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中国特色理论植入现代企业管理
——山钢集团日照公司塑造运营管理新生态

2020-07-10巩聪聪通讯员张荣海孙运利

山东国资 2020年5期
关键词:山钢日照精益

□ 本刊记者 巩聪聪/通讯员 张荣海 孙运利

山钢集团日照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吕铭(左)接受本刊记者采访 (摄影/郭阳)

随着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程度的加深,管理水平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管理模式的升级成为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以新旧动能转换为契机,一些省属企业在管理模式改革方面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山钢集团日照公司就是其中的积极践行者。

“伴随着技术壁垒的不断突破,科技红利的释放空间日趋变窄,未来企业的竞争将越来越体现为管理水平的竞争。”4 月15 日,接受本刊记者采访的山钢集团日照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吕铭分享了其对企业管理的深刻认识与前瞻判断,“塑造运营管理新生态,成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绕不开的课题。”

三期叠加,向管理要效益

山钢集团日照公司成立于2009 年2 月,主要任务是承担山钢集团日照钢铁精品基地项目(以下简称“精品基地项目”)的前期准备、项目建设及生产运营。根据国家发改委批复,精品基地项目一期工程年产铁810万吨、钢850 万吨、钢材790 万吨。2019 年4 月11 日,精品基地项目一期工程全线建成投产。目前,铁路、码头等配套项目正在积极推进。同时,根据山东省先进钢铁制造产业基地建设规划,山钢集团日照公司正在积极推进精品基地项目二期工程的筹备工作。

“山钢集团日照公司现有在册职工5199 人,按照设计产能850 万吨钢计算,实物劳动生产率达到每人每年1600 吨。这在全国算是上游水平。这种领先,首先得益于技术优势和地理位置。作为国家加快钢铁产业结构调整、‘上新压旧、上优汰劣’的核心项目,精品基地项目配备的都是目前最先进的生产装备;并且项目地处沿海,在物流方面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同时,我们在管理方面也注意挖潜。”吕铭介绍,“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技术潜能的逐渐释放,管理挖潜正日渐成为我们的工作重点。”

谈及山钢集团日照公司塑造运营管理新生态的背景,吕铭首先解释了“生态”这一概念:“什么是生态?生态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能够促进良性循环,实现系统内自我完善和生长。对于企业来说,良好的运营管理生态可以实现企业系统的良性循环。所谓运营,管理学中的定义是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我们在‘运营’后面加了个‘管理’,是想进一步突出和强调管理的重要性。我们认为,运营管理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源泉。”

2019 年,山钢集团日照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0 亿元、利润10.26 亿元。在钢铁市场再次震荡的大背景下,投产当年即实现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也证明了运营管理能力对企业效益提升的作用。据悉,从投产开始,山钢集团日照公司生产调试全部按实单运行,是国内第一家用实际订单驱动、柔性组织生产的钢铁企业。这是典型的精益化管理模式。

尝到管理提升的甜头之后,山钢集团日照公司坚定了进一步管理挖潜的信心。

“我们初步梳理企业发展基本情况后发现,前期的管理提升都是微观层面的点上的一些改善。要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还得系统化提升管理水平。”吕铭分析,“这就需要我们从宏观层面和整体角度对公司的发展情况有一个基本、准确的判断。经过细致分析,我们明确公司正处于‘发展窗口期、事业爬坡期、改革攻坚期’三期叠加的阶段。这是我们谋划新思路、实现新发展的着力点。”

他解释,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近年来国家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过一轮钢铁行业产能置换,钢铁企业重组力度加大,更多产能布局沿海。其中,附近沿海某项目预计三年后投产,届时山钢集团日照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地理优势将不再明显。因此,这三年是山钢集团日照公司夯实先发优势的关键“窗口期”。从山钢集团日照公司自身来看,精品基地投产时间刚满一年,各项事业刚刚起步,正处在建设发展的“阵痛期”和“磨合期”。如同一架飞机,起飞阶段最为关键,需要快速突破,以进入平稳飞行状态。从这点看,当前和未来几年是山钢集团日照公司事业发展的“爬坡期”。从改革攻坚的视角看,当前国企改革已到深水区,山钢集团要求2020 年深化改革取得全面突破,管理层契约化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工资总额决定机制改革……一项项与干部职工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改革已然落地,山钢集团日照公司正进入“动奶酪”“动位子”的攻坚期。

“‘三期叠加’是我们对企业当前发展历史方位的全面把握。认清历史方位是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是决定发展方向、选择正确发展路径的根本,是制定改革发展政策的基本依据。”擅长系统思考问题的吕铭分析,“只有认清历史方位,制定战略措施才不会超越‘段位’。”

这是一种典型的唯物史观思考方式。而积极借鉴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成果,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植入企业管理,正是山钢集团日照公司运营管理新生态的特色。

理论联系实际,中国特色理论植入企业管理

那么,山钢集团日照公司正在塑造的运营管理新生态,具体是一种什么样的企业生态呢?

