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州市长乐区乡村发展研究

2020-07-09姚行亮

乡村科技 2020年6期
关键词:党建乡村振兴

姚行亮

[摘 要] 当前,我国全面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也是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通过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来大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体到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上,除了促进农业全面转型、农村全面发展之外,更主要的是促进农民全面进步。发挥乡村振兴中的党建引领作用,让党建体现到乡村振兴的各项具体工作中,是在建设“环境更美、品质更好、功能更全、服务更优”新长乐中,相关人员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党建;乡村振兴;结构转型

[中图分类号] F3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7909(2020)06--3

当前,我国全面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也是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通过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来大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党的十九大战略部署,是长乐区不可错过的发展机会。发挥乡村振兴中的党建引领作用,让党建体现到乡村振兴的各项具体工作中,正是建设“环境更美、品质更好、功能更全、服务更优”新长乐的题中之意。

1 乡村振兴“谁来抓”

办好乡村振兴这件大事,关键在于党。只有党组织足够坚强、足够有力,才能实现乡村的发展和振兴。因此,党的领导地位不能变,党管农村的原则不能变,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工作总基调更不能变。

党委、政府是乡村振兴的坚强政治保证,基层党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全部工作和基层战斗力的基础。因此,基层党组织要切实负起责任,要把乡村振兴放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定位上,改进农村工作的方式和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站位,坚决负起政治责任,持续推进美丽新农村建设。

需要指出的是,要想实现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最大化,要切实拥有一支爱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工作队伍,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相关部门统筹协调推进的农村工作领导新体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新格局,大力引进人才,通过奖励等方式提振精气神,从而实现长乐区既定的“环境更美、品质更好、功能更全、服务更优”发展目标[1]。

2 乡村振兴“抓什么”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习近平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有3个明确标志,一是乡村产业多样化,乡村经济多元化,乡村就业机会多;二是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态环境,缩小城乡差距;三是乡村功能价值凸显、吸引力增強,缓解人口单向流动局面。因此,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就长乐区而言,主要存在产业经济基础薄弱问题、环保问题、社会治理问题、农民增收问题等。

2.1 抓产业振兴

长乐区正逢“撤市改区”发展重要机遇,优势越来越明显,拥有“五区叠加”“四港并存”的政策优势。2017年以来,东南大数据产业园基地的创立以及福州滨海新城的正式启动,使长乐区已成为投资的沃土,已成为引领新经济、壮大新经济的主阵地,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许多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展现出乡村振兴本身所具备的市场潜力。

因此,在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基础上,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着力发展观光、旅游、设施、休闲及体验等现代农业。同时,要着重不断壮大创新型主体,推进创新型企业(如新农业)、创新型个人(如创客)、创新型区域(如创新型乡村、智慧乡村等)、创新型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创新型国家平台(如国家创新中心、国家技术中心、国家实验室等)在乡村的对接与落地。

2.2 抓生态振兴

要始终坚持“质量兴农、效益优先、绿色导向”三原则,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贯彻到乡村建设中,实现生态宜居。

这几年,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建设特色小镇,各省市特色小镇更是遍地开花,有的已成为当地一张响亮的名片。让生态宜居的特色小镇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政府受益与群众受益的“共赢”局面,是浙江省湖州市莫干山小镇等一些地方正在努力的方向。

2018年,长乐区将新建设35个美丽乡村,再提升12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因此,长乐区在特色小镇建设方面也是大有可为,包括琴江满族村、三溪文化名村等,都具备打造特色小镇的资源与潜力。另外,现代田园农业也是很有前景的产业,猴屿、罗联已经开始着手打造具有代表性的现代田园农庄,其他乡镇也可以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市民农庄,关键是要放开思路,找到好的策划,引进好的项目投资。

2.3 抓文化振兴

乡村振兴,文化是基础。父慈子孝、勤俭朴实、吃苦耐劳、邻里守望、耕读传家、诚信重礼和守土敬业等都是中国的传统美德,成为广泛久远的文化集成,也是长乐区历史文化不断发展壮大的深厚土壤。

如何把我国的传统文化、传统美德传承好、创新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焕发出社会主义文明新气象,就要大力倡导移风易俗,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提升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

另外,文化旅游产业是将来的热门行业,长乐区具有丰厚的文化旅游资源,蕴藏着很深的文化底蕴,完全有资源、有条件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而如何把文化资源挖掘出来、运用好,把一些文化旅游点连成一片、串成一个整体,是当前文化旅游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4 抓组织振兴

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不抓,一盘散沙。乡村振兴的成果好坏,在于基层组织是否全面贯彻和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部署。

