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级结对双带教”的教师培训模式探究
——以厦门市集美区为例
2020-07-11
(厦门市集美区教师进修学校,福建 厦门 361021)
作为县区级教师进修学校的研训机构,如何充分发挥有限的高素质名师引领辐射作用,汇聚名师引领力量,体现“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助推乡村教师能力提升,助长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三助力的作用,是新时代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由此,对“五级结对双带教”研训行动方案的探索应运而生。这一研究意在通过协助优化教科研训工作机制,协助开展师资培训、教学研究、教学指导、质量监控、教育科研、教育咨询等工作,为推进区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特别是提升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和提高城乡结合部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区域教师队伍建设起到前所未有的凸显作用。同时,本研究通过每届近五百人的团队式实践研究,对“五级结对双带教”的发展脉络、运作机制、实施过程,以及对青年教师专业快速发展的有效性等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为同类型的市、区(县)教育研训机构开展有效的教师培训或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本培训提供可参考与借鉴的范例。下面以集美区为例做具体论述:
一、国内带教模式的现状及瓶颈
国内大量研究显示:“师徒带教”“教研组活动”和“教学观摩”是国内青年教师获得成长的三种主要培训方式,研究较为成熟的是“师徒制”。[1]“师徒带教”是我国中小学校普遍采用的校本教师培训方式。即通过有经验的教师与新教师“一对一”的指导,促进新教师的成长。目前在新教师专业发展的领域,无论是学界,还是实践界都把入职教育作为主要途径。大量文献资料显示: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研究,其研究对象绝大多数都指向新入职的教师,关注的是新入职教师的专业成长。[2]假以时日,介于名师与新教师之间的那一支队伍,即工作几年后有望成为区教学新秀、区市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的这一支教师队伍,至今几乎未成为研究者研究的对象。这一支队伍如何突破瓶颈,获得专业化的成长,未成为国内外研究所重视的领域,而这一支队伍的中青年教师占据大部分比例,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区域的教育大局,如何构建对广大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发展行之有效的带教新模式,师资培训改革势在必行。
(一)青师占比大,研训师紧缺,带教成效低
目前,集美区介于名师与新入职教师中间的青年教师总数高达2805 人,占全区教师总数的60.98%,在一些新办校、农村校中24-30 岁的青年教师所占比例高达90%。与之不能匹配的是:首先,集美区教师进修学校肩负师资队伍培养重任,但研训师紧缺,不能充分满足教师队伍和培训项目日益增长的需求。2011 年至今,区属公办校园师资队伍规模扩大三倍以上,各民办校也剧增约两百所。根据《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县级教师进修学校标准化建设与评估工作的意见》提出“专任教师数达到所在县(区、市)中小学专任教师总数的8‰左右”的要求[3],集美区委区政府等部门高度重视,正在努力解决集美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和培训教师紧缺的编制问题。据《福建省教育评估研究中心关于开展2018 年县级教师进修学校标准化评估》中了解到,很多区(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均存在此现象,现有人员配备已不能适应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需求问题。其次,当前很多地区,对青年教师带教运作,主要在学校层面,教育行政部门、教师进修学校尚无明确、系统的文件规定。对青年教师培养均以各校各自为政为主要运转方式,一些新办校、农村校、民办校缺乏名师带教,导致带教成效低,存在着三个明显弊端:
一是缺乏全区性的统筹与调配管理,导致诸多学校青年教师无人带教或带教效果差。
二是缺乏系统性的制度保障,导致相当一部分的名师找不到带教对象或无意带教。
