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栓通针联合丁苯肽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40例疗效观察

2020-07-10方尚芬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分析

方尚芬

【摘  要】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血栓通针联合丁苯肽注射液治疗的疗效。方法:随机将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40例对照组(单用血栓通针治疗)和40例实验组(血栓通针+丁苯肽注射液治疗)。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87.5%高于对照组65%,NIHSS降低更明顯,P<0.05。结论:血栓通针+丁苯肽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栓通针;丁苯肽;疗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R27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1-0087-01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又称为脑梗死,其主要是多种因素引起的急性脑组织循环障碍,脑组织因为缺氧缺血性坏死,并表现出运动、感觉、言语、视觉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好发于中老年群体中,其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三高特征。当前临床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主要给予溶栓、抗凝、降纤、抗血小板、中药活血化瘀等治疗,以改善患者缺血脑组织供血,缓解临床症状。近年来,我院使用血栓通针联合丁苯肽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显著,详细见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病例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8年5月住院治疗的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在1995年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颁布的关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在遵循随机原则基础上将其分为40例对照组和40例实验组。实验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最小48岁,最大82岁,平均年龄( 63.24±5.28)岁;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最小39,最大78岁,平均年龄(63.21±5.30)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未发现实质性差异的存在(P>0.05),分组可进行对比研究。

1.2方法

所有患者经确诊后均入院治疗,对有并发症的患者结合病情积极给予对应处理,包括吸氧、抗血小板集聚、稳定斑块、营养脑细胞、预防水肿、支持对症等。两组病人均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mg 阿托伐他汀片20mmg qd,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应用血栓通针(生产商:广西梧州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治疗,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300mg/次,1次/d;实验组则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丁苯肽注射液(生产商: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治疗,25mg/次,2次/d。所有患者均以连续治疗14d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1个疗程后,结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标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根据NIHSS改善情况对治疗效果进行判断:(1)基本治愈。与治疗前相比NIHSS下降≥80%以上;(2)显著进步:与治疗前相比NIHSS下降介于46%~79%;(3)进步:与治疗前相比NIHSS下降介于18%~45%;(4)无变化(无效):NIHSS评分较之治疗前下降或者上升均在18%以内;(5)恶化:NIHSS评分较之治疗前上升超过18%。治疗总有效率为基本治愈率、显著进步率、进步率总和[1]

1.4统计学方法

在本研究中,数据的统计分析以SPSS21.0软件展开,用n表示患者的例数,用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用均数表示计量资料,分别用x2和t予以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明显。

2 结果

2.1治疗前后两组患者NIHSS对比

治疗前,实验组NIHSS评分为(17.16±2.34)分,对照组NIHSS评分为(16.46±2.57)分,无明显差异(P>0.05);经1个疗程治疗后,实验组NIHSS评分为(10.35±1.54)分,对照组NIHSS评分为(14.54±1.68)分,治疗后实验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1个疗程中,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87.5%高于对照组65%,且P<0.05,具体如表1所示:

3 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作为神经内科常见多发的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当前临床上治疗该病主要为以血管再通为主,其中以静脉溶栓作为主要手段。但是这类治疗方法具有溶栓后出血风险高、多数病人就医时已错过窗短等缺点,限制了其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运用[2]。在本组治疗病例中,观察探讨了血栓通针联合丁苯肽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结果发现:联合用药的总有效率87.5%高于单纯应用血栓通针治疗的总有效率65%,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效果优于单用血栓通针,肯定了血栓通针+丁苯肽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显著疗效。其中血栓通能够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避免病灶并一步扩大,但是单一应用血栓通针治疗很难取得的满意效果。丁苯肽注射液主要成分丁苯酞是人工合成或从芹菜籽中提取出来的一种脑保护剂或脑血管侧支循环开放剂,将其应用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机制为:一是,保护线粒体,重构微循环,通过保护血管神经单元而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二是改善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生理功能受损程度,抑制有害氧自由基分子的释放与合成,明显降低血管的通透程度,改善脑组织血液循环和脑血管收缩异常情况,增强脑神经细胞活性;三是改善凝血功能异常,预防形成血栓;四是,减轻炎性感染反应严重程度,抑制有害自由基分子的形成,减轻有害自由基组织对脑神经细胞的损伤,减轻炎症程度,避免病灶范围扩大[3]。,挽救濒临死亡的神经组织及脑细胞,从而促进神经功能康复。

将血栓通针和丁苯肽注射液联合应用在急性缺血脑卒中治疗中,二者发挥协同作用,在缓解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基础上改善预后,减轻患者功能障碍或残损程度,临床运用中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龙海丽,王凯,林璋君.丁苯酞联合血栓通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11):27-29.

[2]      周丽欣,王威,赵维纳.丁苯肽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制的研究进展[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7,38(05):135-137.

[3]      张丽娜,安中平.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5,16(4):51-52.

猜你喜欢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分析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阿替普酶溶栓预后影响因素与临床研究
腹腔镜睾丸固定术治疗小儿腹腔型隐睾的疗效分析
经皮肾穿刺治疗梗阻性肾积水的临床疗效分析
不同出血量采用小骨窗开颅与常规骨瓣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对比研究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胶原酶溶解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2769例临床分析
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患者的保护作用分析
康复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神经和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