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代新人”思政课建设的五个着力点

2020-07-09王明霞

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时代新人思政课程着力点

王明霞

摘    要:太原市“时代新人”思政课建设历时两年多,全市各中小学主动参与,积极实践,涌现出一批在教育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优秀教师,探索出一些將育人功能落实在学科教学、课程建设中的有效路径。在此过程中,广大教师提升了政治站位、增强了教育使命,课堂教学成了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的主渠道;广大学生在获得知识、养成能力、发展素养的同时,也增强了家国情怀、民族自信,弘扬了时代精神。

关键词:思政课建设;时代新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着力点

自2017年11月始,太原市聚焦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紧紧围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积极创新“时代新人”思政课,以政治学科为龙头,在全市范围内全学科、全员、全学段推广,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和实践,我们深深认识到,在思政课建设中教师是关键、课程是载体、资源是支撑、协同是保障、评价是导向。为此,太原市下大力气抓好这“五个着力点”,积极打造“五个一”工程,即一批优秀思政教师、一批精品思政课和思政课程、一批思政课基地、一批育人特色校和一系列科学评价体系,实现教育的育人功能。

一、建设优秀思政队伍

“育人先育己,育生先育师。”思政课的质量,教师是关键。思政课建设离不开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优秀教师队伍。办好“时代新人”思政课,必须建设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积极发挥教师在思政课建设中的主力攻坚作用;建设一支以学科指导组专家和思政课骨干教师为主的科研团队,分批次地组织思政课教师参加业务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在培训内容上,注重以习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的“六个要求”为方向,坚持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训和研习领航活动。在培训课程设计上,注重小初高的一体化建设,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在培训形式上,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和自我反思,通过理论研讨、专题培训、集体备课等多种途径,凝聚集体智慧,博采众长,提升广大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教书育人能力。

太原市依托每月校长、教研主任高级研修和教研组长中级研修活动,以及学科活动,分层次进行思政课理论和实际操作培训,强化主管领导和教研部门对思政课的重视;通过“名特教师示范、骨干教师探索、青年教师创新”,推动思政课百花齐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加强了外出集中研修。如2019年8月和2019年11月分别开展了为期一周的青岛集中研修和北京集中研修,每次参训人员有各县区教研员、学校负责思政课建设的教学副校长和思政课骨干教师等150多人。培训课程既有专家讲座、课例观摩、讨论交流,又有跨界培训参观;讲座专家既有来自小学、中学的思政课名师,也有大学的思政课研究专家;内容既涉及思政课程,也有课程思政。培训还专门邀请参加3月18日习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的中学教师和大学教授,聆听他们对会议精神的深刻解读和精彩课例的分享。全体参训学员成为推进全市思政课建设的领航者。我们还在专家引领基础上加强同伴互助,如要求全市各学校统一开展为期一周的思政课主题教研活动,以集体备课形式开展,通过共研、共创、共享、共进,促使教师加深对思政课的理解和认同,深入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拓展思政课教学方法和思路,共同打造精品思政课。

二、打造精品思政课程

一节好的思政课必须突出“思”“政”“课”三字。所谓“思”,即思想、思考、思维,突出内容的思辨性,思维的开放性;所谓“政”,就是方向盘,突出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的价值取向;所谓“课”,就是把课堂和课程作为载体,做到知识能力与育人自然深度的融合。上好思政课必须用习总书记的“八个统一”来指导我们的教学,用新课程的理念去引领我们的教学,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认知特点,创新思政课教学方式,积极探索议题式、案例式、体验式等多种方式,做到导向正、内容实、手段新、形式活。上好思政课需要有初心、匠心和恒心,使课堂教学在原有的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的基础上,更有育人的高度、温度和效度。办好思政课还要积极推动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促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就需要我们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整体规划思政课课程目标,调整创新课程体系,统筹推进课程内容建设,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思政课课程体系。

