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都市社区托幼服务的供求现状及发展对策

2020-07-10赵若舒左恒王英吉李辉

科学与财富 2020年11期
关键词:需求公共服务供给

赵若舒 左恒 王英吉 李辉

摘 要:随着公共服务的发展,社区托幼服务也在城市中逐步推进与完善,其不仅为居民生活带来便利,也辅助着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本文通过对成都市实地及网络数据的调查分析,探查影响居民选择社区托幼服务最主要的因素;借助供给和需求的经济学视角,探究成都市社区托幼服务供给现状与不同类型人群对社区托幼服务的真正需求;最后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对策,以期不断完善社区托幼服务,共促社会发展。

关键词:公共服务;社区托幼;需求;供给

1. 成都市社区托幼服务发展概述

1.1 政府为社区托幼服务开展出台了相关支持政策

成都市对社区服务较为重视,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发展3岁以下婴幼兒托育服务,助推全面两孩政策实施,省卫生健康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发展的意见》。在成都市“十三五规划”中,就明确提出要加强发展“0-3岁托幼公共服务”的计划决策,要尽快建立标准规范体系和服务供给体系,满足广大家庭对婴幼儿托育服务需求。

1.2 社区多样化托幼模式促托幼服务稳步推进

成都市曾探索性地进行过0-3岁社区托幼公共服务活动。在托幼模式上,进行了比较多的尝试。目前较为常见的公共托幼模式有区卫生院与相关早教企业合办的早教托幼和以社区为依托的0-3岁公立托幼机构,如儿童之家,针对政社合作的社区托幼模式,如龙泉驿区大面街道五星社区、双流区公兴街道城市院坝,高新区西园街道泰美克儿童之家等,均以儿童之家的形式弥补了0-3岁托幼服务的空缺与不足,以多方供给的形式引领了社区托幼服务;由幼儿园向下延伸的托幼机构,如“金苹果、成都暖房子”等;单体托育机构还有“中青育才社区托儿所”。可见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已初步形成,整体服务建设还在完善,但婴幼儿托育服务正在稳步发展。

1.3 托幼资源不足,托幼服务体系有待改善

成都市社区托幼公共服务活动进行了许多不懈的探索,也面临许多挑战,最主要的是托幼公共资源不足,0-3岁托幼服务体系单一化等,可见尚未形成全面的托幼服务体系。据四川省妇联对全省5000多个家庭的调查显示,因“孩子无人照料而不再生育”的家庭占60.7%,80%的3岁以下婴幼儿虽然主要由祖辈参与看护,但67.2%的老人也表示因为看护孩子而造成了身体健康问题,且由于0-3岁有婴儿的公立托幼机构匮乏,入托率仅有2.9%,供需严重不平衡。

2. 成都市社区托幼服务供求现状

为充分了解成都市社区托幼的现状,我们对成都市高新区、双流区进行走访调查,与此还从网络收回“311份居民卷、184份青年卷、266份从业卷”,分别针对居民(有孩者)需求、青年潜在需求、托幼服务供给情况进行问卷采访。

2.1 成都市社区托幼服务需求情况

2.1.1. 居民对社区托幼服务了解程度不高

为了解居民对社区托幼服务的知晓度,我们将居民卷整合,针对不同学历、年龄、月收入的受访者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整理如下表:

结果显示,高中及以下、专科、本科等受访者对社区托幼的了解程度均值均在2分左右,硕士及以上的均值水平为1.863分,整体来看均处于知道一些的水平,经单因素方差分析,F统计量为0.895,显著性为0.444,在0.05的水平上不显著,故不同学历受访者对社区托幼的了解程度差异不具有显著差异。

年龄差异中,各年龄段的均值水平均在2分左右,经单因素方差分析,F统计量为0.421,显著性为0.656,在0.05的水平上不显著,故不同年龄受访者对社区托幼的了解程度差异不具有显著差异。

月收入差异中,各月收入水平的均值水平均在2分左右,经单因素方差分析,F统计量为0.212,显著性为0.888,在0.05的水平上不显著,故不同月收入受访者对社区托幼的了解程度差异不具有显著差异。

总体看来,各分类下的居民对社区托幼的了解度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大众对社区托幼服务的了解度并不高。

