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优良班风,实现四自管理,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2020-07-10范利萍

视界观·下半月 2020年4期
关键词:班集体班干部辅导员

范利萍

一、案例简介

2017年9月我迎来了一批95后大学生。在与他们初接触中了解“95后”大学生个性张扬,有自己的主见,在追求理想时只关注自己的个人理想而忽略社會的需要,没有足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在对待班集体荣誉时,只关注个人的成绩而忽略班集体的重要性;个别学生担任班干部目的是能使自己获得什么好处,有些同学为了评先评优和入党等荣誉,在当选以后就对班集的事情不闻不问,为同学服务的意识淡薄。甚至有个别班干部养成了“小老师”等浓厚的官僚主义,不能调动同学们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自管理方法欠缺,积极主动参与性不高,没有高质量的学生自动自发组织的活动,学校组织策划的活动普通学生不自愿参加的现象。

二、解决思路

学风和班风是一个班集体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学生能否在优良的学风、班风中成长,在很大程度取决于辅导员的引导作用。辅导员在班级建设中,应着力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与自我监督的能力,这样才能学会学习、学会集体生活、学会做事、学会与人交往、学会适应环境、学会参与实践的能力。

三、实施办法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班风之灵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精神支柱,是行动向导,是人们树立评判是非善恶的终极标准。在班级管理中,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做为我班班风的灵魂。通过民主协商与讨论的基础上确定了“和谐、勤学、互助”作为我们班的共同愿望。在此过程中,师生都是制度的制订者、执行者和维护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就会如盐溶水般渗透其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修正着学生的价值取向。

2.班干部是班风建设的骨干力量

多年的辅导员工作经历,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的重要性。新生入学后,我在较短的时间内翻阅学生的个人档案,同时结合入学初期对学生的观察,通过民主选举方式组建了班委。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通过分配各种形式的任务锻炼班级干部的工作能力,培养班级干部的责任心、耐心、细心,引导他们以无私的心态为广大同学们服务。同时,在学业、自律上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班级中形成班干部能上能下,能奖能罚的制度,鞭策班干部树立榜样形象,促进班级优良风气的形成。

3.建章立制树规矩是实现四自管理的保障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真正实现四自管理,必须用制度来管理班级规范行为。首先召集班委会商量制定班规事宜,制定了班级管理制度,明确了学生干部的职责,下发了《班级日常管理制度》、《班级奖惩制度》、《班级活动管理制度》、《班级财务管理制度》、《寝室文明公约》等,组织全体同学学习《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等学校下达的文件。为更好地激发学生爱班、爱校的集体荣誉感,组织同学们设计班徽的LOGO,并张贴在教室、寝室门的醒目位置,统一购买班服,并打上本班班微的LOGO。统一对教室进行本班特色的校园文化设计,极大地增进了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和荣誉感。

4.互助合作是凝聚力增强的情感纽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根据本班学生各有千秋的特点,开展互帮互助齐奋进活动。开学初我就给每位同学带了一顶“高帽子”,赋予他们一个或两个角色,成立了各种兴趣活动小组,让每位同学头上有“帽子”,肩上有责任,手里有权力。针对学生无学业规划、学习方向不明确、贪图享乐等问题,成立了会计小组、英语小组;为了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走出寝室参加运动,成立了羽毛球小组、舞蹈小组,篮球小组、乒乓球小组;针对学生对文学感兴趣,成立了宣传小组;针对四自管理成立班风督查小组等。每位小组长要根据本小组特点制定该组管理制度,每学年制定一份,统一上交审定,并组织张贴宣传,督促每名学生按照自己制订的计划逐一落实目标,每月反馈,班委负责督查、记录、上报,遇到问题我会善意提醒、客观评价,及时指导。每年由班委与各小组长负责筹划年终总结表彰大会,安排的活动都是由各个小组负责组织表演。通过这种即互助又有合作的模式,让每一个同学都投入其中,集体归属感增强,集体凝聚力也就越大了。

5.活动是增强学生集体观念的支撑

(1)以赛事活动为引领

根据班级专业特点,以赛事活动为切入点,以此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以学风带动班风建设。我主动承担起班级赛事活动的联络员,与会计教研室老师一起相互协作,辅导员负责攻占思想上的堡垒,鼓励有特长有想法的学生积极参赛,专业老师负责在专业知识领域给予辅导,并制订了一些相关的激励措施。如对积极参赛的同学在综合测评中给予加分,获奖的同学在评优、入党上给予倾斜,并通过学院的微信公众号对参赛同学进行大力宣传。三年来,我班先后20多人次参加了用友杯ERP沙盘大赛、10多人次参加了用友杯全国大学生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6人次参加了航信杯全国大学生财税技能大赛以及多人参加了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等,很好地促进了学风和班风建设。