山钢集团日照公司现代化冷轧镀锌产线(摄影/郭阳)

“山钢集团日照公司运营管理新生态的内核,是在新时代良好的社会生态、政治生态背景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思想基础,以集团公司‘构建安全高效钢铁产业生态圈,打造绿色智能行业发展新标杆’新一轮新旧动能转换三年行动计划为战略基础,以学习型组织建设为思维基础,以契约化管理、混合所有制改革为体制机制基础,以精益管理为管理基础,以严细实快为作风基础,以涵养人与企业双元高质量发展为目的的运营管理良性循环系统。”吕铭从“内核”和“外圈”两个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解答,“日照公司运营管理新生态外圈是包含客户、供应商、上下游市场、协力单位等利益相关方共创、共进、共赢、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系统。”

他进一步解释:“围绕智能高效绿色高端钢铁强企愿景,山钢集团日照公司运营管理新生态塑造的两大抓手是学习型组织创建和精益化管理,分别对应着理论与实践层面。”

其中,学习型组织创建,解决的是思想和思维的问题。围绕学习型组织创建,山钢集团日照公司策划开展了“四学四做”活动,即学理论、学理念、学专业、学先进,做善于学习的人、勇于创新的人、敢于担当的人、清正廉洁的人。精益化管理解决的则是工具和方法的问题,即实现路径。按照精益化管理思路,山钢集团日照公司今年初明确了21 个精益管理项目课题,内容涉及环保、能效、信息化、生产、环境、产品开发等多个运营管理维度,搭建起通往愿景的“高速路”。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入学习与领会,是我们学习型组织创建的重要内容。”吕铭深有感触地说,“多年来,很多国内企业一直在学习西方的管理思维与模式。西方企业在管理方面确实具有独到之处。但我从多年的工作经验中总结出的一点心得是,战术方面可以多多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思想和战略层面的东西还是要从我们自己的文化与理论体系中寻找答案。精品基地项目设备配置先进、具有沿海优势,但当前尚未达到国内外一流水平,原因主要在于我们的管理水准不够。首先,我们要从思想上明确这一点,通过深入学习与研讨把握问题的深层次症结;然后,选择合适的工具解决问题。精益管理的概念源自日本丰田汽车,我们根据山钢集团日照公司的实际,对其‘市场驱动生产’的管理精髓进行提炼与借鉴,形成真正适合我们的可行性精益化管理路径。”

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重视理论学习成果的应用转化,即学习型组织创建与精益化管理的有机结合,是山钢集团日照公司运营管理新生态的突出特点。用吕铭的话说,就是“二者相辅相成,分别解决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问题”。

据悉,在做好理论知识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养的前提下,山钢集团日照公司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创新学习形式、丰富学习内容,紧紧围绕公司生产经营重心,通过专题学习研讨、成果共享等形式,提升管理水平,丰富业务知识,诊断现实问题。

“今年公司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共安排了8 个专业的学习研讨,目前已开展了信息化、能源管理两个专业的学习共享研讨,成效明显。很多经营管理的好点子,正是在这种组织学习过程中探讨出来的。”山钢集团日照公司环境保护部副部长陈力军告诉记者,“我们环境保护部承担了公司第一个精益化管理项目,方案正是通过集体学习研讨形成的。通过精益化管理,预计能源环保板块全年可为公司创效2 亿元。”

山钢集团日照公司运营管理部副部长赵洪荣介绍,针对精益化管理,山钢集团日照公司目前已形成一个三年计划:今年是导入年,理念渗透和21 个精益管理项目的落地是重点;明年是深化推进年,将深挖精益化管理的创效潜力;后年是固化提升年,计划形成一套具有山钢集团日照公司特色的精益化管理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我们党依靠学习创造了历史,更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吕铭说,“这对我们经营企业也有指导意义,现代企业和现代企业管理者同样需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我们将持续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将公司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打造成理论学习的平台、研究问题的平台、工作创新的平台、沟通交流的平台,不断提升党政领导班子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为高效实践精益化管理、塑造企业运营管理新生态提供有力支撑。”

猜你喜欢

山钢日照精益
山钢拿下船用9Ni钢订单
山钢研究院获得2项智能制造软件著作权
山钢5100m3高炉提高铁水装准率的实践
心之向往,便是日照
沧海桑田话日照
有一种生活叫日照
精益思想在海外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山钢日照2050热连轧快速轧制模式研发与应用
掌握核心技术 赢在精益制造
机加零件精益单元构建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