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湖水质监测数据对治理方案的影响探讨

2020-07-09

广州化工 2020年12期
关键词:人工湖悬浮物溶解氧

王 磊

(上海市宝山区环境监测站,上海 201901)

伴水而居是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传统。城市人工湖是提升城市软实力、增强景观性和娱乐性的重要载体[1-3]。消除人工湖的黑臭、维持其洁净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4]。人工湖的水质维护离不开稳定的水质监测,而水质监测的数据关系到水质维持和提升的方案设计。人工湖虽然面积往往小于开放水体,其监测指标也与开放水体相同,而基于监测数据体现的治理和维持方案缺鲜有探讨,大部分日常监测数据掌握在第三方检测单位或者主管部门中,缺乏系统性的综合分析。对于人工湖日常监测数据的错误理解,往往会导致错误的治理方向。本文通过对上海某大学人工湖的日常监测数据分析,重塑了人工湖的治理方向,形成人工湖监测数据对治理方案的科学客观指导。

1 湖水来源与测定方法

人工湖选择为上海某高校人工湖,人工湖早期为郊区鱼塘,设置成人工湖后一直未进行清淤。人工湖面积为10000 m2,平常与外界水域不连通,通过雨水进行自然补充。水质测定采用HACHDR5000分光光度计,测定方法遵循《水与废水测定方法》科学出版社中的国标方法。颗粒粒径测定采用Ankersmid LTD的激光颗粒粒径散射仪。浊度采用HACH2100P浊度测定仪。

对人工湖进行规划分割采样点,采样点设置为8个,每个取样点采样为水面以下50 cm,测定次数为3次,取平均值做分析讨论。

2 结果与讨论

2.1 悬浮物浓度与浊度的相关性

人工湖湖水监测过程中,悬浮物指标往往具有掩蔽性,而导致人工湖管理决策部门受到悬浮物浓度测定的干扰。由图1和图2可知,本文选择人工湖的测定数据表明湖水的悬浮物都低于检测限,小于5 mg/L,而从浊度范围从35~72 NTU,平均浊度51.1 NTU,透明度位于12.2~15.0 cm,远低于黑臭水体的标准要求(大于25 cm)。这表明:往往水域面积较大的人工湖,其悬浮物与浊度没有相关性。悬浮物和浊度两个指标,说明人工湖中的颗粒粒径往往大于0.45 μm,小于10 μm,通过图3的湖水颗粒粒径数据可以发现,平均粒径为2.32 μm,比过滤滤纸粒径小,这也说明藻类物质粒径较小,各种迁移和扩散能力比较强,导致比较难治理[5]。这些往往都是藻类富营养化的体现。

图1 人工湖不同采样点悬浮物与浊度的关系曲线

图2 不同采样点悬浮物与透明度的关系曲线

图3 人工湖水的颗粒粒径分析

2.2 白天与夜间溶解氧的测定

溶解氧的测定包括电极法和碘容量法。目前,主流测试方法采用电极法,测试方法简单。人工湖管理过程中,往往将溶解氧大于2 mg/L作为河道是否污染的辨别标准[6-7]。氧气的颗粒粒径、大气压、温度以及是否为可利用氧气(ASO),这些决定着水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由图4可知,白天测定的溶解氧(中午12:00~14:00取样)浓度明显高于夜间测定溶解氧浓度(晚间20:00~21:00测定) 存在明显的浓度差异。从白天测定的溶解氧浓度数据来看,其浓度位于9.9~12.5 mg/L之间,高于25度饱和溶解氧的浓度(8.25 mg/L),也高于人工湖水溶解氧的平衡值(大于2 mg/L),从白天测定的数值来看,本人工湖溶解氧浓度充足,水体不缺氧,也难以生长大规模的藻类,鉴于COD、氨氮、总氮、总磷都能够满足地表水III类水体的要求,因此在水质维持上尚未采用增氧设备。晚间测定的溶解氧浓度明显低于2 mg/L的氧浓度平衡线,夜间测定的溶解氧浓度位于0.6~1.6 mg/L之间,表明人工湖需要采用曝气复氧,才能够满足人工湖的复氧需要。从图5可知,整个水体的叶绿素-a浓度位于100~142 μg/L,整个湖体的富营养化相对比较严重,而且白天溶解氧较高的点,晚间藻类腐败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氧,导致水体中溶解氧浓度较低,也论证了此人工湖经常出现夜间鱼类缺氧而导致死亡的现象,也与现有部分文献结论类似[8-9]。虽然整个人工湖水体中的COD、氨氮、总氮、总磷浓度满足IV水体的要求,然而藻类对营养盐的需求阈值较低,仍旧会导致藻类的爆发,影响了人工湖的娱乐和景观作用。

图4 不同采样点白天溶解氧、夜间溶解氧、溶解氧

图5 夜间溶解氧浓度与叶绿素-a浓度对应关系

3 结 论

人工湖的水质监测数据包括了:COD、氨氮、总氮、TP、pH、悬浮物、DO等,然而往往通过表观数据很难为后续水质维持做指导。

通过本论文研究工作,后续人工湖的水质维持工作需要增强夜间的复氧。同时,针对高浊度、高叶绿素-a浓度、低透明度需要选择合适的治理方案,从而满足水体的景观、感官和娱乐作用,维持高洁净度的人工湖水质。

猜你喜欢

人工湖悬浮物溶解氧
悬浮物对水质氨氮测定的影响
东平湖溶解氧及影响因素分析
西南黄海2018年夏季溶解氧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初步分析
浅析水中溶解氧的测定
人工湖生态景观建设和维护
污水活性污泥处理过程的溶解氧增益调度控制
人工湖
人工湖清晨
废水悬浮物国标检测方法的修改建议
压裂返排液中悬浮物去除的室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