太原市在直属学校中培育和选树了一批领航校,全面研究在学生认知规律与接受特点基础上的思政课教学规律。在教学内容、素材选择和方法创新上,力求接地气、接人气、接时代气,讲真情境,传递真情感。聚焦“四个关注”,即关注人、关注实践、关注问题、关注意义。关注人,即不仅有宏大的主题,更有普通人的故事;关注实践,就是引导学生关注诚实劳动与奋斗,关注社会生产生活实践;关注问题,就是直面当前中小学生及社会存在的不良价值追求等问题,通过学生在思政课堂上的表达、争辩,教师的点拨引导,对学生的社会认知、价值取向等方面进行引领和纠偏,在问题解决中培养理性思维;关注意义,即关注学习的意义、生活的意义、生命的意义、奋斗的意义等,通过榜样引领、价值判断、人生选择等多种方式,启迪学生思考。同时以思政课建设作为契机,完善学校课程建设,发挥全课程育人功能,打造学校特色,落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责任,构建立体育人格局。如成成中学以“明德明理、成己成人”为育人目标,构建以国家课程校本化、成成人系列课程、成人课程为梯度的育人课程体系,逐步形成以学分制、导师制、家校合育制相结合的育人机制;太原十八中在打造精品思政课基础上,结合初高中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形成了系列化、主题化的思政课程。

三、开辟多元育人渠道

思政课堂不仅在校园里,更在广阔天地间。思政课建设需要充分利用校内校外、线上线下资源,开辟多种育人渠道,采用丰富多彩的育人形式,不断创新课堂内外的思政载体,积极探索“两种思政课”。一是拓展“实践思政课”。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是习总书记对思政课的“八个统一”要求之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的同时要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二是发展“融媒思政”。面对信息时代日新月异的变化,思政课教师要与时俱进,利用学校优势资源积极探索“互联网+思政”,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基于现代传播学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打造移动互联思政教育,将思政教育贯穿于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之中,实现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让学生在交互学习中学会思辨、德润心灵,让思政教育更有动力、更具活力、更能走进学生们的心里。

太原市各学校积极搭建教学实践、社区实践服务等立体化实践育人体系,结合学校社团活动、班会活动、研学活动,开设“行走中的思政课”“实践中的思政课”等。如太原五十九中開展“情境体验、精神养育”的红色研学思政课,课程分为红色圣地、红色记忆、红色金融、红色军工和红色传奇五个主题课程系列,带领学生们去太行山等地体验感受,让学生在行走中增强“四个自信”,培养具有中国情、中国味、中国心的中国人。太原市还依托市图书馆的“马克思书房”,实施培养“小小马克思”行动计划。每周安排一个班级学生走进“马克思书房”,课程包括参观事迹展览、山西大学马克思学院师生讲马克思故事、时代新人讲述立足平凡岗位的奋斗故事、分享个人感言、马克思书房邮局投寄明信片五个环节。“马克思书房”成为思政课的校外基地、第二课堂。太原十五中、十一中等学校充分利用人人通、班班通、组组通以及雨课堂、云课堂等方式创新思政课,形成适合学生学情、延伸理论课堂时空、“线下教育”与“线上教育”相互作用、“传递价值”与“交流思想”相辅相成的立体式思政教育创新模式。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学校更是充分利用钉钉网上课堂,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思政课,充分挖掘在疫情防控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故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规则教育、爱与感恩教育,让学生充分感受中国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全力抗击疫情的可歌可泣的先进事迹。

四、发挥教育协同功能

推动思政课的纵深发展,需要严格落实思政课建设主体责任,积极拓展思政课建设格局。一方面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合力。“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思政课建设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生活,打通课上与课下、校内与校外、线上与线下、理论与实践,注重生活中育德,生活中育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把立德树人贯穿学生成长全过程。另一方面各方协同搭建好“六个平台”。组建领导班子,搭建保障平台;聘请专家团队,搭建专业平台;名特师先行先试,搭建示范平台;组织教学大赛,搭建成长平台;加强媒体引导,搭建宣传平台;创建课程资源库,搭建共享平台。不断健全基本要求具体、责任分工明确、政策制度完善、形成工作合力的思政课建设保障体系,从而确保思政课建设各项工作有序、扎实推进,推动形成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