2.1.2. 托幼总体需求量不大,居民托幼意向受多重因素影响

针对托幼的总需求量,从实地调研来看,虽然家长们对社区托幼服务的信任度普遍较高,但对社区托幼服务的乐观态度并不强烈。公共性、福利性的确会对是否选择社区托幼服务产生一定积极影响,但从目前来看,大众的乐观态度并不明显。在实地访问时,大部分居民对托幼的第一反应都是“不会轻易考虑”,虽然在反复沟通中会有态度的转变,但托幼意向不大。结合网络调查,也仅有35.4%的人群表示有社区托幼意向(见图2-1)。

针对居民们是否托幼的因素探察,经实地调研统计,67.3%的女性不生二胎的最主要原因都是“经济压力大、工作忙而精力不足”,“孩子无人照料”为14.9%;根据双流区数据显示,仅2%的居民表示“孩子无人照料”,其余大多都因经济和职业发展的原因而选择不生二胎。由此我们认为“孩子无人照料”或并非如今影响成都地区托幼最主要的因素。

从托幼环境来讲,由于托幼市场的鱼龙混杂,很多家长都表示曾跌入托幼陷阱,鉴于目前国内的托幼环境,多数表示可接受2-3岁托幼,但对2岁以下的托幼保育能力予以质疑;从社会环境来讲,随着城市老龄化的加剧,“托幼”已成为现社会下老龄人群的责任与义务,为减少儿女的经济负担、顾孩压力,老人们对家庭的奉献在多数人看来是义不容辞的。截至2018年,成都市户籍人口1476.05万人,其中老年人口(60岁及以上)315.06万人,比2017年增加11.08万人,增长3.64%,占户籍人口21.34%,2018年成都老年人口占比高于全国3.44个百分点,与其他城市相比,成都老龄化水平略高,目前带领0-3岁孩子的多为祖辈,其对孩子的婴幼教育等并无明显概念,多为安全保护和日常带领。采访时,其中80%都表示不会轻易考虑托幼机构,即使再忙也会带在身边;从抚养习惯来看,全职妈妈、祖辈、保姆仍是当下的主流选择。

而在儿童0-3岁的特殊养育阶段,“工作忙、影响职业发展、担心孩子身心教育”也是影响人们选择托幼的重要因素。据我们的调查,在儿童0-3岁的特殊成长期间,58.5%的人群都表示在事业发展中存在一定压力。若针对既是非本地人群,又是双职工的家庭来说,这更是一项重担,比较而言,38.1%的非本市人群的确会产生较强的托幼意向。

面对多重影响因素,究竟哪些因素对托幼倾向产生了影响?对此,我们将所有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做以二元logistic的模型分析,最终统计结果如下表:

根据分析,与长辈的教育观念有冲突(X5)的回归系数为0.575,统计量为2.290,显著性为0.022,该变量回归显著。OR值为1.776,95%的置信区间为[1.087,2.902],当受访者选择与长辈的教育观念有冲突时,其选择托幼的可能性增加0.766倍,受访者认为自己与长辈的教育观念有冲突时,其选择社区托幼的可能性会增加。

根据最终的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得到预测模型整理如下:

2.1.3. 不同文化层次居民对社区托幼需求不同

通过实地调研,我们发现被访的居民学历普遍偏高,73.1%的被访者都在本科以上。通过对比,学历更高(硕士及以上)的家长对婴幼儿的智力发展更为关注,但随着文化层次的上升,对托幼需求的态度也呈现两极分化。

居民们普遍认为,一方面在托幼市场化的环境下,商家纷纷打着“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口号吸引家长前来托幼,公立化的提议虽然可以解决“双职工家庭孩子无人带”的烦恼,但也无意中造成孩子的压力,让本就没有童年可言的孩子们从启蒙阶段就被告知输在了所谓的“起跑线”上,“教条化”的思想更加剧反感;另一方面隨着经济发展,“托幼”不仅潜藏于待开拓的市场之下,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工作竞争压力的增大及退休制改革的推进,公立化的越多供给不仅可以解决双职工家长们的难题,也能吸引更多外来人才,在提供公立、福利性条件的同时稳定经济发展。

