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黔南地区成年居民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研究

2020-07-09夏卉芳刘成姚兵刘健陈永亮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0年6期
关键词:黔南布依族阳虚

夏卉芳,刘成,姚兵,刘健,陈永亮

论著·临床研究

贵州黔南地区成年居民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研究

夏卉芳,刘成,姚兵,刘健,陈永亮

贵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贵州 贵阳 550018

分析黔南地区常住成年居民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为根据黔南不同地区、性别、民族的常住成年居民体质类型分布趋势对相关疾病进行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运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量表,对黔南地区都匀市、荔波县、惠水县3个地区在本地生活满3年以上的布依族、苗族、汉族、水族等多个民族共894名成年居民进行中医体质类型流行病学调查。黔南地区成年居民中医体质类型排名前4位依次为平和质(50.9%)、气虚质(12.5%),阴虚质(10.3%)、阳虚质(8.5%)。黔南不同地区、不同性别的成年居民中医体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不同民族成年居民中医体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黔南地区成年居民平和质体质较全国成年人群占比高。黔南地区成年居民的中医体质与区域性、性别有一定联系。

黔南地区;民族;中医体质类型;流行病学调查

中医体质是人体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体质与性别、后天生活环境、饮食习惯、运动、年龄、职业等因素密切相关[1-2]。现代研究表明,偏颇体质与亚健康有密切关系,如不及时纠正,可能导致癌症、高血压病、肥胖、心脏病、抑郁症、过敏性疾病等患病率增高[3-5]。

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南地区)地处亚热带高原山地型特殊气候区,各市县居民生活的地理环境、生活方式不同。黔南地区是多民族生活地带,该地区有水族、毛南族、瑶族、回族、布依族、苗族、汉族、侗族、壮族等30多个民族共同居住。黔南地区各民族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民风民俗等均有较大差异。本研究分析黔南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市县常住成年居民体质类型分布趋势,探索黔南地区成年居民中医体质流行病规律,并分析保健、养生方法以指导亚健康人群养成健康生活习惯,促进居民大健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3月黔南地区3个市县在本地生活3年以上的布依族、苗族、汉族、水族、仡佬族、彝族、瑶族、回族、侗族、壮族等多个民族共894名成年居民,其中男性411名、女性483名,都匀市348名、荔波县205名、惠水县341名,汉族265名、布依族240名、水族122名、苗族120名和除汉族、布依族、水族、苗族以外的其他民族147名。

1.2 问卷调查

参照《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6]制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在专业主治医师调查人员协助下填写。平和质:平和体质转化分≥60分兼其他8种体质转化分均小于40分。偏颇体质:除平和质以外的其他任意一种体质转化分≥40分;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特禀质和气郁质8种体质为偏颇体质[6-7]。遇兼夹偏颇体质时,取转化分最高的体质类型为分析数据。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黔南地区成年居民体质类型分布

894名成年居民中医体质类型排名前4位分别为平和质(50.9%)、气虚质(12.5%)、阴虚质(10.3%)、阳虚质(8.5%),体质总体分布情况详见表1。

2.2 黔南地区不同性别成年居民中医体质类型分布

483名女性中医体质类型排名前4位依次为平和质(43.5%)、气虚质(15.1%)、阳虚质(13.0%)、阴虚质(11.0%),411名男性中医体质类型排名前4位依次为平和质(59.6%)、气虚质与阴虚质(均9.5%),气郁质(5.4%)、痰湿质(4.1%)。黔南地区不同性别成年居民体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8.569,=0.000)。详见表2。

表1 黔南地区894名成年居民9种中医体质类型分布

体质类型例数构成比/% 阳虚质 76 8.5 阴虚质 9210.3 气虚质11212.5 痰湿质 30 3.4 湿热质 28 3.1 血瘀质 31 3.5 特禀质 19 2.1 气郁质 51 5.7 平和质45550.9

表2 黔南地区894名成年居民9种中医体质类型不同性别分布比较

体质类型女性(483名) 男性(411名) 例数构成比/% 例数构成比/% 阳虚质 6313.0 133.2 阴虚质 5311.0 399.5 气虚质 7315.1 399.5 痰湿质 13 2.7 174.1 湿热质 13 2.7 153.6 血瘀质 21 4.3 102.4 特禀质 8 1.7 112.7 气郁质 29 6.0 225.4 平和质21043.5 245 59.6

