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省宜宾市践行“两山”理论的对策研究
——基于地级市实践经验的借鉴

2020-07-08◆宋

决策咨询 2020年2期
关键词:宜宾银山金山

◆宋 鹭 梁 晗

一、“两山”理论的内涵与发展

“两山”理论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于生态文明建设高屋建瓴的重要总结,是基于实践并日益发展、丰富内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科学理论。这一理论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安吉考察工作时提出,“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其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随后,以笔名“哲欣”在《浙江日报》上发表“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这“两座山”之间辩证统一关系的相关论述,阐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三阶段,第一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第二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但是也要保住绿水青山”,第三阶段是“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201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阐述了“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进一步完善了“两山”理论的内涵,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

本质上,“两山”理论是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者之间辩证统一关系的阐释,是对什么是生态文明、怎么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回答和实践指示。第一,“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强调的是经济增长与绿色发展两者并重、缺一不可的关系,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要注重生态环境;第二,“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强调的是当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相互冲突时,生态环境保护具有极端重要性,划定了经济增长的生态底线;第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提供的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思路,一种兼顾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可行的经济发展方式,即将绿水青山视为一种生态资本,适当开发转变为金山银山。

“两山”理论为我国各级政府建设生态文明,推进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切实可行的行动指南。宜宾市作为长江首城,担当着保护长江上游区域生态屏障的责任,践行“两山”理论,推动绿色发展,既是宜宾不可推卸的生态责任,也是宜宾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机遇。基于此,本文结合目前各地级市践行“两山”理论的优秀实践案例,总结可行的实践路径,为宜宾市践行“两山”理论提供政策建议。

二、践行“两山”理论的实践经验与路径探索

(一)“两山”理论的系统工程实践

“两山”理论的发源地——湖州市,十多年来始终坚持“两山”的理念,实施“生态立市”的系统性战略部署,成为全国首个地市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第一批“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湖州模式是基于“两山”理论的理论内涵和内在逻辑,形象生动地展示了“两山”理论的系统工程模式,揭示了“两山”理论的实践并非是单一化的生态建设,而是融合了生态、经济、文化、制度建设在内的系统建设工程。

1.做好生态建设,坚守绿水青山这一重要基础

湖州市以建设美丽城市、美丽城镇、美丽乡村为具体目标,做好“生态加法”,着眼于全方位的生态修复和建设工程,以及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主题公园、特色小镇和乡村示范带的打造。与此同时,始终秉持生态环境保护的底线,做好“生态减法”,对于高污染的工业企业和落后产能坚决淘汰和整治,成效显著,矿山企业和铅蓄电池企业分别减少91%和93%。并以示范工程和示范点创建为抓手,涵盖绿色工业、绿色矿山、循环经济等15个领域,全面实施绿色化改造。

2.做好经济建设,把握金山银山这一发展关键

如何将“绿水青山”高效高质地向“金山银山”转化,是“两山”理论所提出的经济发展新模式的关键所在。湖州市以“生态+”理念,积极探索转化路径:做精生态农业、做强绿色工业、做优现代服务业;培育智能电动汽车、新能源等一系列新兴业态,构建新型制造业体系,实现绿色智造升级。

3.做好文化建设,夯实生态文化这一重要支撑

生态文明建设的软环境基础是生态理念,而生态理念的培育则植根于生态文化。为此,湖州根据不同受众有意识地培育生态文化。针对干部培训,成立了浙江生态文明干部学院、“两山”讲习所等;针对中小学生,秉持生态文明的普及教育理念,编发相关教材并开设课程;针对全民普识教育,发布《市民生态文明公约》,设定“湖州生态文明日”。此外,结合当地的生态和地域特征,如湖州溇港圩田、桑基鱼塘等加以挖掘弘扬,夯实生态文化底蕴。

