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革命精神的传统文化底蕴和时代价值*

2020-07-12

观察与思考 2020年4期
关键词:王阳明革命中国共产党

赵 静

提 要: 革命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精神成果,同时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倡导“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要求君子通过道德的修养“止于至善”。王阳明提出了立志、勤学、改过、责善的道德实践要求。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弘扬了古人修身立德的美德,在民族危亡之时立大志、寻真理,勤学善思、笃志立行,构成了共产党人知行合一的崇高道德境界追求和实践要求。中国共产党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了“人民”观念,以人民利益至上为价值取向和基本遵循,把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作为自己的基本品质,赋予了立志、勤学、改过、责善新的时代内涵。革命精神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弘扬与发展,而且也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力量,集中体现在与增强文化自信、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的密切联系上。

革命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革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理论、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艺术形式等,是中国近代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内的重大变革。革命精神是革命文化的灵魂,是革命者在主体实践中体现出来的意志品质和工作作风,并蕴含着革命文化成为革命运动的现实性。革命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精神成果,同时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我们不能把革命精神仅仅当作观念的存在去理解,而应将革命精神的研究从中华文化的精神基因的根源性及其文化传统的历史性的意义上去把握,即把革命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系起来,揭示革命精神的深厚内涵,才能深刻把握革命精神的内在精髓,使革命精神的弘扬不流于形式的口号宣传、不止于情感的一时渲染。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虽然众多学者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大量分析和概括,仍然不可能完全揭示其精髓蕴意,但是从一定角度去分析,还是具有意义的。阳明心学是儒学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重要学派,在中国近代影响了众多的启蒙思想家。心学上可追溯至孟子,经由宋代程颐、陆九渊等人的开创和发展,与朱熹所代表的理学分庭抗礼。在明代大儒王阳明等人的大力推动下,成一时之显学。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如李大钊、毛泽东、陈独秀、李汉俊等几乎无一不曾受过阳明心学的深刻影响。①参见丁晓强:《20世纪的文化变革——毛泽东、邓小平思想研究的一个重要视角》,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4页。2015年习近平同志在参加全国两会讨论时曾指出: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他还在多个场合提到“知行合一”。阳明心学把“良知”作为天下大本。探求大本,首在“立志”,在《教条示龙场诸生》中王阳明把立志放在第一位,进而勤学、改过、责善,以此作为止于至善的修养方法。这一点可以鲜明体现出革命精神与传统文化美德的联结。当然,革命精神内涵丰富,形态多样,每一种革命精神形态都有其代表性、独特性的精神因素。但是具体革命精神形态之间,不仅存在着代表自身的个性,还有共性,这种共性存在于每一种革命精神形态蕴含的共同的积极性精神因素中。

一、立志探求真理、践行理想信念

(一)探求真理、坚定理想

中国传统文化倡导“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②陈澔注:《四书五经》(中册),天津:天津市古籍书店影印,1988年版,第120页。,要求君子通过道德的修养而“止于至善”。止于至善的修养方法便成为历代哲学家们不断探索的关键问题。王阳明提出道德修养的方法首先在于立志。所谓立志,就是树立人生的定向。在王阳明看来,立志在道德修养中就像播种种子一样,是根,没有根就不会有开花结果的收获。他说:“夫学,莫先于立志。志之不立,犹不种其根而徒事培拥灌溉,劳苦无成矣。”③王守仁撰,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王阳明全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59页。也就是说立志是一切开始的前提,“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④王守仁撰,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王阳明全集》(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974页。不仅如此,所立志向要不局限于世俗微小,要立大志,立圣贤之志,践行圣人之道。王阳明还强调,立志还贵在专一和坚定,非笑诋毁不足动摇,才会心无旁骛地孜孜以求,亦犹如成功了一半。

传统人士修齐治平的圣人志向,在近代以来形成了浓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陷入于半殖民地状况,面临着民族存亡的深重危机,一批批仁人志士为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复兴而不息奋斗。1906年至1908年间,毛泽东就已经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危机以及自己的责任与使命。他回忆说:“在这个时期,我开始有了一些政治认识,尤其是我读了一个谈到瓜分中国的小册子。我甚至现在还能记得这小册子的开头第一句:‘呜呼,中国将亡矣。’它讲到日本的占领高丽与台湾,中国的失去安南、缅甸。当我读了这本书之后,我为我祖国的将来担心,起始认识大家都有救国的责任。”⑤《毛泽东自传》,青岛:青岛出版社,2003年版,第22页。在爱国主义与济世意识的使然下,青年毛泽东以“学不成名誓不还”的决心,走出韶山。他给自己起名“子任”,寓意“以天下为己任”。同样,周恩来树立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志向,李大钊提出了“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⑥《李大钊全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30页。的抱负。恽代英说:“我身上的磷,仅能做四盒洋火。我愿我的磷发出更多的热和光,我希望它燃烧起来,烧掉过老的中国,诞生一个新中国!”①《穿越时空 震撼心灵》,《人民日报》2016年9月30日。都表现出了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振兴中华和创造新世界的强烈愿望。

