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检技术在禽蛋产品兽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探讨

2020-07-09邢宇郭丽娜

食品安全导刊·下旬刊 2020年3期

邢宇?郭丽娜

摘 要:商家在日常的饲养禽类的过程中需要合理使用兽药,避免药物残留在禽蛋中,危害食用人员的健康。本文对快检技术在禽蛋产品兽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进行探析,通过液相色谱检测、免疫学检测及气相色谱等检测方法,保障禽蛋产品的生产质量。

关键词:快检技术;禽蛋产品;兽药残留

作为禽蛋产能大国,中国的禽蛋产量占世界的39.6%,现如今我国的禽蛋养殖产业多采用小规模、高密度的养殖方式,加大了安全监督的困难,容易导致一些不良商家滥用兽药或使用禁用药物。加强对禽蛋中兽药残留的检测管理,可以降低禽蛋中的兽药残留,保障食品安全,增加产量的同时改善产品的品质[1]。

1 液相色谱检测技术

液相色谱检测技术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及超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高效液相色谱主要由进样器、色谱柱、记录仪、检测器及储液器组成。在检测过程中,将样品溶液使用高压泵打入系统,样品溶液中的各组分反复经历吸附-解吸过程,实现各成分的分离,通过检测器将样品中的各物质浓度情况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送到记录仪,将数据以图谱的方式展现出来,通过该技术可以有效检测出禽蛋产品中的兽药残余。高压液相色谱具有高分辨率、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的特点,同时色谱柱可以反复利用,降低了检测成本。高压液相色谱检测技术可以对相近的微量成分进行分离或同时测定,并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色谱柱的发展,可以在保持生化物质活性的条件下,对化合物中的微量成分进行分离。利用该技术对禽蛋中四环素类药物进行检测,其回收率在72.8%~96.4%[2]。

随着高效液色谱检测法的广泛应用,研究人员在此理论基础上研究出了超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该检测方法使物质分离变得更加简单,提高了检测器的采样速度,降低了分析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检测的精准度。该技术扩大了禽兽产品的兽药残留检测范围,应用更加广泛。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可以有效检测出禽蛋中磺胺类药品的含量,一般情况下,检测范围为10~200 ng/mL,回收率在85%以上,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可以有效检测出产品中的兽药残留是否超标。

2 免疫学检测技术

使用免疫学检测技術对禽蛋产品中的兽药残留进行检查,是目前比较常见的方式。通常使用酶联免疫技术、拉曼光谱免疫技术、微流控免疫技术及荧光免疫技术对样品中的抗原及抗体进行分析,以此为依据检测产品中的兽药含量。其中酶联免疫技术应用更加广泛,在抗原及抗体没有被固相化及标记的情况下,加入反应物,对样本进行标记,样本会被酶催化为有色产物,颜色的深浅可以反映出样本中检测物质的量,以此来完成样本的定性及定量分析。同时,样本中一定量的固相抗原相互竞争结合可以产生抗体,而后将抗体与酶标二抗进行反应。检测样本中的抗原越多,与固相抗原后结合产生的酶标二抗越少,则颜色较浅,反之则颜色越深。该检测方法灵敏度较高,不需要使用大型仪器设备,通常情况下单批次的样本仅需要1~2 h便可以获得检测数据。同时酶联免疫技术的变异系数小于10%,假阳性率小于5%,数据精确,可以对禽蛋产品中的多种抗生素进行检测,充分了解禽蛋中多种兽药成分的含量[3]。

3 气相色谱检测技术

使用气相色谱仪对样品中的复杂化合物进行分析,以此为依据判断禽蛋产品中兽药的含量。在色谱检测仪的色谱柱中,对不同的组分进行分离,检测样品所具备的物理及化学物质不同,在柱填充物的作用下,具有不同的流速,检测器会产生不同的信号,并以电信号的形式输出。在气相色谱检测分析中,样品在载气的带动下通过色谱柱,分析物的分子在色谱柱中的速率取决于其吸附强度,由分子的性质决定。气相色谱检测技术能高效的分离出样品中的微量分子,可快速检测出所需要检测的分子,灵敏度较高。利用该技术对禽类产品中不容易分解却易于挥发的兽药成分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准确的结果。使用气相色谱法可以有效测定出禽蛋产品二氯二甲吡啶酚的兽药残存量,该方法分离效果较好,并且可以提供丰富的结构信息,适用于容易挥发的化合物检测,使用较广泛[4]。

4 结论

综上所述,作为禽蛋产能大国,有效使用兽药可以降低禽类的发病率,保障禽类的健康生长。长期使用过量的药物产品,容易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相关部门需要做好产品生产监督及兽药残留检测工作,选取速度快,操作方便的快检技术对禽蛋中兽药的残留进行检测,提高禽蛋质量。

参考文献

[1]许苗苗.食品监督中如何发挥食品快检技术的作用[J].食品安全导刊,2019(27):128.

[2]赖文,任红宇,张全林.快速检测技术在阆中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的应用[J].四川农业科技,2019(6):79-80.

[3]侯欢欢.快检技术在食品药品检验中的应用[J].食品安全导刊,2019(15):152.

[4]欧阳倩.果蔬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导刊,2019(9):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