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期血压异常 血管会变脆 天热了 也要防脑溢血突袭

2020-07-10邬时民上海市执业药师协会会刊编辑部主任

自我保健 2020年5期
关键词:脑溢血血压康复

文·邬时民(上海市执业药师协会会刊编辑部主任)

5月,又到了天热的时候,一些高血压患者往往认为,天热血压会降低,因此不太重视高血压用药了。专家提示,天热并非是高血压的“安全期”,同样会发生高血压意外事件。

天热了 高血压也不能停药

脑血管病的发生在季节变化时尤为多见,冬季天寒高血压患者血压一般较高,较难控制血压,因此患者重视对血压的控制。而到了夏天,人的血管容易扩张,血压会下降,有的甚至变成正常或者偏低,因此有的高血压患者“久病成良医”,每逢夏季炎热天就停止服用降压药,到了秋天天气凉爽的时候重新服用降压药。其实,这样的做法不妥。因为高血压患者与正常人不同,他们的血压波动对环境温度适应能力差,在32℃度以上的高温环境,体温的调节主要靠皮肤扩张、大量的汗液蒸发来散热,使皮肤下的血液循环量比平常高出3~4倍,这时候血压很容易升高,这就增加了脑溢血的可能性。

凡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血脂紊乱、吸烟等高危因素的人,如突然出现一侧肢体偏瘫、一侧面部麻木、口舌歪斜、口齿不清、视力模糊、反应迟钝、言语困难、头晕、失去平衡、走路不稳、吞咽困难、喝水呛咳等症状,应考虑发生脑卒中,必须立即到医院诊治。

高血压 一天里的血压波动

对于一些症状很轻或症状持续几分钟、几小时后又消失的情况,一定要予以重视,不要盲目当颈椎病、腰腿痛自行处理,避免拖延就诊。一旦有脑卒中现象发生,不要过多搬动病人,让他就地或到附近的沙发、床上躺下,等待医务人员到来。

提高血管健康水平,可降低心梗、中风、猝死等心血管疾病发生。5.18全国血管健康日源于一个指标值:5.18毫摩尔/升,即正常人血液内总胆固醇异常的临界值。设立这个节日旨在呼吁人们重视血管健康。

另外,脑溢血除了有季节的节律以外,还有昼夜节律。大部分人的血压波动呈现杓型曲线,午夜血压最低,早晨血压就开始上升,此后约2~3小时即上午6~8时血压升髙到第一个高峰;以后血压逐渐下降,到傍晚血压又上升,大约在16~20时形成第二个高峰;到22时睡觉后,血压逐渐下降,在半夜(大约是24时至第二天2时)时最低,称为“谷”。因此,不建议高血压患者过早出门及进行晨练,以防遭遇脑卒中等不测事件。

小心高血压的意外事件

高血压是脑溢血的“导火索”脑溢血就是我们平常所讲的中风,属于脑卒中的一种,另一种即脑梗死。心脑血管疾病专家认为,无论是脑溢血,还是脑梗死,都有一根“导火索”——高血压在作怪。长期高血压的患者,脑部动脉硬化程度较高。做个形象的比喻,由于高血压患者全身血管像旧轮胎一样弹性变差,特别是一些小血管壁越来越薄,甚至个别地方产生“鼓包”(即微小的动脉瘤)现象,一旦血压骤然升高,容易导致脑血管管壁破裂,形成出血性脑卒中,即脑溢血。高血压可使脑血管动脉硬化的发展加速、加重,血管硬化造成的血管狭窄和硬化的血管壁内形成的斑块破裂,引起的血栓则会造成血管的堵塞,从而引发缺血性卒中,即脑梗死。

高血压的非药物疗法

药物治疗是高血压患者最主要的治疗手段。通过药物治疗,把血压控制在理想的水平,以减少高血压并发症,降低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另一方面,要重视非药物疗法。如果高血压患者能够很好地将药物疗法与非药物疗法紧密结合起来,那样不仅能控制血压,避免并发症产生的可能,同时还能减轻症状,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高血压非药物疗法包括:

饮食治疗:适度吃青菜、水果和薯类;常吃奶制品;少盐,戒烟限酒;吃饭八分饱;保持适宜体重。

运动治疗:有氧运动被视为高血压患者较为适宜的运动方式,如游泳、慢跑、快走、打乒乓球等。

心理治疗:高血压的发病与心理因素有很大的关系。当有较大的心理压力时,应善于向亲人、朋友倾诉、交流,抒发压力。不急躁、不生气、控制好情绪,保持心态平和、心理平衡是比较关键的。

脑卒中康复期家庭护理ABC

文·孙宏德(吉林省长岭县中医院)

脑卒中患者康复期一般是在家里度过的,家属应了解如何做好家庭康复。

在恢复期预防再发很有意义。因为脑卒中可以突然再发,发作次数越多,每次的后遗症加起来,预后就更差,死亡率也大大增加。为了防止再发,应注意血压平稳,食入量适宜,并检查心脏、肺部有无合并症等。

康复护理

包括心理护理、基础护理,保证患者的基本生活需要;做好特种护理,视具体患者、病情施护,如对鼻饲管、尿管、褥疮的护理等。

安全进食

因脑卒中患者常伴失语,不能正确表达意愿,或有呛咳、咽下困难,不能保证进食,入量常有不足或过多,家属应予足够重视。要定食谱、定入量、定时间供给,必要时经鼻管饲给。

大便通畅

大便秘结,排便时过于用力可诱发出血性脑中风、脑栓塞。为了保持大便通畅,定时排便,适当吃芹菜、胡萝卜、水果等。必要时可用药物,如蕃泻叶、麻仁润肠丸、果导等。

心理疏导

急性期家属及患者的注意力在抢救生命上,而在康复期则往往急于功能恢复,要求很快自理,甚至去工作。要求用新药、新方法治疗者颇多;有部分患者表现悲观、失望,精神抑郁。因此,家属要多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患者要实事求是地对待自己的疾病和功能,力争取得良好的预后。患者要与医护人员、家庭配合好,共同战胜疾病。

康复锻炼

1开始时做深呼吸及简单的主动运动,着重偏瘫一侧手脚的伸展运动:肩外展、上肢伸展、下肢弯曲。

2运动间隙用枕垫、木架维持肢体功能位,防止上肢屈曲、足下垂等畸形。

3逐步增加坐、立、行走练习,进行步态行走、上下楼。注意加强保护,防止跌伤等意外。

4上肢活动功能初步恢复后,着重做抓放物品、盘核桃等运动,加强自理能力练习:进餐、梳洗、穿脱衣等。

5情况进一步好转,可进行写字、编织、园艺等劳动。

猜你喜欢

脑溢血血压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脑溢血后如何急救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最怕啥
综合护理干预在脑溢血患者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