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下非网片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疗效分析

2020-07-11文仲勇林静霞苏惠文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海医院妇科广东佛山525200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骶骨网片盆腔

文仲勇,林静霞,苏惠文,龙 茜,黄 浩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海医院妇科,广东佛山 525200)

阴道骶骨固定术是治疗女性中盆腔缺陷的标准术式[1],该术式早期以开腹为主,发展至今以腹腔镜为主,即腹腔镜下阴道骶骨固定术(LSC),术中将子宫或阴道顶端与骶骨前纵韧带通过移植物桥接起来,以纠正中盆腔的缺陷。目前使用的移植物主要为人工合成网片,但使用网片可导致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如感染、网片暴露、性交痛、异物感等。2014 年4 月美国FDA 发布通告将用于经阴道盆腔脏器脱垂(POP)修补手术的网片重新划分风险类别,由中等风险(Ⅱ类) 上升至高风险(Ⅲ类)[2],2019年4月FDA明确禁止经阴手术的网片销售。网片带来的风险,致使妇科医生不得不谨慎开展该术式。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近两年我科用不可吸收线代替网片行LSC的可行性,并利用自身组织进行盆底重建,旨在探讨一种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可供患者选择的手术方案。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分析2017年1 月-2018 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中盆腔脱垂(子宫脱垂或阴道穹窿脱垂Ⅲ~Ⅳ期)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后,根据是否使用网片分成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5例)。采用国际尿控协会制定的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法(POP-Q)对患者进行POP 分度诊断[3]。排除合并尿失禁和严重内科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手术方式

患者术前行1 h尿垫实验,连续3 d记录24 h排尿日记,并进行残余尿检测、尿动力学检查等,判断有无隐匿性尿失禁及尿失禁分型。已绝经3 a以上的患者均加双侧附件切除;有子宫切除史的患者略去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

研究组手术方式: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不可吸收线阴道骶骨固定术。具体如下:(1)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参考文献[4];(2)不可吸收线阴道骶骨固定术:腹腔镜下2-0不可吸收线将阴道前后壁筋膜包绕缝合数针,与双侧骶韧带缝合向中线方向收紧固定,然后将缝线固定于骶二水平前纵韧带上,2-0可吸收线缝合关闭盆腔腹膜。

对照组手术方式: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自裁网片阴道骶骨固定术。具体如下:(1)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及(或)双附件切除;(2)阴道骶骨固定术,将聚丙烯网片裁剪成Y 形,根据前后壁分离面积裁剪网,腹膜分离与研究组相同,2-0不可吸收线将“Y”型网片尾端缝合固定于骶2水平前纵韧带上,两侧Y臂缝合固定在阴道前后壁上,根据是否合并有前盆腔或后盆腔脱垂(如膀胱脱垂、直肠脱垂)调整Y臂与阴道壁的固定位置,2-0可吸收线缝合关闭盆腔腹膜。

1.3 评估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情况。所有患者出院后3、6、12个月均进行1次门诊随访,测量阴道长度,了解膀胱功能情况,评估客观治愈率。客观治愈:POP-Q 分度<Ⅱ 期;客观复发:POP-Q 分度>Ⅱ期[3]。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的比较

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更改手术方式,术中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大于对照组,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手术时间、术后阴道长度、留置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随访情况的比较

所有患者均无退出和复发。术后3、6、12个月随访,两组客观治愈率均为100.0%,术后阴道长度均为-6~-8 cm。研究组42例均无异物感,无术后远期并发症。对照组术后3例出现盆腔异物感和烧灼感,予雌激素软膏对症治疗后可缓解。

3 讨论

POP是指盆腔器官脱出于阴道内或阴道外,是妇科常见的疾病。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表明50~79岁妇女中,约40%有不同程度的脱垂症状。年龄55岁以上是妇女子宫切除的主要指征[5-6]。目前有关盆底疾病病因比较经典的理论有腔室理论和3个水平理论。腔室理论将盆底分为垂直方向的前、中、后3个腔室。3个水平理论将盆底水平方向分成3个水平,分别是第1水平的顶端支持结构、第2水平的侧旁支持结构、第3水平的远端支持结构[3]。手术的目的就是在各腔室和各水平上进行解剖的复位,以期缓解症状,恢复器官功能。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的比较

表2 两组手术情况的比较

POP的手术方式有数百种,但没有一种术式长期有效,术后的复发率为25%~52%[7]。传统的手术方式是子宫切除术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很多学者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良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8-9]。腹腔镜下阴道骶骨固定术是目前治疗中盆腔脱垂(1水平缺陷)的金标准术式,术中需要使用网片,远期成功率达74%~98%[1],效果优于其他术式。原因与网片能够比较牢靠地固定于骶前、不松弛、盆腔第1水平可长时间的保持稳定有关。虽然该术式的疗效确切,但也存在因使用网片引起感染、慢性疼痛、性交痛、网片侵蚀、暴露等不良反应。对于较为年轻的有性生活的患者,或者经济条件不好的患者,利用其自身组织如骶韧带对阴道顶端周围筋膜进行加固,然后再固定于前纵韧带上,此方法也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我们的经验是:(1)用不可吸收线进行阴道周围筋膜的加固是必要的,包括阴道前后壁修补时,对膀胱筋膜、直肠筋膜的荷包缝合;阴道顶端固定时,需要对阴道顶端前后壁筋膜进行多针的反复包绕缝合,从而加固、收紧筋膜面。(2)利用自身组织,将阴道顶端架在骶韧带上(两侧骶韧带8字缝合),达到解剖复位后再将顶端用线固定于骶骨前面,具有比较好的稳定作用。(3)固定在第二骶骨水平的前纵韧带上,相比固定在骶1水平或许更有优势。选择的“锚定点”位置越高,网片或提拉的不可吸收线就越向中线靠近,但亦可能会影响直肠的排便功能。骶骨3-5椎体由于椎体长度越来越短,且表面的静脉多,缝合时容易出血。本文结果发现,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的多(P<0.05),可能与手术中包含了阴道前后壁的修补有关,但手术时间、术后阴道长度、留置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住院费用方面考虑,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综上所述,非网片盆底的重建手术的近期疗效满意,可达到与网片同样的效果。本研究的非网片盆底重建术潜在的优势是手术难度低,能够节省住院费用,无网片侵蚀、暴露和性交痛的风险。但该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随诊时间较短、病例偏少等,后续或可以引入核磁成像分析以增加其评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10]。

猜你喜欢

骶骨网片盆腔
骶骨功能不全性骨折的99mTc-MDP SPECT/CT影像特征
预张紧钢丝绳网片加固混凝土梁钢丝绳应力损失研究
百万千瓦级核电厂海水循环系统某国产二次滤网网片失效原因分析及可靠性提升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坐骨神经在盆腔出口区的 MR 成像对梨状肌综合征诊断的临床意义
轻质量型网片在中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
MRI在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彩超引导下经直肠行盆腔占位穿刺活检1例
盆腔康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40例
骨盆紊乱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