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钢琴演奏者的心理因素对表演的影响
2020-07-09宋钰琦
【摘要】钢琴演奏者在台上表演得是否成功主要原因在于演奏者的心理因素。本文将主要分析钢琴演奏者心理因素给其自身的演奏表演带来的影响,以供相关人士参考、交流。
【关键词】钢琴演奏者;心理因素;影响;表演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10-0232-02
【本文著录格式】宋钰琦.简析钢琴演奏者的心理因素对表演的影响[J].北方音乐,2020,05(10):232-233.
引言
钢琴演奏是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的,其与演奏者自身的心理素质、修养、技术有着多重的关系。钢琴演奏不仅仅是对演奏者技巧的考验,更是对演奏者心理素质的一种考验。当钢琴演奏者在进行钢琴演奏时,提高钢琴演奏者的心理素质及其自身的调节能力,能够减少心理因素带给演奏者的消极影响,大力推动钢琴演奏者取得表演的成功。
一、钢琴演奏者自身心理因素与演奏表现力的关系
通常情况下,倘若钢琴演奏者对曲目越熟悉并且技巧越娴熟,其在演奏表演过程中的表现力就会更大、更好。心理反应是客观存在的在人们大脑中的反应,人们在接触不同事物的过程中始终是与心理因素联系在一起的[1]。钢琴的演奏者会将注意力以及对曲目的情感想象都投入到整个演奏表演当中去。因此,演奏者的心理因素和表现力的关系在于:
(1)当钢琴演奏者自身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时,其的音乐作品能够达到更高的水准。演奏者应当把对钢琴演奏表演的过程看成是将曲目的再次创造,而不应当是仅仅停留在对曲目中弹奏技巧的掌握,更不是通过弹奏表达出生硬的作品思想感情,演奏者自身应当保持客观、正确的心理态度去面对自身的演奏,才能够更好地诠释曲目中的思想感情。
(2)演奏者想要在演奏表演当中充分展现演奏情感则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常常能给到演奏者意外的演奏收获,将自身的情感与演奏相互融入,当情感通过演奏逐渐融入后才能够使得演奏者与乐曲产生高度的思想情感共鸣,最终引发听众的情感共鸣[2]。
(3)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钢琴演奏者发挥自身正常演奏水平的一大前提。钢琴演奏者是否足够优秀主要需要按演奏者自身带来的演奏效果,好的演奏效果才能使得大众看到演奏者的演奏技巧,而好的演奏效果往往取决于演奏者自身是否有足够良好的心理素质。当演奏者自身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时,才有可能将自身的演奏技巧发挥到极致,才能够使演奏效果在自己能力的控制范围之内[3]。
二、对演奏者内心的心理活动分析
在进行具体的心理活动分析之前,要清楚影响演奏者的演奏效果的几大心理活动因素:演奏兴趣、音乐注意、音乐心境、怯场情绪。
(一)演奏兴趣对演奏者在表演当中的影响
1.音乐的兴趣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音乐演奏也是一样的,高涨的音乐兴趣是演奏者走向音乐世界不可或缺的桥梁,兴趣使得人们能够获取相对应的知识。所谓音乐兴趣,实际上指的是在研究音乐的过程中人们始终保持着高涨的音乐热情和对音乐的研究探索的欲望,这样的探索欲望会使人们在涉及到音乐及音乐相关的事物时引起十分的注意,并且能够对音乐抱着热烈、明确的态度。当音乐兴趣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时,音乐兴趣就会驱使人们做出相关音乐方面的心理活动倾向,这样的倾向便是在实践中逐渐发展起来的。音乐兴趣实际上成为了一种活动开展的动机。
2.兴趣的表现形式
当演奏者自身拥有较为直接的学习兴趣时,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对音乐的学习和理解当中,去理解音乐和享受音乐。钢琴练习的发展要以学生打心里喜欢钢琴为前提,在整个学钢琴的过程中需要学生集中全部的注意力、投入全部精力,而后根据乐谱中的提示完成乐谱上的性质、线条、句法、层次韵律、力度、速度等等;而间接性的兴趣通常是学生受到教师或者家长的逼迫形成的兴趣,这样的兴趣导致学生自身缺乏对钢琴学习的主动性,并且会使学生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感受到十分痛苦和难熬,进而形成对钢琴练习的厌烦情绪。
3.兴趣的差异性
从心理角度来说,兴趣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有趣、乐趣、志趣。从有趣到志趣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虽然一些学生在钢琴演奏上有着较高的演奏技巧,但是其本身对于钢琴的弹奏并没有多大的兴趣,而是在别的方面有着更多的兴趣。因此,不需要将音乐弄得过于神秘,音乐自身的高尚不一定可以给弹奏者自身带来同样的高尚;兴趣本身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倘若一个人对钢琴没有了兴趣是没有办法继续将钢琴弹奏下去的。所以,作为教师和家长,不顾学生的兴趣程度就对其展开教学是没有办法起到多大的教学成果的。只有学生自身明确了想要演奏钢琴的目的,并为之设立明确的目标、增强了对钢琴的直接兴趣,才能够真正地保持对演奏钢琴的热爱一直达到对钢琴的志趣,保持孜孜不倦的钢琴学习动力。
(二)音乐注意对钢琴演奏的影响
1.音乐注意