2.3 黔南地区3个市县成年居民中医体质类型分布

都匀市348名成年居民中医体质类型排名前4位依次为平和质(48.3%)、阴虚质(12.6%)、气虚质(10.7%)、阳虚质(10.6%)。惠水县341名成年居民中医体质类型排名前4位依次为平和质(57.2%)、气虚质(15.0%)、阴虚质(9.7%)、气郁质(6.2%)。荔波县205名成年居民中医体质类型排名前4位依次为平和质(44.9%)、阳虚质(13.2%)、气虚质(11.7%)、阴虚质(7.3%)。详见表3。黔南地区都匀市、惠水县、荔波县3个地区常住成年居民中医体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0.867,=0.001)。

表3 黔南地区894名成年居民9种中医体质类型在3个不同市县分布比较

体质类型都匀市(348名) 惠水县(341名) 荔波县(205名) 例数构成比/% 例数构成比/% 例数构成比/% 阳虚质3710.6 123.5 2713.2 阴虚质4412.6 339.7 157.3 气虚质3710.7 5115.0 2411.7 痰湿质144.0 61.8 104.9 湿热质82.3 102.9 104.9 血瘀质154.3 72.1 94.4 特禀质61.7 61.8 73.4 气郁质195.5 216.2 115.4 平和质16848.3 19557.2 9244.9

2.4 黔南地区不同民族成年居民中医体质类型分布

布依族240名成年居民中医体质类型排名前4位依次为平和质(46.3%)、气虚质(13.8%)、阴虚质与阳虚质(均10.4%)。汉族265名成年居民中医体质类型排名前4位依次为平和质(53.6%)、阴虚质(13.2%)、气虚质(10.2%)、阳虚质(6.8%)。苗族120名成年居民中医体质类型排名前4位依次为平和质(55.0%)、气虚质(14.2%)、阴虚质(9.2%)、阳虚质与气郁质(均5.8%)。水族122名成年居民中医体质类型排名前4位依次为平和质(44.3%)、阳虚质(14.8%)、气虚质(12.3%)、阴虚质(7.4%)。除布依族、汉族、苗族、水族以外的其他民族147名成年居民中医体质类型排名前4位依次为平和质(55.8%)、气虚质(13.6%)、阴虚质(8.2%)、阳虚质(5.4%)。详见表4。黔南地区不同民族常住成年居民中医体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7.097,=0.713)。

2.5 黔南地区3个市县各民族成年居民中医体质分布

2.5.1 都匀市

本研究中黔南地区都匀市生活3年以上的成年居民348名,其中汉族115名、布依族77名、苗族58名及除汉族、布依族、苗族以外的其他民族98名。布依族成年居民中医体质类型排名前4位依次为平和质(40.3%)、阳虚质(16.9%)、阴虚质(10.4%)、气虚质(7.8%)。汉族成年居民中医体质类型排名前4位依次为平和质(47.8%),阴虚质(18.3%)、气虚质与阳虚质(均8.7%)。苗族成年居民中医体质类型排名前4位依次为平和质(56.9%)、阴虚质(12.1%)、阳虚质(10.3%)、气虚质(6.9%)。除汉族、布依族、苗族以外的其他民族成年居民中医体质类型排名前4位依次为平和质(50.0%),气虚质(17.3%),阴虚质与阳虚质(均8.2%)。详见表5。黔南地区都匀市不同民族常住成年居民中医体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4.981,=0.407)。

表4 黔南地区894名成年居民9种中医体质类型不同民族分布比较

体质类型 布依族(240名) 汉族(265名) 苗族(120名) 水族(122名) 其他民族(147名) 例数构成比/% 例数构成比/% 例数构成比/% 例数构成比/% 例数构成比/% 阳虚质2510.4 186.8 75.8 1814.8 85.4 阴虚质2510.4 3513.2 119.2 97.4 128.2 气虚质3313.8 2710.2 1714.2 1512.3 2013.6 痰湿质93.8 83.0 43.3 32.5 64.1 湿热质83.3 62.3 32.5 75.7 42.7 血瘀质83.3 83.0 32.5 75.7 53.4 特禀质52.1 62.3 21.7 32.5 32.0 气郁质166.7 155.7 75.8 64.9 74.8 平和质11146.3 14253.6 6655.0 5444.3 8255.8