王阳明说:“人苟诚有求为圣人之志,则必思圣人之所以为圣人者安在?”②王守仁撰,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王阳明全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59页。即人如果真有成为圣人的志向,则必定会思考成为圣人之道。在王阳明看来,这个“道”是没有私欲混杂的“天理”。那么,有为圣人之志就是驱除私心杂念的过程,就是修养的过程。在20世纪初民族危亡之际,中国共产党的志向就是国家独立和民族的复兴,有了这样的志向就必定会寻找实现志向的真理。毛泽东曾经论述过立志与真理的关系,他说:“十年未得真理,即十年无志;终生未得,即终生无志。”③《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第87页。也就是说通对真理的探索,直至建立理想信念,这是志向的认知基础;只有志向而没有科学认知信仰,就是空想。所以,并不是所有立下志向的人都可以达成,关键在于志向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十月革命的炮声,给中国革命带来了曙光。李大钊、李达、李汉俊、陈独秀、陈望道等都是早期著名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随着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扩大,更多的知识分子冲破了各种思潮,开始转向马克思主义,他们为了探索真理前往俄国、欧洲考察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的策源地,如瞿秋白、蔡和森、周恩来等;毛泽东、恽代英、邓中夏等更多的青年在国内进行了改造社会的尝试,进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第二次高潮。他们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推向了中国的社会实践活动,努力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探索研究中国的国情,在实践中思考符合中国国情的策略路线,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就是在艰苦地对人类发展历史规律的探索基础之上,在对真理认知基础之上形成的。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严酷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现实的革命运动,在革命战争时期克服无数艰难险阻,取得革命胜利,其根本就在于中国共产党人有着科学的、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就如“黑地有灯,则自增其勇气之气”④《恽代英日记》,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342页。。邓小平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⑤《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0页。2016年10月,习近平同志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长征胜利启示我们: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没有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没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撑,要取得长征胜利是不可想象的。”⑥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10月22日,第2版。革命理想高于天,坚定理想信念的执着精神是支撑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内在动力。

(二)勤学善思、笃志立行

有志则有学。所谓勤学,就是一个笃志立行的过程。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⑦朱熹注:《四书五经》(上册),天津:天津市古籍书店影印,1988年版,第5页。。王阳明说:“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⑧王守仁撰,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王阳明全集》(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974页。立志之后,就要勤于学习,如果立志后做不到勤学,说明志向不够坚定。中国共产党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在实现理想过程中,以开拓进取、实事求是精神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面对困难和挫折,充分发扬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取得了一系列彪炳史册的伟大胜利,这也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知行合一的崇高的道德追求和实践要求。

勤学善思、笃志立行表现为以开拓进取、实事求是的精神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红船精神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创建史,并在之后的不断探索中,以开拓进取、实事求是的精神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在大革命时期,中国革命按照苏维埃模式进行武装暴动纷纷失败。1927年10月,在革命生死攸关之际,毛泽东根据中国具体实际,提出将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重要论断,从此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遵义会议是长征途中党和革命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召开的重要会议,这在党的历史上又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批判了“左”倾机会主义的军事路线,其最核心精神,就是认识到中国的革命,必须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走自己的道路。延安时期,在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同时,还开展了整风运动,即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以开拓进取、实事求是的精神促进了理论联系实际,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勤学善思、笃志立行表现为以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实践的艰难险阻中奋勇前进。历史的发展是在曲折中前进的,志向的达成还在于面对困境时的态度,即“不但需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而且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不然就不能抵抗各种恶势力恶风浪,例如死的威胁,饿饭的威胁,革命失败的威胁等等”①《毛泽东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2页。。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象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都体现着对刚健自强,坚韧不拔品质的追求和践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历史就是一部艰苦奋斗的斗争史,从南湖扬帆起航开始,中国共产党继承弘扬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不怕艰难困苦,英勇顽强地战胜各种困难。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扬起红船的风帆,以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矢志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前进”,“我们党在长期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历经曲折而不畏艰险,屡受考验而不变初衷,由小变大,由弱变强,靠的还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②习近平:《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光明日报》2005年6月21日。1939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根据地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在中共中央的号召下,根据地逐步开展大生产运动,在这个过程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不断被发扬光大,形成了闻名于世的“南泥湾精神”。在新中国即将成立之时,毛泽东又指出:“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③《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8、1438-1439页。根据这一判断,毛泽东在西柏坡提出了“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④《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8、1438-1439页。。总之,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始终贯穿于中国共产党整个革命实践活动之中,并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二、坚守价值取向、勇于自我革命