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就要把教育党员贯彻到支部,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支部,思想政治工作贯彻到支部。要教育党员干部,必须真正践行“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精神,主动承担、勇于负责、正视问题、言出必行[2]。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要求加强各级基层党建工作,不仅要有新气象,而且要有新作为。因此,相关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想方设法破解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虚化、弱化和边缘化”等问题,切实增强每位党员都拥有荣誉感、使命感、自豪感和责任感,整体推进、全面加强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真正形成深耕细作的工作格局,真正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3 乡村振兴“怎么抓”

各级党委要切实在“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这几个关键节点上,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让乡镇振兴工作出实效、让人民群众有“获得感”。

3.1 要解决“钱”的问题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上层建筑,乡村振兴必须要有经济投入做支持。解决“钱的问题,就要不断健全投入保障相关制度,大胆创新投资融资等相关机制,真正实现财政倾斜、金融保障、社会参与等多方共享共赢的格局。

3.1.1 整合财政资金。把公共资源配置照顾到“三农”,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同时,发挥财政资金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引领作用,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整合涉农资金,优化投入供给,理顺管理体系,创新管理机制,提升使用效益。

3.1.2 创新农村金融。探索适合长乐区实际情况的农村金融体系,让金融真正服务于乡村振兴。因此,要不断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建立健全可管可控、适合长乐、服务大局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

3.1.3 吸引工商资本下乡。要推动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解决过去农村发展单纯依靠财政投入和集体经济的局面。这就需要在保护好农民权益的同时,进一步稳定乡村振兴的政策预期,不断优化工商资本的投资环境,从而吸引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医生教师和技能人才等回归乡村、建设乡村[3]。

3.2 要解决“地”的问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要正确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做了重大部署。因此,解决“地”的问题,关键是要进一步深化和落实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让人民群众切实看到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好处。

3.2.1 做好规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要坚持规划先行,要把近期发展和远期发展结合起来,把土地开发利用和耕地保护结合起来,把生态治理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突出规划的可行性和长远性,从而为乡村各项事业的发展打下基础。

3.2.2 推动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要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保证土地改革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必须要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大胆推动农村宅基地的所有权、资格权和使用权“三权分置”改革,不断完善农民农房闲置和宅基地闲置等相关政策,实现农民对承包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和流转的各项权益,从而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农民收益[4]。

3.2.3 循序渐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要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和“三步走”战略,兼顾好国家城镇化发展趋势,同时要兼顾好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趋势。因此,在推动乡村振兴这项长期的历史性工作和任务中,必须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不仅要有战略定力,更要有历史耐心。

3.3 要解决“人”的问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清醒地认识“为了谁、依靠谁”这个问题。广大农民是振兴乡村的主体,是乡村振兴的主要推动力量。因此,乡村振兴必须兼顾农民意愿和农民利益,激发广大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

3.3.1 加快培育新型农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做到提高农民、扶持农民、富裕農民,大力培养职业农民,壮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特别是要用好用活乡村振兴的各项政策和措施,吸引新一代的年轻人,扎根农村、服务农村、投入农业、甘当“农民”,确保农业发展“后继有人”。

3.3.2 推动科技人才下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大的驱动力和持久的创新力。这就要求相关部门要在资金支持、政策保障、财政优惠、公共服务、投资环境等各个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吸引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等人才到农村创业,使之成为“自主研发、成果转化、农技服务”的主体,成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的领军人物,从而建立健全农村人才全面保障

体系[5]。

3.3.3 加强建设干部队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培养造就一批真正“爱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干部队伍。党政机关、工会、共青团、妇联和科协等组织,要鼓励和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等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到农村基层一线任职、创业,推动优秀干部到农村一线进行锻炼,促进人才向农村一线流动。特别是舆论媒介要坚持正面报道,突出正能量,逐渐形成勇于投身农村实践、乐于奉献农村基层的社会新风尚。

4 结语

在乡村振兴工作中,要做好打攻坚战的准备,更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决心。习近平指出:“既要看到成绩和机遇,更要看到短板和不足、困难和挑战,看到形势发展变化给我们带来的风险,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朝好的方向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因此,相关人员一定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实做好新时代长乐区的乡村振兴工作,让长乐区的各个乡村成为长乐区最美丽、最靓丽的一张名片。

参考文献

[1]闰彩霞.后乡土社会背景下乡村振兴的策略与路径:基于内生发展的分析视角[J].兰州学刊,2019(2):173-183.

[2]何帆.浅谈实现乡村社会治理创新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9(11):3-5.

[3]韩长赋.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问题[J].中国人大,2019(7):31-37.

[4]刘庆.浅析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问题及其建议[J].现代交际,2019(4):235-236.

[5]郭晗潇.近代以来我国乡村建设的路径选择[J].社会建设,2019(1):84-89.

猜你喜欢

党建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关于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思考
新形势下切实解决国企党建工作弱化虚化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