表5 黔南地区都匀市348名成年居民9种中医体质类型不同民族分布

体质类型布依族(77名) 汉族(115名) 苗族(58名) 其他民族(98名) 例数构成比/% 例数构成比/% 例数构成比/% 例数构成比/% 阳虚质 13 16.9 10 8.7 6 10.3 8 8.2 阴虚质 8 10.4 21 18.3 7 12.1 8 8.2 气虚质 6 7.8 10 8.7 4 6.9 17 17.3 痰湿质 5 6.5 5 4.3 2 3.4 2 2.0 湿热质 3 3.9 3 2.6 1 1.7 1 1.0 血瘀质 5 6.5 3 2.6 1 1.7 6 6.1 特禀质 1 1.3 3 2.6 1 1.7 1 1.0 气郁质 5 6.5 5 4.3 3 5.2 6 6.1 平和质 31 40.3 55 47.8 33 56.9 49 50.0

2.5.2 惠水县

本研究中黔南地区惠水县生活3年以上的成年居民341名,其中汉族128名、布依族113名、苗族57名及除汉族、布依族、苗族以外的其他民族43名。布依族成年居民中医体质类型排名前4位依次为平和质(54.0%)、气虚质(17.7%)、阴虚质(10.6%)、阳虚质与气郁质(均5.3%)。汉族成年居民中医体质类型排名前4位依次为平和质(60.9%)、气虚质(10.9%)、阴虚质(10.2%)、气郁质(7.0%)。苗族成年居民中医体质类型排名前4位依次为平和质(52.6%)、气虚质(22.8%)、气郁质与阴虚质(均7.0%),湿热质(3.5%)。除汉族、布依族、苗族以外的其他民族成年居民中医体质类型排名前4位依次为平和质(60.5%),气虚质与阴虚质(均9.3%),湿热质、特禀质与气郁质(均4.7%)。详见表6。黔南地区惠水县不同民族常住成年居民中医体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4.500,=0.935)。

2.5.3 荔波县

本研究中,黔南地区荔波县生活3年的成年居民205名,其中水族91名、布依族50名、汉族22名及除水族、布依族、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42名。布依族成年居民中医体质类型排名前4位依次为平和质(38.0%)、气虚质(14.0%)、阳虚质(12.0%)、阴虚质与气郁质(均10.0%)。汉族成年居民中医体质类型排名前4位依次为平和质(40.9%)、阳虚质(18.2%)、气虚质(13.6%),其他体质类型(均4.5%)。水族成年居民中医体质类型排名前4位依次为平和质(46.2%)、阳虚质(16.5%)、气虚质(11.0%)、阴虚质(7.7%)。除水族、布依族、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成年居民中医体质类型排名前4位依次为平和质(52.4%)、气虚质与痰湿质(均9.5%)、血瘀质(7.1%)。详见表7。黔南地区荔波县不同民族常住成年居民中医体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5.444,=0.907)。

表6 黔南地区惠水县341名成年居民9种中医体质类型不同民族分布

体质类型布依族(113名) 汉族(128名) 苗族(57名) 其他民族(43名) 例数构成比/% 例数构成比/% 例数构成比/% 例数构成比/% 阳虚质 6 5.3 4 3.1 1 1.8 1 2.3 阴虚质1210.6 1310.2 4 7.0 4 9.3 气虚质2017.7 1410.9 1322.8 4 9.3 痰湿质 2 1.8 2 1.6 1 1.8 1 2.3 湿热质 4 3.5 2 1.6 2 3.5 2 4.7 血瘀质 1 0.9 4 3.1 1 1.8 1 2.3 特禀质 1 0.9 2 1.6 1 1.8 2 4.7 气郁质 6 5.3 9 7.0 4 7.0 2 4.7 平和质6154.0 7860.9 3052.6 2660.5

