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朝鲜族弄音与西方颤音的比较研究

2020-07-09吴琦

北方音乐 2020年11期
关键词:颤音朝鲜族比较研究

【摘要】弄音是朝鲜族民谣演唱中最具有特色的演唱技巧,这种演唱技巧是在朝鲜族民谣中独有的一种演唱技巧;颤音是西方唱法中出现的一种演唱的技巧,两种音都是音乐中的装饰音类型,所以两种装饰音有各自的特点。本文分析朝鲜族弄音演唱技巧的一般特征、种类、表示方法、特性和适用范围与西方颤音演唱技巧的作用、定义、运用等方面特点后,把两种演唱技巧进行对比研究,对比两种演唱技巧的存在的差异、共同点与不同点,同时进行总结,以期为更多的人们能够了解两种演唱技巧的提供有价值的文字材料。

【关键词】弄音;颤音;比较研究;朝鲜族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11-0253-02

【本文著录格式】吴琦.朝鲜族弄音与西方颤音的比较研究[J].北方音乐,2020,06(11):253-254.

绪论

装饰音样式是表现朝鲜族民谣旋律特征的重要素材之一。装饰音样式是区别朝鲜族民谣和现代音乐或者其他种类音乐的重要特征。因此,正确地演奏装饰音是展现朝鲜族民谣特色的中心课题,用生动的民谣特征解决装饰音也是演唱民族音乐乐时不能忽视的技术表现课题。一般装饰音样式是指装饰音的形式,也就是用巧妙的方式连接旋律的方法。朝鲜族民谣的装饰音样式有基本旋律音与辅助音,或者经过音结合的形态与弄音结合的形态等,也就是说,朝鲜族民谣的装饰音样式有装饰音段落,即装饰音小节和弄音形态。装饰音段落和弄音是朝鲜族民谣装饰音样式的两个侧面,而且两者的关系非常密切。弄音会出现在装饰音段落中,同样,使用弄音的长延续音会出现在装饰音段落中。在一些情况下,弄音本身就具有装饰音段落细腻的表现手段,即长而深的弄音本身就起到了装饰音段落的作用。在此通过对朝鲜族民谣中的装饰音中了解弄音,把弄音的许多表现形式、特点展现出来,让更多人了解朝鲜族民族音乐;颤音的定义最早是由音乐界非常著名的美国权威专家西肖尔博士提出的,他对颤音的概念定义为:自然颤音是伴随着音色与音量的自然颤音的同步波动,集齐音高、音色和音量三种因素在一定频率和速度的波动,使在欣赏音乐时更加流畅、饱满圆润而且更加悦耳动听。本文对颤音和弄音的分析让大家了解两种演唱技巧的各自的特色元素。

一、朝鲜族民谣装饰音——弄音

(一)弄音

一句话概括弄音,就是指声音的规律性颤抖。从音响物理方面分析,就是声音的高度和数量的变化周期。吉音高度的变化是指频率的变化,这是决定弄音深度的重要素材。大的频率变化会形成深弄音,小的频率变化则会形成浅弄音。声音数量变化是指振幅的变化,是弄音力度数量的变化,这是决定弄音语调特征的重要因素。弄音的数量变化大,就会使音乐情绪饱满而变化小,则对音乐情绪有影响。一般情况下,人们对弄音的感觉主要是音高的周期性变化,这是因为听觉器官的生理特征所致,即对音高变化的感知比对音色瞬间变化的感知更加灵敏;从严谨的角度分析,弄音是声音的周期性变化,包括声音的三素材,音的高度、音的数量、音的色彩。因为属于声音物理属性的音高、音量、音色是时时相伴的。朝鲜族民语的弄音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科学地分析弄音类型,理解其一般特征和适用范围原则,才能正确地发展这一技巧,使其在演唱上展现民族音乐的特征,发展成适合时代美感的演奏技巧。

