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8 年中国大陆地震灾害损失述评

2020-07-11林向洋文鑫涛郑通彦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六度震区人员伤亡

林向洋,文鑫涛,郑通彦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北京 100045)

0 引言

2018 年,中国共发生5.0 级(含)以上地震31次(大陆发生16 次,台湾地区及附近海域发生15次),其中5.0 ~5.9 级地震26 次,6.0 ~6.9 级地震5 次。 最大地震为2018 年2 月6 日台湾花莲县发生的6.5 级地震。

2018 年我国大陆地区5. 0 级以上的地震活动水平与历史统计数据持平,未发生6. 0 级以上的地震。 地震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情况与往年相比较轻,致灾最严重的地震为9 月8 日云南墨江5. 9 级地震,造成28 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2. 92 亿元。 本文结合2018 年度中国大陆地震发生情况,对比分析历史地震致灾情况,探讨近年来中国大陆地震灾害特点。

1 2018 年中国大陆地震目录及分布概况

2018 年中国大陆共发生5.0 级(含)以上地震16 次,全部为5.0 ~5.9 级地震,5.5 级及以上地震5 次,最大地震为2018 年9 月8 日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发生的5.9 级地震(表1)。

2 2018 年中国大陆地震灾害情况

2018 年,中国大陆地震共发生地震灾害事件11 次(表2),未造成人员死亡,共造成85 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30 亿元[1-7]。 其中,受伤人数最多的是通海5. 0 级地震,共造成31人受伤。 灾害最重地震为云南墨江5. 9 级地震,共造成28 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2. 92 亿元(图1)。

3 2018 年中国大陆地震灾害主要特点

2018 年,中国大陆5.0 级(含)以上地震的活动水平基本与历史统计年均水平持平,但未发生6 级以上的地震情况值得关注。 地震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低于往年的统计情况,大陆各省地震致灾情况具有集中的特点,破坏性地震多发生在西部地区,致灾情况相对严重。

(1)2018 年,中国大陆地区共发生16 次5.0级及以上的地震,低于1950 年以来年均20 次的平均水平,也是5 年以来中国大陆唯一没有发生6.0 级及以上地震的年份。

(2)2018 年,中国大陆地区未发生重大地震灾害事件,未造成人员死亡,灾害程度与往年相比较低,直接经济损失较去年减少80%。

表1 2018 年中国大陆5.0 级(含)以上地震信息表Tab.1 Catalogue of MS≥5.0 earthquakes in Chinese mainland in 2018

图1 2018 年中国大陆5 级以上地震及大陆地区成灾地震分布Fig.1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MS≥5.0 disastrous earthquake in Chinese mainland in 2018

表2 2018 年大陆地区地震灾害损失信息表Tab.2 Losses caused by earthquake in Chinese mainland in 2018

表3 2018 年中国大陆各省(自治区)地震灾害损失信息表Tab.3 Losses caused by earthquake in each provinces of Chinese mainland in 2018

(3)2018 年,中国大陆地区有6 个省(自治区)受灾,地震灾害主要集中在云南、四川、吉林和新疆。 其中,云南和四川地震造成受伤人数占全国总受伤人数的97%,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全国总经济损失的70.6%(表3)。

4 2018 年中国大陆主要地震事件及灾害特点

(1)青海称多5.3 级地震

5 月6 日17 时23 分,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发生5.3 级地震,震源深度9km。 地震最高烈度为六度,六度区总面积为525.1km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2 亿元。

本次地震灾害的特点是:①地震活动频繁,震级逐增。 该区域自5 月3 日起先后发生3. 0 级以上地震5 次。 ②波及范围广,无人员伤亡。 由于震区地广人稀,人口密度较低。 此次地震未造成人员和牲畜死亡,造成2 个县5个乡镇20 个村2757 户6456 间房屋出现不同程度破损(图2a、2b)。 ③房屋重建成本高,受灾群众自救能力较弱。 震区地处偏远牧区,信息和交通闭塞,建筑原材料需从外地调运,加大农房建设成本,受灾群众防灾抗灾意识和能力薄弱。

(2)吉林松原5.7 级地震

5 月28 日1 时50 分,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县发生5.7 级地震,震源深度13km。 地震最高烈度为七度,七度区面积157 km2,六度区面积880 km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99 亿元。

本次地震灾害特点是:①房屋震害严重。 此次最大烈度七度,震害表现多体现在建筑物上。震区土木结构、砖木结构和单层砖混结构房屋有明显震害特征;多层砖混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震害特征不明显(图2c)。 ②诱发次生地震地质灾害。 震区为平原地貌,震中位于第二松花江河道附近,地下水位较高,砂质土壤发育,震区出现大量的砂土液化现象。 已经有150 余处喷砂冒水点,多发现于水田中(图2d),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 部分影响到房屋地基,导致房屋的不均匀沉降。

(3)云南通海2 次5.0 级地震

8 月13 日1 时44 分,云南通海县发生5.0 级地震,震源深度7 km,14 日3 时50 分该地再次发生5.0 级地震,震源深度6 km。 两次地震最高烈度为六度,六度区面积约650 km2,地震共造成3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94 亿元。

