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高效价Bartha-K61株疫苗防控净化猪伪狂犬病的研究与实践
2020-07-09杨傲冰白挨泉林德锐马春全
陈 耀 杨傲冰 白挨泉 林德锐 马春全
(1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佛山 528200;2广东永顺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700)
伪狂犬病(PR)是由伪狂犬病毒(PRV)引起的猪和其他多种动物共患的一种以发热、奇痒及脑脊髓炎为主要症状的急性传染病[1]。2011年底以来,猪伪狂犬病在我国猪场流行明显增多,发病猪群主要表现为母猪流产、产死胎、产木乃伊胎增多,同时引起大量初生仔猪、生长育肥猪死亡,给养猪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2]。部分规模猪场虽然注重伪狂犬疫苗免疫,但仍然发生猪伪狂犬病,给养猪业造成巨大损失。血清学检测调查显示许多猪场伪狂犬gE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甚至较大一部分种猪场也成为野毒阳性猪场[3,4]。大量研究表明PRV流行毒株发生了变异,毒力增强,同时免疫原性基因发生改变,使得原来常用的疫苗免疫保护效果相对减弱。原有的疫苗毒株能否控制净化伪狂犬病,在业内一直存在争议[5-7]。本团队用高效价Bartha-K61毒株疫苗在多个猪场开展猪伪狂犬病控制及净化技术研究。探索了保持猪群gE抗体阴性,伪狂犬病净化,及在种猪阳性场稳定生产出阴性后备猪等系列技术。结合生产案例总结如下。
1 研究与实践
1.1 利用高效价Bartha-K61毒株疫苗免疫,净化种猪群及稳定维持gE抗体阴性的案例
广东某原种猪场存栏原种猪1 500头,2012—2014年该场采用国产Bartha-K61毒株疫苗免疫。种猪免疫程序为:后备猪配种前间隔1个月免疫2次;种猪(包括公猪、母猪)每3个月肌肉注射免疫中等效价伪狂犬疫苗1头份。
该猪场于2014年初出现PRV野毒感染猪群的现象,在种猪群出现个别种猪gE抗体阳性(表1)。
根据猪场种猪群出现伪狂犬野毒转阳情况,调整免疫程序:采用高效价Bartha-K61疫苗(每头份病毒含量在106.5TCID50以上)紧急免疫,所有种猪肌肉注射高效价猪伪狂犬疫苗2头份;2个月后全群种猪检测gE抗体,淘汰gE抗体阳性种猪;调整种猪免疫程序,后备猪配种前间隔1个月免疫2次,肌肉注射免疫2头份,种猪(包括公猪、母猪)每3个月肌肉注射免疫2头份;2014年9月之后每4个月进行种猪gE抗体检测。
表1 2014年6月某场种猪群血清抗体检测结果
从2015年1月份抽检该猪场的gE抗体结果,均为阴性(表2)。表明,该猪场已经成功控制PRV野毒感染。该场于2016年通过广东省农业厅伪狂犬净化场验收。至2019年12月该猪场均为PRV野毒阴性猪场。
表2 2015年1月某场种猪血清抗体检测结果
1.2 利用高效价Bartha-K61毒株疫苗使gE抗体阳性种猪群稳定生产出阴性后备猪的案例
2016年7月,广东某猪场的猪群出现PRV野毒感染现象,经抽检发现该猪场中种公猪的gE阳性率为66.7%;母猪gE阳性率为100%;仔猪、生长育肥猪各阶段均有gE抗体阳性猪(表3)。猪群繁殖性能及仔猪生长各阶段都不稳定。猪场的整体生产成绩不理想,平均每头母猪年上市商品猪13.5头。
2016年8月,建议该猪场调整PRV疫苗的免疫方案。调整后方案具体如下:①紧急免疫接种,全群猪只注射高效价猪伪狂犬Bartha-K61毒株活疫苗2头份/头;②调整免疫程序,建议种猪每3个月注射高效价猪伪狂犬Bartha-K61毒株活疫苗1.5头份/头;③仔猪在紧急接种疫苗30 d后加强免疫一次;④在种猪调整免疫程序4个月后,检测仔猪及生长育肥各阶段猪的gB抗体水平(表4)。
表3 2016年7月15日某场种猪血清伪狂犬病毒gE抗体检测结果
