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知价值视角下传统节庆共生发展“城中村”文化旅游

2020-07-09周超

中国商论 2020年1期
关键词:城中村文化

周超

摘 要:城中村是我国快速城市化背景下, 城市向乡村蔓延过程中出现的普遍现象,它是城乡文化冲突文化及融合的缩影,其既尴尬又特殊的地理特征及社会定位,使得城中村形成了其独有的特殊文化,这种文化里既有传统村落文化的遗留,又携带着明显的都市性,是城市个性化避免千城一面的关键,所以不能简单地否认其价值与合理存在。本文将在深入剖析城中村文化特质的同时,分析如何利用小型旅游节庆活动继续传承及保护这一特殊的文化载体,使其与城市文化共生共融。

关键词:城中村  文化  小型节庆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01(a)--03

城中村是城市发展过程中一种很特殊的存在,“城中村”顾名思义即城中有村,但此村又非彼村。近些年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面积需要扩张,原先分布在城市周边的农村被纳入城市的版图,由于耕地被征用,农民在转为居民后仍在原村落居住从而演变成城市村落式居民区,虽仍为村落但却被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所包围,成为名副其实“城市里的村庄”。所以城中村的特殊之处在于,它虽处城市,却又不被城市所认同,虽名为村,却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村落,所以这种既尴尬又特殊的地理特征及社会定位,使得城中村形成了其独有的特殊文化,这种文化里既有传统村落文化的遗留,又携带着明显的都市性,不论从城市还是农村的角度都显得格格不入却又存在的合情合理。

所以城中村成为转变中的传统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冲突及混合体,在这里农村传统与城市现代的生产生活方式交流与冲突并存,整体结构趋于复杂化。

曾几何时只要一提到城中村,大部分的城市居民都会以“脏、乱、差”来理解这一特殊的区域,因为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城中村虽身处城市但发展滞后,并游离于现代城市管理之外,通常居住环境恶劣,是城市外来打工者主要的租住场所。所以许多城市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一直循序渐进地进行城中村拆除改造,以期改变这一特殊的城市陋区。但不可否认的是,虽然城中村是城市与农村文化矛盾的冲突点,但其特有的文化特征使得它显得既特殊又另类。

周锐波和阎小培(2004)认为“城中村”的城市化不是单纯的物质形态转变,而是经济、社会、文化、景观等多元的转变。故城中村不仅有其特殊的地理特性更有特殊的集合了建筑、节庆、宗族习俗以及不同文化价值观等多元素的综合性文化特质。如今许多城中村面临着去留的矛盾,拆除工程烦琐且耗资巨大并涉及社会诸多问题与利益纠纷。采取一味地拆除重建、破坏迁移的方法虽然有致死地而后生的干脆,但也损失破坏了许多不可复制的城中村文化。所以如何在城市发展中保护和传承其特殊文化遗产,对那些具有文化历史价值的城中村,如何以一种全新的理念和方式,重塑与转化其价值,使其以一种另类的方式与城市共生共融亦是城中村建设亟待破解的难题。而小型旅游节庆活动依托其特殊性是保存城中村传统文化与艺术,或是在自然资源缺失的前提下带动村落经济及社会地位的有效策略之一。

1 传统节庆活动的定义

近年来,由于体验经济发展迅速,节庆活动“festival”与特殊活动“special event”逐渐受到重视。会展学者Getz (1991)就提出节庆活动是“在一般例行活动之外,在经费赞助与组织运作两者配合下所形成的一种非经常性地发生或一次性的特殊活动。”余青,吴必虎,廉华,童碧沙,殷平(2005)认为文化节庆活动是以某一地区的自然、文脉和发展战略为基础,举办的一系列活动或事件。刘博,朱竑,袁振杰(2012)认为节庆是指固定或不固定的时期内,以特定主题活动方式,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一种社会活动,所以作为特殊的民俗文化,节庆一直被认为是特定地方人们生活方式的文化表达,影响着人们的文化融合,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目前大部分的节庆活动定义主要集中在宏观大型的节庆活动,而相对于城中村这样的文化背景,显然小型传统节庆活动更能体现其具有文化多样性,就像陶伟,陈慧灵,蔡水清(2012)认为的小型节庆活动可以做到“传承历史、演绎现代”的作用,以及具有表达文化特有性的特点。

2 城中村的混合二元文化

城中村没有较长的历史,从出现到目前逐渐消失总共几十年时间,但这几十年正是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重要时间节点,各种内在文化与外来文化冲突更迭层出不穷,城市与村落、外来文化与本土传统、发展与落后、传承与消逝,而城中村不仅接受着城市文化的洗礼,还努力保持传统的农村文化,呈现出独特的城乡混合二元化的文化特性。