本次地震灾害特点是:①震害叠加。 在较短时间(26 小时)内,接连发生两次5.0 级地震,存在震害叠加的现象,造成房屋破坏和经济损失较同级别地震严重。 ②土木结构房屋破坏严重(图2e)。 虽然震区抗震设防能力较强,隔震建筑、已实施农危改或按住建部门提供标准自建的民房、教育系统、卫生系统房屋及其他基础设施建筑的整体抗震性能良好(图2f)。 但多数村组仍有30%~70%的老旧土木结构房屋存量,成为本次地震的“破坏主体”。

(4)新疆伽师5.5 级地震

9 月4 日5 时52 分,新疆喀什地区伽师县发生5.5 级地震,震源深度8km。 此次地震最高烈度为七度,七度区面积56km2, 六度区面积2130km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8 亿元。

本次地震灾害特点是:①较大震级,未造成人员伤亡。 伽师县近年农村安居工程成效显著,安居房覆盖率达到85.3%,很大程度上保证了震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②多次震害叠加加重损失。 本次地震属于前主余震型,在震区范围,5 小时内连续发生4.7 级前震、5.5级主震和4.6 级余震,36 小时内还发生10 余次3 级余震,造成居民房屋和各行业设施破坏加重,加大经济损失。

(5)云南墨江5.9 级地震

9 月8 日10 时31 分,云南省墨江县发生5.9级地震,震源深度11km。 此次地震最高烈度为八度,八度区面积32km2,七度区面积438km2,六度区面积4710km2。 地震造成28 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2.92 亿元。

本次地震灾害特点是:①震级大,却未造成人员死亡。 此次地震虽然是震区有记录以来的最大一次地震,但由于云南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大力实施农危改工程,未造成人员死亡。 ②震区地质构造复杂,易诱发次生地质灾害。地震发生在哀牢山中段的土石山区,墨江全县原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82 个,震后新增21 个极易诱发次生地质灾害。

(6)四川西昌5.1 级地震

10 月31 日16 时29 分,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发生5.1 级地震,震源深度19km。 此次地震最高烈度为六度,六度区面积为645km2。 地震共造成4 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0.25 亿元。

(7)四川兴文5.7 级地震

12 月16 日12 时46 分,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发生5.7 级地震,震源深度12km。 此次地震共造成17 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9 亿元。 最高烈度为七度,七度区面积为70km2,六度区面积为1075km2。

5 近年中国大陆震害数据统计

20 世纪,中国大陆平均每年发生16 次5 ~5.9 级地震,4 次6~6.9 级地震,平均每3 年发生2 次7~7.9 级地震。 中国每个省均发生过5 级以上破坏性地震,其中,30 个省发生过6 级以上地震,20 个省发生过7 级以上地震[8]。 前人对1949—1998 年地震灾情研究发现:中国大陆的地震灾情表现出与地震活动相反的“东强西弱”的特点[9]。 周光全等[10]对云南1992 ~2005 年破坏性地震灾情分析发现,农村的房屋破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占绝大比重。

本文结合1900 年以来震害统计数据[11-14](表4),特别是对2000 年以来的震害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整体震害特点出现人员伤亡减少,经济损失增加的趋势。 结合最近6 年以来各省震害数据情况[15-19](表5),中国大陆地区共有17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生了成灾地震。 破坏性较强的地震集中在我国西部地区,整体震害的严重程度由原来的东强西弱向西强东弱转变,西部云南、四川和新疆等地震频次高、强度大、灾害重,房屋破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极其惨重,远远高于中国大陆的平均水平。 其中四川省地震灾害经济损失占比45.08%,云南省占比19.81%, 甘 肃 省 占 比 13.83%, 新 疆 占 比9.45%。 震级最大的是2014 年新疆于田7.3 级地震,造成人员伤亡最严重的是2014 年云南鲁甸6.6 级地震,直接经济损失最重的是2013 年四川芦山7.0 级地震。

表4 1900—2018 年中国大陆各省份地震灾害损失一览表Tab.4 Statistics of casualties and economic losses caused by earthquake in Chinese mainland from 1900 to 2018

表5 2013—2018 年中国大陆各省份地震灾害损失一览表Tab.5 Losses caused by earthquake in each provinces of Chinese mainland from 2013 to 2018

续表5

6 近年中国大陆地震灾害特点

(1)破坏性地震集中发生在西部地区。 2013以来四川、云南、新疆和西藏发生的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全国所有省份的96.41%。

(2)大震巨灾现象依然比较明显。 2013 年四川芦山7.0 级地震造成约665.14 亿元直接经济损失,占地震造成的全年总直接经济损失的66.82%;2014 年云南鲁甸6.5 级地震造成198.49 亿元直接经济损失,占地震造成的全年总直接经济损失的55.81%;2015 年尼泊尔8.1 级地震(西藏受灾)造成103.02 亿元直接经济损失, 占地震造成的全年总直接经济损失的57.23%。

(3)小震致灾不容忽视。 2015 年以来出现5 级以下地震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现象。 比较严重的如2015 年3 月14 日安徽阜阳4. 3 级地震造成2 人死亡,13 人受伤和7573 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 2018 年云南通海两次5. 0 级地震造成31 人受伤和4. 9 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

猜你喜欢

六度震区人员伤亡
流浪卫星
锻造“六度”应急队伍
栀子花,六度开
芦山震区大田坝崩塌发育特征及其防治措施
三维六度互联影视空间启动
三维六度互联影视空间启动
强震区软弱地基上承式连拱桥设计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