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三重境界

2020-07-09仲小敏

天津教育·上 2020年6期
关键词:融合信息化信息技术

仲小敏,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教授,国家一流本科地理科学专业建设负责人,天津市教学名师,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第三、第四届委员,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学委员会(IGU-CGE)中国委员会理事会成员,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天津市教育學会中学地理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澳门地理暨教育研究会学术顾问,天津市“高中课改专家组”和“特色高中建设专家组”专家。她的“中学地理教学设计”获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主要研究方向为地理教育、教师教育。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教学媒介进入了计算机时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引起了教育领域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变化。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从计算机辅助教学转向基于计算机的教学,开启了教育信息化时代。2018年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标志着教育信息化的升级。其目标是要实现从专用资源向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提升信息技术素养转变;从应用融合发展向创新融合发展转变。

信息技术大量引入教育领域,对于传统课堂教学来说是一次革命。然而,人们在理解和应用教育技术上的差异,直接导致在教学实践中教育技术在“选择—应用—创造”中不同程度运用的差异,即从“选择”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和工具,到全面“应用”技术进行多元教学模式的建构,再到“创造”学习文化的课堂范式三个层次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选择”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

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应用1.0阶段,主要是选择技术以辅助教学。在此阶段,信息技术于学校中的典型存在方式主要是多媒体教室,投影仪、屏幕、计算机等教学媒体是学校信息技术的基本存在形态。这一时期,在教学中使用各种媒体即被视为教育的信息化。教育者将教育技术的作用理解为提供丰富的、开放的课程资源、更新教学方法,构建教学模式,开展教学评价等直接服务于教学的处方功能,注重技术的信息呈现与传播功能,在运用技术辅助教学时仅实现其工具性功能,对于教学技术在教学中超工具的意义方面关注不够。换句话说,大多数教师偏重于关注技术对于教学的促进和提升作用,而忽视了技术对于教育的深层次影响,关于信息技术对于教学的作用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并导致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应用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1.教学中只注重演示的形式效果,不注重过程。教学是思维碰撞的过程,当信息化课堂只满足于展示信息,而忽略在技术支持下的交流、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时,那么课堂的育人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2.过量的灌溉,由“人灌”变为“机灌”或“人机共灌”。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只是按课前设置的程序操作,指导学生完成学习内容,学生失去了积极参与教学和思考问题的机会,其主体参与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3.片面地将教育技术与课件等同。如对于集传统黑板与银幕功能于一体的交互式电子白板,没有注意运用其记录教学过程中生成信息的功能,忽略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互功能,停留在“在课堂中使用课件教学”层面,违背了信息技术与课堂融合的适切性原则。

4.盲目追求利用信息技术来增强教学的先进性,过度依赖某单一媒体,忽视各类媒体的综合作用。当前各种先进的教学技术蓬勃发展,有的教师误以为“只要教育手段先进,教育思想便会先进”,盲目追求复杂和先进的技术,导致课堂教学令人眼花缭乱,不顾及学生的思维和能力。

5.教学失去个性化风格,媒体反客为主。多媒体有助于课堂教学过程的推进,然而有的教师被多媒体“牵着鼻子走”,弱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但信息技术环境下数字化学习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更没有触及“深度融合”的本质。

可见,在第一重境界中,大多数地区和学校尚未到达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水平,甚至可以说是有很大差距。

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教育者只有成为引起、维持、促进学习的引导者,才能发挥教育信息化的优势。

第二重境界:“应用”技术成为构建“课堂文化”的条件

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应用2.0阶段,信息技术与教育逐步实现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不仅与课堂教学实现进一步内在整合,同时也开始被广泛运用于学校管理以及提高教务信息的处理效率上,带来教育资源观、教育技术观的转变。对于教育技术的应用,不再仅仅停留于学习环境创设,而是强调嵌入学习系统中,更加关注知识之间关系,即知识图谱,点燃学生智慧,推动师生从技术应用向能力素质提升转变。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要求教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有的“支架”,即学习资源。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可避免会遇到以下问题:资源有限、设备操作复杂以及图文对比效果差等,基于“互联网+”的地理图课云平台,能够攻克以上问题,教师不仅能够在同一张地图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多屏幕展示图片、动态展示地理过程等,而且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线上教学,共享课程资源库。这种基于“互联网+”的地理图课的云平台,体现了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对智慧的激发和启迪,对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构建基于信息的课堂文化。

再如,在“水循环”这一课中,某教师利用“Aischool”软件平台,进行屏幕广播,学生在自己的Pad上观看,解决了以往黑板反光、后排学生看不到屏幕等问题。教师利用“Aischool”系统推送学习资料和学习任务,学生完成Pad上的任务或问题并进行自测。同时,在“Aischool”系统平台上,不仅有量化的教学评价(评分),还有针对小组留言的定性评价。课后,教师通过“Aischool”平台公布练习任务,及时检测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掌握情况。“Aischool”平台能够实时监测学生的练习进度,推送练习的答案以及解析,整个教学过程便捷高效。

