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教学
2020-07-09王海霞
摘 要:信息技术拥有极强的集成性及交互性特点,它可以集语言文字、声音、动画、影像、光源于一体,为学生提供展示图形、有声动画、音频以及视频效果的学习环境。将信息技术巧妙地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既可以为学生呈现精彩纷呈立体直观的动态效果,又可以有效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增强师生间的亲密互动,大大降低小学生对语文新知的理解难度,从而使学生更快更有效地接受新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22-010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2.051
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信息技术的用途非常广泛,已经运用到各行各业之中,尤其是应用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方面,其作用更为突出。信息技术为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教学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势必成为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教学的最佳帮手。
一、应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
信息技术自身拥有较为强大的教学优势,在优化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应用信息技术可以使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呈现出集声音、图片、视频的三维立体的动态课堂教学模式,给小学生创设出更加充实、富有情趣、无限发展的语文学习空间,使得小学语文课堂呈现出更加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小学生的语文教育教学能够与时俱进,散发出光辉灿烂的时代光环,以较为强大的吸引力带领小学生步入语文知识的探索与追寻中。
(一)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发挥自身的优势,有效弥补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缺陷。有较多小学语文教学经验的教师都知晓,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多是以教师的口授和黑板上的板书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根本找寻不到另外课堂教学辅助手段的身影。小学语文教材中抽象的教学内容出现较多,单凭教师的口授和黑板上的板书这种教学模式根本无法恰当准确地进行知识的传授,课堂教学效果难以达到預期的目标。
目前,信息技术的应用就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难题,语文教师就可以借助视频、音频等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手段,为我们的小学生创设更加生动而形象的精彩画面,为学生呈现特别接近真实场景的效果,让小学生真正感受到如同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吸引学生注意力,辅助小学生细致地理解所学习的语文知识内容,使小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从而有效弥补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缺陷。
(二)提高教学实践性
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性,凸显信息技术的时代特色。多年来受应试教育的束缚,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多地倾向于对学生的笔试能力的培养,而没有关注到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创新型人才是当今新形势下学校教育工作的目标,但是受到学校教学条件诸方面因素的困扰,许许多多优良的教学计划得不到有效实施,这就给新时代的教育教学带来了重大阻碍。当今网络信息时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为这一目标变为现实提供了可靠的条件保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便可以有效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较直观的教学,将平面的语文知识以一种立体可视的形式展示在小学生面前,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让学生语文学习的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这是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完美结合的最佳效果,真正做到了应用信息技术大大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性。
(三)增强课堂趣味性
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增强小学语文课堂学习的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单一而乏味的教学模式势必会给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带来负面的效应,定会使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产生拒绝之想法,严重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前进步伐。应用信息技术则能够让小学生对所学的语文知识内容产生较为强烈的兴致,有效提升小学生自身的专注力。学生会被视频、音频等先进多媒体手段所呈现出来的语文内容所吸引,从而引发学生对语文知识获取的强烈欲望,充分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得到发展。信息技术可以改变单一而乏味的语文课堂教学环境,为小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注入活力与生机。
二、针对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进行分析
(一)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对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体会不够到位
当前部分小学语文教师语文教学的重点在对学生语言技能的训练方面上,此训练尚需花费学生大量的精力与时间,所沿用的依旧是早已摒弃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课堂教学与时代的先进技术相违背。部分教师在授课时还不习惯优化自己的授课模式,仍单纯依靠板书,而对于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则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课堂教学中几乎找不到信息技术的身影。这种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对语文教学产生反感,逐步丧失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对小学生自身的语文素养培养和创新思维的提高也是一种影响。
(二)部分教师使用信息技术频率过高,影响了师生间的亲密互动
当前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既有忽视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现象,也有使用信息技术教学的频率过高的现象,过犹不及,这对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也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部分教师对于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强大优势已经有了充分认识,所以在语文课堂中频繁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想以此途径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但是,这种应用方法只是倾向于信息技术的运用过程,却大大忽略了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从而造成学生如同在自学语文知识的错觉。这种教学方式削弱了学生向教师提问或是做出反馈的机会,阻碍了师生间的亲密互动,长此以往则不利于师生之间良好关系的建立,使语文课堂气氛呈现出沉闷无趣的状态,势必影响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
三、巧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研究
(一)以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为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教师大都十分了解小学生的特点,小学一节课授课的时间仅有40分钟,课堂上小学生有意识注意往往连一半时间还达不到,剩余时间学生多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所以,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应用信息技术创设最佳教学情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小学语文学习之中去,从而获取丰富的小学语文资料信息。这是多媒体技术手段的功劳,它们的有效利用势必为学生营造出一种不同于以往情境的新鲜感受,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得到真正的提升。
比如我们在识字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便可以凭借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创设生动的课堂游戏情境,使學生能够目睹生字宝宝的转换生成过程,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字宝宝找家”的游戏,以有效帮助字宝宝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家。在生动的小学语文学习情境下,便能够将学生识字的欲望有效激发出来,给学生有效识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应用信息技术丰富语境,有效激发小学生的情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导致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体会不够,朗读的情感触发与情感体验根本就体现不出来,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文本的深刻理解与感悟,制约了学生自身语文素养的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丰富语境,有效激发小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能够对文章内容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更好地在朗读过程中找到感觉,悟到情感。
比如我们在学习《小池》这一课时,诗文中所描写的情境美是学生难以直观感受到的,对诗歌所独具的意境美和情感美更是感受不到,这就给学生的古诗学习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如何改变这种状况,信息技术的利用就可以助其一臂之力,可以形象而且直观地为学生呈现诗歌所描写的那种景象,再加上恰当的背景音乐,使学生可以将自己内心中的情感充分展示出来,使得提高学生朗读能力变为可能。
(三)应用信息技术拓展语文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知识积累
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另一个目标就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就要求学生经历培养的过程。为此,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要把正确运用信息技术找寻所需资料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带领学生进行信息资料的搜集。这个过程更能够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丰富学生知识积累,提高学生独立学习的效果。
比如我们在学习《桂林山水》这一课时,课前可以倡导学生自己在网上收集有关桂林山水的资料和图片。通过这样一种学习方式来拓展语文教学资源,同学之间实现知识的互补,使学生对美丽的桂林有了清晰而全面的认识。
(四)应用信息技术提炼语文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
语文课本中许多课文故事是与学生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的,使得学生学习起来困难较大。我们就可以利用网络信息这个先进的技术手段,指导学生通过资料的查找,有效获取与文本相关的信息,从而丰富学生的已有认知,提升教学效果。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有效突破语文教学中的时空限制,在大量鲜活而生动的语文教学情境的辅助下领悟课文的深刻内涵。通过这种途径,学生掌握了与本课相关的知识,扫清了语文学习的障碍,学生的思想感情得到了陶冶,师生能够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使互动交流更加丰富充实,使教学效果得到很好体现。
四、结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巧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教学,将先进信息技术有效地运用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这是社会时代发展的要求,更是有效实践新课标要求的重要措施。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是当今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语文教师应该发挥信息技术的强大优势,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从而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语文学习之中,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
参考文献:
[1]曾凌峰,江伟容.巧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的整合[J].新课程,2015(31).
[2]罗平.巧用信息技术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益[J].魅力中国,2017(37).
作者简介:王海霞(1978.4— ),女,汉族,甘肃静宁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