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夯实一年级识字教学的基础

2020-07-09英敏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0年6期
关键词:生词电子白板生字

英敏

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内容,可以为后期的阅读、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学习生字,在课改的要求下,一年级的识字教学关注学生的自主性,并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趣味识字、字源识字等教学策略,结合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让一年级的识字教学更高效。

一、创设识字情境,激发识字兴趣

1.创设游戏化识字情境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更有兴趣地去学习,课堂氛围也很容易活跃起来。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玩“你画我猜”“变字魔术”等游戏,突显出学习的趣味性。

如,在统编本一年级上册《口耳目》教学中,教师以播放课件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了人体的不同部位,使他们了解到和这些部位一一对应的字。还可以通过“你画我猜”的游戏方式,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对生字产生深刻的记忆,并加深和同学之间的感情,或者在这些字上增一笔或减一笔,使字形发生变化,在比较的过程中加深学生的记忆。

2.创设生活化识字情境

生活化情境,即营造出的具有一定寓意的教学情境,能够使人设身处地地去感受汉字的内涵,从而学到知识。在识字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加深学生的印象,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

如,在统编本一年级下册《古对今》的教学中,教师采取了对对子的形式进行教学,并设计了比较优美的情境,让学生学习使用简单直接的语言,在扩大学生识字量的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文化素养。如在第二小节中,学习“晨对暮,雪对霜”时,教师就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经验,创设课堂情境:“大家都知道清晨是什么时候吧,大多数学生也见过雪,那么暮和霜呢?”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会想到在校园里观察到的雾气,太阳升起,雾就会慢慢消散。而在冬天的早晨,水汽凝结的情形会经常出现,又被称为“下霜”。在学生进行生活化的联想之后,就会焕发起对自然的爱,从而更愿意去學习生字。

二、采取直观教学,提高识字效率

1.借助图片辅助,让识字教学形象化

课标在第一学段指出:“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但在现实教学中,学习难度比较大,因此,教师需要采取高效的教学方式,让原本枯燥的识字课堂“活”起来,使学生充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为了满足这一要求,教师需要发挥引导的作用,使学生受到感染,增强学习动力,进而更快地达到学习目标。

如,在统编本一年级上册《比尾巴》的课堂教学时,教师通常让学生自主进行观察,了解生活中动物尾巴的形态,然后在课堂上讨论自己观察到的动物尾巴的形象,并画成图画。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加深了对动物的热爱,教师趁机导入新课的知识。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更多尾巴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趣味对读,也可以让学生在对读过程中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从中体会到识字的乐趣。如有的学生选择模仿猴子的动作,有的学生仿写“猴”的字形,它的偏旁部首是“反犬”加一个站立的人。文中还出现了“鸭子”这个词,教师可以将它和“猴子”组合在一起,帮助学生理解“子”的读音及含义。教师要发挥知识迁移的作用,引导学生对不同的词进行组合记忆。至于文本中的“公鸡”和“松鼠”也可以采取这种方式进行记忆,“松”和“公”有一部分字体一致,学生从中可以掌握学习相近字形的技巧。

2.借助媒体辅助,让识字教学直观化

电子白板是当前教学中非常重要且使用广泛的教辅工具,不仅能够较为清晰地呈现生字的写法,还能开展演示教学,向学生解释生字的演变、含义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生词,有效提高识字教学水平。

如,在统编本一年级上册《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电子白板,将诗中的反义词标注出来,如远(yuǎn)和近(jìn),有(yǒu)和无(wú)等。学生通过反义词的对比学习,能够开展对比记忆,教师可以调换反义词的顺序来检验学生的识字学习情况。之后,教师还可以利用电子白板中的笔画功能来帮助学生掌握笔画的书写顺序和书写规范。由此可见,电子白板在识字教学中用处很大,不仅能提高课堂效率,还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识字教学中,也不能一味依赖电子白板,否则就会舍本逐末了。

三、借助有效策略,突破识字难点

1.借助汉字字源,感悟汉字内涵

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只关注眼前的汉字形态。事实上,从构成到目前的使用,汉字和原始的形态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仅仅对如今的汉字加以关注,学生就会很难理解汉字中蕴藏着的丰富文化与历史。因此,教师要从字源着眼进行教学,帮助学生了解汉字整体上的变化特点,在理解汉字内涵的同时,也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在教学“网”这个字时,教师先展示图片,使学生了解这个字的变化规律,如甲骨文字形、金文字形、小篆字形、楷书字形等,使他们感觉到汉字变化的神奇。接下来,教师根据字的形态变化设计问题,请学生猜测“网”字都有哪些意思。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拨,“网”原来是指古代人使用绳索、丝线等编织成的捕鱼、捕鸟的用具,有“渔网”和“罗网”。最后教师可以延伸字义,还有“蜘蛛网”和“丝网”,还有的学生联想到现代化的传媒方式,想到了“互联网”等引申词。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并没有提供给学生固定的答案,而是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原始的汉字字源上,让学生对汉字的发展轨迹进行观察,并适时加以引导,帮助学生理解汉字中蕴藏的深刻的内涵,从而培养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对汉字的含义有更好的理解。

2.引导语言运用,掌握识字技巧

一年级学生在识字学习中,不仅要学习生词的读音和写法,还要掌握生词的相关字词和句子。对此,教师可以通过扩词、造句等形式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词义。扩词、造句等教学方式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生词的理解,还能扩大学生的生词量,在无形中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生字。但汉字文化博大精深,一年级学生对汉字的规律并没有完全掌握,在进行组词、扩词、造句时,难免会出现同音、同类字词混淆运用的问题。

如,在统编本一年级上册《小小的船》一课中有一个生字是“蓝”,教师让学生用“蓝”来组词。有一位学生听到教师的问题后,马上脱口而出“蓝子”。这位学生就犯了同音字混用的问题,他回答的应该是“篮子”而不是“蓝子”,“蓝”和“篮”这两个字读音相同,写法也类似,学生出现混淆并不奇怪。教师为了帮学生辨识这两个字,在黑板上书写了这两个字,让学生寻找两个字的相似与不同之处。教师开展这样的识字教学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自主去分析新字,在脑海中形成汉字构成的规律,而且教师的教学还让学生学到了一个新字——“篮”,增加了对生字的积累。

综上所述,小学一年级就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生词量,在学生对拼音的运用还不熟练的情况下,识字教学的难度较大。为了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和成效,教师和学生还应通力合作,强化学生的识字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市东海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猜你喜欢

生词电子白板生字
浅析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口”字的教学分析
斯诗私塾
神奇的“豆腐”
新标准出炉,促进交互式电子白板为教学服务
生字变身
生词库
生词库
生词库
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走向反思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