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心理育人的路径探析

2020-07-09葛天祺

锦绣·下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辅导员育人意识

葛天祺

摘 要:新媒体时代相较于传统媒体来说,具有信息海量化、信息碎片化以及信息传播速度快等特点。高校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高素质的人才不仅仅需要较高的文化素养同时需要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新媒体环境给辅导员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挑战,如何合理利用新媒体做好高校心理育人工作是值得所有辅导员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将对当前高校辅导员心理育人的工作进行分析,将主要介绍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心理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新媒体的背景给出相应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心理育人

一、心理育人必要性分析

心理健康不仅仅影响个人成长,同时还是影响一个人的政治观念、行为规范等。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人予以厚望,称青年人是国家建设的未来。近年来,很多高校有关因学生心理问题而发生的案件令人心痛,如果心理存在问题,将会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因此,心理育人在高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心理育人使得高校的学子具备良好的身心素养。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心理育人存在的挑战

新时代的出现给高校辅导员心理育人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新媒体时代沟通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一改变需要学生与教师共同适应。

(一)辅导员心理育人的意识淡薄

从当前的状况来看,很多高校辅导员并没有心理育人的意识。通过调研发现,大多数辅导员的工作更多的停留在对学生成绩、奖学金、助学金以及日常生活规范的检查上面,很少会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一方面由于心理状况的观察比较困难,其并没有很多明显的特征。另一方面,很多学生与辅导员的沟通并不多,所以导致即使自己出现问题也不会积极找到辅导员。意识的淡薄可以说是整个心理育人工作的关键问题。

(二)高校学生对新媒体不恰当使用

新媒体时代本应该为高校辅导员的心理育人工作提供帮助,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新媒体也是如此。其主要体现在高校学生对新媒体的不恰当运用,迷失在新媒体中。而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一些高校的学生缺乏自制能力,面对新鲜事物无法分辨是非,而导致自己误入歧途。另一方面是由于辅导员以及其他工作人员未能够做出及时的引导,从而使得新媒体的使用成为了高校辅导员心理育人工作中的障碍。

(三)缺乏完整的工作体系

由于一些高校的辅导员对新媒体的认识不够透彻,从而使得在应用的过程中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心理育人体系,使得整个工作相对松散。

三、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心理育人发展道路

(一)提高相关人员的意识

首先,辅导员需要树立起新媒体时代心理育人的意识。这一意识要包括心理育人的重要性意识以及新媒体应用的意识。其一,辅导员之间应该积极沟通,探讨心理育人的重要性。其二,需要时刻关注国家的发展以及时代的变化,明确不同时代对高校学生提出的要求。按照国家的要求来对学生进行培育,才能为国家建设培养有用之才。其三,意识的培养也需要一定的经验积累。需要主动学习,通过其他辅导员的经验分享类提高自身的意识,从思想意識入手,为新媒体时代下高校辅导员心理育人工作打下基础。

(二)培养新媒体设备使用技能

辅导员作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辅导者应该具备相应新媒体技能来支撑这一工作。通过调查研究能够发现,高校学生对新媒体的依赖程度很大,新媒体成为了学生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高校辅导员掌握新媒体设备应用的技能,能够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加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方式,从而为心理育人工作搭建起桥梁。在新媒体时代,设备技能的掌握也相对容易,辅导员可以通过网络上的学习资源进行学习,不断丰富自己提高自己。

(三)搭建与完善心理育人平台

新媒体时代网络具有开放性,如何在一个开放的空间建立起小的氛围来进行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是值得思考的。新媒体时代信息的纷杂很容易导致自身的隐私遭到泄露,所以新媒体应用的过程需要保护学生的隐私安全。并进行平台的搭建与完善,使得学生与辅导员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加通常,使得心理育人工作的进行更加便利。

结束语

心理素质对个人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其决定一个人的价值取向以及政治态度行为习惯等。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发展的辅导人员,不仅仅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发展同时需要认识到心理育人的重要性,要培养辅导员心理育人的意识,丰富辅导员的新媒体设备使用技能,搭建和完善心理育人平台,从而使得高校辅导员不仅仅具备心理育人的意识,并且具备相应的技能,为国家的建设培养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结义,万中光.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升路径研究Enhance College Counselors' Abilities for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in New Media Era:Methods[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9,025(006):61-64.

[2]刘晓丹,郝静丽.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效性的路径探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35(04):100—101+144.

[3]金秋萍,王云霞,贾俊华.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研究——基于辅导员视角的育人途径新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No.1012(04):129—129.

·课题:2019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探索高校“育心”向“育人”转变“心理育人”体系研究》(编号2019020402002)

猜你喜欢

辅导员育人意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消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