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书法学科建设的困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2020-07-09宋立

大学书法 2020年2期
关键词:法学专业法学书法

⊙ 宋立

关于地方高校的理解历来有诸多看法,广义的地方高校主要是教育部直属以外的高校,而本文所指地方高校主要是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的本科高校,这些高校都是20世纪末21世纪初由专科升格的学校,其本科办学历史较短,学科实力相对较弱。而本科办学历史悠久、学科建设实力较强的地方高校则不属于本文的研究范畴。

学科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基础,是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高校书法专业而言,书法学学科建设是其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对培养书法人才、推动书学研究、服务社会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校书法学学科建设发展历程

近年来,高等书法教育发展势头强劲,至今已有百余所高校开设了书法专业。在高等书法教育发展的同时,书法学学科建设也取得了长足进步,相关成果十分丰富。其实书法学学科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从构想到发展的漫长过程。具体而言,其过程主要有两条线索:一是书法学学科独立性的探索;一是书法学学科建设具体内容探究。

一方面,书法学学科体系之构建。20世纪末众多书家学者为建立书法学学科体系而探索,至20世纪90年代陈振濂先生所著《书法学综论》《书法学》相继出版,从理论层面构建书法的学科体系,在当时引起了较大反响,并连续3年召开了“全国‘书法学’暨书法发展战略讨论会”,进一步为“书法学”学科构建建言献策。

21世纪以来,2005年由中国高教学会书法教育研究会和太原师范学院主办的“新世纪—中国高等书法教育研讨会”主要围绕如何建立书法自身的独立学科以及书法学科的文化定位问题而展开,为书法学学科体系之性质确立了方向。2012年教育部公布本科专业目录,书法学(130405T)与国画(130406T)则归于美术学(1304)下两个特色专业进行招生,2012年有28所高校在教育部备案,2013年首批书法学专业开始招生,为书法学学科建设奠定了基础。

另一方面,书法学学科内容建设。书法学专业成立以前书法专业主要挂靠在其他学科之下招生,与此同时书法专家学者已经开始思考书法专业学科建设问题,2004年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主办了“高等书法教育学科建设发展国际研讨会”,此次会议主要围绕“高等书法教育的学科归属、高等书法教育的历史和现状、高等书法专业的课程设置以及其他与高等书法学科建设有关的问题展开了热烈而富有成效的讨论”[1]。2010年中国美术学院主办“杭州国际高等书法教育论坛”则围绕国学素养而论当下的高等书法教育学科建设问题[2]。近年来,随着“书法学”专业名称的确立,相关重要专题研讨活动更加频繁,如2014年“全国高校书法专业教材与学科建设研讨会”在河北美院举行,此次会议主要研讨高等书法教育学科建设的教材问题,会议也达成了诸多共识[3];随后,还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首届全国高等书法教育论坛”“全国高等书法教育(郑州)论坛”等,从课程设置、培养方案、教材、师资等方面对书法学学科建设有较深入的研究。这些举措对高等书法教育的学科建设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除此,专门关于书法教育研究的学术期刊《书法教育》于2018年创刊,为高等书法学科研究创建了平台;还有《中国书法》《书法》《书法报》《书法导报》都有关于书法教育的专栏,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校书法学学科建设的发展。

综上,高校书法学学科建设所采取的措施与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然而,在提倡书法学学科建设的同时,却忽视了学科建设的差异性。尤其是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在办学层次上与其他重点高校区别较大,基于现实问题不可用同一标准去衡量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当前应关注地方高校书法学科建设的问题,寻求一些有助于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新路径。

地方高校书法学科建设之现状

一、人才缺乏与科研落后

人才是学科建设之基石,若无优秀人才,学科建设将是一片空纸。对于当前书法学科人才现状,有学者指出:

书法学科建设来说,又明显感到人才的缺乏。书法圈中,真正学有建树的专家仍屈指可数,与文学、史学相比,不能不相形见绌。[4]

