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迟到看到学生的问题
2020-07-10孙亮
孙亮
学校无小事,处处有教育。一个简单的道理,看似平凡的话,但却意味无穷。
的确是这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因此在教学中我处处留心,争取做好榜样的力量。但是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性格,有些学生不想甚至不愿意向“榜样”学习。
在我刚刚送走的毕业班中有这样一个学生,他是个男生,脑袋聪明的很,脾气也怪的很。上课时他能积极发言,动脑思考,往往一些难理解的问题,他总最先明白。在高一、高二时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而且阳光开朗,虽然不能和每一位同学成为朋友,但至少看起来是比较正常的,与人交流没有障碍。还常常有一些突发奇想,在周末参加青岛市组织的cosplay等活动,在高二的时候还学习了播音主持这样一个艺术特长,可以说沿着这条路走下去,这个孩子将来参加高考是一定能取得优异成绩并考入理想院校的。
然而事与愿违,在进入高三以后,他就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早晨来学校经常迟到,一副蓬头垢面,而且上课还经常睡觉,就像契诃夫笔下的套中人一样,将自己藏起来,不愿意与人交流沟通。起初,我只是以为他晚上复习的时间较晚,休息时间不够,毕竟到了高三学习压力是很大的。可是这种情况并不是一次两次,而是在开学后持续出现,这时我感觉到应该是这个孩子自身出了问题。于是,在一次早晨,这个孩子又一次迟到的时候,我在教室门口堵住了他,问他为什么最近总是迟到,他支支吾吾,说自己晚上睡得晚了,但是从他的眼神中我看出问题应该不是那么简单。我猜测可能是孩子的家里出了什么事,于是便不再训斥他,让他先去上课。
回到办公室,我拨通他妈妈的电话,结果与我猜测的一样,孩子的妈妈刚开始说话就哭了出来,说了很多,最后我确定是因为她们夫妻二人的问题,孩子对于家庭矛盾非常敏感,在放学回家后看到妈妈在偷偷哭泣,他也没有心思学习,每天晚上就是呆呆的坐着,甚至有时候一坐就是一晚上。在了解了孩子的情况的以后,我便开始找孩子谈心,做工作,然而他对老师很是排斥,不愿做太多的交流。我也只能隔三岔五就找个机会和他聊聊。后来在高考体检时,我看到他和负责抽血的大夫交流时的神情,與高二时的那个阳光开朗的他一样。也许孩子受到的家庭刺激太大,只有在与陌生人交流时才会回到从前,而在学校中,在家里,他始终是把自己套起来,想要保护自己。
最后,到了高考的时候,由于关键的一年没怎么好好复习,文化课与艺术课双双落下,成绩也不甚理想,而且我能感觉到这个孩子还是没有走出父母给他带来的阴影,只一心想要出去打工,也许他是想自己赚钱,养活自己,也养活妈妈。
学校无小事处处有教育。通过这个学生我对教育的理解更深了一层,教育并不一定就是充满哲理的优美语言,蕴含道理的语言行为。有时可能是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宽容一点的心。有时,教育是苍白的,是渺小的,对于这个学生,当初如果我能再多一点更加深入的沟通,再多一点关爱,也许他能再高三最后日子里走出那个套子,回归那个阳光开朗的少年。事无大小,教法无形。教育需要教师有很大的耐心和爱心帮助那些学习和生活上有困难的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