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不同剂量螺内酯治疗冠心病并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2020-07-09王慎旭
唐 南,王慎旭
(联勤保障部队第989医院心血管内科,洛阳 471031)
螺内酯(spironolactone)又名螺瑞酮,是目前临床常用的低效利尿剂[1],相关研究文献指出,该药口服吸收较好,生物利用度与血浆蛋白结合率均在90%以上,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比例较高、效果较好,尤其是在CHD并CHF的治疗中更是如此。在我院相关科室及部门协调配合的基础上,选取137例CHD并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剂量螺内酯在CHD并CHF治疗中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CHD并CHF患者13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史、体征、ECG、心脏超声等辅助性检查确诊为CHD并CHF(符合《缺血性心肌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2];小剂量组47例,男31例,女16例,平均年龄(58.5±4.0)岁;中剂量组46例,男29例,女17例,平均年龄(58.0±5.0)岁;大剂量组44例,男29例,女15例,平均年龄(58.0±5.0)岁;两组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分组方法
按螺内酯片(生产厂家:上海衡山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31022888,规格:20 mg*100片)剂量大小分成三组:① 10 mg/d者为小剂量组,合计47例;② 25 mg/d者为中剂量组,合计46例;③ 35 mg/d为大剂量组,合计44例。
1.2.2治疗方法
在分组治疗的基础上均结合患者病情口服卡托普利片(生产厂家:山西津华晖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19993357,规格:25 mg*100 s),12.5 mg/次,2~3次/d,必要时可增至50 mg/次,2~3次/d;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生产厂家: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32025390,规格:50 mg*20片),起初6.25 mg/次,2~3次/d,以后视临床情况每数日至1周1次增加6.25~12.5 mg, 2~3次/d,最大剂量可用至50~100 mg/次,2次/d以及其他常规治疗。
1.3 观察指标
① 临床疗效;② 并发症发生率;③ 治疗前后 6 min 步行距离对比;④ 治疗前后血压及心功能分级,血压包括收缩压(SBP)、舒张压(DBP)。
1.4 评价指标
① 临床疗效:显效=治疗后心功能、血压、超声心动图各项生命指标均恢复正常水平;有效=治疗后心功能、血压、超声心动图各项生命指标均有所改善,但未达到显效水平;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均未改善,甚至有加重病例。② 心功能分级均采用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制定的Ⅰ级、Ⅱ级、Ⅲ级、Ⅳ级标准进行分级处理。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对比
小剂量组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例数分别为31、14、2、45例;中剂量组分别为27、13、6、40例;大剂量组分别为20、11、13、31例。三组总有效率相比:小剂量组显著高于中、大剂量组,中剂量组显著高于大剂量组(χ2=4.878、22.766、8.132,P=0.027、0.000、0.004)。
2.2 治疗前后血压及NYHA心功能分级对比
小、中、大剂量螺内酯组治疗后90 d和180 d的血压、NYHA心功能分级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180 d的血压和NYHA心功能分级均低于治疗90 d(P<0.05),见表1。
治疗90 d及180 d后小剂量组血压、NYHA心功能分级分别均低于中、大剂量组,中剂量组的血压和NYHA分级低于大剂量组(P<0.05),见表1。
表1 三组治疗前后血压及NYHA心功能分级对比
与治疗前相比,a:P<0.05;与治疗90 d相比,b:P<0.05;与中剂量组相比,c:P<0.05;与大剂量组相比,d:P<0.05;1 mmHg=0.133 kPa
2.3 治疗前后6 min步行距离对比
① 治疗前,三组6 min步行距离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 治疗90 d、180 d小剂量组6 min步行距离均远于中、大剂量组,中剂量组远于大剂量组(P<0.05)。③ 三组治疗90 d、180 d的 6 min 步行距离均高于治疗前,治疗180 d的6 min步行距离高于治疗90 d(P<0.05)。见表2。
表2 6 min步行距离对比
与治疗前相比,a:P<0.05;与治疗90 d相比,b:P<0.05;与中剂量组相比,c:P<0.05;与大剂量组相比,d:P<0.05
2.4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小剂量组高血钾、感染、总并发症例数分别为2、1、3例;中剂量组分别为5、2、7例;大剂量组分别为6、5、11例。小剂量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中、大剂量组,中剂量组低于大剂量组(χ2=4.056、13.105、4.021,P=0.044、0.000、0.048)。
3 讨论
本研究中,小剂量组总有效率高于中、大剂量组,中剂量组高于大剂量组(P<0.05),提示小剂量螺内酯在CHD并CHF的临床治疗中效果较好。朱晋坤等[3]发现CHF患者服用螺内酯后,治疗后 6 min 步行距离高于观察组,心功能改善程度明显高于观察组,这与本研究中的小剂量组治疗90 d、180 d后6 min步行距离高于中、大剂量组,心功能改善优于中、大剂量组结果相符,提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螺内酯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耐量及心功能分级,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魏刚等[4-5]通过研究CHF患者的左室重构及心功能、心功能与血浆NT-proBNP水平等均证实,螺内酯效果良好。陈素琴等[6]通过检索PubMed、CNKI、VIP、CBD数据库相关数据和采用RevMan 5.2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Meta分析后发现,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的贝那普利治疗(RR=1.23,95%CI 1.17~1.30,P<0.01),且在改善CHF左室射血分数(LVEF)方面显著优于单纯的贝那普利、曲美他嗪、依那普利、美托洛尔、卡维地洛等的临床疗效。值得注意的是,郑设锋等[7]发现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螺内酯后,CHD并CHF患者未出现高血钾,提示螺内酯用于CHF治疗安全有效。结合本研究中三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来看,小剂量组高血钾发生率4.26%,中剂量组10.87%,大剂量组13.64%,略高于上述学者研究结果。但从3组数据可以看出,小剂量组的高血钾发生率低于中、大剂量组。由此可知,小剂量螺内酯对CHD并CHF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中、大剂量螺内酯。螺内酯作为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β-受体阻滞剂(BRB)后第三个能有效降低CHF死亡率的药物,效果与传统药物相比也更为显著[8]。有前瞻性研究发现,使用过大剂量ACEI制剂或非甾体类止痛药的CHD并CHF患者再次使用螺内酯治疗,极有可能导致CHD并CHF患者发生严重高钾血症和肾功能恶化[9-10],因此在临床治疗时应密切监测血钾和肾功能,及时处理和调整治疗方案。总之,小剂量螺内酯在CHD并CHF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效果良好,能有效改善心功能,安全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