三是缺乏前沿理念全面引领,带教工作无法获得双赢。
(二)城乡差异大,师资有悬殊,发展不均衡
基于国情,我国的基础教育发展尚不平衡,发达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城乡之间、重点校与非重点校之间的师资力量有较大悬殊,这些也成为地处城乡结合部集美区区域教师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五级结对双带教”活动开展前,集美区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比率调查,27 所农村校及新办校骨干教师比率偏低,未能完全达到每所中小学幼儿园每百名学生拥有区级及以上骨干教师数达到1 人以上的标准,城乡师资队伍未能均衡发展。
二、“五级结对双带教”模式的构建
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名句:一个人想做点事业,非得走自己的路。要开创新路子,最关键的是你会不会自己提出问题,能正确提出问题就是迈开了创新的第一步。综上所述问题,不仅是集美区存在,据调查很多区县的师资队伍建设也存在以上诸多难于解决的棘手问题,导致整个师资队伍素质提升慢,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急需探究出一套行之有效解决问题的机制,于是,通过笔者及其团队研读相关研究性文献资料,全面把握国内外青年教师带教工作情况,大量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统计,为构建模式提供相关参考。与此同时,设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现状问卷调查表》,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掌握全区带教工作情况及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情况,形成《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现状分析表》。组织全区名师开展带教工作专题研讨,初步提出“五级结对双带教”的《层级管理制度》、《各层级教师学科核素养专业成长目标手册》。
在这样的背景下,集美区教学名师“五级结对双带教”培训培养的创新模式应运而生了。遴选了教学名师与培养对象进行分学科、分学段、分组别构建五级结对“双带教”团队,形成“把握全局、层层结对、分级带教、师徒相长”的专业发展共同体。第一届结对49 个团队共405 人:遴选教学名师53 人与各级培养对象352 人(其中52 个市级骨干教师、100 个区级骨干教师、100 个区教学新秀、100 个新教师培养对象)形成49 个五级结对“双带教”活动小组的培训培养模式,制定并签约各层级任务要求开展活动。第二届按已形成的“五级结对”培养模式,再次遴选教学名师50 人与新一届各级培养对象438 人,形成48 个团队共488 人的五级结对“双带教”培训培养团队开展活动。第三届则增加到516 人。这里的五级特指专业发展处于以下五个阶段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第一级为名师(市级及以上学科带头人、专家型教师、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教研员等),第二级为市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第三级区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或区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或区教坛新秀培养对象,第四级为市级乡村提升工程培养对象或区级教学新秀培养对象,第五级为新入职教师(重点向农村校、新办校、薄弱校倾斜优先首选)处于以上五个层级发展阶段的教师,以名师为首全面带教二至五级,二至五级每相邻两级,双双结成师徒对子,相互促进,共同成长。除首尾两级外,处于中间的三个层级教师,既为下一级的带教师傅,又是上一级的被带对象。层级结对活动示意导图如下:
在实施的基础上,边实践边总结,不断形成“五级结对双带教”模式,全方位开展学科教学带教和班主任工作带教。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凸显了名师资源配置整合模式,凝聚名师之力、破解无带教名师或无效带教难题,有效探索了促进中小学幼儿园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方式与途径,达到了“一带五路、一举六得”互利共赢的效果,将名师与青师培养工程推上一个新台阶,推动全区优质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学校德育、教学两方面工作顺利开展和有效提升,促进全区教育各方面的均衡发展。