这是全国书法学科所面临的问题,相比较而言,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缺乏人才的现象则更为严重。目前优秀人才在就业过程中的选择余地较多,他们主要选择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或是省会城市,这样使得地方高校所占有的人才资源较少。在书法学科中,书法博士可谓书法学科的重要人才,当前新建地方高校引进书法博士的力度较大,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当前地方开设书法学专业的高校近百所,为了更好地反映现地方高校人才现状,笔者将对河南省开设书法学专业高校教师队伍中的博士学位、正高职称现状进行调查统计。相关情况如表一:

表一 河南省开设书法学专业高校教师中教授与博士数据一览表

从上表数据可知书法专业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者主要集中在重点院校(郑州大学),或地方老牌高校(河南大学)。相比较而言,大多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如安阳师范学院、商丘师范学院、许昌学院书法专业所占有教授与博士数量较少,甚至没有。河南是高等书法教育发展比较迅猛的省份,招生规模和院校数量相对较多,从其地方高校的师资配置情况,便可管窥其他地方高校缺乏书法人才的严峻现象。

基于书法专业的特殊性,一方面书法专业注重技法训练,另一方面书法作为传统文化亦看重自身的文化修养。当前形势下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大多注重技能训练,轻理论提升,所以当这些学生走向岗位后对学科建设、科研一无所措。正是在此种研究生教育模式下,地方高校书法学专业教师队伍出现了重创作实践而轻理论研究的现象,这不利于书法学专业学科建设的发展与完善。

书法学学科意识较弱也影响学科建设的发展。大多高校缺乏书法专业人才,现有师资力量仅仅能满足教学需要,大多高校书法教师负担较重,很难确保有精力投于科研之中,加之新建地方院校艺术学科缺乏学术氛围,大家对学科建设缺少认识,导致当前科研水平较低。

总体而言,人才缺乏直接导致科研成果跟不上,所以评职称所存困难较大,于是在人才队伍上出现了“青黄不接”之现象,没有科研之学科体系,缺乏内涵的推动与促进,所以此种学科建设是没有创新和活力的。

二、学科建设急功近利,重外延而轻内涵

内涵建设主要表现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加强学科体系建设等方面。其实学科建设并无捷径可走,需要有时间的积淀,脚踏实地一步步完成。而当前新建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上,违背学科建设的发展规律,盲目追求高目标、高追求,走所谓跨越式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急功近利的现象。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在学科建设上过于急躁,主要表现在硕士点的争取上。姚春梅指出:

教学型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理念不清晰,一谈到学科建设,好像就是为了争取博士点、硕士点和重点学科。[5]

实际上这是地方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其实书法学学科建设无不如此。据相关研究成果统计,当前招收书法硕士研究生的高校有64所,主要集中于沿海或省会城市,以及地方老牌高校。[6]新建地方高校仅绍兴文理学院、泉州师范学院有书法专业硕士点,而此两高校则处于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地区。正是如此,新建地方高校书法学学科建设相较于其他高校对硕士点的建设十分迫切,工作重点也主要体现在完善申硕的指标上,从而忽视了对学科内涵的拓展。

高校的三大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此三个方面的核心任务则是培养人才,一切工作的重点都应围绕此展开。因学科内涵建设短时内成效不明显,相较而言外延建设则效果突出,容易引起同行的关注,所以部分地方高校努力拓展辅助学科内涵建设的相关硬件设施,扩大自身的影响,这却与学科建设的实质不相符。

三、缺乏资源与政策,学科建设边缘化

相较于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城市或地方省会城市,地方高校所获得的流动书法资源较少。虽然当前影印技术比较发达,可以通过上网见到许多古人书法作品,但是作为专业书法学习者更应通过大量欣赏书法真迹,来提升自己的书法水平。陈槱《负暄野录》引前人语说过:

学书须是收昔人真迹佳妙者,可以详视其先后笔势轻重往复之法,若只看碑本,则惟得字画,全不见其笔法神气,终难精进。又学时不在旋看字本,逐画临仿,但贵行、住、坐、卧常谛玩,经目着心。久之,自然有悟入处。信意运笔,不觉得其精微,斯为善学。[7]

