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花调”唱遍大江南北

2020-07-09李洋

北方音乐 2020年10期
关键词:左权艺术特点传承

【摘要】本文通过对“开花调”产生的地理环境及其历史文化背景进行叙述,分析了“开花调”独具特色的题材、歌词、调式等艺术特点,并对其发展与传承进行分析研究,以体现“开花调”这一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发展趋势和传承价值。

【关键词】左权“开花调”;艺术特点;传承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2-767X(2020)10-0037-02

【本文著录格式】李洋.“开花调”唱遍大江南北——从“开花调”浅谈左权民歌的发展与传承[J].北方音乐,2020,05(10):37-38.

“桃花来你这红来,杏花来你这白,爬山越岭俺寻你来呀,啊个呀呀呆”,“黄瓜圪柳小葱儿空,嘴说不想不由人”,“山丹丹开花背凹凹开,心中心思妹妹呀口难开”,“小亲亲来小爱爱,把你外好脸扭过来呀小亲圪呆”,这一声声一句句萦绕耳边的耳熟能详、张口就来的经典歌曲,如左权山水之清新秀丽,如左权人民之朴实自然,这就是左权上至老下至小,无人不会、无人不唱的“开花调”。在哼唱这些歌曲的同时,有没有想过这些有着浓郁地方特色和浓厚的艺术魅力又琅琅上口的经典歌曲是在怎样的地域环境诞生?

一、“开花调”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

山西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有“民歌海洋”之美称的山西民歌如恒河沙数,其中在左权这个“歌海之乡”诞生了许多闻名全国的经典民歌,被国内外音乐家称为“民间音乐的圣经”。

(一)孕育“开花调”的地理环境

左权县位于太行山主脉靠西端,山西东部的边缘,古时曾称“辽州”“辽县”,后来在抗战时期为纪念八路军战士左权同志的英勇牺牲而改名为“左权县”。明代《辽州志》中有记载着其独特的地理条件:“辽居太行山巅,万山深谷之中,迂回曲折,袤延百里,商贾不通,舟车不至,虽穷乡僻壤……而比户籍弦歌,文风颇盛”。“民歌恰是穷乡好”,在这样一个山谷迂回、交通不便的闭塞的地理环境下,人们民风淳朴,勤劳善良,虽穷山僻壤,却也不失艰苦奋斗的精神,人们寄情于山水,歌唱生活,给“开花调”这个中国民族音乐艺术瑰宝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另外,左权各村逢年过节闹红火,社火歌舞表演,村民们能歌善舞,见什么唱什么,歌舞小调就这样逐渐形成。

(二)追溯“开花调”的历史文化背景

“开花调”的发展受它的历史文化发展的影响,大致有三个方面。

一是少数民族和外来民族文化的影响。左权县曾有许多少数民族及外来民族的迁入,同时带来的是少数民族的语言及文化艺术与汉族传统文化的融合,这对于开花调的民族风情和语言方言的形成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二是流民文化的影响。左权县岭谷秀丽,虽不算肥沃富裕之地,但也少有人祸天灾,清朝时河北、河南等地的难民都迁移至此安家落户,现在的左权村庄有许多都是当时流民的后代子孙。所以,左权民歌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流民文化的影响,融合吸收了流民带来的各地音乐艺术元素。

三是抗战文化的影响。中国八年抗战时期,八路军建立了太行山根据地,人们以抗战为音乐素材歌唱抗战,一些文艺工作者对左权民歌情有独钟,和当地民间老艺人一起对当地的民间音乐进行认真学习和整理改编并记录下来。当时负责文艺宣传工作的胡之瑞、郝乃武等在发掘整理左权民歌的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使古老的民间艺术歌曲重新绽放了光彩,对“开花调”的发展也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二、“开花调”的艺术特点

“开花调”属于山歌小调,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左权民歌小调派生出的一种特殊的形式,是不同于其他地区山歌的一种很有特色的短小的民歌形式,主要分布在山西晋中左权县、山西长治和顺、武乡等各县,其中“左权开花调”最为有名。“开花调”曲调柔美清新,欢快活泼,歌词即兴灵活,取材于真实自然的生活,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内容丰富多彩,以爱情题材为多,在青年男女中广泛传唱。

(一)题材

左权民歌的题材十分广阔,内容丰富,涉及范围广泛,有反映神话故事、祭祀庆典的习俗礼仪;有反映古时各朝代的历史人物传说;有反映民风民俗、日常生活点点滴滴的《小看花》;有反映与封建制度做斗争、与命运做抗争的《诉苦翻身》;有以抗战为题材的《百团大战》《窑洞保卫战》《黄烟洞大胜利》《军民一家》《土地还家》和以爱情为题材的《想情哥》《反对买卖婚姻》《妇女四大恨》等。

其中“开花调”歌曲多以反映爱情生活为主,曲调精致短小,活泼鲜明,代表曲目有《单相思》《想亲亲》《桃花红杏花白》《有了心思慢慢来》。

(二)歌词

歌词大都是左权方言,极具“土味”和生活气息。开花调歌词内容非常真实,所思所想所感所唱皆来自于人们日常生活和劳动时的口头即兴创作,来自于人们的随性的情感表达,他们随口就唱,做什么唱什么,看到什么唱什么,唱神话历史,唱革命抗战,唱妇女翻身,唱生产劳动,唱生活爱情,所有所见所感全用歌曲即兴演唱,想到哪儿唱到哪儿。在歌曲中,“亲圪蛋”的亲字用方言唱作“qing”,“双腿腿”的腿腿唱作“ge di”,“就”唱作“zou”等,极具地方风味,也是“开花调”的独特魅力所在。

