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四年级学生养成良好语文观察品质的研究
2020-07-10郭婧
郭婧
摘 要:小學生由于年龄小对许多事物都有这浓浓的好奇心,也是身处于对事物接受最直接的阶段,现在养成什么样的学习习惯,什么样的良好品质,将会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未来的发展状况,而小学四年级正是处于这个时期的黄金阶段,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语文观察品质是学好语文,提高语文成绩的必要条件,以此如何培养四年级学生养成良好语文观察品质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语文;学习;观察品质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作为我们的母语,学好它是必须的,因为它是我们交流的工具,也是学好其他所有学科的基础。在语文学习中要有良好的学习品质即良好的语文观察品质,它是保证学生学好语文,提高成绩的基本保证。良好的语文观察品质可以让学生一点就通,举一反三同时这种品质也能在其他学科中应用 ,有助于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和技巧。四年级学生由于年纪小,对事物的接受是单纯的 才能长久地保持学习能力和成绩。在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品质之后再举一反三,从而也能借鉴学习语文的良好品质使得其他的科目也能得到帮助。学习语文的良好品质有写字识字的品质,爱读书自主阅读的品质,与外界交流善于倾听的品质,习惯背诵推敲理解的品质,创新个性的品质等。小学生由于年纪小,对事物的接收是单纯的,所以在语文教学中首先要培养的是他们良好的语文观察品质,而小学生进入正式学习阶段由于他们的自控能力差,所以要如何培养他们良好语文观察品质是很重要的。
1激发学生观察力
激发学生的观察能力是第一步,眼睛是观察世界的窗口,老师要利用并创造机会让学生多观察,多动手,多说话等来提高学生对事物的感知力,以此来提高和激发学生的观察力。学生由于年纪小对许多新鲜的事物都会产生浓厚的好奇心和新区,老师更要懂得利用这种好奇心,利用现代科技如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多媒体上有丰富的资源,如图片,音乐,视频等,可以有效的让学生产生心趣,激发学生的观察力,同时搭配上老师绘声绘色的口头描述与夸张的肢体语言;还有让学生动手做学具,进行操作,都在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观察力,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良好品质。
2明确语文观察目地
学生在事物的观察中一定要有明确的目地,明确的观察范围和中心点,这样才能集中精力,集中观察力,能把事物观察的清晰透彻,避免了囫囵吞枣和走马观花,这对于培养学生语文观察品质十分重要。观察任何事物都应该有明确的目地,小学学生在观察事物时不能观察重点,也不会主动的提出观察的目地,这就需要老师来细心的引导,不能放任学生自己去观察,这样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老师也不能经行笼统的引导,要经行细致具体的引导,如:这是什么地,有什么人,在干什么等等,这样才能使学生培养出有目地的观察品质,看清事物本质,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可以用文字来锻炼学生有目的的观察,中华上下五千年,我国的文字博大精深,人们从最开始的象形文字发展到今天的文字,可以让学生学习观察文字,看一个文字像什么东西来锻炼学生有目的的观察,这样即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品质又让学生记住了这个汉子,何乐而不为呢!
3学会比较观察
让学生学会比较的方法,全面细致地观察观察的精确性是观察力的重要品质之一。学生在平时的语文观察中如果会对比观察,就会发现事物中最细微的差别,找出不同点,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和事物的特征,可以更好的把握住事物的中心,提高语文学习效率和成绩。如:什么是“亻”什么是“彳”,他们是怎么来的,两者又有什么区别,都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对比观察,这样学生就会更清楚的区别两者,对文字的记忆也会更加清楚深刻,提高观察力,培养了语文观察品质。
4结语
运动是事物的本质,一切事物每时每刻都在运动,都在发生着变化。所以在观察事物时不能只从一个方面来观察,这样的结果是片面的,是不准确的,要让学生多角度,全方位的去观察,从静态和动态方面来观察,掌握事物的规律和特点,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观察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培养学生语文观察品质是发展智力的途径,而不是把它看做解释某些课题和章节的一种手段。持之以恒的观察,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和观察习惯,对学生观察力的提高也会有很大帮助。这一点比观察本身的收获更为重要。所以,要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观察要给予鼓励,激发学生主动观察的兴趣,这样学生就会投入到积极的事物观察中去,这样更有助于培养学生语文观察品质,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谢德钊.中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现状与教学对策[J].现代阅读,2011(11).
[2]罗亚海.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J].素质教育.
[3]谈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方法研究[D].
[4]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
[5]林格.林格教你:21天提高孩子观察力和创造力[M].
[6]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M].
[7]霍建红.优化作文教学,提高小学生观察能力的实践与研究[J]. 教学研究,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