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的巧妙运用

2020-07-09夏贤栋

天津教育·上 2020年6期
关键词:历史故事历史教学运用

夏贤栋

【摘  要】众所周知,高中历史往往都比较枯燥,所以在历史教学中,穿插一些和所学历史有关的小故事是历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引入一些小故事,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复习中,教师给学生讲一些历史小故事,也有助于学生将历史知识记得更牢固,加强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同时,自身的思考能力也会得到提升。历史教师在讲述历史小知识的时候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分析,有助于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良好的形成。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合理地运用历史小故事或者如何用历史小故事带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是目前历史教师需要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历史教学;历史故事;运用

一、历史故事运用的意义

历史枯燥乏味,往往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记忆。而如果学生没有耐心或者很好的记忆力,往往无法准确地记住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并且,刚刚步入高中的学生,部分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因此,教师要运用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掌握相应的历史知识。引导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结合课本的知识点,进行背诵,往往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般历史教师挑选的历史小故事往往都是和历史课文联系密切的,通过听历史故事,学生还可以了解许多课外知识,开阔眼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高中生学习主动性不强,因此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要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历史小故事都是由一个个真实的故事组成,含有曲折的情节、复杂的人物,学起来充满趣味性。当学生对这些历史小故事感兴趣的时候,自己就会主动去看相对应的历史知识,从而丰富自身历史知识的储备。在历史课中,高中历史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历史教师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历史教学的知识性与趣味性,让学生更好地牢记重点知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教书育人的目的是要学生成为有思想的人,看到历史能从中有自己的感悟,能牢记历史,汲取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同时也从一些失败的例子中增长经验,思考历史,牢记教训。而不是简单地记住书上面的内容和答案,死记硬背应付考试。所以,应该让同学们多多接触历史,历史课本篇幅有限,一些历史没有记在课本上并不代表它没有用,而是需要历史教师为学生普及相应的知识。所以,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尽可能让学生多多接触相应的文献,并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让学生对一些历史进行分析。

二、历史故事的选择

在选择历史故事的过程中,历史教师要以正史为主,挑选贴合课文的小故事,保证能够吸引学生兴趣的同时,也要保证历史小故事的准确性,有据可考而不是空穴来风。在当代各种历史剧穿越剧的影响下,一部分对电视中所拍历史不了解的学生,难免会对历史中的一些人和事产生误解,历史教师这时候应该及时拨乱反正,纠正学生对历史的误解。如果有贴合历史的电视剧或者电影片段,也可以适当截取部分,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学习到相应的知识。除此之外,还可以选择一些名人笔记中的历史故事,激发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好奇心。也可以选择一些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历史小说,如《红楼梦》《三国演义》等等,撇开其中虚构的部分,设计一些历史小问题,如《红楼梦》描写的是哪个朝代?同时期发生了哪些大事?曹雪芹写《红楼梦》时他身处什么局面?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和当代社会有什么联系等等……这样问题的设置,能够积极地带动课堂气氛,使学生对于当时的历史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这个时候再翻到课本上有关于清朝的部分,让学生积极探索。

在历史小故事的选择过程中,应有区别地运用史料。因为不同年龄不同年级的学生,由于接触到的知识不同、思维能力不同,加上现在一些电视剧电影拍摄古装剧的时候对历史也有一定曲解,所以学生对一些历史的接受能力也不同,因此历史教师要因材施教,选取历史小故事的时候注意循序渐进,先找一些大众多能够接受、通俗易懂的历史小故事。待学生基本理解和接受此类历史小故事之后,可以给学生看一些经常被曲解的历史史料,借此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教会学生明辨是非,不为一些曲解了历史的电视、电影、小说所蒙蔽。

三、历史故事的运用方法

利用历史小故事再现历史。学生在历史教师的指导下,也容易产生学习兴趣。历史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演一些历史小剧本,通过剧本的形式,让学生体会到历史中的一些情景,加深印象。这种形式对于历史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都会有很好的点拨作用。

一节课往往是45分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每隔15分钟讲一个与当时课堂有关的历史小故事,活跃气氛的同时,也把学生的积极性带动了起来。因为历史知识一般比较抽象且枯燥,如果45分钟一成不变地只讲教材上面的知识点,时间长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降低。因此,在讲课中,历史教师要讲解历史故事,消除正史带来的枯燥,带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历史在某一方面也是和其他学科息息相关的,如语文课上一些阅读理解题、文言文、作文等等。历史教师也可以和语文教师商量,提供一些历史小故事作為作文素材或者阅读理解,如抗美援朝时期,中国出兵的原因,先让学生观看一些相应的历史文献,让学生在直观上感受史料,再要求学生分析概括史料,得出出兵的原因:援助邻邦友国的需要和保家卫国的需要。这种分析和认知也为认识抗美援朝胜利的意义埋下了伏笔。根据这些史料文献,写一篇观后感,或者将这些史料作为阅读理解的资料,能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

四、历史小故事在教学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历史是我们对于曾经的总结和记载。一些年代久远的文献会随着历史岁月消失,比如战争和存放书籍的地方失火、发霉生虫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历史文献的缺失。在民间也有一部分野史的存在,而民间口口相传的一些历史会因为描述不全或者听者有自己的另一番理解,导致和刚开始传播的历史相差甚远,历史上也有一些人为了牟利从而编写子虚乌有的史料,如历史上的陈世美是清朝的一个官员,并不是宋朝的。陈世美的原型其实是一个好官而非负心汉,只因为拒绝了一些人的无理要求,便被人编写成曲剧,在剧中成了贪图富贵抛弃妻子的负心汉,清朝的官员被宋朝的包拯绳之以法,何其荒谬。所以历史教师应该有一定的辨别力,慎重地选择史料,没有真凭实据的历史不要传播给学生。

另外,在历史教学中,无限制地讲历史小故事,时间久了,也会造成学生的听觉疲劳,这时候如果再把课程带回枯燥的正史当中去,也会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无法进行下一个课程。历史小故事的不合理运用,反而会增加教学的难度,所以教师在面对大量的史料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可以用,哪些不可以用。围绕现有的课文上的历史,选取那些最典型、最准确、最好是能够围绕要讲的课文重点内容的历史小故事,这一点就需要历史教师多下功夫了。不过这对于历史教师也有很大的收益,能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另一方面也能塑造一个博学多识的教师形象。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课程中增加历史小故事可以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不会被一些电视剧和野史所带偏。同时,学校和教师在教学课程中也应当注意合理地设计课程内容,使历史小故事既不会过多,破坏了教材的主体地位,也不会太少,达不到相应的效果。而在历史小故事的选择上,也需要教师多费功夫,寻找适合现阶段学生的历史小故事,并保证其真实性,而且要符合高中学生的心理年龄,不能太过于突兀和冷门,要被学生认可接受。通过历史小故事,能大大增加学生对于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参考文献:

[1]贾琰.历史故事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7.

[2]郑天芬.历史故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新课程(中旬),2016(3).

[3]杨波.浅谈历史故事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数码设计(上),2019(9).

[4]薛占飞.高中历史教学中引入历史故事的运用探究[J].新课程(下旬),2017(6).

(责任编辑  王小飞)

猜你喜欢

历史故事历史教学运用
浅谈历史故事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