太原市以市委“担复兴大任、做时代新人”主题活动为引领,上下齐心,内外结合,积极扩大思政教育的层面。学校成立由思政课教师、家长、社会爱心公益人士组成的协作组,市教科研中心组建了家庭教育中研班,每月定期开展家长培训,组织家教公益讲座,提升家庭教育能力。太原市委宣传部每月推出“时代新人榜”“时代新人说”主题活动,在社会上开展“时代新人我先行”“时代新人我担当”等系列活动。太原市思政课建设充分发挥“时代新人”主题活动集成效应,以培养“时代新人”为己任,以“时代新人榜”引领正确价值导向,以“时代新人说”丰富思政课内涵,让“时代新人”讲思政课,让身边平凡的奋斗者的事迹进课堂、进教材、进试卷,让身边的“时代新人”为思政课铸魂,真实又有力量。太原市还专门建立了思政课建设领导小组和领导办公室,各县(市、区)教育局、学校成立专门领导机构,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并确定专人负责思政课建设研究工作,做好顶层设计,科学设计阶段性目标和重点任务,集中相关大学教授、教研员、名师名校长等组成的专家组,积极探索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新时代育人模式,定期组织全市思政课经验交流、集中展示观摩等活动。《太原教育》、太原教育台等媒体开辟专栏及时报道“时代新人”思政课建设进程,加强了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力度,《光明日报》、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等多家媒体也报道了太原市开展“时代新人”思政课的实践探索。

五、完善育人评价体系

评价对教育教学具有导向作用,思政课建设必须紧密围绕“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建立科学评价体系,营造育人良好生态。在教学评价方面,遵循学生发展性评价的要求,注重以德为先,注重全面发展,注重知行合一,注重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结合,创新评价内容和方式渠道,探索完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教学设计评价指标》《学生作业评价指标》《教学考试评价指标》《学生成长评价指标》等评价体系,制订思政课监测评价方案。在学校和教师评价方面,加大思政课教师激励力度,在思政课教师评价的内容、形式、机制、激励措施等方面开展实践研究,深化教师评价机制改革,完善职称评聘和激励约束机制,把职称评审、评先评优和思政课挂钩,把学科课程是否融入思政元素情况作为对教师考核评价的重要指标,把学校推进思政课建设的各项工作量化纳入学校年终重点工作目标考核,激发学校和教师办好思政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太原市在学校考核及课堂竞赛、课题立项、课程构建等各类评比和验收中设置“价值引领”或者“育德功能”指标;在课堂评价标准(学生评教、督导评课、同行听课)的制订中设置“价值引领”的观测点;在学生考试评价体系建立中,将“价值引领”功能的增强和发挥作为首要因素,将学生在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作为重要监测指标。在全市开展“精品思政课”以及“时代新人教师”“新时代好少年”的评选,除学科专业评委外,还聘请了由大学教授、时代新人、新闻媒体记者、家长、学生等代表组成的评审组,严格评审标准,坚持德育为先,以评促建,推动思政课建设。“担复兴大任、做时代新人”还进入了太原市学生的考试试卷。如全市7万余中学生参加了以“时代新人”和“奋斗”为主题的作文测评;道德与法治试题紧扣太原市“担复兴大任、做时代新人”这一时代主题,通过“大讨论——形成共识”“小采访——寻找榜样”“广宣传——感受魅力”和“微行动——从我做起”四个活动环节的设计,从思想认识到行为实践,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对“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是时代新人”“寻找我们身边的时代新人”“怎样才能成长为时代新人”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太原市“时代新人”思政课的探索踏准了时代的节点,回归了教育的原点,抓住了传统思政教育的痛点,也成为撬动全市课堂教学改革的支点。如今在太原,做“时代新人”的种子正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并逐渐汇聚成助力城市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力量。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永远在路上,我们愿为此不懈努力、再续新篇![□][◢]

猜你喜欢

时代新人思政课程着力点
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四个“着力点”
“研教”转向“研幼”的三个着力点——以基于本土资源的幼儿美育课程构建为例
肖亚庆宣布下半年工作“五要点”
时代新人的成长环境
高等教育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如何让十九大精神浸润学子心平
立德树人与初中地理课堂的亲密接触
对高校思政课程创新的探索
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应用
多元视角,准确把握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