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背景下工程管理专业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2020-07-10刘文强马利英

科学与财富 2020年11期
关键词:实践创新能力新工科工程管理

刘文强 马利英

摘 要:新工科建设重视创新型、综合化的工程教育理念,社会对工程管理专业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在培养创新能力方面仍存在专业设置、培养方案、资源条件等亟须解决的问题。结合工程管理专业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从准确定位培养目标、以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探索具有实践创新和适应变化能力的新型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新工科;工程管理 ; 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一、 新工科人才的新特征

新工科的“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都提出了未来工程师的“核心素质标准”,包含人文素养、社会责任、学科交叉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其中,“创新能力”通常与“学科交叉能力”相伴相随,其目的是强调学生的创造和创业,强调所培养的人才支撑新兴产业,创造产业新领域。

二、“新工科”下工程管理专业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方案

工程管理专业创新能力培养方案存在着目标过高、教学内容滞后、特色不突出等问题。首先,在教学内容上缺乏针对性,案例过于陈旧,理论缺少应有的广度和深度,生搬硬套,导致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认识不明确、不重视,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综合设计能力。其次,在课程设置上,忽视了工科院校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框架体系相互照搬、雷同,专业理论课比例较大,不能体现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时代性和超前性。

(二)资源条件方面的问题

目前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普遍存在师资结构不合理、设备和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題。专业教师较年轻,缺少企业实践项目经验,并且,对工程管理专业投入不足,难以培养出适应新工科要求的高水平的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人才。

三、“新工科”下工程管理专业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一)准确定位培养目标

新工科环境下,工程管理专业的市场供求关系越来越清晰,而工程管理专业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解决的是培养目标定位不清、特色不明的问题。因此,在新工科环境下,工程管理专业应紧紧抓住专业特色培养和优势领域问题研究,注重学科的交叉,充分发挥学校所在区域的优势,并依托地域中的历史积累与雄厚的办学实力,积极拓展工程管理专业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案。

(二)以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不断拓展学生学习实践和实验

提升实践创新能力的关键路径是构建先进的培养模式,因此工程管理专业应形成理论课程教学和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案,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转变传统固有的培养模式。通常在课程设置上,工程管理专业注重专业教育而轻视学生实践创新素质的培养,缺少跨专业交叉融合的培养方案,对理论知识要求较多,对实践训练要求较少。因此,新工科背景下,工程管理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根据新技术、新产业发展对创新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需求进行设计,突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借助产学研融合平台,建立理论课程教学和实验实践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拓展学生学习实践和实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应将学生课堂上习得的理论知识与工业技术和现实设计实践相结合,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着重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促进专业特点和区域社会经济需要的结合,观察落实国家工程认证标准。还应建立支撑创新性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凝练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标准。

(三)增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在教师层面上,应要求教师能够将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渗透到理论教学中,具备较多的知识储备,通过工程案例和虚拟仿真激励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一方面通过聘请企业中具有丰富经验的工程师走进高校,直接作为学生实验实践课程的导师,通过交流合作的方式指导学生实践 ;另一方面,应鼓励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参加企业培训,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创新意识,从而有效指引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工程管理专业的实验设备和条件都有了极大的改善,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教学和科研梯队。如 :山东建筑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已经实现了资源互补,有旅游景观研究中心、工程管理工作室、实验室等,并选聘了一批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工程师、设计师作为基地导师,加强校外科研合作与实践基地建设,展开了全方位的校企合作,极大提升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同时,还不断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为专业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交流平台。

(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重视艺术与科学结合

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开发,提倡体验式教育、开放型教学,因材施教,大胆尝试。为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工程管理专业应采用“项目引导制”“竞赛引入制”“事实教学”等多种开放型的教学模式和灵活的教学方法,根据课程的特点,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并且,新工科背景下,高校的严谨规范应与艺术类专业学科的灵活、开放的办学特色相结合,在实践教学案例和课程设计题目的选择上,注重学科间的交叉,充分发挥学校工科背景和地域特色优势,重视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不断进行跨学科的综合性问题研究,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元素与设计相融合。同时,教师也应将实践积累的经验融入教学,积极参与工程管理专业有关的工程设计实践、设计竞赛活动,注重结合实际工程项目经验渗透教学,使学生在多角度、系统化、开放型的训练中提高自己的实践创新能力。另外,在课外创新实践活动方面,应依托工程管理工作室和学院实验中心,注重师生“第二课堂”的开辟,以学校“开放实验教学项目”等微平台,释放和开掘学生创造力,通过课题项目驱动、学科竞赛引导,将素质教育思想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充分调动起教与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教师和学生的自主意识,提升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钟登华.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3):1-6.

[2]林健.面向未来的中国新工科建设[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38(02):26-35.

[3]陆国栋,李拓宇.新工科建设与发展的路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3):20-26.

[4]孙磊,张明瑶,张又方,等.新工科复合型创新人才教学培养研究[J].河北农机,2019(7):1-2.

作者简介:

刘文强(1999-),男,山东协和学院,山东济南,工程管理19级学生;马利英(1984-),通讯作者,女,山东协和学院,山东济南,助教,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实践创新能力新工科工程管理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常微分方程”课程教学中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基于CDIO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导向的离散数学课程的改革研究与探索
由GS地产服务质量事件反思电力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