陈槱十分赞赏古人的观点,这正是陈槱经常游心古人书法真迹的体会之所在。地方城市博物馆馆藏书法资源,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显不足,这便是地方高校的弱势。除此,地方画廊、展览馆也较少,当代一些重要的书法展览都设于一二线城市,这对地方高校书法学专业共享书法资源带来诸多不便。

除了占有书法资源较少,新建地方高校还存在学科建设经费不足的问题。地方高校一般主要依靠地方财政拨款,所以新建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经费投入与地方经济紧密相联。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经费投入姑且不与国家重点支持的中央部属大学相比较,与一些省会城市高校或者地方老牌院校亦有较大差距。

经费多少直接影响专业建设的硬件设施与师资人才的引进,这种现象对招生规模有较大影响。为了了解新建地方高校招生规模情况,笔者将以首批获得书法学专业的新建地方高校为例,以2013年与2018年招生计划数量(按照2018年招生简章公布数据)大体反映近五年招生数量之变化,具体情况如表二(2012年首批在教育部备案并设立书法学专业,2013年正式招生)。

表二 首批招收书法学专业高校2013年与2018年招生数据一览表

总体而言,地方高校书法专业招生总体保持稳定,略微呈现出了小范围的扩招势态。同样,也有个别学校则出现了缩招的现象,如湖南人文科技学院2013年招生为80人,而在2018年的招生计划中则只有60人。相比较,省会城市或者一线城市在扩招数量上则有所不同,如山西地方高校在招生方面相对比较稳定,忻州师范学院、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基本没有扩招。于1995年首次招收书法专业的太原师范学院因处于省会城市,近些年在招生规模上显得比较突出(如表三)。

表三 太原师范学院与地方老牌师范院校招生数据对比一览表

一般而言,随着招生数量的增加,对相关硬件设施以及师资有较高的要求,根据表三数据,亦能发现省会城市在专业学科建设上有着自身的优势,当地政府对学校扶持力度较大,从而为书法专业建设配备了充足的教学设施与优秀的师资,这也正是书法学专业可以扩招的前提。地方老牌高校因本科办学历史较长,学科建设经验丰富,享受政策较多,所以也出现了大幅度的扩招现象(如曲阜师范大学、淮北师范大学)。相比较而言,地方高校书法专业的发展则遇到的难处较多,尤其在资金支配上存在问题较多。

四、学科建设定位与价值取向不明确

地方高校书法学专业大多起步晚,底子薄,实力较弱,所以在学科定位中一味效仿其他重点院校,而忽视了所处地区与所在院校的性质。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之目标主要是以本科教学为主导,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急需的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一般而言,学科建设之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学科定位也决定了所需培养人才的方向。但是据笔者对多所地方院校书法学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查,发现大多数地方高校书法学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与其他高校差别不大,主要培养中小学书法专职教师,或者培养能在各文化、事业单位胜任的人才等,却对培养具有符合自身实际,能为地域文化事业培养相关人才的目标较难见到。

其实,基于书法的传统文化特性,书法学科建设定位坚持共性是应该的。同样,也应考虑地方高校与其他高校之间存在生源质量与其他培养条件的差异,因此制定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学科建设目标是很有必要的。

地方高校书法学科可持续发展之举措

一、加大学科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力度,加强软实力建设

在人才引进上可以加大力度引进书法博士,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引进书法博士是有难度的。有调查指出:

目前全国高校及有关研究机构有二十个书法学科博士点,四十三名博士生导师,二十个研究方向。如果每一位博士生导师每年招收一个博士生(个别博导由于年龄原因,不再招生),每年有三十多名博士毕业后充实到全国书法教学和研究机构。[8]

目前招收书法的本科高校有100余所,而每年毕业的书法博士仅仅有30位左右,又出于对工作城市以及工作条件的选择,新建地方高校很难有机会引进书法博士。

正是如此,相关高校可以考虑引进优秀的书法硕士研究生,优秀硕士可能在学历上不及博士,但是在书法研究与书法创作水平上亦有相当的潜力,近些年从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书学讨论会与书法展来看,在校硕士亦占据一定的比例,这表明了优秀的书法硕士也不逊于书法博士。