为进一步了解不同文化层次的人群对托幼服务的需求量以及需求面,我们根据网络统计信息,分别从不同文化层次的托幼意向人数、托幼时最关注的问题、选择托幼服务的看重点以及对社区托幼服务的期待这四方面整理相关信息。

从需求量来讲,各文化层次下,60%以上人群均表示“不会选择社区托幼”,倾向度最大的人群来自硕士及以上(39.22%)。纵向对比中,表示“会”的最高统计量为39.22%,来自硕士及以上人群;表示“不会”的最高统计量为65.28%,来自高中及以下人群;即在统一标准下,硕士及以上人群的托幼意向更大。

从托幼时最关注的问题来讲,随着文化层次上升,关注点依次对应“安全问题、生活能力、智力开发”。结果显示,高中及以下人群的关注点分别在于智力开发(61.1%)、生活能力(56.9%);专科人群的关注点分别在于生活能力(66.7%)、智力开发(54.8%);本科人群的关注点分别在于生活能力(73.1%)、智力开发(57.7%);硕士及以上人群关注点分别在于智力开发(72.5%)、生活能力(60.8%)。纵向而言,关注“安全问题”最多的来自高中及以下人群(44.4%);关注“生活能力”最多的来自本科人群(73.1%);关注“智力开发”最多的来自硕士及以上人群(72.5%)。

从选择托幼服务的看重点来讲,随着文化层次上升,居民对托幼服务的看重点越多。结果显示,高中及以下人群选择托幼机构时,师资、专业技能等是其主要考虑条件(62.5%)、其次分别为费用(55.6%)与机构知名度(52.8%);专科人群中,费用是其主要考虑条件(73.8%)、其次分别为师资、专业技能等(58.3%)、机构知名度(44.0%);本科人群中,费用是其主要考虑条件(69.2%)、其次分别为师资、专业技能等(60.6%)、机构知名度(47.1%);硕士及以上人群中,师资、专业技能与机构知名度等是其主要考虑条件(58.8%)、其次为费用(54.9%)。纵向而言,关注“距离”最多的来自本科人群(40.4%);关注“费用”最多的为专科人群(73.8%);关注“师资与专业技能”最多的为高中及以下人群;关注“机构知名度”最多的为硕士及以上人群。

从对社区托幼服务的期待来讲,各文化层次下的居民对“早期教育”的强化都表示一致认同。结果显示,高中及以下人群希望社区托幼机构能分别在早期教育(61.1%)、孩子的习惯培养(56.9%)、孩子的饮食卫生(52.8%)做的更好;专科和本科人群也在早期教育、习惯培养、饮食卫生上表现出一致性;硕士及以上人群的更高期望则分别在于早期教育(70.6%)、饮食卫生(64.7%)、低成本(51%)。纵向来看,希望社区托幼在“低成本、早期教育、饮食卫生”方面能做的更好的人群均来自硕士及以上;对“习惯培养”和“环境及硬件能力”的期望更高的人群则来自高中及以下人群。

通过综合分析,各文化层次人群对托幼服务的需求意向总体不大,但需求存在一定差异。高中及以下人群关注“智力开发、师资技能、早期教育”;专科人群关注“生活能力、费用、早期教育”;本科人群关注“生活能力、费用、早期教育”;硕士及以上人群关注“智力开发、师资技能、机构知名度以及早期教育”。

2.1.4. 不同收入层次居民对社区托幼需求不同

为了解不同收入层次的人群对托幼服务的需求,我们根据网络数据和实地调研情况,继续从不同收入层次的托幼意向人数、托幼时最关注的问题、选择托幼服务的看重点以及对社区托幼服务的期待这四方面整理相关信息。

从不同收入层次的托幼意向人数来讲,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人的社区托幼意向最大(39.71%)。实地调研与网络数据统计情况相似,据调研数据显示,在104名对象中,家庭月收入5000元以下的有32名,62.5%的家长有托幼倾向;家庭月收入5000-10000元的有31名,19.4%的家长托幼意向明显;家庭收入为10000-30000元的有21名,61.8%的家长倾向托幼;家庭30000元以上的有20名,60%的家长有托幼意向。