所谓音乐注意,指的是人们对音乐的集中注意力,注意是人们对事物感知的重要前提,当注意力提高时对某些刺激的反应也会有所提高。音乐注意就是人对于音乐相关实践有选择性的注意力集中。音乐注意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反应。音乐注意细分为两种注意: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无意注意是指人在没有意识的情况下对音乐引起的注意,这样的注意没有明确的目的,也不需要人们刻意维持,并且无意的音乐注意也是偶尔才会发生的;而有意注意则需要一定目的的存在,并有意做出维持来保持这样的有意注意。本文分析的音乐注意与钢琴演奏的关系主要指的是有意注意。
2.音乐注意与心理活动的关联性
人们内心的音乐心理活动一般来说是与某种音乐事物相关的,因此,一旦在内心有音乐相关的心理活动就一定是有了对音乐的有意注意。当在进行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没有能将注意力集中放在音乐学习上神情上就会出现貌合神离的表情,在这样的情况下去练习钢琴的演奏,获得的效果一定是微乎其微的。
3.音乐注意与音乐效果
不论是进行哪一种科目的学习,缺乏足够的专心实际上都是对学习时间的一种浪费。对于练习钢琴演奏的学生而言,由于粗心导致演奏上的失误需要通过极长一段时间才能进行弥补。当演奏者在演奏钢琴的过程中保持全神贯注,自身对音乐的感受和感悟才会得以增强,这样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的音乐效果才会更灵动、细致、深入人心。倘若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感情注意力不集中,就会严重影响演奏者对音乐演奏的实际判断力,最终影响整体的演奏效果。所以,在音乐演奏活动中演奏者要将演奏活动当中重要的注意力集中区域,并加入其自身对演奏曲目的理解感情。音乐注意能够有效地提高演奏者对音乐的深层感悟,演奏者的音乐思维会愈发清晰,音乐思想感情也会逐渐高涨,进行音乐演奏表达时也能更准确、更协调。
(三)音乐心境对钢琴演奏的影响
1.音乐心境的作用以及影响
所谓音乐心境指的是在音乐影响下形成的一种心境,是每一个人对于持久、有音乐渲染力度的音乐产生的音乐情绪。当一个个体在听到某种音乐后感到身心愉悅,虽然音乐本身并不激烈,但也具有一定的渲染能力,并且会持续一段时间。在这一段时间内个体的身心会十分愉快,这种愉快的表现便是音乐行为的表现。反之,当听到忧心忡忡的音乐时就会引起个体忧郁的心境,人们会感到自身仿佛被忧伤包裹,却不知道这个忧伤从何而来。从这里可以看出音乐心境不是一个特定的对象,也不针对一个特定的事物,其只要靠渲染情绪使人们达到一定的音乐心境。
2.控制音乐心境
人类对于音乐心经实际上还是有一定的控制能力的,这也是人之所以能够成为高级动物的重要愿意之一。一旦人们意识到了自己所处的音乐心境,可以通过较好地利用音乐心境来从事与音乐相关的各种活动。当人们发现自身处在极为消极的音乐情绪当中时,人们可以控制和调整自身的心态,并且树立正确的音乐心境来摆脱现阶段的消极情绪,培养自身调节情绪的能力并且保持乐观向上,从事积极乐观的音乐工作,这样一来消极的音乐情绪就能够得以缓解和改善。
(四)怯场情绪对钢琴演奏的影响
怯场情绪是一种对于演奏者演奏效果有危害的一种情绪。怯场情绪的出现会使演奏者出现情绪上的不稳定或者在演奏前过分紧张,怯场情绪是危害演奏效果的主要情绪。
过分紧张的危害性。对于演奏者而言,在演奏前过分紧张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理现象。但是要明确,过分紧张对于后期的表演是十分不利的。因为演奏者的过分紧张会使得演奏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演奏失误,而这样的失误就是由于心理紧张的原因造成的,有时会由于过分的紧张导致演奏者忘记接下来的弹奏思路,使演奏者脑中一片空白,即使演奏者在演奏前已经将曲目烂熟于心。在上场时,突然的胆怯也会使心跳加速、肢体出现不协调、四肢僵硬等情况,导致最终的演奏效果不能达到演奏者应有的水平。每一位演奏者都想要把自己演奏的技巧发挥到极致,想要做到这一点主要靠平时多加练习及上场前的充分准备。虽然有时演奏者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些即兴表演,但是这样的表演水平也是在演奏者自身能力范围内的。
三、结束语
钢琴的演奏包含方方面面,在整个演奏的过程中穿插着演奏者反复的心理活动。演奏过程中的每一个音色、节奏、韵律等无一例外都能够体现演奏者的心理素质。因此,演奏者要充分正确认识到自身的心理活动,并做出准确的心理活动判断,正确面对不同的心理活动、战胜不良的心理活动,推动钢琴表演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江俊,孙丽君,蒋存梅.音乐训练调节由和声终止产生的乐句边界知觉[C].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0(10):110-121.
[2]唐庆.钢琴教育中跨文化传播的思考——评鲍利斯·贝尔曼《钢琴大师教学笔记》[J].新闻爱好者,2019(7): 111-123.
[3]吴婷婷.释析教育心理学原理在舒伯特钢琴即兴曲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价值[J].艺术评鉴,2018(1):104-105.
作者简介:宋钰琦(1978—),女,汉族,河南开封人,硕士,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钢琴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