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对新中国建设发展的认识
2020-07-09杨前智
杨前智
【摘 要】一个国家、民族的建设发展都要选择相适应的社会制度,而社会制度与国家历史发展走向为正相关,都有其历史决定性。邓小平同志指出:“人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中国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人民是不是也能站起来,中国是不是也能翻身?那么新中国回不回得到全面的发展呢?基于此,文章将以试论对新中国建设发展的认识作为切入点,在此基础上予以深入的探究,相关内容如下所述。
【关键词】中国;建设发展;社会主义;认识
一、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
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建设发展要走哪一条道路是所有中国人所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及解放,一些有识之士向西方寻求救国之道,希望可以按图索骥,通过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去完善中国,将中国富强的希望寄托于实行与发展资本主义。
而从洪秀全的太平天国直至康有为、梁启超的戊戌变法,最后到孙中山的辛亥革命均以失败告终。国民党在大陆进行了多年的资本主义建设,最后直接导致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泥潭中不可自拔。
所以历史以血的代价告诉我们,在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
社会主义体系在中国的确立、巩固及发展,彰显了我国近现代社会建设发展的客观规律,是里程碑似的变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一百多年来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得出的必然结论。
二、社会主义可以从根本推动新中国发展
邓小平同志指出:“建国以后,我们从旧中国接受下来的是一个烂摊子,工业几乎等于零,粮食也不够吃,通货恶性膨胀,经济十分混乱。
所以,我们多次重申,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现在落后的状态下,走什么道路才能建设国家、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这就又回到是坚持社会主义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问题上来。若走资本主义道路,可以使中国百分之几的人富裕起来,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几的人生活富裕的问题。
而坚持走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就不会产生贫富过大的差距。再过二十年、三十年,我国生产力发展起来了,也不会两极分化。”这就是一代偉人向世人昭示的: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发展的价值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即为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去处理中国的实际问题。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进程,中国社会生产力程度已不可同日而语,社会生产力在各行各业均领先于世界大部分国家,而中华民族正以全新的姿态傲立在世界之巅。
就像邓小平曾经提出的“完成发展后所存在的问题要比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多”,更有甚者还会出现多元化特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进程,当代经济格局已不再适应过去我们已经熟悉且有效的办法,墨守成规、受制于传统的束缚不但无法实现有效的发展,甚至还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国际政治问题;就像在改革处于攻坚阶段,好吃的肉全部吃完,那么剩余的即为难以入口的骨头,全面推动改革我们一定要挣脱常规的束缚,摒弃所有影响正确观念的思想及体系;我国共产党针对“四大考验”即为长期且繁琐的,所存在的“四种危险”即为突出且刻不容缓的。而上述均为中国共产党亟待解决的问题。
怎样去应对重大挑战,进而规避风险处理矛盾,因此促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这需要依附于战略遵循,且根据有效的实施纲领,要按照新的实践对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科技、教育、环境、社会、国家稳定、“一国两制”以及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党建与外交等各方面作出综合性的研究及引导。党的十九大报告依附于渗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指出新时代所需遵循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在此基础上将其整合成“十四个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即为思想层面的一种体现,而在行动纲领上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方针。
主要方针不但体现于基本结构,同时还在相关条文上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即为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全面掌控。全面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基本构架、“四个全面”战略方针。同时,侧重于“发展一定遵循科学发展观,同时全面贯彻创新、协调、公开的发展原则”,“一定坚持并深化中国社会主义核心经济体系及分配机制”。同时需要全党渗透“四个意识”,主动确保党中央权威与集中统一领导,积极的在思想以及行动上与党中央相统一,深化党的领导体系,依附于党的方向,依附于全局而设计有针对性的政策,进而完善基本的执行力,保障党为全局的主导地位,明确“民众即为历史创造的根源,同样以为决定党与国家未来的主要因素”,“深化民生福祉即为发展的核心目标”,这也从侧面体现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发展原则。
参考文献:
[1]袁秉达;理论创新视阈中的学习型政党价值取向——兼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首要任务[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7(01):19-22.
[2]马彦平;领导干部要广接“地气”夯实“底气” 经受“四个考验”克服“四个危险”——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体会[J];前进;2016(08):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