从托幼时最关注的问题来讲,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人群在“智力开发、生活能力”方面的关注度更强烈。结果显示,家庭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人群关注点主要为生活能力(76.5%)、智力开发(57.4%);家庭月收入在5000-15000元的人群关注点主要为生活能力(67%)、智力开发(57.4%);家庭月收入为15000-30000的人群关注点主要为生活能力(63.7%)、智力开发(59.3%);家庭月收入为30000元以上的人群主要关注点主要为智力开发(60.3%)、生活能力(53.4%)。纵向而言,最关注安全问题的人群月收入在30000元以上,最关注智力开发的集中在5000元以下;最关注生活能力的人群集中在5000元以下。

从选择托幼服务的看重点来讲,收入在30000元以上的人群在选择托幼服务时,对“费用、师资技能、机构知名度”上更为看重。结果显示,家庭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人群对托幼机构的关注点在于师资及专业技能(60.3%)、费用(55.9%)、机构知名度(51.5%);家庭月收入在5000-15000元的人群,其关注点在于费用(71.3%)、师资及专业技能(63.8%)、机构知名度(46.8%);家庭月收入在15000-30000元的人群关注点在于费用(59.3%)、师资及专业技能(54.9%)、距离(47.3%);家庭月收入在30000元以上的人群关注点在于费用(74.1%)、师资及专业技能(62.1%)、机构知名度(56.9%)。纵向对比,收入在15000-30000元的人群对距离的考量更多;收入在30000元以上的人群对费用和机构知名度的考量更多;收入在5000-150000元的人群对师资及专业技能的考量更多。

从对社区托幼的期待来讲,收入在15000-30000元以上的人群对“低成本的早期教育”期待性更强。结果显示,家庭月收入为5000元以下人群对社区托幼的更高期待分别为饮食卫生(64.7%),早期教育(60.3%)、习惯培养(47.1%);家庭月收入为5000-15000元人群的更高期待为早期教育(58.5%)、饮食卫生(56.4%)、习惯培养(52.1%);家庭月收入为15000-30000元人群的更高期待分别为早期教育(64.8%),习惯培养(51.6%)、低成本(50.5%);家庭月收入在30000以上的人群的更高期待为早期教育(62.1%)及孩子的饮食卫生与孩子的习惯培养(53.4%)。

综合而言,不同收入层次对社区托幼的具体需求不同。5000元以下的收入人群最注重“生活能力、师资技能、饮食卫生”;5000-15000元的收入人群最注重“生活能力、费用、早期教育”;15000-30000元的收入人群最注重“生活能力、费用、早期教育”;30000元以上的收入人群最注重“智力开发、费用、早期教育”。尽管需求存在差异,但也都指向了“低投入、高回报”。

另外,针对不同收入层次对社区托幼价格的考量,整体来看,随着家庭月收入的增加,受访者可接受的最高价格整体呈现增长的趋势。

结合消费者剩余概念,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其衡量了买者自己感觉到所获得的额外利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社区托幼服务的消费者剩余也将随着愿意为其支付的价格而逐渐扩大,从而在心理效用上获得额外利益。

2.2. 成都市社区托幼服务供给情况

2.2.1. 成都市托幼服务供给现状

从机构数量来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成都市内托幼机构数量或已超过200家。由于社区托幼机构的相关信息较少,故我们对部分参与托育的相关机构进行了相对了解,社区托幼服务主要集中在妇联与社区或单位办的儿童之家,以及以社区为依托的托幼服务点。

从机构类型来看,目前的托幼服务主要集中于单体托育、公办或集体托育、由幼儿园向下延伸以及由早教机构延伸的托幼服务机构等。

从机构优劣势来看,目前的公办、集体以及幼儿园延伸所属机构多为家长信赖,在选择信任度上占有较大优势;而私立,如早教及品牌型机构则在师资和服务范围上更能迎合家长们的托幼需求。

我们对部分托幼机构做以简单整理,主要有下(见表2-3)。

为进一步了解托幼机构的详实情况,我们通过网络问卷收集到266位托幼机构从业者的具体信息,分别从其所在机构的性质、招生覆盖范围、招生容量进行统计。据调查数据显示,从业者所在机构性质为私人开办的占比为31.95%,机关、事业单位附属的占比为40.6%,政府社区共建的占比为27.44%。