表7 黔南地区荔波县205名成年居民9种中医体质类型不同民族分布

体质类型布依族(50名) 汉族(22名) 水族(91名) 其他民族(42名) 例数构成比/% 例数构成比/% 例数构成比/% 例数构成比/% 阳虚质 612.0 418.2 1516.5 2 4.8 阴虚质 510.0 1 4.5 7 7.7 2 4.8 气虚质 714.0 313.6 1011.0 4 9.5 痰湿质 2 4.0 1 4.5 3 3.3 4 9.5 湿热质 1 2.0 1 4.5 6 6.6 2 4.8 血瘀质 2 4.0 1 4.5 3 3.3 3 7.1 特禀质 3 6.0 1 4.5 2 2.2 1 2.4 气郁质 510.0 1 4.5 3 3.3 2 4.8 平和质1938.0 940.9 4246.2 2252.4

3 分析与讨论

3.1 黔南地区成年居民9种体质分布分析

表1显示,黔南地区成年居民9种体质分布构成比与王琦等[8]研究发现的中国一般成年人群体质分布不同,呈现特殊性。其中黔南地区成年居民最常见的体质为平和质(50.9%),较普通成年人群平和质构成比(32.1%)高[8],可能与黔南地区居民嗜好药食饮食调理体质有关。偏颇体质排在首位的气虚质占12.5%,分析其原因可能与黔南地区居民运动锻炼不足相关。因为气虚质体质测量表中多项条目与运动锻炼效果有关,如“容易气短”“活动就容易出虚汗”这2项即与运动锻炼不足有一定关系。

3.2 黔南地区不同性别成年居民中医体质比较分析

表2显示,黔南地区男性与女性中医体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00)。其中男性平和质占59.6%,而女性平和质只占43.5%,这与王琦等[8]研究结果相似。黔南地区女性气虚质(15.1%)、阴虚质(11.0%)分别位居偏颇体质第1、3位;男性气虚质与阴虚质(均9.5%)并列位居偏颇体质第1位;不同性别成年居民的气虚质、阴虚质均列前3位。导致黔南地区气虚质人数比例较高的原因可能与黔南地区地处西部,当地居民普遍工作生活方式比较简单,不喜运动且生活节奏较慢,人口流动较少,多数居民性格相对内向、不喜冒险的心理性格相关。本研究中,黔南地区女性气虚质人数多于男性,可能是黔南地区的女性比男性外出更少、人际交往更少、性格更内向所致。黔南地区成年居民阴虚质人数比例较高,可能与黔南地区居民常食辣椒、生姜、花椒、韭菜等辛辣祛湿食物导致阴虚质人群体内津液精血亏少、阴虚内热等阴虚体质表现有关。建议阴虚质人群应多食滋阴清热类食物,尽量少食辛辣及祛湿类食物。

3.3 黔南地区不同市县主要各民族成年居民中医体质分析

表3表明,黔南地区都匀市、荔波县、惠水县3个地区生活3年以上的成年居民中医体质有显著性差异。都匀市、荔波县、惠水县的气候温度、湿度、饮食生活习惯存在差异,如荔波县的气温较都匀市、惠水县高,惠水县有食用马肉的饮食习惯等。3个地区的环境因素对人群体质类型具有重要影响,生活在不同地理环境中的人群其体质类型分布有所不同,这与气候和饮食习惯等不同有关。

居民的中医体质类型与民族密切相关[9]。本次对黔南地区不同民族成年居民体质调研表明,在地区及其他影响体质条件相同情况下,民族对中医体质类型有一定影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显示,贵州黔南不同地区的各民族成年居民气虚质比例均居于偏颇体质前3位,分析可能与黔南地区居民生活地域环境、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不喜欢冒险、缺乏运动锻炼、饮食偏嗜等后天因素相关[10-12]。气虚质者可多食用养心、宁神、补气食物以纠正气虚偏颇体质,如牛肉、鸡肉、糯米、豆制品等。黔南地区居民可从增强免疫力、保持心情愉悦,并加强基础运动锻炼设施建设,培养全民锻炼习惯,以起到纠正气虚质与锻炼强身健体的双重效果。