教学名师“五级结对双带教”研训行动有效解决主要问题。突破各校为政、单打独斗的局面,对全区教师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形成全区范围内优秀教师资源共享,让各层级的优秀骨干教师在区域内充分发挥作用。解决了带教制度“零碎化”的问题,建构系统性的带教管理制度、运作与评价机制等。突破了传统的“一对一”两级师徒制,向多层级式“一对多”内涵超越,实现了由注重“师徒制”的培训形式,向关注全合型教师文化的营建等方面的转变。解决了教师进修学校编制紧缺,研训师不足,青年教师培养力度有限等问题。
三、“五级结对双带教”模式的实施策略
(一)任务驱动,保证实效性
“五级结对双带教”培训培养模式是将本区的教学名师资源优化组合,形成区域带教轮廓,统筹优化培养环境。但构建如此创新模式未必就能确保有效实施,毛主席说:管理就是两件事,一是出主意,二是用人,好的管理者是二者的集合。“五级结对双带教”模式即是出主意,但还需用人,如何更好做到出主意和用好人二者紧密相结合?必须在构建模式的基础上,给予任务驱动,制定有效实施“五级结对双带教”的主要任务和明确具体要求,才能确保活动开展的实效性。集美区通过下发《关于教学名师五级结对“双带教”活动的通知》,制定“五级结对双带教”层级带教制度、动态评价机制及师徒双赢式带教模式、成长目标、活动内容与方式,召开五级结对“双带教”活动交流会,提出总体任务:教学名师与二至五级培养对象结对全面带教,有计划有组织全面负责并主持开展结对活动,并且帮扶指导解决二至四级导师无法解决带教徒弟的相关“双带教”问题。每级培养对象既是下一级的带教导师也是上一级的徒弟,既要接受上一级导师的带教指导帮助,又要负责帮扶带教下一级的徒弟,一至四级导师对所带教徒弟均要具体负责帮扶指导,开展每项“双带教”活动。由各活动小组的教学名师牵头,根据总体要求制定各活动组带教计划并签约承诺协议书实现各层级带教的任务要求,落实每月至少一次集中活动制度,每次活动有主题,以集中活动方式或运用微信群、QQ 群、视频等多媒体信息技术等方式进行远程带教活动。采取监管与考核并举,确保“五级结对双带教”活动有效实施。每次小组活动均须制作简讯简报,并在导师微信群等网络共享共勉,以简讯做监管,以相互点赞作激励,以学员反思感想共研究。建立师徒捆绑式考核机制,按各层级培养对象分别建立培养期结束后的考核评价内容和制度,保证活动开展的实效性。
(二)清晰要求,确保全面性
1.多方式深入班主任管理
在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升班主任的素养成为学校管理者备加关注的问题。随着对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日益深入,班主任管理的价值取向逐渐定位在搭建平台、引领和促进班主任专业成长上。[4]“五级结对双带教”活动要求导师应在班主任工作方面对徒弟深入指导,通过调查研究、走访师生、听课评课、评价反馈、主题研讨、开设讲座等方式,对班主任管理进行全面引领,内容包括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学习习惯引导、班级日常管理方法、班团队创建指导、家校协调共营等方面,促进班主任专业成长,确保德育教育质量提升。
2.多途径深化学科教学实践
教师专业成长重要之路立足于学科教学实践。五级结对活动通过多种途径深化学科教学带教引领。导师指导所结对徒弟进行教学计划的制订、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践、学科辅导、作业批改、学科评价的方式方法以及学科课外活动等,对所带教徒弟进行层级磨课指导,教学名师须总体把关指导和统筹安排,成熟后方可组织进行公开课教学考核研讨活动。每学期徒弟在导师的指导下,至少送培送教1 节、上1 节校级及以上公开示范研讨课或讲座,二至四级培养对象必须完成至少1 节区级及以上公开考核课并在全区范围内开放,组内成员全员参与听评课,并邀请公开课承办校(园)或民办校或附近片区的相关学科教师参与,扩大外延辐射引领作用。
3.多要求强化教育科研能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第17 条指出: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要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一是注重教学论文带教。教学名师须组内总体把关指导,确保培养对象论文均达到合格及以上。徒弟在导师的指导下,至少撰写1 篇学科教学论文,实现区级及以上汇编。二是加强课题研究带教。教学名师须组内总体把关指导,确保培养对象至少能形成一篇符合要求的研究方案,确立主持一项校级及以上研究课题或参与区级课题研究,让徒弟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勇于探索。
(三)研训行动,实现三助力