其中,招生覆盖范围在周边3千米及以上的占比为56.39%,招生覆盖范围在3千米以下的占据43.61%。其所在从业机构中,招生容量在50人以内的占比为27.82%,招生容量为50-100人的占比为35.34%,招生容量在100人以上的占比为36.84%。

总体来说,随着群众对托幼服务需求的渐增,成都市公共托幼服务正在逐步壮大中。成都市第一幼儿园、金苹果幼儿园以及早教中心曾在社区进行“0-3岁社区托幼”公共服务的试行。如今,像温江区学府社区儿童之家、双流区公兴街道城市院坝儿童之家等,其不仅整合了草坪社区、志愿者以及各个社工组织、社会资源,也为妇女儿童、青年志愿者提供了交流和活动场所,相对增加了社区型托幼服务供给;2018年中青育才社区托儿所联合妇联、妇幼保健院、幼师院校等打造了成都市首家社區托幼点,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形成200米社区幼拖、保育生态链,诸如此类的社区托幼形式仍在完善中。总体来说,目前为3岁以下幼童提供的服务多以亲子互动、早教为主,还不能完全解决一般的育幼、照护问题,但多方供给的托幼服务创新发展为未来的公共托幼服务发展提供了参考。

2.2.2. 成都市社区托幼服务供给面临的挑战

社区托幼服务供给不足,托幼市场待规范。在266位调查对象中,表示托幼机构为政府社区共建的占比为27.44%,其他多为政府事业单位附属以及私人开办。政府事业单位附属由于其发展的成熟性不列于“社区托幼”的主要研究范围。

经走访得知,目前由于托幼、学前教育的供给不足,导致大多数家长只能由自己或父母带0-3岁的孩子,小部分则因是双职工家庭且祖辈不在身边而只能放在托幼所托养。托幼所虽然提供了一定的托幼环境,并运用互联网技术可让父母查看孩子动态,但费用却较高。目前私立托幼因为市场化,其品牌、资质等方面良莠不齐,价位不菲。一般来说,私立托育机构除了家庭形式之外,加盟类机构的房租与人员费用便会占总运营成本的80%上下,且由于品牌和人员的需求,前期投入与运营成本较高,费用较高,回报较慢,如成都市内一家亲子园加盟中心,总投资达50万元,撇去不足一半的硬件及环境设备,加盟与管理费等便超过一半,在逐利为本的市场环境中,利益的驱动将令其投入最大限度的宣传,以收回成本。经调查,家长们的托幼费用大约至5000元/月,但在高额的同时,家长们对其却并不满意,表示虽然有软件可查看,但每日开放时间仅有2-3小时;孩子在机构中也并未学到有用的东西;环境设施、硬件等并未达到消费者预期条件,此外,部分“虐童”事件及卫生事件的发生,降低了公众对于托幼机构的信任度。

托幼行业专业人才不足,资质审核待加强。在接受问卷调查的266名从业者中,有31.58%的调查对象表示所在托幼机构人才主要来自相关的职业技术学院,37.22%的调查对象表示所在托幼机构的人才主要来自相关培训机构,另31.2%的服务人群来自自主输出。可见托幼服务供给来源目前主要为“提供托幼人才的培育机构”以及“相关的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输送与自主输出的比例相差并不大。

在“是否拥有相关资质证书”方面,表示拥有相关资质证书的服务人群为59.02%,仍有40.98%的服务人群并未拥有相关资质证明,占比几乎接近1:1;在“是否接受过相关技能培训”问题中,12.41%的调查对象表示未接受过相关的技能培训;在“是否拥有幼儿早教方面相关技能”问题中,拥有相关技能和未有相关技能的人群占比分别为50.38%和49.62%,占比亦近1:1。

根据从业者是否接受过相关技能培项目和是否拥有相关资质证书的交叉分析可知,在接受过托幼相关技能培训的从业者当中,依然有41.20%的从业者没有相关的资质证书。

通过对资质、技能的数据统计分析,可知托幼服务的相关技能培训仍有缺口,虽然大部分的从业人群具有相关技能,却无相关资质证明,可见托幼服务的就业门槛较低,在官方的资质审核、管理方面待逐步加强。

