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整本书阅读的课程实践探究
——以统编教材“快乐读书吧”教学为例
2020-07-11
(福州市群众路小学,福建 福州 350005)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快乐读书吧”栏目,明确了课外阅读的目标体系,使课外阅读的实施有计划、有进度,有策略方法的支持。它将整本书阅读与教材学习关联起来,让整本书阅读服务于课内阅读,实现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融合,形成整本书阅读课程体系。
一、“快乐读书吧”的阅读功能
“快乐读书吧”栏目由阅读主题、阅读文体、阅读书目以及阅读策略四个部分组成。从板块之间的联系来看,它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及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提出阅读策略,推荐阅读书目,环环相扣,层层递进。阅读策略与本单元的语文要素相关联,是本单元乃至本册语文书阅读策略的拓展和延伸,与整册语文书的阅读形成体系。比如,三年级下册的“快乐读书吧”,阅读主题是“小故事大道理”,阅读寓言故事,明白寓言就是通过一则小故事告诉人们大道理。“你读过这本书吗”,重点介绍了《中国寓言故事》这本书,呈现《汉书•霍光传》的精彩片段,明白寓言这个文体学习的方法。“相信你可以读更多”,推荐学生阅读相关书目,如《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等,这些阅读书目与第二单元的主题元素“寓言是一面镜子”以及语文元素“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联系紧密。把第二单元的阅读策略运用到课外寓言类的整本书阅读中,从一篇到一本到一类,进行学法迁移,触类旁通,把整本书阅读与语文书学习有机关联。
从“快乐读书吧”推荐的阅读内容来看,有童谣儿歌;有古今中外经典的文学作品;有各类故事,如寓言故事、神话故事、民间故事、童话故事等;有小说,如《西游记》《童年》《鲁滨逊漂流记》等;还有内容生动有趣的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看看我们的地球》等。从这些阅读书目内容编排的难易程度来看,由短篇故事到长篇故事,由童话故事到中外长篇小说、名著的阅读,导读策略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吻合。由此可见,“快乐读书吧”搭起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桥梁,建构了整本书阅读的课程体系。
二、“快乐读书吧”指导整本书阅读的课程实践
基于对“快乐读书吧”编排特点及编者意图的认知,在教学中将“快乐读书吧”中的阅读要素迁移到指定的整本书阅读中,把整本阅读融入到语文教材学习中,让两者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地融为一体。设置整本书阅读“引导课”“推进课”“展示课”及“延伸课”四种课型,构建整本书阅读课程模式。
(一)引导课: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布鲁纳强调,在认知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儿童学习的心理倾向和动机。[1]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好奇心”“胜任力”“互惠行”等内在动机,关乎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成败。引导课创设情境,使学生对整本书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根据文体特征,充分利用书本插图、精彩片段或章节、生活案例、相关视频等教学资源,作整本书阅读的引子,给足阅读时间,让学生沉入书本充分阅读。关注学生阅读能力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合理地安排阅读时间,制定阅读计划,顺利完成阅读任务。
(二)推进课:锁定一个语文要素,阅读整本书
布鲁纳认为,任何学科知识都是具有结构的。[2]语文学科也有特定的知识结构,具有反映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或规律。整本书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延伸和拓展部分,要引导学生发现整本书阅读的知识结构,掌握学习整本书阅读的方法。一本书锁定一个语文要素,抓住整本书最有价值的功能,最契合本学段的儿童认知特征的内容,将语文课上习得的阅读策略迁移到整本书阅读中,在读中感悟,一书一得。
不同的书目、不同的文体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不同。统编教材一到六年级推出一连串整本书阅读书目,有寓言、童话、神话、科普读物、小说等,其中,中国小说的读法与世界经典小说的读法不同,神话的读法与科普读物的读法也不同。如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是提出不懂问题,并尝试着解决。“快乐读书吧”推荐的阅读书目是《十万个为什么》,与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及园地二“词句段运用”中的“了解词语的新含义”关联起来,这本书的阅读方法是:聚焦文本内容,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尝试通过查找资料自行回答问题。以下为导读单设计:
《十万个为什么》阅读记录单
“我的思考”围绕三方面填写:作者的解释有道理吗?关于这个问题有什么新的研究成果?不理解的科学术语,我用什么方法去理解?根据科普作品的特点设计阅读记录单,以此推动学生持续而深入地阅读其他科普读物。
四上“快乐读书吧”推荐《中国神话故事》,神话故事的核心价值是让学生感受神话的神圣性和神奇性。首先,把阅读范围定在四年级上册语文书,把涉及到的语文要素跟《中国神话故事》中的各部分内容联系起来读,如第一部分《开天辟地》阅读要素跟第二单元语文要素“阅读时尝试着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联系起来,让学生提出问题:盘古为什么要把天地分开?女娲想到了怎样快速造人的方法?伏羲是如何成为雷神的儿子的?等等。这样,整本书阅读与语文教学就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三)展示课:发现亮点,提炼阅读经验
通过推进课的阅读理解,学生对整本书内容有一定的积累和感悟。展示课让学生把整本书阅读中发现的亮点或自己的感悟,通过各种形式表达出来,结合阅读成果提炼阅读经验。
1.利用思维导图,比较学习
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教给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和技巧,让学生自主绘制整本书或其中某个章节的阅读思维导图,梳理脉络,统领内容,对照思维导图,分享阅读收获。如读完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比较中国的《十万个为什么》与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在内容、写法等方面的异同。学生对比阅读同一主题的作品,发现书名相同,写作背景、内容以及表达方法不同,概括、分析、比较、鉴赏等一系列高阶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2.创意分享,交流阅读成果
引导学生制作作家名片,配乐诵读精彩片段,看图讲述书中故事,实验演示科学原理,小品表演某个章节,展示优秀读后感、科普手抄报、优秀读书笔记、读书记录单或书中的批注等,开展整本书阅读实践活动。通过评选“阅读之星”,对学生的整个阅读过程进行多元评价,调动阅读积极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延伸课:实现阅读与习作的迁移
延伸课将整本书阅读汲取的语言生命的营养和素养转化为习作内容。如统编教材四下第二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在阅读完《十万个为什么》和《灰尘的旅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搜集自己感兴趣的发明创造资料,了解其发展现状,做好相关阅读笔记。习作时展开想象,用思维导图编写习作提纲。运用本单元及整本书阅读学到的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完成作文,实现阅读与习作的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