带教作为一种专业发展的有效培养模式,在各行各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五级结对双带教”不仅是带教形式的创新,更是富有成效的带教实质。仅第一届开展的“五级结对双带教”研训行动,为期一年,在集美区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处统筹管理组织策划下,各组内按计划活动实施开展情况统计: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开展区级及以上公开研讨课约340 节、专题讲座共约60 场、活动约520 学时、参加教师约3400 人次;导师及组内成员主持或参与课题研究主持或参与350 个校级以上;导师及成员论文约400 篇在区级以上发表、汇编、获奖。五级结对“双带教”规模和数量及取得的效应空前盛大,大大推进了集美区名师培养的进度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实现了三助力促进多方位提升,博得各级领导和广大教师的青睐与赞许。
1.举创新之力,助力青年教师茁壮成长
近8 年来,集美区新招聘教师近2000 人,通过“五级结对双带教”创新研训行动,充分发挥学科教学名师的示范、辐射、引领,加强对青年教师“传帮带”力度,推动本区域优质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学校德育教学两发展,取得可喜成效。仅2018 年,“五级结对双带教”培养对象中2 人荣获省技能大赛特等奖(全省特等奖共11 名,我区占比18%);1 人获省一等奖;1 人荣获省二等奖,获市技能赛三等奖以上共有32 人。
2.举名师之力,助推乡村教师能力提升
“五级结对双带教”研训行动,让骨干教师比率低的农村校、薄弱校、新办校的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发展,成为区级以上各类骨干教师,每所中小学幼儿园每百名学生拥有区级及以上骨干教师数达到近2 人,助力集美区创建国家“教育强区、义务均衡区”评估。实现了凝聚名师之力,助推乡村教育发展,通过开展区级公开课、区域教研、送培送教等活动,带动被带教老师所在学校或片区在教学和德育两方面不断发展;实现了以点带面辐射众人,以少数人研训带动多数人参与,共同促进,共享成果;实现了“前沿冬蜜一盏,润泽众人一片”,促进研训的广泛辐射。五级结对中的各类骨干教师到农村校、新办校、民办校、对口帮扶地区开展“送教送培下乡”活动,近3 年,“送教”534 节,“送培”178 场,共有21190 人次直接受益;2019 年止选派6批次共33 名骨干教师到对口帮扶地区支教或送培送教,带教对口帮扶地区跟岗学习10 批次共195 人;开展乡村教师素质提升培训约192 名农村学员的在岗实践和结业考核;举办保教质量提升专题培训3 场,374人次受益;倾斜农村校做专题培训,农村教师660 人次受益,扩大名师引领、辐射作用。
3.举团队之力,助长教师专业化成长
教育人才团队建设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要让教育人才聚集在一起形成强大的合力和凝聚力,举团队力量助团队成长,高效率的团队是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打造一支优秀的名师团队助长区域教师队伍专业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五级结对双带教”形成“共研、共进、共成长”大团队,助力集美区名师培养工程建设迅速发展,在全国省市区范围内,成为首创。在“双带教”中,不仅实现了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也将名师与青师培养工程推上一个新台阶。目前,集美区参加区级及以上各类骨干教师培训达2462 人次,培养区级各类骨干教师1916 人。五级结对成员在教育教学专业能力素养方面,不断地走向成熟,使之能成为师之榜样,在市级及以上各级各类比赛中屡屡获奖,获奖人数达883 人次。
“五级结对双带教”研训行动,打破校际,形成区域内相互带教,多层级共同成长的新格局,实现了成果四创新即管理理念上的创新、活动组织上的创新、均衡发展上的创新、活动效果的创新。探索了全面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带教工作模式,形成校际联动式,构建“五级结对双带教”层级管理、运作与评价制度。填补了介于名师与新入职教师之间的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空白。在探索并形成带教等管理制度的研究中,丰富了对青年教师的带教理论。逐步形成全区域名师资源共享互惠的教师专业成长新格局,提升区域优质的软实力资源共享度,扩大区域影响力。对于改变农村校、薄弱校、新办校、民办校带教现状,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着重大意义,有效促进区域教学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