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金融基础》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2020-07-10王自琴
王自琴
摘要:近年来,各高校都在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思考,积极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之路,构建起专业课、思政课融合的思政教育体系,充分发挥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效果。本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出发点,深入挖掘高职财经类专业《财政金融基础》课程里的思政元素,努力把知识教育同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职业观,同时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关键词:课程思政;专业基础课
一、研究背景
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社会进步和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石作用,随着国家关于职业教育的政策相继出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也不断提高。2019年1月出台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虽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但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要把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强则国家强”。“所有课程都有育人作用,所有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各类课程应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但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在思政课程教学中进行,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往往缺乏思政元素,导致了思政课程的教育任务重但效果不佳的现象。随着“课程思政”的提出,各个高等职业院校也陆续展开相关课题研究,开启了“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探索之路。
二、《财政金融基础》课程思政必要性
《财政金融基础》作为高职财经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必修课程,在学生的整个学习阶段起着很重要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在本门课程中挖掘思政元素,并把它们融入到专业知识学习的全过程,达到全程育人、全员育人,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效果。努力把知识教育同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职业观,同时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三、《财政金融基础》课程里的思政元素与实践。
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出发点,本门课程主要融入了爱国情怀、诚实守信、职业操守、法制观念、国际视野等方面的思政元素,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立场,提高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拓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一)财政学部分
(1)财政及其职能。财政既是指国家的一个经济部门,也可以看成是国家理财,即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去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资源配置更加优化、收入分配更加公平及稳定经济的作用。财政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身边随处可见财政现象。出生的医院、幼儿园、小学、初高中学校甚至目前就读的大学,这些都离不开财政。同时通过例举三峡工程、南水北调、港珠澳大桥等案例,让学生了解财政在新中国发展建设中的巨大作用,激发学生感恩之心和爱国情怀。
(2)外部性问题。从企业外部性问题延伸至个体行为方面,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增加正外部性活动,减少负外部性活动,比如在课堂上不大声交谈影响别的同学听课,公共场所不乱扔垃圾,爱护森林植被和名胜古迹等,进一步分析个人道德素质修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社会公德心,做新时代有用之才。
(3)财政收入与税收收入。政府能够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财政收入的多少,而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中最重要的收入形势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为了保证财政的各项职能都能够很好地履行,财政收入必须得到保证。作为未来的会计从业人员,应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要从现在起树立责任担当意识,步入社会后为国家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4)财政支出。财政资金支出范围广,涉及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科学等方面,通过例举精准扶贫、国家助学贷款等案例,让学生理解财政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我们最终目的是达到共同富裕。同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生活费用、时间等进行合理分配,让自己的大学生活变得多彩而丰富。
(5)财政预算。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讲述为中国获得第一枚奥运金牌的中国健儿许海峰的故事和反面案例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从根据实际情况来做计划并坚持不懈和不根据实际情况做计划两个方面来理解计划的重要性,财政预算也是如此重要。引导学生尽早对个人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
(二)金融学部分:
(1)货币与货币制度。通过对货币发展史的介绍,进而引入人民币演变史,介绍每一套人民币发行的意义,了解每一套人民币发行时的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背景,让学生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状况。尤其第五套人民币,里面蕴藏着中国五千年优秀文化,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和对人民币的敬畏之心。
(2)信用和利息。在介绍什么是信用、商业信用、银行信用等信用的基础上,借用“季布‘一诺千金”和“渔夫与商人”这两个故事,告诉学生诚信的重要性和失信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让学生在诚信与失信的对比中更深刻地认识到个人诚信的宝贵。要求学生在个人助学贷款和未来住房贷款时要按时归还本金和利息,在生活中诚信做人。在学生理解利息的基础上,通过单利与复利的计算让学生明白两种计息方式的差异及复利计息的惊人后果,教導学生在学生时代不提前消费,尤其不能通过网络贷款来消费,以免不能及时归还造成不良的后果,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消费观。
(3)金融机构与金融业务。通过讲述我国金融机构发展情况,介绍每种金融机构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同时,对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证券机构等金融机构的业务进行重点介绍,让学生理解这些金融机构在改善民生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和发挥的作用。尤其近年来互联网金融机构(如微众银行等)的出现及其快速发展,为传统金融行业带来了巨大改变,也成为了金融市场上的一个有益补充者,在提高人民生活幸福指数上起到很大作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化操作进入金融服务,作为金融业工作人员要树立更强的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和职业素养。
(4)金融市场。通过介绍多种金融工具,培养学生的投资理念,让学生理解收益与风险成正比的真正含义,增强学生的风险意识。除了自己在未来理财时要具有风险意识外,作为一名财务人员更要有风险意识,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真实有效才能帮助财务信息使用者做出有用的决策,从财务信息中看到公司经营过程中潜在的危险。通过“长生生物”一案,分析证券市场上虚假信息的危害性及后果的严重性,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让学生知法、懂法,并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
(5)国际金融。介绍外汇、国际储备、国际金融机构等,让学生理解国际贸易、引进外资、加强国际经济技术交流合作的重要性。2016年1月,由中国倡议发起成立亚投行,以支持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吸引了来自五大洲的57个国家成为意向创始成员,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内容,让学生深刻理解并认识中国坚持互相尊重、合作共赢和平外交之路的重大意义,培养学生国际视野。
(6)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在理解我国货币供给机制的前提下,分析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及其他经济主体在货币供给中的作用。通过案例让学生理解货币均衡的重要性,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国家在保持货币均衡及经济稳定发展中做出的努力和决心,增加学生对祖国认同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7)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借用津巴布韦恶性通货膨胀和1929-1933年中国通货紧缩两个案例,分析背后的原因及有效的治理对策。联系中国当下实际情况,让学生去关注各种物品价格,并对价格走势进行分析,簡单判断经济形势,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8)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通过解读政府工作报告让学生理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目标都是促进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平衡国际收支,最终实现中国梦。让学生学会分析相应政策背后的原因及其可能产生的结果,学会关心国家大事,做一个有责任担当、有梦想的当代大学生。
四、结束语
通过在《财政金融基础》课程设计中挖掘思政元素,并将之与专业知识完美结合,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将思政教育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滋润学生心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职业观,同时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达到了较好的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奕.高职专业课堂思政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智库时代,2019(7).
[2]肖紫嫣.高职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方法策略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1):96-97.
[3]吕晓翠.课程思政理念融入专业课堂教学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9(40):42-43.
[4]林爽.我国高校推进课程思政的管理机制探究——以财经类专业课程为视角[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9(6):115-118.
基金项目:
课题号:内江职业技术学院科研立项课题,编号 2019-28《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课程思政在高职财经类专业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