(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关键是要有“致良知”的工夫,在立志、勤学之后,还要能改过和责善。改过、责善也就是要有个体的和群体的修养,其目的实质是价值的实现。立志、勤学,在勤学中找到“道”,道是真理,同时也是指引人生的价值取向。古人的改过与责善注重的是道德上的完善,正如王阳明所说:“诸生自思平日亦有缺于廉耻忠信之行者乎?亦有薄于孝友之道,陷于狡诈偷刻之习者乎?”①王守仁撰,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王阳明全集》(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975页。改过是为了使其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责善是为了让别人纯乎天理而无人欲。共产党人的真理是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理所当然将人民利益至上作为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人从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根本观点出发,形成了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基本思想,并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和价值旨归。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始,“依水行舟,忠诚为民,成为贯穿中国革命和建设全过程的一条红线”②习近平:《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光明日报》2005年6月21日。。在井冈山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帮助农民废除债务和契约,开展农业生产,组织耕田队伍,开辟集贸市场,在艰苦的革命斗争环境下,关心农民疾苦,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1934年,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批评了不关心群众的错误工作方法,他指出:“我们对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群众的生活问题,就一点也不能疏忽,一点也不能看轻”;“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③《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6-138、138页。“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④《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6-138、138页。在毛泽东的号召和带动下,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工作都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形成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1943年6月,毛泽东发表的《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指出在对待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从群众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成为共产党员普遍遵循的根本原则。

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必须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不断进行自我改善和自我革命。毛泽东指出:“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的中国共产党人,相信自己的事业是完全合乎正义的,不惜牺牲自己个人的一切,随时准备拿出自己的生命去殉我们的事业,难道还有什么不适合人民需要的思想、观点、意见、办法,舍不得丢掉的吗?”⑤《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6-1097页。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面对复杂多变的各种问题情况,不断调试,勇于进行自我革命,就是因为人民立场是价值前提。

(二)涵养初心、自我革命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个体与群体的修养问题,更是自我革命的基本方法之一。中国传统文化将修身作为治国平天下的基础,修身的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要自我反省,孟子曰:“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⑥朱熹注:《四书五经》(上册),天津:天津市古籍书店影印,1988年版,第53、1页。,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⑦朱熹注:《四书五经》(上册),天津:天津市古籍书店影印,1988年版,第53、1页。。君子除了自我反省以外,还要在朋友之间相互督责,使对方的品格臻于美好。所谓“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⑧王先谦撰:《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507页。,父子之间也要“以正致谏”。孟子“以正致谏”等“谏亲”原则运用到了社会政治伦理中,强调君臣之间、朋友之间要“相责以善”,所谓“责善,朋友之道也。”①朱熹注:《四书五经》(上册),天津:天津市古籍书店影印,1988年版,第66页。王阳明所说的自我反省在于“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②王守仁撰,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王阳明全集》(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975、976页。,他教导诸生,哪怕从前做过强盗贼寇,只要能够自我反省、修正错误,依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君子。不仅如此,在王阳明看来,君子理应劝别人向善,“人谓事师无犯无隐,而遂谓师无可谏,非也”③王守仁撰,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王阳明全集》(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975、976页。。改过与责善不仅是个人修身的品质,也是中国共产党批评与自我批评优良作风的重要文化渊源。

