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子松特性及嫩枝嫁接技术
2020-07-09孙立岩
摘 要:文章介绍了樟子松生物生态学特性,总结提出了樟子松嫩枝嫁接有关砧木培育、接穗选择、嫁接时间、嫁接方法及接后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措施,为寻求樟子松无性繁殖途径,提高樟子松遗传改良速度,以及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樟子松;生物生态学特性;嫩枝嫁接技术
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是欧洲赤松(P.sylvestrisL.)分布至远东的地理变种,起源于新生代第四纪更新世的中晚期。其天然分布的范围不大,主要分布在我国大兴安岭海拔400-900m的山地及呼伦贝尔沙地,蒙古国也有分布。樟子松是我国北方尤其是干旱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由于它具有耐寒、耐干旱、适应性强、树干直、材质好等特点,引种栽培范围不断扩大,已成为营造用材林、防护林、固沙林、四旁绿化和荒山造的主要树种。为此,我国各地60年代初,就樟子松这一重要树种开展了遗传改良工作。嫁接是樟子松遗传改良建立种子园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嫩枝嫁接是提高樟子松嫁接成活率的主要技术措施。
1 樟子松的生物生态学特性
1.1形态特征及针叶内部结构
乔木,高可达25m,树干下部深灰色或灰黑色,中上部黄褐色或黄色。二针一束,针叶粗短、硬直,明显扭曲,长5-8(10)cm,径1.5-2mm。球果种鳞鳞盾肥厚隆起、常反曲。在针叶的横切面上,有边生的树脂道6-11个,背腹面均有。维管束鞘呈横茧状(长圆形、中间稍收缩),两个维管束间距离较远。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高原,小兴安岭爱辉县的卡伦山和逊克县的松树沟也有少量。
1.2生态生物学特性及引栽情况
樟子松耐寒、耐旱,随着气候干旱程度的增加,其耐旱能力也有明显的增强;耐土壤贫瘠;喜光;深根性;主侧根均发达;生长速度快;15-18年后开花、形成球果。由于樟子松具有以上生态生物学特性,因此,它有着很强的适应环境的能力,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的很多地方都有引栽,特别是在草原带的沙地,有许多引栽成功的范例,如1955-1956年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从呼伦贝尔盟红花尔基引种樟子松到章古台进行沙地造林试验,1962年对其引种育苗和造林技术进行了系统地总结,确认了樟子松在该地区引种成功。此后,黑龙江、河北、陕西、山西、宁夏、甘肃、新疆等省(区)以及我区大多数盟市旗县也引栽成功,特别是鄂尔多斯市,在防风治沙及城镇绿化中大量引进了樟子松。
2 樟子松的嫩枝嫁接技术
2.1砧木的培育
一般选择樟子松5~6年生容器苗作砧木进行原砧嫁接。嫁接前2~3年培育樟子松容器苗。容器袋类型一般为塑料袋,规格为长25cm,宽20cm,双面厚3~4道。营养土尽量采用树叶和有机肥发酵过的高腐殖质的砂壤土。春季灌袋,底床培育。
2.2接穗选择
选择优树上的树冠中、上部向阳面半木质化或在正常生长的当年生的树稍带有生长点嫩枝作接穗。优树的年龄10年左右为宜,树龄大,成活率下降。
2.3嫁接时间
在黑龙江西部地区,樟子松嫩枝嫁接一般选择夏初5月末或6、7月份。5月末,樟子松刚形成顶芽,高生长基本结束,针叶束伸展不多,处在半木质化状态,是樟子松嫩枝嫁接的最好时期。接穗成活后,当年抽稍生长。6、7月份樟子松树高生长停止,径正处在旺盛生长阶段,木质化较好,嫁接成活率也较高,多数接穗嫁接成活后,不抽稍。时间再晚些,接穗当年成活,第二年越冬后死亡。
2.4嫁接方式及操作
樟子松嫩枝嫁接主要采用髓心形成層贴接法。由于嫩枝嫁接,接穗随接随采,采后放在盛水的容器里,暂时贮存。用双面刀片将接穗先截成5~8cm长,顶芽周围留有8~10束针叶,用左手大母指和食指夹住接穗下端,右手拿刀片,按接穗中心下刀往顶梢切至离顶芽2cm左右处,切成斜面,以不碰到所留的针叶为宜。接着选择粗细与接穗相适宜的砧木当年生部位,摘除部分针叶,先横向切一刀,再向上切至树皮形成层,比照接穗的长度将树皮切下,梢切下一点木质部为好,要不用刀在切面上横刮几下,将形成层破坏,接穗与砧木对齐,用宽1cm的农用塑料薄膜从下边往上绑好,松紧适中,以不透气,进不去雨为原则。接穗与砧木粗细一致最好,两侧都可对齐,若接穗细,按砧木一侧对齐,反之,不宜嫁接,接也不会成活。
2.5接后管理
2.5.1保持砧木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如及时除草、松土、灌溉、病虫害防治,尤其适时灌溉,保持砧木生长所需水分,有利接穗成活。
2.5.2接后1个月可以解除塑料袋,确定成活的剪去砧木的小树冠,否则不宜剪去砧木的小树冠,以后还可以补接。解带要及时,不及时影响生长和成活。
2.5.3地处风沙较大,较干旱地区,接后套上黑色或绿色等塑料袋,保湿,提高成活率,但不宜时间过长,系的太紧太严,温度过高接穗烤死。接的稍晚的,越冬套袋或搭棚等遮阴保护为宜。
作者简介
孙立岩(1980—),男,大本,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生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