(二)弄音的一般特征

朝鲜族民评中使用的弄音,虽然在类型上复杂多样,但也具有共同的一般特征。

第一,弄音有着柔和均匀的性质。所谓柔和均匀的性质是指是首有着柔和的情感,所有弄音的额音带有均匀的性质。一般精有养善的音要比没有异音的首在音色上要柔和许多。例如一个长持续,开始时没有使用导到,后来再出现弄音,那么从弄音出现的部分开始会给人更加柔和柔顺的感觉。即不使用弄音的持续音会给人情绪上的紧张感,而使用弄音的时候会消除紧张感,给人柔和的稳定感。弄音具有柔和的情绪,并不意味着弄音不具有其他的表现性。弄音一般在旋律段落的开始或者中间位置,以多种形式出现,大部分情况下用于强调重音的手段,其本身也可以成为奇妙的装饰音技巧。在这种情况下,弄音的表现性是多样的,但总体上,弄音在强调重音的情况下也是反映柔和情感的。一般情况下弄音的颤抖具有均匀的倾向性。弄音的均匀性是指弄音在深度、速度上有着均匀的要求。根据类型和演奏者的个性,弄音在深度和颤音速度上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单独一个弄音从开始到结束,在深度和颤音速度上是應该统一的。而且渐快或者渐慢的弄音在变化的过程中也是需要均匀进行的。与作品形象要求和演奏者意图无关的突快或者速度深度不均匀的弄音都会带来破坏音乐形象的后果。在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弄音的速度不能超过演奏者的可控制范围,否则会导致弄音形态的不完美。这类弄音叫作随意性,虽然在速度上是统一的,但是演奏者已经不能控制调节,因此,使这类弄音适合具体作品的要求是不可能的;其次需要注意深度和速度不均匀的弄音,这类弄音又名对付性(皇司)”的,与弄音均匀的性质相反,会起到破坏柔和特征的作用。

第二,弄音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弄音的方向性是指向上或者向下进行的颤音,偶尔会指以一定的音高标准为中心上下进行的弄音。弄音的方向性基本依赖于弄音的类型,即民谣调式阶梯的功能关系和人声,特别与演奏手段的特征相关。非常重要的是,弄音根据民谣调式阶梯的人声关系和以此为基础的民谣套理决定类型

第三,弄音的适用范围有着一定的规律性。民谣演奏中不能随意选择弄音的类型,更不能随便使用任何音。综合分析民谣演奏实践就会发现,何时使用弄音或非弄音、有弄音的时候是使用浅弄音还是使用深弄音或者是使用带有颤音的技巧性弄音,这些都是规定好了的。这些是以民谣调式阶梯的功能性和不同套理的装饰音特征为根据的。例如,愁心歌套理(平调)中,“do”是深弄音,“re”是浅弄音,“so”是深弄音和浅弄音同时适用,“1a”“mi”是没有弄音的。相反,佛套理(平调)中,“re”是深弄音,“mi”适用向上装饰的弄音。

第四,弄音会与民谣技巧结合——如微分音、滑音。弄音与滑音结合时会出现两种形态:一种是退声过程中进行弄音或者推声的同时进行弄音,另一种是退声或者推声之后再出现弄音。此外,弄音与微分音结合是指弄音适用于低微分音或者高微分音。

二、西方颤音的理解

(一)西方声乐颤音演唱简述

西方音乐的源头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希腊,是由教会音乐逐渐演变过来的,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从17世纪40年代起,随着阉人歌手在演唱歌剧咏叹调中技巧的日趋成熟,阉人歌手在演唱过程中的“声浪音”技巧也开始被众多歌手本身及声乐教育家所重视。例如,著名的阉人歌手巴尔达萨雷·费尔里(Baldassare Ferri),可以在演唱跨度为两个半八度的乐句过程中,用一口气在每个半音阶的进行过程中加入声浪音到每个音上。可以这么说:演唱时不会运用声浪音就好比拉琴不会揉弦。在这个时期的演唱艺术中,阉人歌手表现出高超的声乐演唱技巧,更进一步地推动了“声浪音”技巧的发展与传承。