(2)以班集体活动为主线

为融洽同学关系,增进同学友谊,消除分歧和矛盾,促进班风建设。在辅导员和班委的带领下,该班每学期组织1-2次集体活动,如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一雷锋纪念馆、拓展训练、点钞大赛、模拟求职大赛、拔河比赛等。记忆犹新的是石燕湖的拓展训练一攀爬高墙。班级48名同学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搭建人梯,帮助每一位同学顺利翻越了高墙,流下了幸福的眼泪。大家用行动诠释了“不放弃、不抛弃”的理念,使班集体荣誉感空前上涨。

四、总结与记录是班风建设的固化体现

要使班级管理有章可循,做到“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管”的氛围,不仅需要有制度做为保障,还需要不断记录与总结。在日常管理中要有专人负责记录各类活动开展情况,做好班级成长轨迹记录;其二是在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其三要去总结与提炼。通过一系列的自治管理,我班委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全员参与率显著增加,班集体凝聚力不断加强。

五、案例思考与启示

1.辅导员的站位

要实现大学生“四自管理”,將大学生被动接受管理转为主动进行管理,做为辅导员要注意应多为学生提供自由交往的空间,让他们在相互的碰撞、冲突中进一步发展协商、交换、合作等能力,体验规则的公正和互惠。当他们迷失目标时,你可以站在学生的“前后”位置,起到一个引领和促进作用;当他们产生矛盾时,你也可以站在学生的“左右”始终陪伴他们,当学生激进时你站在他的右边给以提醒,当他松懈时你站在他的左边给以激励。我就这样让学生在明确规则的基础上,机智地将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协商和碰撞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在每一次的争执中,获得有益的经验,不断督促强化。

2.学生没有优差之分

所谓差等生指的是那些不能达到基本教育要求,德智体全面发展水平较差或发展不平衡的学生。所以说这类学生可能只能只是在某一方面较差,但并不代表在其他方面不突出。在学生管理中,要注意的是不可以片面的给学生下定义,不带有色的眼镜去看待他们。“只有教不好的老师,决没有不可教育的孩子”。做为教育者、管理者,要懂得尊重、理解、信任他们,一分为二看待他们,找出教育的切入点,善于把学生往好的方面引导。

3.角色岗位要全员分配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的最高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所以说每位同学其实都有着一颗想要干大事的敏感的心。做为辅导员如果因为不能干而剥夺他的岗位就会让他失去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 所以,每个人都必须有岗位,且有适合他能力现状的岗位。这些岗位的设置,从某种意义上说并不是培养工作能力,而是让他们找到“归属”,实现内心的需要。对于大学生而言,在班级中要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才能发挥自己的个人潜力,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即找到自己存在于班集体的价值所在,这是学生的幸福所在,也是班级管理的秘诀之一。

4.要着重选拔、培养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

班干部是班级管理中辅导员的有力助手,是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是连接学生和辅导员的桥梁,他们的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直接影响和制约着班级建设。在选拔班干部时要注意班干部不应该是辅导员挑的,更不是终身制的,而应该是在实践中脱颖而出的,因此要通过集体的实践活动来发现与选拔。辅导员要信任班干部,支持他们的工作,维护他们的威信,并给予具体指导,帮助他们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教给工作方法,放手让他们通过实际工作的锻炼增长才干,提升组织能力。

“三贴近”原则强调学生的接受度,已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成了固有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比如讲授法或者说灌输法,是我们多数教师常用的。灌输法是一种单向输出,没有双向互动,如果时间超载、信息超负荷,学生便会觉得枯燥乏味,尤其是对理论性较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寻求改变,在教学方法、教学语言、教学互动等设计上,应更加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更加关注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在启发、诱导的过程中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完成自我探索、自我思考,促进课堂形成双向互动,实现灌输性与启发性统一。

4.统一与多样的关系

“三贴近”原则强调贴近学生,不仅要关注青年大学生这个群体整体的情况,还应关注学生因院校、专业、生源、家庭环境等各方面因素影响而形成的具体个体差异。学生的个性差异会影响教学质量,如学生的已有知识量的积累会影响教师的授课效果,文史类的学生相较理工科和艺术类的学生而言,总体的理论积累要丰富些。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要参照统一的教材、实现既定的课程目标、按照规定的计划等教学要素开展,还要在落实过程中注重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实现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

猜你喜欢

班集体班干部辅导员
人心齐,泰山移
中等职业学校班集体建设的策略研究
竞选班干部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温暖的班集体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竞选班干部
提升学生自主管理水平 构建特色班集体
班干部的烦恼
“有为”也应“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