托幼服务偏重早教,教养融合需完善。在“从业者所在机构托幼最为重视方面”调查中,有43.61%的调查者表示其所在托幼机构最为重视的服务方面为智力开发,接而是安全问题(30.68%)、生活能力(26.32%);在“从业者所在机构是否开展亲子活动以及幼儿早教”的问题上,有61.65%的调查对象表示其所在托幼机构提供幼儿早教以及亲子活动,在“从业者所在托幼机构主要招生宣传点”的问题中,55.26%的托幼机构表示其所在托幼机构的主要招生宣传点为幼儿早教,相比“孩子日常照料”,可见目前托幼机构的服务项目侧重点在于早教。

此外,根据托幼机构的性质以及机构主要宣传点的交叉分析可知,私人开办性质托幼机构主要宣传点为幼儿早教的比例为58.82%,政府、事业单位附属性质托幼机构主要宣传点为幼儿早教的比例为54.63%,政府社区共建性质托幼机构主要宣传点为幼儿早教的比例为52.05%。

无论是从宣传点,还是侧重程度都能看出,目前托幼机构的服务项目实以早教为主,保育为辅,而通过对比,社区托幼点在早教和保育的差异度上也最小。为迎合目前多数家长的托幼消费倾向,“早期教育”无疑已成为托幼消费的聚焦点,但随之而来的亦是较高收费和基本保育的欠缺性。

经调查,针对其所在托幼机构的一般月收费中,最高收费为8000元,最低收费为3000元,平均收费为5440元左右,政府社区共建性质机构的一般月收费的平均水平为5150元,略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但低的幅度并不大,在未来的公共托幼服务建设中需要对价格予以考量。

机构预期存在差异,政府参与度仍可加强。在“从业者所在机构是否与政府开展合作”的调查中,52.63%的从业者表示未曾与政府进行过合作,结合社区托幼的较低认知度以及政社共建情况,可见政府在托幼服务相关的宣传度、支持度、参与度仍有提高空间。

依总体情况而言,从业者认为其所在机构最希望政府支持的方面选择比例最大的是机构选址,然后依次为从业人员人才培养、资金支持、机构硬件设施建设。当然由于机构性质差异,对期望的需求也存在差异:私立托幼机构选择最倾向于机构选址(38.82%),政府、事业单位附属性质的托幼机构最倾向于从业人员人才培养(32.41%),政府社区共建性质的托幼机构最倾向于资金支持(30.14%)。由此可见,不同性质的托幼机构对于政府行为的期待亦不同,政府应根据托幼服务市场的供给情况,以及主客观的综合考量,对托幼服务的宣传、管理层面给予一定支持,从而推进托幼服务的制度及管理规范。

3. 成都市社区托幼公共服务发展建议

3.1. 立足城市特点,满足特色需求

相比上海灯红酒绿的快节奏生活,成都始终以它舒适宜人的慢节奏深深吸引着人们。由于产业的中西部转移以及人才抢夺战略的攻势,其作为流动人口大市的人口红利也得益于此。但是从全国人口流动形势来看,近三年人口流动趋缓,跨省流动下降,目前多为省内、县域间的家庭隨迁式流动,而老人的随迁也是成都市人口老龄化较严重的原因之一。在调研中我们深切体会到成都市老龄人口众多,在无相对满意的托幼环境下,家长们也更倾向于让祖辈分担顾孩压力,出于责任感,老人们也适应着“安逸”下的顾孩生活。基于成都的安逸,对0-3岁社区托幼地点应做一定考量,适选择中青年聚集、生活节奏相对较快的生活区域,并给予适当的社区托幼资源配置,定位需求人群。

由调研分析,虽然各家长们在各因素下的需求都不尽相同,但总体问题都聚焦于“成本、安全、教育”。所以“社区托幼”应尽量避免单一化、标准化的供给,服务建设应求同存异,多设置“2-3”岁社区托幼服务,探索“0-2”岁服务,以免造成资源的浪费。其关注点应聚焦于更为低成本、高效率的养育以及早期教育投入,尽量符合人们对社区托幼的心理预期。