马克思主义政党重视批评与自我批评。恩格斯曾在各国工人阶级政党会议上强调:“团结并不排斥相互间的批评。没有这种批评就不可能达到团结。没有批评就不能互相了解,因而也就谈不到团结。”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423页。列宁也说过:“一个政党对自己的错误所抱的态度,是衡量这个党是否郑重,是否真正履行它对本阶级和劳动群众所负义务的一个最重要最可靠的尺度。公开承认错误,揭露犯错误的原因,分析产生错误的环境,仔细讨论改正错误的方法——这才是一个郑重的党的标志,这才是党履行自己的义务,这才是教育和训练阶级,进而又教育和训练群众。”⑤《列宁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67页。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非常重视自我反省的道德修养,如恽代英创办的“互助社”,十分注重自我反省,相互鼓励以振作精神。并将这种道德修养与改造社会相联系,如毛泽东创办的“新民学会”,以“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为宗旨,及后再改为“改造中国与世界”。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将传统的君子修养与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学说结合起来,始终把改过与责善作为自己的基本品质,并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

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批评是大革命失败后,在反思陈独秀的家长制作风、纠正中央机会主义错误的过程中,才进入党内民主建设的视野。⑥参见何益忠:《民主革命时期党内“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生成》,《中共党史研究》,2018年第1期。土地革命时期,批评、自我批评成为“处理党群关系、军民关系、官兵关系以及其他人民内部关系”⑦《毛泽东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11页。的方法。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批评与自我批评在革命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尤其是红军到达陕北以后,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成为加强党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延安整风运动时期,中共中央号召全党“要用自我批评的武器和加强学习的方法,来改造自己使适合于党与革命的需要”⑧《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八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445页。,要求每个党员特别是每个负责领导的干部深刻反省自己的弱点。通过开展严肃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整顿三风,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批评是批评别人,自我批评是批评自己”;“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⑨《毛泽东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18页。对别人展开批评,中国共产党采取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和“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批评别人要以实事求是、与人为善的态度坦诚相待,真诚指出别人的错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对此,毛泽东强调:“实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借以达到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这样两个目的。对于人的处理问题取慎重态度,既不含糊敷衍,又不损害同志,这是我们的党兴旺发达的标志之一。”⑩《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38页。毛泽东还明确指出:“内战时期,喜欢图简便,不愿意同犯过路线错误的人共事,‘一掌推开’、‘简单明了’的那样一种作风是不好的。”①《毛泽东文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60页。

自我批评包括善于接受别人的批评。不能接受别人批评的人,也绝不会有真正自我批评的精神。早在1939年,陈云就在《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中指出:“自我批评是共产党员学习的宝贵的武器,虚心地接受党的批评是一个党员进步的必要条件。好的共产党员,对党的每个批评都必须以诚恳的态度、愉快的态度去接受和了解,以改正自己的错误。”②《陈云论党的建设》,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50页。1944年,毛泽东进一步指出:“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③《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04页。所以,群众路线要求中国共产党首先要深入到群众中去,学习了解群众的想法、经验和意见等,将群众的意见和经验作为决策的基础,制定出政策后再交到人民群众中去检验。这同时表明中国共产党的接受批评的范围不是封闭的,不是仅仅限于团体内部的批评,而是在实践中接受群众的批评,听取群众的意见。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对于我们党来说,更需要听取来自各个方面包括各民主党派的不同意见,需要接受各个方面的批评和监督。”④《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05页。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对改过与责善的创造性转化与发展,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使传统的带有主观主义个体的修养建立在了唯物主义基础之上。

立志、勤学、改过、责善,是传统文化中修身立德的实践要求。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弘扬了古人修身立德的优秀品质,在民族危亡之时立大志、寻真理,以国家独立、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为己任。在救亡图存中,以马克思主义为真理,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开拓进取、坚持实事求是,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开辟了中国革命的道路,并以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战胜了各种困难。最为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了“人民”观念,赋予了立志、勤学、改过、责善新的时代内涵。为了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遵循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不断进行自我革命,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实现了日夜滋长、树叶日茂。也正如恩格斯所说:“一个知道自己的目的,也知道怎样达到这个目的的政党,一个真正想达到这个目的并且具有达到这个目的所必不可缺的顽强精神的政党,——这样的政党将是不可战胜的。”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39页。

三、在不忘初心中继续前进

在伟大革命实践中所锻造的伟大革命精神具有先进的、跨越时空的特质,具有十分重要的当代价值。在今天,革命精神作为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依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其中,最直接的就是体现在与增强文化自信、全面深化改革以及全面从严治党的密切关系上。

(一)弘扬革命精神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

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坚守中国的文化立场,就是要不忘本来。文化自信的前提是文化自觉,文化自觉就是人类发展到现在,我们要知道我们的历史文化从哪里来,要对我们的文化有一种“自知之明”。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要弄清楚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他强调:“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71页。他在纪念建党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②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8页。

