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湘南传统村落装饰艺术图案的艺术特征*

2020-07-12

大众文艺 2020年24期
关键词:湘南地区湘南谐音

(湖南科技学院 传媒学院,湖南永州 425007)

湘南传统村落主要分布在以郴州、永州、衡阳三地为中心的山区和丘陵地带,其中郴州地区传统村落数量更多、规模更大、保存更为完整。湘南传统村落主要是明清时期以来尚存的古民居村落、单体民居和祠堂、塔、楼等公共建筑,这些保存完好、地域特色鲜明的传统村落地理位置多依山傍水,格局上坐北朝南、前堂后寝、中轴对称,以砖木混合结构为主。湘南传统村落建筑装饰图案在南方汉族传统民俗文化和审美观念的影响下,既有精致浪漫的木雕、也有古朴稚拙的石雕、灰塑、彩绘。这些图案题材丰富多样,借助象征、谐音等表现形式表达湘南地区人们对生活朴实无华的美好愿景,反映着当地建筑装饰文化和审美风格,兼顾实用性和装饰性的同时还有极强的教化意义。

一、湘南传统村落建筑装饰的技法

湘南地区村落建筑主要以砖木结构、石质结构、石木混合结构为主体结构,其中保存着大量精美的石雕、木雕、灰塑、彩绘壁画等装饰艺术。建筑中的灰塑与彩绘是装饰和美化建筑物的重要手段,而石雕和木雕不仅能够装饰和点缀建筑,还通常是组成门窗的重要构件,起着连接结构的功能和保护作用[1]。

石雕在我国建筑中应用特别广泛,湘南传统村落大都地处群山之中,石材丰富,就地取材把青石应用在村落建筑中。石雕在湘南地区的传统村落建筑中多用于柱础、抱鼓石、门槛石、门墩石上,形式有圆雕和浮雕;题材上多雕刻狮子、麒麟、蝙蝠等祥瑞神兽和一些博古图形符号,起到装饰美化的作用和辟邪的目的。在湘南民居中,较多使用方形的门枕石,雕刻手法有线雕,也有立体感比较强的圆雕,而门槛石多用浅线雕,有的呈现半圆形图案布局,刻画精美。

建筑装饰上的木雕是在建筑构件上雕制各种艺术形象或图案,美化装饰建筑构件。湘南多深山,木材资源丰富,木雕在湘南传统村落中主要集中在门窗的格扇、绦环板、槛窗和门簪及梁柱装饰上。题材有寓意丰富的植物花卉纹样,祥瑞神兽、历史神话故事人物等,构图造型往往根据雕刻空间位置巧妙安排、主题突出、图案精致,形象生动,艺术感较强。

灰塑是用石灰、麻刀、纸浆和铁丝等塑制而成的饰件,常装饰在房屋的屋脊和山墙顶[2]。在湘南地区的传统村落建筑中灰塑一般有浮雕和圆雕两种形式装饰在屋脊、山墙、窗棂、门楣等位置,使用比较广泛。除了雕刻图案还会辅以彩绘,题材上以花卉、祥禽瑞兽、历史人物等为主,寓意吉祥平安、祈福辟邪等意思、体现了人们对某种超自然力量的崇拜。

二、湘南传统村落建筑装饰图案的题材

湘南传统村落建筑中的装饰雕刻题材十分的广泛,各种吉祥图案、神仙、历史文化故事人物、日产生活劳动场景等,这些装饰图案蕴涵着人们对富贵平安、健康长寿、运道昌隆和多子多孙等生活的期许与追求。

(一)祥禽瑞兽装饰图案

中国传统神兽图案种类繁多,在湘南地区装饰题材中最典型的为龙、凤和麒麟[3]。其中麒麟纹样较之龙凤更为常见,广泛地应用在普通民居中,此外,仙鹤、鹿、喜鹊、蝙蝠等象征长寿、福禄的瑞兽也比较常见,身旁常与云纹、各类植物组合成吉祥图案,用于门枕石、承重石柱、柱础中。在技法上,多运用浅浮雕和高浮雕技法,不追求形体的逼真摹写,而在于突出其结构形式的律动感与生命感。如祁阳龙溪古村门墩石雕图案:圆雕的狮子身上的毛发雕刻得非常细致,线条细密有规则,造型神气威风,显示了民间石雕技术的高超。

(二)植物装饰图案

在湘南传统村落建筑装饰图案中,植物花卉图案常与器物、鸟兽、锦纹等组合出现在建筑装饰上,多使用在门楣、门枕石、柱础、隔窗、涤环板、裙板、梁架等部位。题材上,人们喜爱的莲花、梅花、菊花、兰花、竹子、石榴及一些葵花纹等连续纹样单独或与祥禽瑞兽组合成吉祥图案使用,寓意着“喜上眉梢”“莲生贵子”等美好想象。

(三)神仙故事人物装饰图案

神仙人物传说、戏文故事等人物形象常常出现在建筑中的大门处、门楣外立面装饰、隔窗格心等装饰位置。题材有诸如八仙过海、财神、福禄寿三星等形象,借助神仙人物保佑生活的平安顺遂,福禄富贵;还有戏文中的关羽、西厢记等人物表现忠、孝、礼,义等。技法上多用浮雕的手法,人物形象大多生动有趣,不追求细节的刻画,注重人物形象整体气质面貌的表达,除了对建筑局部的装饰作用,带有明显的教化功能。

(四)书法文字装饰图案

我国汉字本身除了字义之外还具有很好的装饰性,文字的变体和书法字体能够表现较强的象征意义。常见的吉祥文字“福”“禄”“寿”“喜”以及佛教的“卍”不仅是文字,更发展成为装饰图案广泛地应用在湘南传统村落建筑中的门枕石、门簪、隔窗、涤环板、柱础等部位。除此之外,还有“进士第”“大夫第”等彰显主人身份、地位、品行的匾额文字等。