3.2. 多方共同驱动,创新需求供给

“社區托幼”的建设发展应在多元化供给中,以成都市政府为主导,从政策规范、资金划拨和服务提供三个层面对“社区托幼”公共服务进行引导;从不同的广度、深度对此项服务的发展提供支持,探索多种运行模式,如“政企社合作、志愿培训”等,合理运用各项人力、物力及财力,推动“社区托幼”公共服务的发展。

目前,社区托幼服务理念的普及度较低,由于对托幼市场现状的失望,使得居民对保育服务能力存疑。社区托幼服务应以亲民的姿态,逐渐融入居民生活,广宣传,重服务;其供给应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提供不同价格、服务的选择,尽力改变市场托幼环境给幼儿和家长带来的身心安全冲击,避免资源以及保育服务的失调。

现今,托幼服务的专业人才供给不足。虽然调研信息具有随机性,但我们发现全职妈妈多集中于大专及以下学历。学历较低的女性多因长时间与社会脱轨,对求职充满排斥;学历较高的女性对自我事业发展充满向往,却因较长时间的“脱轨”而充满恐惧。

育龄妇女既是物质资料再生产的劳动力,也是人口再生产的直接承担者,但两者间存在的角色冲突和机会成本问题一直困扰着众多家庭,为此也使部分女性被迫放弃职业生活,长时间的脱轨不仅使她们逐渐失去自信,与社会脱节,更让她们的自我价值、为社会创造的物质价值降低。

针对“家庭职责和工作发展”的问题,“全职妈妈+专业培训”或可缓解部分压力,既可从微观方面帮助居家女性解决就业问题,从宏观出发为“托幼”服务行业提供大量专业人才,从而创新供给,为托幼服务建设添砖加瓦。

高质量的托幼服务是社会群体的共同愿望。在托幼服务发展的同时,社会应予以相对的宽容与鼓励,从而使服务供给方的心理效用提升,以创造更好的服务环境。

3.3. 探索有效模式,促进服务发展

自2016年上海政府新建一批社区托幼点,上海市区已完成45家普惠性社区托管点,收费标准按每月3000元以下的标准收取,整体项目由市妇联等多个单位配合完成;近来,南京市不少社区也开始探索“养老+托幼”的老幼双托模式,以平衡家庭多方的机会成本。

相比营利性托幼服务的收费高、服务时间短、服务质量差等问题,社区托幼点不仅价格亲民、满足基本需求、保障幼儿安全,也改观了家长们对托幼机构的普遍印象,但在缓解市场失灵的同时是否会对托幼市场有创新激励的作用,又或使托幼市场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可能?针对非本地人群,又或存在“搭便车”的问题?

在探索的过程中,制度的漏洞、行业人员的供给、受惠对象的局限性等,都是需要攻克的问题。所以在服务体系、服务对象及服务职能上,都应适当借鉴和规避他国及地区托幼服务的种种问题,取长补短才能更好的建立成都市社区托幼公共服务体系。简言之,面对种种托幼模式的探索,都应立足实际,从实际情况出发。

4. 结束语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公共服务的范围正在逐步扩展。为满足居民对公共服务建设的期望与需求,“社区托幼”公共服务在响应“全面二孩”政策的同时,对城市的人才引进、经济发展也起着重要辅助作用。我们希望透过经济学视角,让社区托幼服务走入公众眼帘,同时也希望多部门能对民生民需以及托幼服务的供给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共同建设社区托幼服务的美好明天。

参考文献:

[1] 黄快生.我国0-3岁城镇托幼服务事业发展提升与规范运行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9,(03):156-163.

[2] 张津珊,孙莉莉.政府购买社区托幼“保育照护”服务体系的构建[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19,(36):93-98.

[3] 华诗涵,王玲艳.0-3岁婴幼儿入托需求与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幼儿教育,2018,(03):39-49.

[4] 孙佩丽.社区托幼点——上海托幼服务的新模式[J].经贸教育,2017:225-226.

[5] 刘颖.学前教育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J].幼儿教育,2012,(11):14-17.

基金项目:2019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项目(201910656015)

作者简介:

赵若舒(1998年10月16日),性别:女,民族:汉,籍贯(精确到市):陕西省安康市,当前职务:学生,学历:本科,研究方向:经济学.

猜你喜欢

需求公共服务供给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从不同需求层面分析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与贫困
我国少儿图书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探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