表4 2017年2月仔猪及生长猪群伪狂犬病毒gB抗体检测结果
根据检测结果调整仔猪及生长猪群免疫程序,方案如下:①3日龄滴鼻免疫高效价猪伪狂犬Bartha-K61毒株活疫苗1头份/头;②70日龄肌肉注射高效价猪伪狂犬Bartha-K61毒株活疫苗1.5头份/头;③105日龄肌肉注射高效价猪伪狂犬Bartha-K61毒株活疫苗1.5头份/头;④168日龄肌肉注射高效价猪伪狂犬Bartha-K61毒株活疫苗1.5头份/头。⑤免疫效果监测:间隔4个月后对全群种猪、60日龄仔猪、120日龄、180日龄猪只采血,检测猪群的猪伪狂犬病毒gE抗体(表5),评估免疫效果。
2017年7月对该猪场的猪群进行猪伪狂犬病毒gE抗体抽检,结果表明,该种猪场出产的后备种猪均能达到猪伪狂犬病毒gE抗体阴性(表5)。至2019年3月为止,该猪场的PRV较稳定,没有出现PRV野毒感染现象。
2 讨论与结论
2.1 猪伪狂犬经典毒株疫苗阻断流行变异毒株的感染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与净化,种猪群是关键。2012年后,我国很多猪场感染伪狂犬野毒,生产不稳定。主要与流行毒株变异,包括毒力增强和抗原性变异有关。但利用传统经典疫苗毒株(如Bartha-K61疫苗株),加大免疫疫苗含毒量或增加免疫频率,也可以很好地保护猪群。案例1采用种猪群1年免疫4次高效价Bartha-K61疫苗,可以产生较高的中和抗体,减少和阻止母猪的排毒,将除嗅球和三叉神经节以外的所有PRV中和掉,使PRV处于潜伏感染状态,虽然短期内没有消灭传染源,但相当于控制住了传染源,即带毒生产,稳定产能。而后,再通过gE抗体阴性后备种猪的替换,使种猪群gE抗体阳性比例不断下降,直至净化种猪群。通过“免疫—检测—淘汰”策略和综合生物安全措施及合理的疫苗免疫保持种猪核心群野毒抗体阴性。
表5 2017年7月伪狂犬病毒gE抗体检测结果
2.2 猪伪狂犬野毒阳性猪场生产阴性后备种猪技术
对于后备种猪和育肥猪的PRV免疫程序,一定要根据种猪免疫情况和母源抗体规律来确定。首先在仔猪出生后3日龄内进行猪伪狂犬疫苗滴鼻免疫,免疫剂量1头份,该免疫主要是激活仔猪的黏膜免疫,增强口、鼻局部免疫保护,提高仔猪对病毒的感染阈值。但局部黏膜免疫保护有限,要形成比较坚强的保护,还需要激活全身免疫反应。
肌肉注射免疫是激活全身免疫的主要方法。在仔猪、生长育肥猪伪狂犬病防控中首免日龄(第1次肌肉注射免疫)的确定是最关键的环节。笔者在多个猪场实践中发现,许多猪场中生长育肥猪的野毒抗体转阳性,都与首次肌肉注射免疫日龄选择不当有关。疫苗首免的免疫效果受母源抗体影响大。而母源抗体的高低,持续时间取决于种猪的疫苗免疫效果。种猪免疫抗原量越高,产生的抗体水平越高,则母源抗体持续时间越长。
案例2中的猪场为原种猪场,由于原来选用的是中等抗原含量的疫苗,再加上免疫程序的不合理和生物安全措施不到位等情况,使得种猪群及生长育肥各阶段的猪均出现PRV野毒感染,生产成绩不稳定。鉴于该猪场的情况,建议其全场猪群先进行紧急免疫接种,全群猪只注射高效价猪伪狂犬Bartha-K61毒株活疫苗(每头份病毒含量在106.5TCID50以上)2头份/头,其目的是为了先控制该猪场的PRV病毒,使猪群生产先趋于稳定。然后,再根据不同的猪群,有针对性地调整免疫程序。如调整种猪免疫程序,采用高效价疫苗1.5头份间隔3个月注射免疫种猪。在种猪免疫程序固定4个月,猪群的母源抗体水平稳定后。再根据母源抗体检测结果,调整仔猪的免疫程序,将仔猪第1次注射免疫日龄确定在10周龄,在14周龄时加强免疫,免疫剂量1.5头份/头。值得注意的是在方案执行过程中发现,有的批次在170~200日龄有gE抗体转阳的情况。因此,选择在160~170日龄第3次注射PRV疫苗,每头1.5头份。该猪场在运用方案后的3年时间里,一直保持猪群各阶段未出现gE抗体阳性猪只。目前,利用方案2中的技术,已经培育出8个伪狂犬病净化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