(五)器物符号图案

在湘南传统村落建筑装饰图案中还有诸如暗八仙、器物类如各式宝瓶、壶、炉、文房四宝等摆件、除此之外还有如太极八卦图、祥云纹、海水纹等图案,这类器物图案常常互相组合或与其他题材图案组合在一起形成特殊的寓意。如文房四宝与宝瓶组合有“四季平安”的寓意,也有宝瓶与象组合寓意“吉祥平安”等。暗八仙中的葫芦、如意、云板等图案也常与其他元素组合,寓意平安如意,福禄吉祥等美好期待。

三、湘南传统村落建筑装饰图案的艺术特征

中国传统图案中有大量的隐喻和象征的应用,湘南传统村落建筑装饰图案也使用了这些象征、比喻、谐音、引申等手法,且图案都有完整的寓意,借助谐音寓意、象征寓意等途径表达出当地的民俗和文化,不仅有装饰功能,还具有理想色彩和教化意义。

(一)装饰图案的象征性

在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中,象征、暗喻是常用的手法,如用竖琴、棋盘、书卷、画卷的图案来象征文人,用八仙的手持器物象征八仙的吉祥之意。象征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白方式,传统图案的美常常尽在不言中,不言而喻,这充分反映中国人含蓄、不喜直露的习惯[4]。装饰图案使用象征手法时,图案往往经过人们的理想化处理,将其自然物性加以衍生和扩展,赋予新的象征意义。如鸳鸯戏水、龙凤呈祥象征夫妻和睦,婚姻美满,鱼跃龙门象征功名进取顺利、石榴、葡萄象征着多子多孙等等。板梁村涤环板上四幅木雕把琴棋书画分别与海棠花、桂花、莲花等元素组合,象征着读书求取功名与富贵、连(莲)升等隐含意义,表达房屋主人对读书、文人等相关内容的推崇。

(二)装饰图案的谐音化

中国汉字多同音不同义,传统图案利用汉字的这个特点关联植物、动物、器物等形象组合出丰富的谐音图案。图案在谐音表达寓意时,图案形象内容与谐音意义的关联点要符合人们理解逻辑,如“瓶”谐音“平”“鹿”谐音“禄”“象”谐音“祥”“桂花”谐音“贵”等等,不胜枚举。坳上村花窗上木雕蝙蝠和海棠花图案,梁架上的木雕如意、羊的图案分别谐音“花开富贵”和“吉祥如意”。图案的谐音化表达要善于用谐音形象表达抽象美好寓意,找到吉祥形象与谐音形象两者的关联之处,并把美好的寓意寄托在谐音图案中。湘南民间建筑上的这些祈福辟邪装饰图案凝结了湘南地区古代匠人图案内容设计的精巧智慧和独特的民俗文化。

(三)装饰图案的直观表达

在装饰图案的题材中有一种特殊的类型,就是“福”“寿”“喜”等吉祥文字,想要用简单直接的图案表达复杂的含义文字是一个很好选择。文字图案已经不仅是文字本身的含义,已经成为一种代表符号,往往与其他题材图案组合形成丰富的寓意,如“寿”字与蝙蝠在一起可以表达“福寿双全”,加“卐”字表达“福寿万代”等。湘南地区传统村落中在窗、门楼、大门口等处常见使用文字装饰,除此之外,还有各种直观表达教化功能的装饰图案,比如门窗和屋檐灰塑上的农耕图、纺织图等均以典故喻人文、直观的通过图案故事、生活场景达到对子孙后代要读书升官或忠孝节义等教化意义。

(四)装饰图案的吉祥性

吉祥图案,萌芽于远古图腾,始于商周时期,历经秦汉、唐宋历史发展,到明清时期达到极盛。吉祥图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中国人对幸福、美满之事以及反映喜庆的征兆历来有特别的期待和投射,人们把无限的美好想象借助各种题材图案以隐喻和象征的手法表达出来,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吉祥文化,体现在中国人的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是中国传统图案的内涵精髓,坳上村木雕中的蝙蝠、羊,如意等图案是中国传统图案中象征福、吉祥、如意的典型图案。蝙蝠与桃、海水等可以组成福寿万年、福如东海等等吉祥寓意。《说文解字》说:“羊,祥也”,“羊”又与阳同音,在中国古代羊又被当成灵兽和吉祥动物,所以羊与如意在一起组成“吉祥如意”的含义。在湘南传统村落建筑装饰中类似的吉祥图案诸如连生贵子、连年有余、太平有象、鲤鱼跃龙门等大量的装饰在各个建筑的构件上。

四、结语

湘南地区传统村落建筑装饰图案内容丰富的题材、实用的装饰技法以及多样的艺术特征,不仅具有独特的民俗、地域特征,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折射出人们的生活态度和审美追求。湘南传统村落建筑装饰图案在继承中国传统营造技法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色和表现形式,使装饰图案具有湘南地区的审美价值和审美意味。在振兴乡村的大背景中,保护和研究湘南地区传统村落建筑装饰图案,进一步探索在湘南地区相关产品设计中使用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图案的可能性,对湘南传统村落建筑装饰艺术的精髓的在现代设计中创造性转换、创新发展焕发新的生命力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湘南地区湘南谐音
勇闯长龙阵
《谐音词里的民俗》
谐音词的规则
走过湘南
湘南起义朱德“智取宜章”是否赴宴考辨
绝妙的数字灯谜
湘南地区烤烟全程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效果评价
湘南地区信息技术促进企业规模经济发展的应用现状分析
湘南地区县域经济中第三产业发展概况与重要性思考
湘南地区县域经济中第三产业发展条件及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