除了引进人才外,也可在现有基础上培养所需人才。一方面,可以以进修方式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鼓励年轻教师通过进修来提高自身的科研与创作水平;另一方面,可以组织教师进行相关培训,例如在书法研究能力上有所缺陷的教师,可考虑组织学术研究的专题讲座。而在书法创作上有所困难的教师,可以聘请相关专家进行书法创作方法的培训,由此达到提升现有教师书法研究与创作水平的目的。

在引进人才及其提升教师水平的同时,还要考虑留住人才。当前高校书法专业人才的引进政策,在物资上所做努力较多。其实除此之外,更应该考虑从工作环境、感情、事业方面多做努力,增强人才对学校与书法学专业的认同感,避免人才流失。

二、加强科研对话与协作,突出地域特色

科研是学科建设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科发展的内在动力,科研成果有助于学科建设质量的提升。学科建设的关键环节为人才培养,教学质量的水准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教师通过科学研究去发现及解决问题,并通过课堂而将研究的最新成果反馈给学生,这对提高教学质量是颇有裨益的。基于当前地方高校书法学学科现状,应积极调整结构,加强书学研究。

第一,加强校内外书学研究的交流与合作。相较于其他学科,书学研究发展时间较短,整理水平亦有所不足,尤其在当今缺乏书法人才的条件下,更应该思考加强与学校相关专业的合作。与书法学专业相比,中国古代史、古代文学、哲学专业现有人才较多,研究能力明显较强。而书法研究常常涉及史学、文学、哲学等方面的内容。所以,当前书法研究可联合相关专业人才申报及研究课题,利用学校人才资源提升书学研究水平。除此,还可加强与校外书学研究实力较强院校的联系,让学术交流常态化,以此提升学科队伍的科研水平。

第二,变革书学研究方法,加强交叉学科的协作。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可利用传统研究方法,多出优秀研究成果。但是,就当前书学研究现状而言,若利用传统研究模式,容易出现重复别人的研究内容,学术观点缺乏前沿性与新颖性。对于研究水平相对比较薄弱的新建地方高校,更应提倡多样性的研究途径和方法,可考虑将交叉学科作为研究方向。书法与文史哲有着紧密联系,如刘咸炘说过:

书之多变与诗文同,故其派别风势,亦可以论诗文者论之。乾、嘉以前,沿溯唐、宋、元、明,嘉、道以后乃有返于六朝之说,正与文同……故于书亦初喜康氏之说,而后不尽从也。[9]

由此可见,书法史与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发展演变有相通之处,那么研究书法史亦可结合文学史进行展开。除此,书法与其他相关学科亦可进行交叉研究。

第三,转移研究重心,形成基于地域特色的书学研究体系。有相关研究者对于高校学科建设科研问题指出:

学科建设的本质是瞄准学科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的科学研究活动,根本任务在于立足本校实际,发挥优势,确定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10]

地方高校所占据的地域书法文化资源比较丰富,可考虑以地方书法作为科研的主要方向,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科研体系。如就江西地方高校而言,宜春学院有“禅宗文化研究所”,其学报有专栏刊登相关文章,禅宗与书法的相关研究成果可在此得以体现;九江学院有“黄庭坚研究所”,关于黄庭坚书法的论文亦可在其学报发表;景德镇陶瓷大学有“中国陶瓷文化研究所”,陶瓷书法亦可利用地域资源优势进行相关研究。如此等等,都可作为地域书法的研究方向。

三、建立一套具有地方特色的书法学科体系,增强核心竞争力

学科体系的定位决定着学科建设的方向,对学科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新建地方高校相较于其他院校学科建设存在诸多不足,所以其学科体系之构建应考虑自身特点,量身定制方向,走具有自身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从而达到增强学科竞争力之目的。就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的书法学学科而言,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体系,主要考虑从三个方面着手。

