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例经股动脉穿刺脑血管介入术后的护理体会
2020-07-10周祎
周祎
【摘 要】目的:探讨经股动脉穿刺脑血管介入术后的护理。方法:在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回顾性总结86例经股动脉穿刺脑血管介入术后的护理经验与体会。结果:术后发生皮下血肿2例,假性动脉瘤2例,症状性颅内出血1例,通过护理人员术后的严密观察与精心护理,包括发生并发症在内的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经股动脉穿刺脑血管介入手术需要医生、护理人员、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之间的密切配合,精心细致的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必要保障。术后需严密观察病情,有效按压股动脉穿刺处及穿刺处的观察与护理,做好患者与患者家属的宣教,及时发现并发症,做好心理护理和出院指导。
【关键词】经股动脉穿刺;脑血管介入术后;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1-0219-02
神经介入医学是指利用血管内导管操作技术,在计算机控制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系统的支持下,对累及人体神经系统血管的病变进行诊断和治疗,达到栓塞、溶解、扩张、成形和抗肿瘤等治疗目的的一种临床医学科学。脑血管介入治疗是指在医学影像的监督指导下,经股动脉穿刺置管,采用血管内介入技术对脑血管疾病进行诊断和直接治疗,可有效降低脑血管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由于股动脉粗、 直、小,因此股动脉穿刺被广泛应用于脑血管介入治疗。本人所在的脑血管病科自2018年3月7日至2018年11月4日期间共实行了86例经股动脉穿刺脑血管介入手术,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8年3月7日至2018年11月4日期间在我科行经股动脉穿刺脑血管介入手术的患者86例。年龄28~82岁,男性39例,女性47例。其中动脉瘤栓塞术58例,动静脉畸形栓塞术1例,支架成形術12例,血流导向装置术6例,支架取栓术9例。共发生术后并发症5例,其中皮下血肿2例,假性动脉瘤2例,症状性颅内出血1例。但经过严密观察及精心护理之后,86例患者均顺利出院。
1.2 方法
在 X 射线电视的监督下,经血管途径借助导引器械(针、导管、导丝)递送特殊材料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血管病变部位,治疗各种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瘤、颅内动静脉畸形、颈动脉狭窄、急性脑梗塞等)。
2 术后护理
2.1一般护理:
2.1.1体位:全麻患者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误吸,发生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局麻患者应适当抬高床头,以促进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血管压力,保证安全。
2.1.2神经系统等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语言及肢体活动等变化,与术前做对比。随时注意有无脑水肿、颅内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并注意穿刺点出血情况、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及皮肤温度、颜色等变化。应注意有无其他部位的出血情况,如牙龈出血、皮肤黏膜出血点或瘀斑等。
2.1.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或氧气吸入,以改善脑缺氧。
2.1.4眼部的护理:若患者因球结膜充血、水肿,眼睑不能闭合,要保护好角膜,防止发生角膜溃疡,用红霉素眼膏涂于角膜表面,再以湿纱布覆盖。
2.2穿刺部位护理:手术结束后医生根据情况拔出动脉导管鞘,用三指压迫穿刺部位 15~20min,松开并观察5 min。无出血,用无菌敷料生理盐水纱布轻轻擦去穿刺点周围的血迹,无菌纱布覆盖穿刺点然后用压迫止血器加压固定。[1]动脉压迫器自带旋钮调节器,有利于医生根据患者的体型来调整压迫深度。在压迫止血方面,采用压迫器可以更加有效的止血。[2]穿刺侧肢体制动,髋、膝关节伸直,嘱咐患者术后卧床休息24 h,无异常,可下床活动。为了防止局部感染,保持穿刺部位的干燥和再出血,3 d内不洗澡及72 h 内避免剧烈活动。患者住院期间密切关注穿刺点包扎及敷料情况,强化病房巡视,观察记录穿刺点有无出血、青紫、血肿,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或肿胀、肢体远侧脉搏、皮肤颜色、温度和功能情况,询问患者穿刺肢体是否存在运动障碍、疼痛等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师处理。在舒适护理的理念下,穿刺后2h血栓形成基本稳定,及时给予翻身、 缩短卧床时间、减少患肢制动时间和减轻敷料压迫、进行排尿护理,均可减少并发症的出现。[3-5]如咳嗽及用力排便等使腹压增高,及时给予镇静剂,控制剧烈咳嗽,咳嗽时要用双手加压动脉穿刺部位,缓冲动脉压力,防止血栓脱落。