综上所述,黔南地区成年居民中医体质呈特殊分布规律,平和质占50.9%,偏颇体质中气虚质占比最高(12.5%)。调研发现,黔南地区气虚质人群比平和质人群运动量少、与他人交流少。居民的体质类型与其生活地区、种族、性别、运动量及与性格等密切相关。希望本研究能为指导黔南地区居民乃至贵州地区居民调整居住环境、运动量、饮食、交流性格等习惯来纠正偏颇体质发挥作用,从而提高黔南地区乃至贵州地区各民族居民的体质健康水平。

[1] 倪永华,董飞侠,赵燕云,等.2000例温州地区成年居民中医体质调查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31(10):2202-2203.

[2] 季旭东,张运红,何红霞,等.吉木萨尔县主要民族中医体质类型调查与分析报告[J].新疆中医药,2015,33(3):86-88.

[3] 欧爱华,麦润汝,原嘉民,等.亚健康状态分型与中医体质类型相关性的对应分析[J].广东医学,2012,33(1):11-14.

[4] 路晨雯,马晔琳,汪涛,等.基于流行病学调查的中医体质分布及慢病相关性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6):127-130.

[5] 黄彦,黄袆,张太君,等.亚健康状态人群的中医辨识及影响因素[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2):178-179,196.

[6]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4(4):303-304.

[7] 王琦.中医体质学研究与应用[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445-454.

[8] 王琦,朱燕波.中国一般人群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基于全国9省市21948例流行病学调查数据[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24(1):7-12.

[9] 赵学慧.青海本地生源大学生中医体质与民族相关性分析[J].河南中医,2017,37(2):276-278.

[10] 刘雪凯,张国艳.气虚质大学生生活方式调查研究[J].体育科技, 2016,37(3):94-98.

[11] 冯娟,宫玉艳,李好勋,等.全国五省市一般人群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11):4722-4725.

[12] 姚星,常少琼.饮食偏嗜的中医体质分布特点研究及思考[J].中医药导报,2012,18(1):31-32.

Study on Distribution Law of TCM Constitutions among Adult Residents in Guizhou Qiannan Area

XIA Huifang, LIU Cheng, YAO Bing, LIU Jian, CHEN Yongliang

To analyze the distribu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CM constitutions among permanent adult residents in Qiannan area; To provide evidences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for relevant diseases according to distribution trend of TCM constitutions of permanent adult residents with different geographical areas, sexes, and nationalities in Qiannan area.TCM constitution classification and judgment scale was used to conduct epidemiological surveys of TCM constitution types of a total of 894 adult residents of Buyi, Miao, Han, and Shui ethnic groups in Duyun City, Libo County, and Huishui County of Qiannan area who have lived for more than 3 years in the region.The top four TCM constitutions of adult residents in Qiannan area were in order from most to least: 50.9% gentleness type, 12.5% qi-deficiency type, 10.3% yin-deficiency type, 8.5% yang-deficiency. Ther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n TCM constitutions among adult residents of different regions and different genders in Qiannan area (<0.05).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n TCM constitutions among adult residents of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in Qiannan area (>0.05).The distribution proportion of gentleness type of permanent adult residents in Qiannan area was higher than the that of the general population in China. TCM constitutions have certain correlation with the geographical areas and sexes among permanent adult residents in Qiannan area.

Qiannan area; nationalities; TCM constitutions;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R229

A

1005-5304(2020)06-0018-05

10.3969/j.issn.1005-5304.20191245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464005);贵州省教育厅青年科技人才成长项目(黔教合KY字[2016]222);贵州省一流师资团队建设项目(黔教高发[2017]158号)

(2019-12-27)

(2020-02-13;编辑:季巍巍)

猜你喜欢

黔南布依族阳虚
关于布依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论述
心衰协定方联合西药治疗心阳虚衰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阳虚了会有这些表现
分析益气强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的效果
贵州布依族民歌中女性意识的觉醒——以黔西南布依族《十二部古歌》为例
山·水·乡愁
——黔南示范小城镇集锦(之二)
梦回黔南
黔南文艺界3-4月大事记
图解黔南五年 高歌猛进
布依族古村落平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