4.做好制度建设,创新制度体系这一根本保障

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是为“两山”实践保驾护航的保障,是推动“两山”实践的硬杠杆,也是成功实践经验得以固化推广的制度载体。湖州在许多方面开创了先河。一是立法方面,创新性地颁布了全国首部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性法规—《湖州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条例》。二是在标准方面,发布了全国首个市级地方标准规范《生态文明标准体系编制指南》,建立了32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标准导向目录。三是在制度方面,首先大力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包含水源地保护生态补偿、矿产资源开发补偿、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等制度以及企业用能交易、碳排放交易等平台的设立;其次率先建立“绿色GDP”核算应用体系,将生态文明纳入县区绩效体系,权重占37%以上,完成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两项国家试点,并针对领导干部进行考评和责任追究。

(二)“+生态”理念下的产业生态化路径探索

“两山”理论划定了“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生态底线、红线和高压线,这也对经济发展提出了要求,要摒弃只顾经济发展而不顾生态环境的落后发展模式,向产业“+生态”转变,即产业生态化,意味着用生态的理念改造传统产业,让产业更绿。在这一方面,衢州市积极探索了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生态化路径,成为全国唯一一个获得国家级循环经济所有试点示范的地级市。

1.构建工业、城市、农业全面覆盖的三重循环经济体系

衢州市以创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城市”为目标,走出了一条工业循环、城市循环、农业循环全面覆盖的循环经济之路。

一是工业循环,衢州探索了企业小循环、产业中循环、园区大循环的体系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企业小循环方面,探索出了大型化工企业特色循环链网构建的“巨化模式”,钢铁厂变身发电站的“元立”模式,造纸工业废水循环高效利用的“仙鹤模式”,生猪养殖排泄物资源化利用的“开启模式”等典型模式;在产业中循环方面,衢州依托产业形成了横向耦合、纵向延伸、循环链接的“一主三特色”绿色生态产业链网:氟硅循环产业链、余热余压循环利用的钢铁产业链、巨化—高新园区公用设施一体化及资源集约化循环链。在园区大循环方面,衢州高新技术园区内循环经济产业链关联度高达94%,集中供水、供热、供汽,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99%,此外,也构建了动脉循环到动静联动的城市大循环链网,从而实现产业间、生产和生活系统、园区内外的大循环体系。到2018年,衢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资源产出率提高了286%,四大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89%,循环经济体系的建设颇具成效。

二是城市循环,衢州市城市循环的载体依托于“循环、低碳、生态、安全、智慧”静脉产业基地的建设,一方面是针对城市低值废弃物进行集中资源化回收和规范化处理,包括餐厨废弃物、建筑垃圾、城市污泥、园林废弃物、废旧纺织品等,目前衢州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另一方面对接产业,循环利用工业固废、危险废弃物、农林废弃物等产业废弃物。

三是农业循环,衢州市的循环经济体系不仅连通了产业与城市,更从城市进一步拓展到农村,形成了“绿色种植—生态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全市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3%,规模畜禽养殖场排泄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6%。

2.聚焦环保产业,建设循环经济特色小镇

衢州市建设的循环经济特色小镇于2016年入围浙江省第二批特色小镇,聚焦环保产业,积极推动环保技术、环保装备和环保运维三大主导产业的发展。特色小镇的建设不仅直接推动了环保产业的发展,更是有力地促进了衢州工业的绿色转型升级和城镇功能的再造,提供了构建循环经济的样板。

(三)“生态+”理念下的生态产业化路径探索

“两山”理论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新模式,这一模式将生态视为一种生态资本,通过“生态+”产业实现向“金山银山”的转化,即生态产业化。这意味着用产业的经济规律发展生态建设,将生态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围绕“生态+”,浙江省丽水市走出了一条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探索之路。2019年1月,丽水市成为全国首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市。

1.以打造区域公共品牌为核心,创建生态产品价值链

丽水市以打造区域公共品牌为核心,在2014年推出了全国首个地级市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丽水山耕”,后期又逐渐拓展出“丽水山居”和“丽水山景”两大区域品牌,形成了以农、林、渔、牧以及农旅融合的生态产业链,实现了生态产品价值增长路径畅通,例如“丽水山耕”品牌农产品相比于市价具有30%的溢价,“生态”附加值明显。

