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及管理对策分析
2020-07-09王淑静
王淑静
摘 要:食品安全属于一门预防食物中毒、控制疾病隐患及提高食品生产与销售安全性的科学,直接关系民生,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国家的稳定性。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食品安全需求的要求日益提高。本文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体系现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有效防范和应对食品安全危机,建立科学有效又适合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及管理机制,更好的发挥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作用。
关键词: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对策
伴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加大投资力度,不断深入开展技术培训,全面加强对食品的采样、检验和网报能力。虽然参与食品安全监测的技术机构不断增加,国家、省市单位不断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管理的交流合作,但是由于食品安全发展速度快,在基础建设和储备、设计及管理理念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
1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存在的问题
1.1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缺乏基础理论支撑
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从2009年开始开展,发展至今一直备受国家和各级政府及单位的关注,并呈现出一派良好的發展趋势。不过,尚未建立完善的用于指导监测工作的基础理论,没有认识到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重要性。一般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基础理论涵盖:项目的选择、项目确定依据、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任务的分配、组织、开展及数据统计分析和结果运用等内容。基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开展由于缺乏理论支持,导致基层只能依靠上级单位下发的年度监测计划或者工作手册来开展工作,这就导致基层不能深层次的理解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工作方式有待优化,各项监测活动的开展缺乏主动性与计划性。同时,工作的开展与实践应用相脱节,甚至出现盲目增加采集样品数量的现象。为更好的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及管理工作,最重要的还是要建立完善的基础理论体系[1]。
1.2 监测目标不集中,缺少科学有效的监测方法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目标包括基础数据的积累、污染状况的掌控、系统风险及污染源的发现和确定。在食品安全风险中,监测及管理是一项基础工作,主要任务就是为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管理提供所需的基本信息。获取广泛性、连续性的食品安全数据的主要方法就是监测,但是我国监测方法不统一,检验标准落后,监测目标不集中,因而如何科学有效的取舍信息,成为一项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1.3 各项能力水平有待提升
近年来由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量不断增多,监测工作从省级层面向地市级单位转变。省份的化学污染物检测任务交由地市级技术机构或者具备监测能力的区县技术机构负责监测。调查研究发现,部分基层监测技术机构在仪器设备、人员配备及监测技术水平等方面,都已具备一定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及管理能力。不过,一些基层技术机构尚且缺乏全面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及管理的能力,人员不足,化学污染物监测设备多为定量仪器,缺乏对相关工作机理的研究。另外,从长远分析来看,我国食品安全风险检验监测机构研究基础薄弱,需培养和提升基层开展监测工作的能力,这就需要选择适用于基层的技术方法。对此,应积极制定技术机构能力水平评判标准,通过培养和提高各项能力确保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及管理的工作质量[2]。
1.4 公众信息交流基础薄弱
食品安全风工作内容包括提升消费者素养,提高社会食品安全水平,减少和降低食源性疾病的发生等。当前,监测数据虽然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管理提供了数据参考,但是在消费者风险交流中却没有发挥任何作用。监测数据往往只在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才得到重视,用来作为相关风险交流的参考依据。对此,未来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如何运用监测数据开展宣传教育,帮助消费者掌握食品安全信息成为重中之重[3]。
2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及管理解决对策
2.1 积极完善机制体系,帮助各级技术机构积极主动提高技术水平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及管理属于一项综合、连续性工作,直接影响人民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此,应当联合多部门共同制定、颁布、实施一套标准统一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规范。确保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从制定、采样、检验、数据报送到技术培训等都力求规范统一,并积极完善监测激励机制,促使各级技术机构积极主动提高监测技术水平[4]。
同时,督促各地技术机构创建和出台相关政策制度,将工作责任、权力等明确到部门,完善食品安全风险检测地方方案、结果通报及会商机制等。完善管理报告制度,全面提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报告、预警及应急处理能力。国家与地方机构既要统一,又要各自独立,双方互为补充、相辅相成。既发挥地方机构的主动性,又加强国家对地方的管理,从而实现国家和地方食品安全监测工作的持续发展[5]。
此外,科学划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技术机构,授予不同监测机构不同的级别,确保各级技术机构在监测工作、培训、经费等方面各有特色,进而调动各级技术机构参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管理的积极性。还要积极构建监测激励机制,针对那些有突出技术贡献或者超额完成任务的机构给予奖励,从而带动更多的技术机构投入到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中。另外,定期举办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质量评比比赛,一方面可以发掘那些重视监测质量工作的技术机构,另一方面也为存在质量问题的技术机构,提供技术帮扶,提高工作质量[6]。
2.2 创新工作方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为提高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及管理的质量,需创新工作理念,改变工作方式,以适应工作中不断增加的项目需求。关于创新工作方式,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开展。
第一,由于不同部门、不同机构在监测技术方面各具优势,对此,采用任务分配的方式,结合部门或者机构的优势特色,委托开展监测任务。
第二,创新改革当前“授课加试验”的培训方式,通过选择实验室为技术人员提供培训、学习、实践场所,让技术人员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熟练掌握实践操作技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