(1)独有的城市土地集体化:城中村的二元化文化最大的沖突点还是在土地所有制上,虽在城市内,大部分或是所有的土地都已被征用完毕,但其居民的房屋所有制仍属农村集体所有,这也形成了城中村居民与房地产开发和土地升值,征地、拆迁和补偿之间的重重矛盾。“小富即安”的思想使得很多村民希望通过谈判增加拆迁补偿,实现“一夜致富”,并跻身城市居民获取相应的保障福利,但城市居民却依然边缘化这类城中村居民,例如“拆二代”“拆迁暴发户”等形容词并不具有褒义。韩潮峰(2004)认为的城中村的内涵主要是指它“身”在城市,却仍在实行农村集体所有制和农村经营体制的农村社区。而正是这种农村社区,其经济来源一部分是村集体经济分红、出租屋收入以及小规模的商业、餐饮业等(郭艳华,2002),这同时也造成了城中村居民不同于城市或农村的文化价值观,许多拆迁户在一夜暴富后不知所措或是迅速挥霍金额也是这一文化的体现。

(2)特殊的建筑特点:任何城市都是由街道建筑所构成,而街道与建筑里则流淌着城市的文化基因。街道、建筑,以及围绕它们所产生的故事、传说、文化、叙事,往往构成我们对一座城市的基本认知。城中村虽地处城市边缘,但因其土地所有制的特殊性,大部分的建筑都是在自我“宅基地”上建立,所以虽然主体建筑具有区域共性,但每一幢个体建筑却又同时具有单有性。有些城中村建筑历时几代人,各种不同时代的文化都能在建筑特性中显现,同时基于中国文化家大业大的传统思想影响,许多家族式建筑簇拥而建,使得城中村建筑体现了区域化的异化特点,这在大城市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中显得极其特别,也是提高城市识别度的一个镜面。就像吴英杰(2004)分析城中村建筑特点时认为其具有建筑形体异化,贴面楼、拉手楼丛生的特点。黎云、陈洋、李郇(2007)也认为城中村在发展过程中,仍然保留了传统村落的空间结构,体现在混合的功能使用,以公共空间为核心的村落肌理以及场所的文化传承上,这是城中村空间多样性的重要内容。

(3)多元文化大融合:虽然城中村的存在历史很短,但其作为一个村存在的时长却可能是很长甚至有些村落延续了几百年的历史,而在这么长的时间段里,许多传统村落文化得以完好的传承,同时又有许多新的文化在不停地添加进去,形成其独特的村文化,正所谓“一树一菩提,一村一世界”。尤其是在江浙闽一带,村落与村落之间哪怕仅是相邻也会产生不同的方言特性以及特有的文化习俗,故一直有“三里不同音,十里不通俗”的说法。同时因为城中村复合着城与村的双重属性,初入城市之人很容易在此遇见熟悉的生活场景和久违的乡土温暖,尤其是城市的外来者看来,城中村不仅有廉价的居住空间,有与收入匹配的服务产业,有亲友老乡等社会资源,为他们在城市谋生或真正迈进城市,提供了一个够得着的平台或起点。而正是这样的一种平台使得城中村的多元文化更加的多元,不仅是城市与乡村文化,南北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饮食文化、语言文化等多样文化有了一个大融合,所谓的“入乡随俗”正是最好的体现。所以城市尤其是中国的都市要获得合理发展,既要有“乡土风情”的融入,又要让“城中村”发挥作用。

3 城市共生—发展传统节庆与城中村文化的结合

城中村的存在并不是“存在即合理”的简单定义,其产生与发展乃至现在逐渐消亡都蕴含了特别的历史文化价值,是城市个性化避免千城一面的关键,所以不能简单地否认其价值与合理存在,且一味地拆除迁移。在如今城市同质化严重的同时,如何能让城市具有瞩目且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特性往往极具问题性,所以相比于大拆大建,城中村的有机改造往往更有价值。这就需要将其文化内涵与经济活动建立一种共生关系,如何将其特质文化转化并产生经济价值,提高空间环境的附加值,从而平衡城市更新升级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型旅游节庆活动往往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1)传统民俗节庆活动:农村的民俗文化是我国古代农村社会历时几千年农耕火种下产生的独特文化,而城中村在改革开放前一直都是农村地带,所以其继承了及传承了相应的农村民俗文化,而这些独特的民俗文化正是发展城中村旅游的优越条件。同时从地理分布上来讲城中村比城市与乡村都更具有双重优势,不仅具有农村的乡村民俗,其地理位置通常在城市边缘或离城市较近,交通及停车相对较宜,故更易吸引游客前来参加,就像广州珠村乞巧节、杭州蒋村龙船节等都是成功的城中村民俗节庆的先例。而所谓“一村一俗”代表着不同的村子肯定具有其独有的习俗文化,而这些独特性将使其免除节庆活动主题落入俗套的千篇一律,故可以采用乡村+农业+生态+养生+民俗文化等多元结合设计活动,使其活动更具多样性及可观性。