2.3饮食护理:术后患者需要大量饮水, 一般 12 h饮水量>2 000 mL,以促进造影剂尽快排除体外,保护肾功能。患者因为卧床排便带来的不适,拒绝饮水,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饮水的目的及重要性,鼓励患者多饮水。同时教会患者如何正确在床上排便,排便时注意保护其隐私。术后合理膳食,食物种类多样化,以易消化的清淡饮食为主。多吃香蕉、菠菜等富含钾的食物,多进食蔬菜等粗纤维食物以预防便秘。
2.4疼痛护理:术后疼痛对患者饮食、 睡眠、学习等均具有严重影响,故护理人员应充分关注患者疼痛情况及疼痛程度,及时给予镇痛药物,杜绝不必要的探视,限制家属探视次数、时间。保持室内安静,光线柔和,为患者提供安静住院环境。多宽慰患者,提升其耐受能力,共情患者的感受,体会、理解因病痛引发的焦躁、不安、抑郁情绪。了解患者喜欢的音频节目,通过播放转移患者注意力,改善疼痛。若给予对症治疗,在 3-6 d 后疼痛症状即可得到有效缓解。
2.5心理护理:术后,由于患者穿刺侧肢体需要伸直、制动,卧床24 h,容易出现烦躁及不舒适。 护士应主动与患者沟通,讲明穿刺侧肢体需要伸直制动、卧床24 h 的重要性,避免并发症的发生。脑血管病病程长、恢复慢,所以绝大多数患者在度过危险期后会担心留有后遗症影响以后工作和生活,担心经济负担等,出现忧郁、沮丧、烦躁、易怒、悲观失望等不良情绪。医护人员和家属应从心理和生活上关心、体贴病人,多于病人交谈,安慰和鼓励病人,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耐心讲解病情,消除病人的疑虑和悲观情绪,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息。通过讲解与患者病情状况相似而有效治疗的案例,以减轻患者心理压力。
2.6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2.6.1脑出血:是最严重的术后并发症,病人用力排便、咳嗽、打喷嚏、情绪激动等引起颅内压升高,或在颅内动脉瘤破裂均可引起脑出血,表现为头痛、恶心、意识障碍。术后应告知患者保持心情放松,限制探视,便秘者给予开塞露保持大便通畅,以避免血压增高的因素。如发生出血应立即报告医生,停止抗凝药物,适当控制血压,必要时予以脱水。[6]
2.6.2假性动脉瘤:徒手压迫交通口处 1 h,给予弹力绷带或动脉压迫器重新加压,患肢制动,卧床休息24 h。严密观察出血情况、血肿范围,并做好记录,保持弹力绷带松紧适宜,同时观察穿刺侧肢体远端的血液循环情况及足背动脉皮温皮色变化。测量两大腿周径,防止压迫过度造成静脉回流受阻,经常按摩双下肢,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24 h后加压包扎解除后,查看局部有无肿块及搏动感,听诊有无血管杂音。复查超声确认血管腔及血流频谱信号消失。若 48h后血管杂音未见消失,最后予外科手术修补。
2.6.3皮下血肿 这多由于抗凝治疗和动脉压迫止血方法不当或与过早、过多活动有关。与患者凝血机制障碍,躁动等有关。术后拔管时应采用指压止血法(指压力度以能触到足背动脉搏动为宜)。若发现股动脉压迫包扎处敷料有渗血,局部肿胀,淤斑 ,予重新压迫20min以上,止血后再用优力舒绷带8字型加压包扎24h。若小血肿,24h后局部可采用50%硫酸镁热敷或红外线局部照射,5-7d后血肿及淤斑消退。若造成局部压迫者可切开清除血肿。
2.6.4脑血管痉挛:多于术后 24h 内出现,表现为头晕、头痛、癫痫发作、意识障碍、肢体麻木和无力等神经症状和体征,可按医嘱给予苯巴比妥钠肌肉注射,或输液泵注入尼莫地平以逐渐改善症状。
2.6.5尿潴留:由于术后需要大量的饮用水促进造影剂排出,而相应的排尿也增加,但因排尿方式改变,也导致患者心理压力增加而出现排尿障碍和腹胀。没有家属陪同的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不习惯在床上排尿,需要护士帮助,这增加了排尿的心理压力并容易出现排尿困难。因此,术前要锻炼患者在床上进行大小便,术后注意观察患者膀胱充盈度、尿液的颜色、性质和尿量,为患者提供必要的遮挡,保护其隐私,使其更好进行床上排尿,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若发生尿潴留,可用温毛巾热敷患者膀胱区或用流动水等声音诱导,必要时行导尿术。
2.6.6下肢动、静脉血栓形成:临床可表现为下肢剧痛、麻木、肿胀、皮肤温度下降等。主要是由于下肢制动或患者的凝血机制存在问题使血液粘度高和血流减慢而导致血栓形成,应给予适量血管扩张剂、抬高患肢以利于静脉血液回流,必要时予溶栓治疗。鼓励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术后开展下肢被动功能锻炼,注意循序渐进,术后2周进行主动训练,以便增加下肢静脉回流,促进血液循环。加强病房巡视,密切观察患者下肢的颜色、温度以及肿胀程度等。
2.6.7脑栓塞:在血管内栓塞术后,如病人出现偏瘫、失语等神经定位体征,考虑脑栓塞的可能,应立即行脑血管造影术确定栓塞血管,应用大剂量尿激酶行血管内接触性溶栓治疗,术后继续抗凝1-3天,并应用扩血管、改善微循环及营养神经治疗。这是较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主要是由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崩解或栓子脱落所致。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有意识、语言、运动、感觉等功能的障碍,一旦发现立即告知医生