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形成了优秀的民族精神,积淀在每一个人的观念和意识之中。优秀的民族精神跨越时空,代代相传,造就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追求。民族精神是革命精神的源泉和基础,伟大的革命精神是对中华优秀民族精神的传承,在传承精华的同时,融合了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对优秀民族精神实现了创造性发展。这主要体现在理论渊源、理想信念、价值取向上的新境界与新发展,同时也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和真理性。

作为中华民族精神最生动的象征,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底气和力量。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信仰、工作作风的集中体现,革命精神使革命取得了成功,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落后衰败走向独立富强的伟大转折。习近平同志指出:“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顽强生存和不断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③《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119页。伟大的革命精神为坚定文化自信提供精神支撑和实践支撑,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弘扬革命精神。

(二)弘扬革命精神是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动力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④《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1、14页。。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这一场深刻改变中国面貌的“革命”创造了中国今天的成就。在国家治理走向现代化的今天,改革开放仍然是中国继续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今天,全面深化改革仍然需要我们坚定理想信念、发扬开拓进取、实事求是、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即需要进一步对革命精神进行弘扬。当然,革命精神在今天的弘扬必须与当今的条件和要求相结合,具有新的形式。

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我们的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⑤《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1、14页。坚持正确的方向,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行,这就要求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对于一个政党来说,其兴起靠的是共同理想信念的感召和凝聚,其衰落也往往以共同理想信念的衰微为标志。理想信念的丧失意味着集体心理支撑系统的崩塌,集体凝聚力、战斗力的瓦解,在其支撑下所建立的纲领、组织、制度也随之摇晃。此时,政党的集体利益将会被个人的利益、特殊利益所取代,它就像一座摇摇欲坠的大厦,没有任何支撑,风雨一来便立即倒塌。对个人来讲,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精神上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思想上浑浑噩噩、因循苟且,缺乏责任担当意识和攻坚克难的勇气;行动上不作为、乱作为,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严重;生活上腐化堕落、奢靡成风,沉迷于享受特权所带来的荣耀。要想在改革的大潮中屹立不倒,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必须坚定理想信念。

关于如何进行改革,如何正确把握改革的方法论,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要“大胆探索”“勇于开拓”“在实践中开创新路”等,指出“坚决冲破思想观念束缚,坚决破除利益固化藩篱”①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7页。。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处理好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按照客观实际决定工作方针;要继续发扬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豪迈气魄等等,这些都是革命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扬和发展。

全面深化改革的最根本的价值还是在于人民,人民是改革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深化改革过程中必须以是否符合人民利益作为审视改革标准,必须围绕是否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出发谋划思路。改革的成果要与人民共享,要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让人民对改革有更多的获得感。同时深化改革还要依靠群众,人民是改革深入推进的力量源泉。要广泛听取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最大限度集中人民智慧,及时总结人民所创造的相关经验,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三)弘扬革命精神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保障

“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②《以解决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和主抓手 推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到实处》,《人民日报》2017年2月14日。。如前所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党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使党内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立足新时代,习近平同志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③《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70页。批评和自我批评就是解决矛盾的有力武器之一,因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具有极强的自我修复能力”④《深入理解勇于自我革命的重大意义》,《人民日报》2018年6月6日。。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勇于自我革命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实践中凝结而成的,当下在革故鼎新中不断自我完善,必须汲取历史经验、传承这一优秀的品格。树立忧患意识,在自我革命中凝聚更多的能量,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

然而新形势下,批评与自我批评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好人主义、形式主义等等。党性方面的因素是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不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中,开展自我批评难,开展相互批评更难。之所以如此,原因固然很多,但党性原则不强,为私心所扰、为人情所困、为关系所累、为利益所惑是主要原因。”⑤《习近平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论述摘编》,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4年版,第48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命题中又重提纯洁性建设,他向党的领导干部提出了严于修身、严于用权、严于律己,做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要求。习近平同志指出,“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⑥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7页。,党的领导干部能否成为人民的公仆,这是执政党建设的关键问题。“我们党之所以有自我革命的勇气,是因为我们党除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不谋私利才能谋根本、谋大利,才能从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出发,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检视自己。”⑦《以解决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和主抓手 推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到实处》,《人民日报》2017年2月14日。因此,面对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要求,仍然要牢记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弘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全部立足点。

猜你喜欢

王阳明革命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真正心平气和
王阳明龙场悟道
中国的出行革命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