(2)主题休闲农业活动:城中村的地理优势也可以采用雷同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活动模式,利用城中村拥有的土地及农业资源相应的设计开发,例如农场果园观光采摘活动、垂钓骑马等户外活动,甚至观鸟、绘画、采茶、品尝美食等活动。因为城中村距离主城区不远,城里人来小住几日,既可以欣赏田园风光,放松身心,又可以参与农户劳作;此外还可以学做农家饭、酿酒等。不仅可以丰富游客体验,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更是起到对城中村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3)小型商务旅游活动:随着目前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各种对外事务和交流、商务经营活动、学术会议频繁进行。城中村发展可以依赖商务旅游活动发展趋势,建立“城市大旅游商圈”的概念,利用其“乡土性”纠偏、弥补和优化城市在商务活动发展过程中的局限,从而保证其更具竞争力。依托所在城市的地理及旅游优势,以城市交通体系为依托,配合自身旅游资源,扩大城市的商务活动圈,积极吸引或设计小型商务旅游活动来吸引外来人群。甚至部分城中村可以依托自身的特点打造独特的大旅游地商圈,例如美食街、古玩街等。

(4)原创乡村文化标签:我国历史上农民一直是落后愚昧的代名词,而时至今日农村经济发展迅猛,农村人形象早就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所以如何改变这一落后的固有印象,负责打造现代都市农民新形象,城中村也许最具有优势。城中村可以根据自身特点设计独特的原创乡村文化标签,例如杭州的梦想小镇、成都三星杨梅小镇等,从根本上对外展示中国农村人新面貌,从而改变中国农民和农村的固有形象形态、传递新思想观念和精神世界。也是在此意义上,“城中村”作为具有城市与乡村的双重身份具有不可推卸的“承达”和“纽带”作用。

4 结语

一方面,不可否认“城中村”作为城市发展的衍生物,其所产生的一系列负面因素,例如治安环境及人口复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没有与城市国有的市政设施衔接,由此产生环境臟、乱、差和公共卫生问题。但同时“城中村”作为“城市”的有力补充和缓冲地带,提供了许多城市所缺乏和丧失的优势,如缓解人口压力、消除紧张关系、改善生态环境、保留人情世态、降低生活成本等。换言之,城市的发展必然“城市”和“乡村”以其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发挥着不可忽略的作用,那么,“城中村”则将二者融为一体,具有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所以利用小型节庆活动,在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呼唤多元化、包容与活力的城乡模式,使城中村在城市文化、社会与空间不同层面的共生。

参考文献

蓝宇蕴.城中村:村落终结的最后一环[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1(6).

周锐波,阎小培.“城中村”文化透视[J].规划师,2004(5).

韩潮峰.我国“城中村”问题的研究[J].经济师,2004(1).

吴英杰,罗皓.“城中村”改造:寻求城市发展与经济利益的协调[J].乡镇经济,2004(7).

郭艳华.论改造城中村的现实途径[J].城市发展研究,2002(4).

刘博,朱竑,袁振杰.传统节庆在地方认同建构中的意义:以广州“迎春花市”为例[J].地理研究,2012(12).

黎云,陈洋,李郇.封闭与开放:城中村空间解析——以广州市车陂村为例[J].城市问题,2007(7).

陶伟,陈慧灵,蔡水清.岭南传统民俗节庆重构对居民地方依恋的影响——以广州珠村乞巧节为例[J].地理学报,2012(4).

余青,吴必虎,廉华,等.中国节事活动开发与管理研究综述[J].2005(6).

Getz, D. Festival, Special Event and Tourism.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1991.

猜你喜欢

城中村文化
城市双修理念下的城中村改造研究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拱墅:融资300亿元推动城中村改造
传承 民族 文化
什么是文化
由逆城市化的城中村改造引发的思考
从一个村到一座城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