当然,基于“互联网+”的类似地理图课云平台这种“平台+教育”服务模式和所谓的“Pad班”这类课堂因各种原因还无法普及。正如国家2.0行动计划所指出,需要整合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支持系统,逐步实现资源平台、管理平台的互通、衔接与开放,建成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进而实现数字资源、优秀师资、教育数据、信息红利的有效共享,助力教育服务供给模式升级和教育治理水平提升。

第三重境界:“融合”技术创造“学习文化”的范式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逐步走向全方位深度融合。如今是信息技术的“创新”阶段,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被剖析得越来越透彻,服务于教学的新兴技术不断出现,与教学内容的深刻融合愈加凸显。教师能够结合信息技术更多地关注简单问题背后的“真问题”,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实现由“能力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真正将课堂教学目标落在学生的终身发展上。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将促进多维度的知识融合,构建新型知识结构。美国学者科勒(Koehler)和米什拉(Mishra)提出的TPACK教师知识结构理论正是一种促进其他知识的发展和各类知识相互融合的系统,强调学科知识(CK)、教学法知识(PK)和技术知识(TK)三者之间的互联互动、动态平衡,可以概括为“四个融合”:

1.教师与学科知识的融合。学科知识是教师的“根基”,只有“根基”打得牢固,才会获取成功。因此,教师应注重对交叉学科的学习,夯实基础知识,构建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要增加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并善于挖掘身边的生活或网络资源,提高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

2.教師与教学法知识的融合。这意味着教师在掌握基本教学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要能够创新教学手段,增加“同课异构”训练,灵活应用教材,增强整合学科教学知识的能力以及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加强教学评价的训练,提高教学评价能力。

3.教师与信息技术融合。强调教师课前能够应用信息技术搜索、甄别、选择、组织教学资源,课上能够熟练应用各类信息化设备进行教学,课后能够应用信息技术构建反馈评价系统。

4.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主要表现为教师掌握技术与知识的内在作用机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案例赏析、教学设计互评,提升自身教学艺术的修养,构建开放的教学体系。

由此,教师应将种类繁多的技术内化为自身的一种力量,不仅要具有学科知识、教学知识、信息素养,还要具有将各要素相融合的能力。例如:地理学科最大的特点就是“时空性”,在“土壤”这节新授课中,传统教学受时空限制,无法在教室中观察土壤形成的动态过程。目前,这个问题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即利用VR虚拟现实技术开展沉浸式教学,让学生在虚拟世界中亲手铲一铲“土壤”,改变传统的接受知识方式,实现主动获得知识。

总之,随着信息技术被深度引入课堂教学中,课前课中课后、线上线下、校内校外融合的立体化大课堂教学模式正在形成。如在新颁布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海洋权益”的单元内容包括了海洋国土概述、海洋权益以及国家海洋发展战略三部分,其基本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认识‘海洋权益,并坚决捍卫它”。课前,引导学生自主上网查阅视频、图片、文字资源等学习资料;课上,运用Pad进行信息化教学,出示图片、视频或表格资料,方便学生对资料的理解与运用,在探究环节,利用VR虚拟仿真模拟“沧海桑田”的变化,并融合语文、信息技术等跨学科知识,多角度分析问题;课下,在野外借助“奥维互动地图”APP,学生自己丈量贝壳堤,并通过绘制示意图深刻感知海岸线的移动,可以上传测试题与讨论题,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回顾与深化,并选取优秀的学生作品在线上分享,促进学生课后成果的交流,形成创新学习文化。

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已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趋势,要想实现两者之间真正意义上的融合,必须立足于把握全局的战略高度上,从最根本的问题出发,以前瞻性的视角进行系统规划。

1.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接受信息时代教育的挑战。教师是使用信息技术工具的人,使用工具的效果取决于教师能否胜任新技术,教师必须富有创新意识且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的观念,才能引导信息化教学走向科学化。

当然,信息化带来的“大资源”并不意味着来者不拒,教师要学会甄别与选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否则在大容量信息中容易“跑得筋疲力尽”,造成了“知识碎片化”。

2.引进先进思想,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在国际交流日渐密切的大背景下,借鉴他国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也是促进我国教育发展的有利措施。比如,美国新媒体联盟(NMC)发布的《地平线报告》(Horizon Report)就是国际教育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权威信息来源之一。该组织历年的报告显示,未来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发展主要集中于开放的课程资源、社交网络、云计算、电子书等,这为我们实现教育信息化提供了有利的信息参考。

综上,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经历了知识本位、能力本位和学生本位的三重境界。所谓“深度融合”,不是简单点缀、浅表化地应用技术,而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密切关联、相互促进,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结构性转变,而非“渐进式的修修补补”。“深度融合”是一场全面、深刻的创新变革,将影响教学活动的各项要素,触及课堂教学的“根本”。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习文化是时代进步的必然结果,教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正如哈佛大学前任校长鲁登斯坦(NeilL.Rudenstine)所言,“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需要不断地、随时随地地、快速高效地学习。那种依靠在学校时学到的知识就可以应付一切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注:本文为天津市教委社会科学重大项目“以核心素养为本的‘课程—教学—评价整体性研究”(课题编号:2019JWZD15)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  吴  莹)

猜你喜欢

融合信息化信息技术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刚柔并济
破次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