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的异化思想探析

2020-07-09陈静

视界观·上半月 2020年1期
关键词:异化马克思

摘    要:“异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可忽视的内容。从表现形式角度进行分析,以马克思劳动异化为基点:异化是剥削劳动带来人的异化分析马克思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制度下提出的异化劳动理论。

关键词:马克思;异化;劳动异化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异化”一词,马克思所表达内涵是人的活动及其对象化在一定条件下成为一种独立于人的异己力量,人本来居于主体地位,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机器(技术)反过来压制人,使人失去自由的现象。异化理论是马克思作为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理论,劳动异化理论又是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核心内容。在早起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异常的尖锐,导致异化问题尤为突出。正是马克思基于对社会现实的认识,他从私有制下的异化劳动入手,展开对资本主义经济领域的批判。

一、异化的表现形式:劳动异化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矛盾尖锐时期,劳动作为控制人、奴役人的力量存在,劳动异化是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核心观点。马克思认为异化主要表现为劳动异化,显示在经济领域层面。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劳动作为人的实践活动,这是马克思异化思想的起源。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的异化是通过劳动异化来表现。马克思将异化理论概括为四种形态:

第一,人与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产品作为人的劳动对象,并不是人的自我造就的产物,它不属于任何劳动者,它是与劳动者相对立的存在。劳动者制作的产品被北方在百花商场精美的橱窗里,是社会物质文化的“美好”的象征,而劳动者却居住在工业城市最贫困的大地上。

第二,人与劳动本身的异化。劳动已不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而是一种强制性的工作,劳动已经超出人本身的范围,所带来的不是快乐和满足感,劳动更多带来的是痛苦和压抑。在资本主义社会所展现出来的劳动本身就是异化的,这种异化被称为人的自我异化。

第三,人与人的类本质的异化。人是类的存在物,人的类本质即劳动。资本家对科技的成熟运用,机器(技术)大量的使用,是工人不断的付出劳动去获得生存下去的基本物质,以至于劳动给工人带来的不自由。此时表现出,人的类本质是异己的。

第四,人与人的关系相异化。在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条件下,劳动(技术)异化使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肆虐。随着机器(技术)不斷应用,繁重的工作给工人带来严重的精神损害,又过度压迫着肌肉的多方面运动,机器(技术)不再是使工人摆脱劳动,而是使工人的劳动毫无内容。

二、在经济领域的批判

马克思所生活的时代是资本主义盛行的时代,资产阶级对工人高强度剥削和压迫马克思的部分理论都是对资产阶级的批判,劳动异化理论也是如此,从经济领域入手,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卡尔·马克思指出人同劳动产品的异化必然会导致人同劳动本身的异化。上升到哲学层面上来说,这两种异化带来的严重后果就是人与人的类本质相异化,最终形成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相异化,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完全处于异化的状态。

首先,马克思在《18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表示出异化劳动的根源在于私有制经济下的强制分工。在私有制强制分工条件下,马克思看到导致劳动与人本身相对立。当时英国工人被机器(技术)扼杀自由的现象,所以他阐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劳动条件和劳动产品具有与工人相对立、相异化的状态。私有制下的强制分工使得劳动者的体力劳动成果不归属于个人而是仅仅占据资本的资本家。除此之外,劳动对工人的压迫性、对抗性来自分工的非自愿性。私有制等同于强制分工,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状况开始出现也就意味着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对抗的产生,也就是强制分工的存在。另外,个人屈服于固化分工存在于私有制社会之中。劳动分工只有在脑力分工和体力分工相分离的历史状态之下才能构成其强制性。这种分工使得劳动不再是个人自身的需要,而是整个社会的外在需要。由此可见,私有制下工人与资本家阶级关系导致了异化。

其次,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是在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上进行的深刻批判。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劳动产品进入流通领域后,各种矛盾逐渐显现,使用价值和价值已经表现出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想对你。作为商品的劳动产品一经出现,就具有了拜物教的性质。这时,工人劳动所创造的一切劳动产品作为商品便具有了控制和奴役工人的属性。物与人的对立存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商品经济之中,劳动产品变为商品时,其拜物教性质产生,人与人的关系被物与物的关系取代,商品拜物产生,劳动异化开始川。货币出现后,货币作为资本积累的存在,使得商品拜物发展成货币拜物。无论拜物教的存在形式如何,工人的异己力量作为异化的本质。

最后,马克思从剩余价值论的角度分析异化劳动的动力与宿主。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不断产生的剩余价值成为驱使经济领域异化问题进一步加深的动力。工人受资本家雇佣,进而异化劳动,资本家无偿占有劳动者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所带来资本积累,资本家利用积累的资本再次雇佣工人生产剩余价值,异化劳动相继产生。马克思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论表明,资本主义社会所创造出老的劳动商品生产的目的不在于使用价值,而是追求剩余价值的无比境增长。在资本积累不断继续的过程中,工人阶级作为与财富增殖器等同的物的形式而存在。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6.

[4]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18.

作者简介:陈静(1994-),女,汉族,籍贯:辽宁省凌源市,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技政策和科技战略。

猜你喜欢

异化马克思
拒绝异化的人性之光
最有思想的句子
马克思妙计催书
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劳动”的探析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马克思如何阐释异化与非异化的内在关联
归化与异化
“社会主义异化”论与精神污染
别开生面的描绘
费尔列希特《异化:从过去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