其一,利用地域文化特色来加强书法学科建设。书法作为传统艺术,需要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地域特色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书法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虽然地方高校可能政策上所占有的优势不明显,但是其所占据的地域文化资源是其他高校难及之处,正是如此,新建地方高校可将地域文化融入书法学科体系,寻求特色发展,从而达到提高学科水平之目的。有学者指出:“地方高校利用地域文化特色所建设的特色学科,不仅可以提高学科建设的竞争力,还可以促进地域特色文化的发扬光大和广泛传播。”[11]目前,如咸阳师范学院利用于右任相关文化资源成立于右任书法学院,还有绍兴文理学院则利用兰亭文化资源成立了兰亭书法艺术学院等,都是利用地方特色文化来加强自身学科建设的范例。

其二,将地域特色文化融入书法学课程培养体系。课程体系是学科建设中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学科体系,应该从相关课程体系着手,将地域优秀文化融于书法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之中,形成具备地域特色的课程体系。一方面,可考虑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根据地域特色文化的特点开发出具有一定可行性的相关课程。例如宜春地区禅宗文化兴盛,宜春学院书法学专业根据实际情况开设了《禅宗与书法文化》课程,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另一方面,还可以根据地域文化的特色,在现有课程中融入地域文化资源。例如,安阳师范学院书法专业在篆书实践课程中融入了甲骨文的内容,这亦是带有地方特色的课程内容。

其三,增进校际合作,建立地域文化资源下的人才联合培养模式。同一地域兄弟院校所具备的地域文化资源有所不同,可加强兄弟院校间的交流,互享自己所占有的资源优势。还可以通过与具备相关地域资源的院校建立联合培养单位,从而实现地域文化的互补。除此,高校间可以建立起联合培养机制,相互交换在读书法专业学生,让他们在不同的文化氛围中学习,这对完善地方高校书法学学科体系颇有益处。

其实,建立具有地域特色的书法学学科体系在完善学科建设的同时,对传承地域文化也有重要的意义。

四、结合地方高校的现实处境与地方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理调整自身学科发展方向,优化学科结构,加强创新平台建设与创新能力培养,将直接影响地方高校的办学实力、持续发展甚至生存状态。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内容,决定着所培养人才的类型。地方高校有为地方社会与经济服务的义务,根据地方社会对书法人才的需求,地方高校应调整培养方案,提高学生专业水平,为地方文化教育事业多做贡献。

一方面,根据《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调整培养方案。随着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对传统文化颇为重视,书法等传统文化进校园之事也提上日程。教育部相继出台了《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教基二〔2011〕4号)、《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2013〕1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等文件,近些年大部分中小学按照教育部要求按时开设了书法课程,出现了书法师资紧缺的现象。就目前现状来看,书法专业博士、硕士进入地方中小学的情况较少。地方中小学书法教师主要由语文课教师所承担,表现出来人才缺乏与教学质量低下等现象。对于地方中小学而言,地方高校书法教育是培养中小学书法教师的重要举措。基于为地方培养书法师资相关要求,地方高校可根据《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调整现有方案,提升人才的培养力度,为地方义务教育培养优秀的师资。例如《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列出了中小学学习书法的临摹与欣赏范本,其临习范本如表四所示:

表四 中小学学习书法的临摹与欣赏范本一览表

相应地方高校应调整培养方案中具体课程的教学大纲,将以上相关碑帖作为重点学习对象,为以后进入中小学教学岗位做好前期准备。

一方面,根据就业需求,调整课程方向。当前地方高校书法专业学生毕业后除了进入学校以及各大培训机构,还有一部分学生毕业后进入地方博物馆、展览馆、出版社以及拍卖机构等单位。为了满足学生毕业顺利走上岗位的需求,以及更好适应工作环境,地方高校应调整当前课程设置,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全面性。可考虑在现有课程体系中融入《博物馆学》《文献学》《艺术品投资与管理》等选修课程,学生自身可根据就业方向选修不同的课程,有助于地方高校书法学专业就业范围的拓展。

另一方面,加强人才研究能力的培养,提高升学率。就目前人事招聘信息来看,在要求上更多倾向于985、211或者“双一流”高校。地方高校影响较大,学生就业存在诸多困难,所以地方高校部分书法专业学生选择考研以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