截至2018年6月,“丽水山耕”已形成农业版“浙江制造”的品牌,733家企业融入“丽水山耕”品牌,培育了875个品牌产品,形成了九大主导产业。继“丽水山耕”的成功实践之后,丽水市进一步推出农家乐民宿区域公共品牌“丽水山居”,形成了“协会+经营户”“村+合作社”“股份制+农户”“工商资本”等多元化山居经营模式。到2018年底,丽水市培育农家乐民宿4418家,营业总收入达41亿元,接待游客达3451万人次,增长迅猛。“丽水山景”则是串起“山耕、山居”的下一环——“山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拓展生态产业链,走农旅融合的生态产业之路。

2.以构建商业生态系统为核心,实现生态产业化赋能

丽水市以构建商业生态系统为核心,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整合各方资源,鼓励协会、市场主体、农业主体、电商主体、物流主体、金融主体等各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共同实现生态产业化赋能。

以“丽水山耕”为例,一是丽水市人民政府为“丽水山耕”背书,由丽水市生态农业协会注册,丽水市农业农资发展有限公司运营,共同搭建商业生态系统的基本框架;二是依托这一商业生态系统基本框架,整合农业主体,实施标准化运作,以种植业、养殖业、水产业、畜牧业、非食用类五大产品通用标准严格要求农业主体,提升“丽水山耕”的产品品质和品牌声誉;三是将电商主体、物流主体引入商业生态系统,整合网商、店商、微商资源,开创“丽水山耕”农集商城、天猫旗舰店等线上销售渠道,解决“山货”出山的渠道问题,同时,首创乡镇级农村电商服务中心“丽水赶街”模式,解决“山货”出山的物流问题,目前丽水市的赶街村级电商服务站已发展到8200多个;四是创新金融体制,提升金融服务,例如通过农村产品交易平台和农村金融服务产品的创新推出,提升金融资本效率,大力支撑“丽水山耕”品牌的发展。

三、宜宾市践行“两山”理论的条件分析

(一)生态建设站位凸显

国家高度重视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发展,宜宾作为重要的关键节点,生态建设站位凸显。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强调,“新形势下,长江经济带应该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要求四川“一定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这篇大文章写好”“把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位置”。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也指出,“四川是长江上游最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肩负重要使命。”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四川省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宜宾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既赋予了宜宾不可推卸的生态责任,也为宜宾在长江经济带中发挥独特的生态屏障地位提供了战略机遇。

宜宾作为长江首城,在践行“两山”理论、保护青山绿水、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方面责无旁贷。作为三江汇流的第一城,宜宾是长江经济带和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带上的关键节点城市。一方面,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水源涵养地和长江生态流量调度关键区域,宜宾必须扛起“守住一江清水”的政治责任,长江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要求宜宾从“长江首城”向“长江生态首城”升级;另一方面,宜宾也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宜宾的生态屏障建设尤其是水资源的保护直接影响到中下游的水质,在长江流域生态安全中具有重要作用。

(二)生态修复多措并举

在践行“两山”理论方面,宜宾市始终坚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发展底线,多措并举,大力修复生态环境。一是开展水系生态治理修复,全面实施长江、金沙江和岷江“三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共投入300多亿元,2018年纳入国家、省考核的5个地表水考核断面的优良水体达标率均为100%,均满足Ⅲ类水质标准;二是城市“双修”工作全面推进,深入开展大规模绿化全市行动,目前森林面积达到936.4万亩,森林覆盖率47.04%。宜宾生态修复取得突出成效,已成为中国杰出绿色生态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并入选全国文明城市提名,为践行“两山”理论提供了实践基础。

