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的赋比兴
2020-07-10陈平骊
陈平骊
摘 要:道德是对于真善美的觉悟,德育是一种真善美的培育,具有诗性的特征。德育之“赋”,是以生动的故事来说明和直解道德观念,形成道德知识;德育之“比”,是以关联思维来反思生活中的道德现象,形成道德认识;德育之“兴”,是回归现实生活本身,感受生活,形成道德意识。德育的赋比兴,落脚点是培养道德认知、道德情怀和道德追求相统一的道德意识。
关键词:德育;觉悟;真善美;赋比兴
中国文化有着诗教的传统,从《诗经》的教化功能看,可以说诗教是中国文化的正统的大传统。在《诗经》中,德性和诗性是相通的,其中的“颂”,就是以诗颂德。孔子传承六经,特别重视诗教,发扬光大。诗教的特点,是讲究赋比兴,调动人的知情意的感受,形成道德意识。现今的道德教育,仍然值得借鉴发扬传统诗教的赋比兴方法,追求诗性德育。
一、德育之“赋”
德育之“赋”,是以生动的故事来说明和直解道德观念,形成道德知识。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动规范的总和。道德教育,首先要认知道德现象,接受和理解道德观念,内化道德知识。
中国文化中,赋是一种美的铺陈。借鉴于德育方法论,就是用具体的道德故事和事例来说明善恶美丑,使受教育者在直观的感受中获得相应的道德知识,接受主流的道德德目,对于道德观念有正确的理解。如传统的“孔融让梨”、董永“卖身葬父”以及整个二十四孝子,都是铺陈故事,揭示其道德含义,从而定义相关的道德德目,并进而组成为一定的道德知识。从教育学上讲,道德教育是感性和理性的融合,道德知识的获得是一种感性到理性的直观升华过程。所以,中国古代教育汇集了大量的生活故事来传习道德,并且注重语言的传诵性乃至诗性,将真善美统一起来,融合起来。在古老的《诗经》中,许多篇章就是贬恶扬善的教化诗。而以德性论诗性的诗学,更是一个大传统,以至于现代学者中的有些人尤其是青年学子往往不能认同古人的德性诗说,比如对于《关雎》的理解,就颇有否定德性论的意见。而其实,我们以历史主义的态度来认识问题,就可以看出《关雎》篇的道德意蕴。所谓的“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正是守礼有德的君子表现。所以《论语》中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又比如,《诗经》中的《野有死麕》一篇,则是从反面讥讽男女相诱、苟合之事。诗中用“死麕”一词来铺陈形容,就可以看出其中透出的好恶感了。古人给我们的启示是深远的,是可以不断的思考再思考的。所以说,在当今的德育過程中,我们尤其应该自觉学习中国传统的德育方法,学会道德故事的铺陈,学会诗性德育。
二、德育之“比”
德育之“比”,是以关联思维来反思生活中的道德现象,形成道德认识。道德是一种生活现象,是源于生活的。道德教育自然要以生活为根,要学会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和认识。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仪,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于衽席,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说孔子编诗“始于衽席”,是代指正常而符合礼仪的男女婚嫁生活之事,以区别于男女之野合。男女和合,是人类族群繁衍的开始,而合乎礼仪的婚姻,又是人类走向文明生活的一跨步。所以,诗本身是源于生活、反映生活的,是贬恶而扬善的。在今天看来,道德也是反映生活现实的,反映社会生活中的善恶美丑。德育不能脱离社会生活,就像诗歌本身不能脱离社会生活一样,或者说,美丑善恶的观念都是反映于生活本身的。因此,在德育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用理论的道德知识来观照现实生活,反思社会现实,从而形成自己的道德认识。有了反思的道德认识,才是道德知识的内化,也是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统一。
三、德育之“兴”
德育之“兴”,是回归现实生活本身,感受生活,形成道德意识。道德具有调节、认识、教育、导向等功能,道德作用的发挥有待于道德功能的全面实施,是一个知行合一的过程。因而,德育的落脚点是培养道德认知、道德情怀和道德追求相统一的道德意识,并从而产生道德行动。应该说,道德行为是存在于整个人类社会生活之中的,既是一种自觉的行为,也是一种自然的行为。所以,只有回归生活本身,德育才有立足点。也可以说,德育的完成,就是回归生活本身,养成自觉自然的符合道德价值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这样,德育的社会意义才真正得以彰显。就像孔子说的:“《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现代德育也是培养人的多方面的精神素质,使个人获得良好的社会生活感受和增进社会集体福祉。要之,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教育中,无论是思政课程还是课程思政,德育之“兴”可以看做是观念知识面向现实生活,培养个人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有一种自觉的自然的道德意识,成为一个有道德感、有行动力的人,并且实现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的统一、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这样的教育观念,也是现代的生活教育之大德育观的体现,是传统与创新教育的融合的体现。
参考文献
[1]高亨.诗经今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2]赵志毅主编.德育原理与方法[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