本科教育为研究生教育培养了后备人才,其人才培养质量对研究生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研究生阶段更重要的是自身的书学研究能力,由于书法本科阶段更多注重技能训练,而问题意识不足,学术研究能力训练被边缘化。正如丛文俊所说:

最普遍、最大的问题是:学生并不能全面了解书法及其各分支学科的情况,文化课素质教育收效微乎其微,学生偏重动手能力,与社会上的自学相比,并无明显的优势。这种情况影响到研究生阶段的教学,其表现是知识面狭窄,问题意识和学术研究能力偏低,缺乏创造性,学位论文选题和写作流于平庸,工作的适应性差。[12]

所以本科招生时应该改变当前按专业从高到低的录取原则,注重学生的文化素养。还可以在培养方案中融入“论文写作”以及文史课程,在理论教学中应该拓展学生的视野,加强理论性与学术性,掌握学术研究的基本能力,从而为以后研究生教育培养更多优秀全面的人才。

除以上举措,地方高校还应该以育人为本,推进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为书法事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结语

地方高校书法学学科建设由于自身办学经验不足与办学条件的限制,所存问题较多。总体来看阻碍地方高校书法专业学科发展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其一,地方高校普遍存在人才缺乏的问题,加之高校教师重技能轻理论修养,所以研究水平低下;其二,新建地方院校学科建设过于急躁,追求较高,注重学科的外延建设轻内涵发展,学科现实水平与理想要求不相适应;其三,地方院校可享受的公共书法资源有限,加之政府政策的导向性也有所偏移,使得书法学学科建设被边缘化;其四,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价值取向不明确,与地方高校的学校属性不相契合,对书法学学科发展颇为不利。

针对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现实处境,应采取应对措施,促进地方高校书法学专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或者利用进修、培训方式提高现有师资的水平,加大学科软实力建设;其次,加强校内外科研交流与协作,彰显地域特色,在科研层面,地方高校应变革书学研究方法,利用交叉学科研究方法促进书法学专业与校内外其他专业的合作,或是将地域特色书法文化作为研究重点,达到提升科研水平之目的;再次,建立一套符合地方高校特色的学科体系,既可利用地方特色文化促进书法学科建设,又可将地域特色文化融入书法学课程体系,还可通过与地方兄弟院校合作共享地域文化资源,从而形成具有明显特色的学科体系;最后,还应根据地方高校的现实境遇与地方的书法人才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提升学生的就业与升学率。

注释:

[1]潘善助.一次具有前瞻意义的学术盛会—高等书法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国际研讨会综述[J].中国书法,2004(11):23.

[2]祝遂之.2010杭州国际高等书法教育论坛论文集[C].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0:2.

[3]侯勇,熊潇雨整理.教材与学科建设—全国高校书法专业教材与学科建设研讨会纪要[J].中国书法,2014(10):162-166.

[4]丁政.关于书法学科建设的初步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4(1):15.

[5]姚春梅.教学型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教育探索,2010(12):87.

[6]倪文东,陈思,高文兴.当代中国高等书法教育现状的调研与思考[J].中国书法,2016(4):10-13.

[7]陈槱.负暄野录[G]//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379.

[8]倪文东,陈思,高文兴.当代中国高等书法教育现状的调研与思考[J].中国书法,2016(4):10-13.

[9]刘咸炘.弄翰余沈[G]//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1:1672.

[10]丁荣娥,王虹,王福军.科研管理在学科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J].农业科技管理,2007(4):34.

[11]彭爱萍.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要利用地域特色[J].中国高教研究,2006(7):58.

[12]丛文俊.论书法研究与学科建设[J].中国书画,2005(9):182-184.

猜你喜欢

法学专业法学书法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高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思考分析
贵州师范大学书法学专业学生作品选登
浅谈开放教育法学思维的培养
畅通法治人才的培养端与需求端——深化法学继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法学视角下分享经济可持续发展探析
书法欣赏
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的高职法学专业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