歌词运用了大量叠字、虚词、衬词,如“小亲亲”“小爱爱”“小手手”“小眼眼”“门搭搭”“不来来”“醋溜溜”“绿个茵茵”等叠字的运用,“亲呀亲呀个呆呀个呆”“马莲呀开花在路旁,你住在城外呀俺住在乡”“啊个呀呀呆”等虚词衬词的运用,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口头语使歌曲更亲近生活,流于自然,增强了歌曲的亲切感,仿佛亲身坐在左权石头墩上和旁人闲话家常,听左权人唱曲儿。

运用明喻、暗喻、借喻的修辞手法,开花调里任何能做比喻的东西都能开花,门搭搭开花,窗帘开花,花椒开花,石头开花,玻璃开花,榆树开花,扫帚也可以开花,取之于生活,真实自然,突显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地域文化,使歌曲更丰满、更具感染力。

(三)调式

开花调一般多为民族微调式,节奏多为三拍子,旋律进行多以平稳极进的七声音阶为主,旋律大多为do,re,mi 开头,中间根据情绪起伏适当加入大跳音型,使音乐线条更加饱满圆润又富于感染力。开花调最常见的由上下两句构成,上句主题句是“某某开花”,直接进入全曲高潮,下句与主题句对应,较上句平行下行几度,有些歌曲是上下句结构加第三句,这个第三句一般是在即兴演唱时第二句的重复或者加一句衬词,是前句的补充和延伸,结束音回归主音。第一句就进入整首歌曲的高潮乐句,一张嘴开唱就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引起听者的兴趣,这种特有的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特殊审美的平行乐句讲究对称和谐,加上句尾的延续补充,给人一种生命不止、生生不息的美感,全曲让人听来柔美婉转,清丽动人。

三、“开花调”的发展与传承

开花调是左权人从生活中提炼的精华,是开在左权人民灵魂深处的鲜花。  作为中国民族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开花调”在新时代的舞台依旧灿烂耀眼,光彩夺目。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太行歌后刘改鱼在人民大会堂演唱的桃花红杏花白,把“开花调”唱响了全国;八十年代,左权开花调继承人冀爱芳获文化部群星奖;左权盲人宣传队为宣传左权民歌而生,今天的羊倌歌手石占明以第一届南北民歌擂台赛“十大歌王”的称号,在海外各个音乐厅演出,将左权民歌唱响世界;国家媒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歌选》对于挖掘和整理左权民歌起了很大推动作用,使民间艺术在广播中传播传承;1987年山西省歌舞剧院创编的大型歌舞剧《黄河儿女情》荣获文化部文化新剧目奖,2006年,“开花调”被列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9月,以冀爱芳老师在左权宏远学校教学生唱左权民歌,并培训音乐教师为开端,开花调正式进入中小学课堂,学生们有了左权民歌小花戏教材;2009年,张继刚导演编剧的我国首部说唱剧《解放》在国家大剧院首演,剧中体现了山西独特的地域文化和现代创作技术的融合,用《樱桃好吃树难栽》《桃花红杏花白》《想亲亲》《看秧歌》等民歌与蒲剧相结合,保留传统民歌完整性和独立性,又有突破点与创新点,将中国民歌的独特魅力和浑然绮丽展现在世人面前,一首首耳熟能详的“开花调”使人感受到原汁原味的民歌魅力,给人以听觉的享受和视觉的震撼;同年7月左权开花调艺术团赴土耳其,又一次将“开花调”带出国门,带给了国际友人;2019年,左权民歌汇·国际民歌赛隆重开幕,将左权民歌名扬海外……各大院校对有关左权民歌以及“开花调”的论文和课题研究报告也显示出院校对探索左权民歌的重视。左权县成立了民歌小花戏研究协会,当地政府对国内学者的理论研究也非常重视,通过对歌手的各方面培训加大民歌的宣传与推广。

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飞快发展,传承人老龄化及创作型人才的缺失,都是开花调所面临的挑战和考验。现如今有文献研究数据表明,左权民歌呈哑铃式的传承状态,老年人和二十岁以下歌手居多,三十、四十岁最有传承能力的人占很少比例,所以在今后可能通过对二十岁以下的歌手进行培训教育,来传承和弘扬民间文化遗产,让“开花调”常开不败。

四、结语

左权“开花调”的形成与发展与其所处的独特的地域特征、语言特色、民族民俗风情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取材于生活,是人们社会生活自然真实的写照,歌曲来源大都以人民群眾的生活点滴、劳动习惯为基础,是人们即兴地通过各种开花比喻来抒发情感、传达情谊、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

近年来,通过政府和一些传承者的演绎和宣传,“开花调”被更多的人所熟知、所喜爱。民族音乐走向世界不仅是左权人的殷切期望,更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走向国际化的必然趋势,我们将共同努力研究探索,更好地发展与传承“开花调”,让“开花调”开出国际之花,世纪之花。

参考文献

[1]周青青.中国民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

[2]韩敏虎.论左权民歌的艺术特色[J].中国音乐,2009(4).

[3]张沛等.中国民间歌曲集·山西卷[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4]张天彤.心声唱响了太行山之巅——左权民歌演唱家刘改鱼访谈录[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6(3).

[5]樊祖荫.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若干问题的思考[J].音乐研究,2006(1).

作者简介:李洋(1989—),女,汉族,山西太原,研究生,助教二级,研究方向:声乐。

猜你喜欢

左权艺术特点传承
左权:家书中的热血与柔情
左权民歌汇·2019年国际民歌赛比赛筹备工作有序高效开展
左权将军纪念馆
左权殉国前三天写给爱妻的最后一封信
浅析贝多芬奏鸣曲《悲怆》第一乐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隆回滩头年画”的特点研究
浅谈《玫瑰三愿》的艺术特点和美学思想
文学作品与舞蹈的艺术融合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