2.6.8过度灌注综合征 多见于有严重狭窄和伴有高血压的患者。由于狭窄动脉突然扩张使血液动力学发生改变,引起过度灌注而导致严重的脑水肿,甚至颅内出血。
2.6.9后腹膜出血:患者表情淡漠、烦躁、血压下降,腹部稍膨隆,床旁超声显示后腹膜大量液性暗区。立即配血、快速输液、输血、穿刺部位徒手按压,待血压回升后,改用压迫止血器加压包扎,下肢用绷带固定在床尾制动。
2.7生活护理:给患者创造整洁、舒适的治疗环境,协助患者饮食、换衣、排便,做好口腔、皮肤护理,定时翻身、拍背、按摩,促进受压部位的血液循环,防止发生褥疮。[7]
2.7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 加强患者健康教育,在常规健康教育(口头教育、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和手册)基础上增加音乐视频宣教方式,把脑血管介入术围术期健康宣教内容制成音乐视频,内容包括介入术的目的、适应证,术前准备内容、方法,介入术操作过程,术后护理等。由临床经验丰富、写作水平高的护士负责视频内容的撰写,表演能力强的护士扮演护患角色,由医院宣传科摄影员协助视频拍摄,经过软件进行编辑、处理,配上文字、音乐、解说、动画,制成可转载的并能在网络电视播放的FLV格式请科室主任审核视频内容后完成制作,并保存至科室计算机中。在介入术前2天由分管护士将视频拷贝到U盘通过病房的网络电视播放让患者观看或将视频拷贝至患者或家属的智能手机上自行观看。患者观看视频时护士在旁对视频内容进行解说并及时解答患者或家属的疑问。[8]由护理组长进行床边一对一宣教,为患者答疑。术后第1 天对患者进行开放式提问以进一步了解患者健康教育需求,出院前2 天护理组长对患者进行出院宣教并集中播放出院后日常护理相关视频,出院前1 天将患者主要照顾者加入脑血管介入患者微信群,并登记患者的详细信息,宣教出院后随访及复诊等相关事项,同时对出院后的家庭健康教育再次进行宣教,另外,随访护士定期发送介入患者健康教育知识至微信群,使患者出院后也可第一时间知晓健康教育内容。[9]
3 体会
虽然脑血管介入手术创伤小,但其仍属于有创性操作,会出现皮下血肿、假性动脉瘤、下肢动静脉血栓形成、后腹膜出血等并发症。因此,术后的严密观察及精心护理尤为重要,直接关系着手术是否完全成功。本人通过對86例经股动脉穿刺脑血管介入术后患者的精心护理,包括病情观察、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穿刺部位护理、疼痛护理等,及时发现并发症并给予相应处理,做好健康宣教和出院指导,该86例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顺利出院。
参考文献
[1] 张亚玲.脑血管造影围手术期的护理与体会[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7.(2):91-93.
[2] Mankerious N,Mayer K,Gewalt SM,et al. Instrumental sealing of arterial puncture site - CLOSURE device versus manual compression(ISAR-CLOSURE) trial investigators. Comparison of the femo seal vascular closure device with manual compression after femoral artery puncture-post-hoc analysis of a large-scale,randomized clinicaltrial[J].J Invasive Cardiol,2018,30(7):235-239.
[3] 闭海容,吴振宏,韦英海,等.脑血管造影术的护理技术研究进展[J].微创学,2014,9(4):474- 476.
[4] Sriganesh, Kamath,Reddy, Madhusudan,Jena, Sritam et al.Acomparative study of dexmedetomidine and propofol as solesedative agents for patients with 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undergoing diagnostic cerebral angiography [J].Journal of anesthesia,2015,29(3):409 -415.
[5] 苏 舒曼.循证护理模式在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围术期舒适管理中的应用[J].西部中医药,2014,27(6):129-130.
[6] 王云. 经皮股动穿刺脑血管DSA术后的护理及并发症护理对策[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65):233,240.
[7] 姜胜男.脑血管造影术的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23):236,243.
[8] 覃芳红,梁贤,卜秀群,等. 实施护理专案降低脑血管介入术后穿刺部位渗血发生率[J].护理学杂志.2016.31(11):5-8.
[9] 付成成,朱小敏,侯华娟,等.标准化健康教育在腦血管介入患者中的应用[J]. 东南国防医药,2019.21(4):426-428.
课题合同号:Z20191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