老一套送戏剧、电影下乡等,同时村民的文化汲取仍通过看报纸、看电视和阅读书籍等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新型现代文化传播媒介很少应用在农村公共文化领域。[2]
第二,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质量低下。相较于建设农村公共文化,乡镇政府更愿意着力提高本村经济收入,对上级下发的文化建设任务仅是“指标式”完成,村镇图书馆、文化站等潦草建好以后便放置一旁,不再派人管理与维护,纸质图书满足上级数量要求后就不再更新与维护,文化站甚至没有配备桌椅板凳,服务台落满灰尘,电子阅读器被挪为他用。
2.农村公共文化供需错位与建设异质化
第一,农村公共文化供需错位。不同农村地区都有着当地特色文化,而政府在配置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中,几乎忽视了农村居民的实际文化需求。当前我国“文化下乡”的主要方式仍是自上而下单向性的传输文化,所“送”文化均为上级统一安排,无差别式文化下乡,造成“送”的文化村民不感冒,而村民真正所需要的文化渴求得不到满足,形成农村公共文化供需错位。[3]
第二,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异质化。随着城乡二元格局建立,农村居民逐渐受城市“功利主义,利益至上”观念影响,纯朴乡风不再能满足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农村公共文化供给较难符合农民口味,“三俗”文化逐渐在农村区域蔓延开来,传统的农村公共文化空间被不断压缩,水井、祠堂、戏台、茶馆和宗族文化等慢慢淡出村民视线。[4]
3.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主体单一
第一,从长期农村公共文化供给来看,乡镇干部还是依赖于政府的引领性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政府成了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主人公,把控着文化建设的主方向。农村公共文化在自上而下传输的过程中,由于缺乏一定的反馈机制和政府单方面的输送情况,难免会造成公共文化建设主体单一,多元互动缺乏,不能真正给予村民所需的文化要求。
第二,在长期农村公共文化的供给过程中,企业、村民极少介入到村级文化建设中来。一方面受制于村民可支出水平低下,同时受自身文化程度和经济条件所影响,鲜有农村居民将支出用于农村公共文化领域;另一方面村民潜意识里公共文化建设就是政府的事情,他们极少参与到村级文化建设中来,理应自主建设公共文化变为被动接受文化。
三、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对策
1.推动公共文化建设形质并举
第一,扩大文化建设多样化。我国不同的农村地区有些各自的区域文化特色,不同的乡土人情,南北、东西部农村发展历史、进程各不相同,各具特色。政府在自上而下传输文化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农村的现实情况、历史背景、乡规民约等传输不同的针对性文化,着重挖掘本村本土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对其大力保护、资金投入与加强宣传,来带动本村本土公共文化建设体系的完善。其次要扩大文化建设的多样性,增加“电影节”播放类型和播放质量,满足村民观影口味;及时更新村级图书室图书种类、电子阅读器的升级,做到村民学有所找,找有所用;“送戏剧下乡”演出中可以添加多种演出元素,小品、歌唱、舞蹈等来满足不同年龄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
第二,推动文化建设高质量。村镇公共文化不光要“建”,更要“管”,建管结合,推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首先村镇要努力提高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水平,综合考虑村镇的交通便利条件和村民的出行途径,图书室选址靠近居民区,便于村民随时前往与借还书籍,同时提高图书室建设的规模,面积,数量,根据村民所需,丰富图书类型,完善图书种类。其次图书室要营造一种良好的阅读环境,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设施、优良的阅读环境吸引村民前往图书室,使村民有动力、有渴求地去借阅书籍[5]。
2.加强农村公共文化供需匹配
第一,激发农村内生性文化,坚持将农民需求放在主体地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孕育了浓厚的乡土文化,可以说中华文化植根于乡土,发源于农村。首先农村要大力保护与传承本村优秀传统文化,以便激发农村的内生性文化,将农村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打造本村本土的特色公共文化。其次要坚定村民的主体性地位,将村民所需要的农村公共文化的供给与需求体制对应匹配。村民既是公共文化的受益者,同时也是建设者,全面收集村民对公共文化建设的意见与体验,与之定期完善公共文化的建设体系,不断更新建设内容,动态调整建设形式,始终把村民的主体性需求放在公共文化建设首位,使其真正符合村民口味。③加强对村镇的公共文化宣传,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增强村民对本村文化的认同感。
第二,激活村民文化活力,拓宽农村公共文化发展空间。现代化进程加速度发展,城乡二元格局形成,在此背景下农村公共文化受城市文化冲击,传统的乡村公共文化发展空间逐渐被挤压,祠堂、古道、礼堂、河道等标志性农村文化空间慢慢消失。因此,保护并复苏农村公共文化空间,是激活村民文化活力的必要前提。首先村镇要加深对本村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加大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使村民以本村特有传统文化为骄傲,从而带动全村公共文化发展。其次村镇应该加强对村庄物质文化空间的保护力度,如村镇的古建筑、古树、茶馆、河道等,培育全体村民共同守护这片物质文化家园的意识。同时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扬,着重培养其“接班人”,使之薪火相传。
3.确立政府主导多元共建路径
第一,优化政府主导性地位,做好文化建设“领头羊”。政府在自上而下送文化的过程中,要相对避免“绝对话语权”,优化政府的主导性地位。首先在农村公共文化的建设过程中,政府要根据反馈机制,发现建设过程中的不足,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并从村民的实际需求出发,制定好文化的传输内容。其次要完善公共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奖惩机制,奖励与惩罚并举,才可以长远发展。政府适当增加对优秀文化设施建设村镇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如设立文化基金,颁发奖旗等;对文化设施维护较差的村镇给予一定惩罚,取消该村镇的评优资格,以期再下一阶段的工作中更加努力。
第二,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主体多元参与。在政府把控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大方向的同时,要顺应市场规律,尊重市场自行调配结果,促进社会多元主体合力建设农村公共文化。首先要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使多元主体如社会组织、社会企业、个人等进驻农村。仅仅依靠政府的财政资金难以维持农村公共文化供给的运转,此时多元主体的参与就尤为重要。政府要适当出台社会外来力量入驻福利,让更多的社会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前往农村扎根。其次要合理塑造村民文化消费观,通过一定资金补贴吸引村民们消费于农村文化市场,刺激农村文化市场的经济活力,使进驻农村的企业、组织、个人有一定经济收益,以便招徕有经济实力、社会影响力的优秀投资力量扎根于农村。
四、结语
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内很难有创造性的变革,只有正视问题,才可以解决问题。按照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要求,要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坚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④将文化建设列入乡村振兴战略之一,充分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笔者认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村民对精神文化的渴求愈来愈强烈,但长期以来政府单一性的自上而下送文化且在这个过程中缺乏一定的反馈机制,造成所送文化难以符合村民口味。从村民自身、社会组织、社会企业、政府等多途径出发,合力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是当前市场所需。提高村民文化素质、文化自信,加强村民建设本村文化的积极性;倡导社会力量扎根于农村文化市场,激发市场活力;优化政府主导性地位,做好“领头羊”角色。多元主体合力共建共管农村公共文化,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基石。
注释:
①赵琦.乡村振兴视角下乡村文化建设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9.
②李江.乡村文化扶贫中农民主体性及实现路径研究[D].中共四川省委党校,2019.
③路邯淞.均等化视域下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配置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7.
④林勇.乡村文化需求与乡村文化建设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