(二)歌唱颤音的重要性

歌唱的颤音技术,作为一种常规的、普遍的声乐技巧,被歌者广泛使用,这种声乐技巧对歌者作品风格的表达和情绪的渲染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人说过:“优美的颤音是被视为良好歌唱的一个必备条件”。“在皮博迪音乐学院近五年的实验,对40位男女歌手一千多个嗓音录音分析得到下述结果:优秀歌手们的嗓音具有四种明显的标志:均匀的颤音。”①特费塞尔和西肖尔在声学和美学上曾明确地确定了颤音是歌唱的真谛:“任何想在音乐会或歌剧上获得成功的人必须使它所唱的差不多每一个音都具有颤音。”

(三)声乐颤音形成的理论基础

“声乐的颤音是指声音音高在一定的范围内以一定的频率作出波动的变化,在音高上至少有半个音的变化。” ②而波动的“6-7的频率被确认为是平均的。”②在声乐颤音中,不仅有音高的波动变化,音色、音强也是有变化的。“颤音的产生是由于神经向机理输送神经能的结果,从其音高的变化来看,最直接的来源应是喉头的环甲肌的周期性运动,最近的肌肉电图形迹也指出颤音是在环甲肌中。”

三、结论

装饰音中的朝鲜族弄音与西方颤音在作品演绎中存在相同点:(1)两者都是装饰音,在演唱作品中都对作品的更好表达起着非常关键性的作用;(2)两者在演绎作品中都能进一步深刻表现和揭示作品的情感和背景,同时也表达演绎者对作品二次创作的特性;(3)两者都需要在长时间的专业性训练中才能不断进步和提高。装饰音中的朝鲜族弄音与西方颤音在作品演绎中存在不相同点:(1)朝鲜族弄音在演绎过程中在保持音准确定的情况下音的变化具有随机性、不确定性,取决于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同时也取决于演唱者的个人情感表达,弄音在朝鲜族民谣作品中变化多样,性质不同、种类多样,而西方声乐中的颤音在作品演绎中是要保持要一个状态,具有稳定性,在一个音上的持续震动的过程;(2)两者的演绎在同样风格的作品当中,朝鲜族弄音具有民族性,颤音是在演绎过程中具有普遍性;(3)两者的学习和训练方法方式也是完全不同,两者音色也完全不同,弄音的种类多样,颤音是具有单一性,两者也是完全不同的。

注释:

①李维渤译.训练歌声.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141.

②李维渤译.歌唱机理与技巧.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00:280.

参考文献

[1]张翼善.朝鮮族音乐演奏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6.

[2]李婷婷.中国声乐演唱中颤音的使用及文化美学意义[J].北方音乐,2019(1).

[3]张妍.浅析颤音技术在美声演唱中的运用[J].北方音乐,2017(11).

[4]李珂.论美声歌唱中的颤音技术[J].北方音乐,2015(7).

[5]李婷婷.中国声乐演唱颤音的使用及文化美学初探[D].昆明:云南艺术学院,2014.

[6]施国新,曹旭.歌唱颤音的基本特征及其运用[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7]王洁.歌唱颤音技术探究[D].天津:天津音乐学院,2013.

[8]施国新.歌唱颤音的认知与实践[J].艺术教育,2009(1).

作者简介:吴琦(1992—),男,汉族,黑龙江省讷河市人,艺术学士,延边大学艺术学院“2+3”辅导员,现就读于延边大学艺术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音乐学专业研究生业。

猜你喜欢

颤音朝鲜族比较研究
春天的证词(外二首)
KORE A TOWN
一千零一个愿望
解读钢琴作品《筝箫吟》
另类“哈韩族”:去韩国打工的中国朝鲜族人
浅谈肖邦夜曲Op.9No.2颤音技巧的训练
朝鲜族妈妈的心里话
中外数据新闻编辑流程比较研究
各国税制结构与我国的比较研究
资产减值新旧会计准则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