(三)生态资源优势显著

宜宾生态资源丰富,具备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优势基础。根据《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指数报告(2018)》,在110个长江经济带城市中,宜宾在衡量自然资源和环境质量的绿色生态维度上位列第22名。一方面,宜宾生物和物产资源丰富,以“五粮液”为代表,被誉为白酒之都,也是中国竹荪之乡和最大的黄樟油产地,拥有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川长宁竹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川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3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另一方面,宜宾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拥有蜀南竹海、石海洞乡、李庄古镇、七洞沟、南溪古街、长宁县西部竹石林景区、兴文县王山景区等十余处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

图1 践行“两山”理论的“一体两翼”模式总结

四、宜宾市践行“两山”理论的对策建议

(一)争创全国“两山”实践示范区,实施生态建设系统化工程

立足宜宾的生态站位、生态实践和生态优势,宜宾市有必要、有可能,也有能力争创全国“两山”实践示范区。应从顶层设计层面明确这一战略目标,深入贯彻“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全局观点、“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底线原则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借鉴湖州模式,实施生态建设系统化工程,形成“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部署。多规合一,坚持抓好生态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设,从保护绿水青山、发展金山银山、培育生态文化、创新制度体系等各个方面逐一破题。

(二)做好绿水青山的保护和修复工作,筑起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明确“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的前提,宜宾应结合自身长江首城的地理和生态区位优势,筑起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一方面要做好青山绿水的保护和修复工作,进一步推进长江生态修复保护示范带的建设,扎实开展长江干线非法码头专项整治、长江沿岸造林绿化、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改提升等专项治理,坚决打好治气、治水、治土三大攻坚战,大力推进长宁蜀南竹海、高县七仙湖生态湿地、兴文县石海地质公园、翠屏山森林公园等生态系统保护,大力保护宜宾长江段珍稀特有鱼类和沿岸动植物;另一方面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坚决淘汰高耗能、高污染落后产能,实施“关、改、搬、转”的分类治理,严格执行沿江一公里范围内不再布局重化工项目,坚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底线,切实解决“重化工围江”的难题。

(三)以“+生态”引领产业生态化,以“生态+”引领生态产业化

“两山”理论的核心不仅仅在于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统一思想,更在于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可持续发展理念。借鉴已有“两山”理论的实践,宜宾应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是以“+生态”理念引领产业生态化,依托宜宾坚实的工业基础,打造循环经济,借鉴浙江衢州的实践经验,依托循环经济特色小镇载体建设,从工业循环、农业循环、城市循环全面构建循环经济体系,实现传统工业向绿色工业全面升级。二是以“生态+”理念引领生态产业化,依托宜宾优势的生态资源,尤其是以蜀南竹海、兴文石海等极具特色的景观为代表,借鉴丽水市公共区域品牌的建设和推广模式,实施农业品牌化和旅游品牌化,创新打造宜宾市的公共区域品牌,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增值。与此同时,构建商业生态系统,激发协会、农业主体、市场主体、金融、电商、物流等各方利益相关者积极投身品牌建设,合作共赢,实现生态产业化赋能。

(四)创新生态文明的文化和制度体系,实现软硬约束双管齐下

宜宾应进一步创新生态文明的文化体系建设,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软约束。既要加大生态文明文化理念的媒体宣传,加大中小学生、政府干部、广大市民等的生态文明教育,培育生态文明氛围;也要大力挖掘文化与生态的结合契机,例如引入文脉理论对宜宾的生态、历史、文化资源等加以梳理凝练,提出宜宾生态文脉的城市名片。在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硬约束方面,完善生态文明监管制度,推进地方生态建设立法和司法配套机构建设,在市级层面率先成立公、检、法、司配套的生态环境保护司法专门机构,集中管辖和处理全市范围内生态环境保护案件。同时,积极完善生态文明考核制度。有效借鉴湖州经验,推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应用“绿色GDP”核算体系并探索“两山”发展指数,将生态文明纳入绩效考核,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推进生态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心。

猜你喜欢

宜宾银山金山
既要GEP也要GDP 普洱的绿水青山正成为金山银山
国外是如何保护“金山银山”的
金山农民画
佐渡金山祭三
宜宾面塑的保护、传承与创新探讨
宜宾高州季秋印象二首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抢险当金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宜宾(外四首)